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

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与科举制无关的一项是()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D.有利于经济发展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使南北重新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A.贞观之治B.开元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5.隋炀帝在历代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开通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这反映了大运河()A.提高了隋朝的造船技术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D.结束了南北的分裂局面6.下表为唐朝当选宰相方式统计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世袭获得官职)。

表中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加强皇权的需要B.藩镇割据的需要C.科举制度的影响D.唐朝诗歌的繁荣7.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下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的创设C.“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8.武则天通过下列哪一项措施选拔了普通地主中的优秀分子,扩大了统治基础A.重用酷吏B.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C.规定凡五品以上包括军功升至五品的士兵都可以列为一等D.采用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9.“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

车首之末(从头到尾),缚以诸筒。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一.选择题(共25小题)1.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魏晋以来频繁的战乱B.郡县制不适应时代发展C.户籍人口大范围流动D.征发劳役导致土地荒芜【解析】材料信息“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说明当时郡县数量过多,并结合所学知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国家分裂战乱,政局比较动荡造成的,A项正确;导致郡县数量过多的原因是国家分裂战乱,不是郡县制不适应时代发展,排除B 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户籍人口大范围流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征发劳役导致土地荒芜,排除D项。

故选:A。

2.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地方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裁减郡县数目,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归吏部。

这些措施的实行( )A.实现了国家统一B.维护了长治久安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打击了豪强大族【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隋文帝“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地方上……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归吏部”可知,这些措施的实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权力,因此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C;实现国家统一、维护长治久安、打击了豪强大族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D 项。

故选:C。

3.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非常相似的朝代。

下列不是他们相似之处的是( )A.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B.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C.都修建了重大的工程D.都是在历史上统治了很长时期【解析】据所学知,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都修建了重大的工程,ABC三项是他们的相似之处,不符合题意。

D 项不是他们的相似之处,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

故选:D。

4.据《新唐书》所载:武举产生于_____执政时期,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武力才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该部分共10小题,每空1 分,共20分)1. 隋的统一: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连接了海河、、淮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3.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4. 唐玄宗在位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历史上称为“”。

5. 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6.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诗人李白享有“”的美誉。

7. 唐朝高僧不远千里到达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8. 开元末年以后,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9. 年,朱温建立了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10.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局面的延续。

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二、选择题11.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A. 581年B. 589年C. 605年D. 618年12.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编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将隋文帝位列其中。

下列功绩属于隋文帝的是()A. 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 开创了“文景之治”D.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1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 促进了经济交流B. 促成了贞观之治C. 巩固了封建统治D. 结束了分裂局面14.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

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以下最贴切的是()A.①B.②C.③D.④15. “北通深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1 一.选择题1.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二.论从史出4.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

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

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2)两位小队长是谁?(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4)这一次起义有什么意义?答案一、1.A2.B3.B二、(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陈胜、吴广。

(3)会。

(4)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光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

A.项羽B.诸葛亮C.刘备D.曹操2.在右图所指的古代战争中,来自北方的军队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A.北方军队不习水战B.北方军队以寡敌众C.北方军队流行疾疫D.南方军队战术得当3.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

材料中的他是A、唐玄宗B、唐太宗C、隋炀帝D、武则天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

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

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A. 山西大同B.甘肃敦煌C.河南洛阳D.陕西西安15、藏族的祖先是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逻些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XXX B.XXX C.XXX D.XXX2.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

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A.XXX B.XXX C.XXX D.XXX3.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4.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5.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A.改善了用人制度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6.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 B.XXX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7.《旧唐书•魏征传》载:XXX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XXX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XXX()A.重视发展生产 B.虚心纳谏 C.注意任用贤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8.若要为XXX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9.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XXX 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0.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通过历史要素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依据“589年”“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等要素,我们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南北朝对峙形成B.杨坚建立了隋朝C.陈后主建立陈朝D.隋灭陈统一全国2.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

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A.改革制度B.发展生产C.开凿运河D.注重吏治3.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那么构成“人”字的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便于军事力量调控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便于帝王南巡游玩D.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4.“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唐太宗时D.武则天时5.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更看中门第。

隋朝实行科举制,使普通的读书人也能走上仕途。

这体现了科举制()A.促进贵族向平民转化B.简化人才选拔的程序C.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D.保证世袭贵族的特权6.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由此可知,唐太宗()A.重视农业生产 B.扩充国学规模C.注重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理8.作家王晓磊在《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一书中,以三年之功,穷尽武则天一生所有留存至今的史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武则天。

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C.她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D.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9.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1.隋朝虽然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的统治时间很短暂,类似于历史上的哪个王朝?A.东汉B.秦朝C.北魏D.元朝。

2.据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就其历史地位而言,隋朝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什么?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3.宋朝___高度评价___“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___“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___出于后世者”。

___的高度评价反映了___一生的最大作为是什么?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4.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A.创立了科举制 B.重新统一了中国 C.开通了大运河 D.发展了生产。

5.在历史研究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什么?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6.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什么?A.洛阳、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余杭、涿郡。

7.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

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这首词称赞的是谁?A.___ B.___ C.___ D.___。

8.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谁?A.___ B.___C.___D.___。

9.___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___,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

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什么?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5.___开始设立进士科,对科举制进行了重要改革。

26.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他即位后,吸取隋
亡教训,励精图治。

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
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
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

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

右图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
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
的歌词。

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
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20、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10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2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

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

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图二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1-5:ACBCA 6-10:ADBAB 11-15:BBBBA 16-20:CDDAB
21.(1)唐玄宗、开元盛世(每个1分,共2分。


(2)真实、愿意。

(1分)因为那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

(3分)
22.(1)科举制,武则天
(2)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3)是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4)科举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