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优秀7篇)

最新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优秀7篇)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分析篇一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
本年度我园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为中心,以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以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及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为途径,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安全工作,坚持深入进行安全教育及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现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本年度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一、健立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机制1、成立领导小组。
进一步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完善安全工作管理网络,有目的的制订和修改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组长:__副组长:__组员:__2、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经常性对园内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安全进行检查维修,对幼儿、教师的饮食卫生进行监督,以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燃。
3、继续做好与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责任书的逐级签定工作。
进一步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儿童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全园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4、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布置自查安全工作,实行安全工作自查制度,各部门、各人员要认真仔细地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整改,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幼儿园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侵害。
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
同时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全园教工的日常工作考核范围内,将安全工作作为教师师德考核的标准之一。
5、班主任要细心、耐心呵护每一个孩子,不要让幼儿因此而受到各种伤害。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20篇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20篇1. 撕纸贴画本案例是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撕纸贴画。
通过观察幼儿在进行撕纸贴画活动时的表现,可以发现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此外,通过撕纸贴画活动,幼儿还可以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对颜色、图案的敏感度。
2. 触摸游戏本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触摸游戏。
这个游戏旨在通过触摸不同的物体表面,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如粗糙、光滑、凉爽等。
通过触摸游戏,幼儿不仅可以加深对物体性质的了解,还能发展自己的触觉和观察能力。
3. 水彩画本案例是关于幼儿园教学中的水彩画活动。
水彩画是一种艺术创作方式,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幼儿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作。
水彩画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感知能力。
4. 小小园丁本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是关于幼儿园中的种植活动。
通过参与种植活动,幼儿可以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此外,种植活动还能帮助幼儿培养责任心和观察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 健康饮食教育本案例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健康饮食教育活动。
通过教授幼儿有关健康饮食的知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学习到如何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并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6. 运动会本案例是幼儿园教学中的运动会活动。
通过运动会,幼儿可以参与各种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此外,运动会还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7. 创意手工本案例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意手工活动。
通过制作手工作品,幼儿可以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创意手工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8. 科学探索本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是关于幼儿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
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主动探索并发现科学的奥秘。
科学探索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最新5篇】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最新5篇】幼儿园教师教学案例和反思篇一案例: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自然段,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狼找了几次碴儿?生:狼我了三次碴。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
二、读文质疑,读议解疑,学会读书1、读文质疑师: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
(读书思考后质疑)生: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生:“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生:狼是怎样找碴儿的?它的态度怎样?生:它为什么要找碴儿?生:小羊是怎样讲道理的?(师摘要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读书会思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问题,真了不起。
(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所提问题)2、读议解疑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可以四人一组讨论解决。
(生自读后,展开讨论)生:我觉得“温和”就是“善良,和蔼,温柔”的意思。
师:你能温和地跟大家说一句话吗?生:亲爱的小羊,我真为你担心!生:“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
生:狼是有意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实际上是想吃小羊。
生:小羊跟狼讲道理说自己在下游,狼在上游,自己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
它讲话的态度很温和。
师:谁来指一指哪是上游?哪是下游?(多媒体显示图画)师:学完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真是气人,狼为什么非要找小羊的碴儿,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不是很好吗?生:狼是不会和小羊同ww w. 饮一条河里的水的,因为它想找借口吃掉小羊。
3、感情练读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谁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其他同学都来当小老师听一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师:请大家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引导评价)生:他读出了狼说话时有意找借口,盛气凌人的语气。
生:他把小羊说的话读得很温和,但是没有读出小羊小心翼翼据理申辩的语气。
幼儿园中班教师案例分析10篇

幼儿园中班教师案例分析10篇1. 案例一:李老师的情感教育方法李老师在中班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通过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培养合作精神和同理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2. 案例二:王老师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王老师在中班教学中,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提供不同的研究任务和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激发他们的研究主动性。
3. 案例三:张老师的多元评估方法张老师在中班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和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特点,为有效指导学生提供了依据。
4. 案例四:刘老师的游戏教学法刘老师在中班教学中,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法,将研究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研究效果。
5. 案例五:陈老师的艺术教育实践陈老师在中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发展水平。
6. 案例六:赵老师的沟通技巧赵老师在中班教学中,善于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7. 案例七:吴老师的合作教学模式吴老师在中班教学中,倡导合作教学模式,在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他们的个人与社会发展。
8. 案例八:秦老师的情景教学设计秦老师在中班教学中,精心设计情景教学,将研究内容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应用知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9. 案例九:黄老师的家校合作模式黄老师在中班教学中,注重与家长的配合和沟通,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10. 案例十:杨老师的教育创新实践杨老师在中班教学中,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实践,探索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以上是10篇幼儿园中班教师案例分析,涵盖了情感教育、个性化教学、评估方法、游戏教学法、艺术教育、沟通技巧、合作教学、情景教学、家校合作和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方法。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范本【三篇】

【导语】幼⼉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体、智⼒和⼼情得以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园是⼩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且可以从⼩接触集体⽣活。
以下是⽆忧考为您分享的幼⼉园教学案例分析范本【三篇】,供您参考。
【⼀】⼀个不爱午睡的孩⼦ 观察时光:每次午睡时光 观察记录:第⼀次与丙⼩朋友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静的⼩⼥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分的活泼、调⽪,精神劲特⾜。
就拿每⼀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睡不着的孩⼦。
针对这种状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观察1:幼⼉已经睡下很久,⼤部分幼⼉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声地哼唱。
这是谁呢?循着声⾳寻过去,原先还丙⼩朋没睡着。
观察2:幼⼉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之后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丙⼩朋掐我!"原先⼜是丙⼩朋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观察分析: 丙⼩朋从⼩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园⾥时光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段时光睡不着。
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策略: 1、采⽤"循序渐进"的⽅式促进其构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吃不成胖⼦。
"⽽坏习惯也不是⼀天两天能改得掉的。
对此,在教育丙⼩朋时我没有⼀下⼦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是采⽤"循序渐进"的⽅式。
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故事,帮忙她睡眠。
慢慢地她能睡⼀会⼉了,但不⼀会⼉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做⼿⼯等。
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件苦恼的事。
等过了⼀段时光我发现她⼊睡的速度快了、时光也长了。
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案例分析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案例分析范例共三篇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案例分析范例一、案例分析:观察与记录案例:小明的语言能力提升描述:小明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男孩,之前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些困难。
教师观察到他对话交流时经常选择用单词而不是完整的句子,同时也出现了发音不准确和语法错误的问题。
为了帮助小明提升语言能力,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注重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了丰富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与小明的交流,提供更多的语言研究机会。
2. 组织语言活动: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语言活动,通过游戏、歌曲、绘本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语言研究。
例如,教师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小明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对话,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小明的语言能力和兴趣,进行了个性化的指导。
她在每个阶段提供恰当的挑战,帮助小明逐步克服语言障碍。
二、案例分析:探索与实践案例:小红的科学探索描述:小红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女孩,对科学非常感兴趣。
教师观察到她在课堂上对科学实验和观察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为了满足小红的研究需求,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提供资源:教师准备了丰富的科学实验材料和观察工具,并鼓励小红主动选择并使用这些资源。
2.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小红的思考,激发她的好奇心。
例如,教师问小红:“你认为水是怎样变成冰的?”让她自己去探索和思考。
3. 探索实验:教师引导小红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生长、水的沸腾等。
她鼓励小红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帮助她总结和归纳。
三、案例分析:合作与创造案例:小阳的艺术创作描述:小阳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男孩,对绘画和手工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观察到他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促进小阳的艺术发展,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提供材料和空间:教师为小阳提供多样的绘画和手工艺术材料,并营造了安静、宽敞的创作空间,让他有足够的自由度展示自己的创意。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与反思【三篇】

【导语】案例分析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案例分析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为您带来了幼⼉园⼩班案例分析与反思【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 ⼀、幼⼉情况分析: 轩轩是我班⼀个聪明可爱,⼜调⽪的男孩⼦,平时的他,脸上⼀直是笑嘻嘻的,⽽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却是⼀脸的专注;有时很可爱,但有时也会很调⽪;如果⽼师批评了他,他就会乖得⼀声不吭,或者赶忙讨饶道歉说对不起,但过不多久他多动的⽑病⼜要犯了,有时甚⾄来点恶作剧,搞点⼩破坏,经常有⼩朋友告他的状。
因此,有⼀些幼⼉就不太喜欢跟他⼀起玩。
⼆、成因分析: 轩轩⼩朋友是跟爷爷奶奶⼀起住的,都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来管的。
奶奶更是对他疼爱有加,家中吃饭也都是由奶奶喂他的,⼜因为现在是独⾝⼦⼥,⽗母更是疼爱有加,孩⼦要吃的就吃,不要吃的就可以不吃,所以到幼⼉园来孩⼦也把这样的脾⽓带来了。
妈妈反映在家⾥的时候宝宝也是⼀刻都停不下来,喜欢到处乱⾛,乱碰东西,他也谁都不怕,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家园的良好互动和沟通,使宝宝变的越来越好。
三、个体描述 第⼀次观察记录: 2017年9⽉6⽇⽇下午:⾃由活动时,希希哭着跑过来,“轩轩打我”,别的⼩朋友见希希哭了,也都跑过来看热闹。
这时另⼀个⼩朋友也跑来告诉我“轩轩也打我了,还抢我的玩具”。
但见轩轩若⽆其事,正在玩刚才抢来的玩具。
看到他这种若⽆其事的样⼦,真是⼜⽓⼜好笑。
就是这样⼀个男孩,他⾃私,以⾃我为中⼼,把什么玩具都占为⼰有,⼈家要玩,他就和别⼈抢,要不然不就搞破坏,所以班⾥的孩⼦都不太愿意和他做朋友。
第⼀次观察记录: 2017年11⽉9⽇中午:午休的时候⼩朋友们都在安安静静的睡觉,只有轩轩⼀个⼈在床上滚来滚去,我提醒他现在是午休时间要乖乖睡觉,他满⼝答应:“我知道了,⽼师我马上就睡。
”可他刚躺下去⼜起来了,⽽且嘴⾥还在唱着我们上午学习过的⼉歌。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优秀6篇)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优秀6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下面是整理的幼儿园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表格上符号与空间的对应关系。
2、学习将形状、颜色和区域位置进行二次对应。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1、小白兔、熊猫、小鸟、黄牛图片各一张制作成幻灯片。
2、只有轮廓线的房子图案挂图一张。
3、与房子大小相同的四种颜色图卡各一张。
4、心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小图卡各一张。
5、标有四种不同位置的田字形表格各一张。
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田字形表格中四个不同的方位。
1、教师:今天有几位小客人要来到这里我们看看他是谁?2、教师出示有小白兔、熊猫、小鸟、黄牛的图片。
3、出示只有颜色没有图形的彩云屋挂图,让幼儿认识小动物的家。
教师:这四个小动物住在一栋特别的房子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一栋什么样的房子吧?房子的屋顶像什么?(像白云)有几个不同颜色的房间呢?小动物们的房间是云朵做成的,而且有很多颜色,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彩云屋”。
4、教师请幼儿猜一猜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颜色的房间里。
教师:小白兔住在红颜色的房间里,因为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
熊猫喜欢吃绿色的竹子,所以他住在绿色的房间里。
小鸟喜欢在蓝色的天空飞行,小鸟住在蓝色的房间里。
老黄牛选择了黄色的房间。
二、通过给小动物搬家、装修房子,学习空间位置的对应。
1、教师出示只有轮廓线的房子图案。
教师:小动物慢慢长大,这栋小房子已经住不下他们,他们请大象伯伯给他们建了一座大房子。
2、教师:我们先给他刷上颜色吧,小动物们还要住他们以前的房间,还喜欢他们老房子的颜色,教师请四个幼儿将四种颜色的图卡贴到新房子的相应位置。
3、教师出示心形图卡和其中一个田字形表格,引导幼儿认识田字形表格标示的位置与新房子的对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让幼儿互动让环境说话——
主题探究活动《十二生肖》有关案例分析
一、教学活动背景:
此阶段的主题探究活动是《十二生肖》。
整个活动室里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活动场面,氛围是那么的宽松、愉悦,我走在他们中间,或参与他们的讨论,或解答他们的疑问、或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徜徉在这探讨研究的氛围中,自己好像也回到了童年,很快融入这个大火炉,成为他们探究活动中的一员。
二、案例描述:
突然,我被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吸引了,这个声音来自语言区的程宗宵:“小老鼠,吱吱吱,个子不高排第一,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的欢,龙第五,蛇第六,马第七,羊第八,猴第九,公鸡是十跟着走,狗排十一汪汪叫,最后老猪来报道。
”听到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我马上想到,在后面教师预设的学科课程里,有关于认识十二生肖的容,而十二生肖的顺序正是这一活动的难点,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不正生动地描述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吗?
于是,我快步走到语言区,用鼓励和赞赏的语气对他说:“你可真能干,朗诵的那么清楚、熟练,这首儿歌很好听,说了十二生肖的事,小朋友都很感兴趣,你来做个小老师,把这首儿歌教给你们团队的小朋友,让大家和你一起学习,怎么样?”没想到,一向向、不善言辞的程宗宵竟然高兴地点了点头,一字一句的教起小朋友来,大家兴致勃勃地学着,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声音是那么的整齐、洪亮。
大家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在“小老师”的带领下,竟然也朗诵的有声有色。
很显然,程宗宵这个“小老师”的魅力发挥得
淋漓尽致,大超过了我平时的教学效果。
下午,我找出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按顺序把它贴在幼儿每天经过次数最多的盥洗室门口,让每个经过这里的幼儿,在有意、无意间看到这些图片,以便及时加深对十二生肖的印象。
而几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幼儿,都会停下脚步,指着十二生肖的图片说出了那首活泼易懂的儿歌。
就这样,对于十二生肖的有关容,没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未再运用任何专门的教具学具,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经过短短两天时间,因为有幼儿间的互动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班里的每一个幼儿都能熟练、生动地朗诵出这首儿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十二生肖的顺序。
我下面预设学科课程里有关十二生肖的教学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孩子们所理解和接受了。
三、活动分析:
很显然,这是主题探究活动中一次成功的、恰到好处的教育教学活动。
它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教师却及时地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了恰当、巧妙的指导,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正确的教育决策和恰当及时的教育措施。
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的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结合整个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应知应会的教师预设学科课程,巧妙地运用人力资源和活动室的环境资源,让
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主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主题探究活动中出现的这一教育现象,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以便及时地总结教育经验,更好地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一、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是主题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这足以说明幼儿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应该说,这次主题探究活动的氛围是宽松、愉悦的。
在区域自选活动中,空间是开放的,幼儿进行活动的区域是自选的;时间是充足的,幼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交流、讨论和分享;在这种活动氛围中,孩子的探究活动是没有压力的,这为探究的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心中有目标使主题探究活动更具生命力。
确立了主题探究活动的主题目标后,教师就要把生活探究目标、环境探究目标和学科探究目标时时装在自己心中,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机会,及时地实施主题目标。
在这次
活动中,正是因为教师心中装着有关十二生肖的教学目标,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在指导孩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能及时地捕捉到孩子进行探究活动的火花,抓住教育契机,生成了这方面的活动容,所以才使主题探究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赋予了主题探究活动鲜活的生命力。
三、教育资源的巧妙运用使主题探究活动得到升华。
这次活动中的闪光之处还在于,发挥了个别幼儿的资源优势,让
幼儿之间互动起来,充分调动起幼儿这一重要人力资源。
因为幼儿的互动,使学习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他们之间的互动的是那么自然、和谐,没有任何的迁强,教给大家儿歌的孩子获得了成功感,学习儿歌的孩子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而教师恰当地把握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对十二生肖儿歌感兴趣之余,恰当地运用环境资源的优势,及时地把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贴在孩子们经过次数最多的盥洗室门口,增加了孩子们对十二生肖的直观感知,加深了幼儿对十二生肖顺序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