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理咨询师各章节考点推送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1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础心理学王笃明博士副教授wangduming1980@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2主要内容第一节绪论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四节记忆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第六节意识与注意第七节需要与动机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九节人格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3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4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P15-20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5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¾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¾神经元的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¾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¾神经元的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6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¾躯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¾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分布于心脏、呼吸器官、血管、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调节、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7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p17)¾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¾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¾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¾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中脑、脑桥和延脑三部分。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8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延脑 大脑小脑间脑脑干中脑脑桥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9脑 脊髓 延脑 大脑小脑 间脑 脑干 中脑 桥脑——最低中枢-膝跳反射——对侧传导、呼吸心跳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间神经联系通道——瞳孔反射与眼动中枢脑干网状结构——睡眠与觉醒丘脑 上丘 下丘 底丘——感觉中继站(嗅觉除外)——嗅觉及激素调节——内脏系统调节——肌张力调节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10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11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¾端脑(大脑)被中间的纵裂分为左右两半球;¾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心理咨询师2017年基础心理学常考要点整理

心理咨询师2017年基础心理学常考要点整理有想报考2017上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朋友吗?快来看看相关的2017年考试知识点吧!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你分享“心理咨询师2017年基础心理学常考要点整理”,希望此文对你有所帮助。
1、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儿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2、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3、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知、情、意和个性。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
5、人的心理是:脑的功能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6、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实施的证明,临床事实的证明,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7、心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8、心理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9、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10、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11、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神经系统,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12、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13、以沟和裂为界限,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14、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
15、吃食物流口水,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属于:无条件反射。
16、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17、感觉的属性包括: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8、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
1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
20、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的现象属于:感觉后像。
21、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同时对比现象,彩色对比。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pptx

的持续性、节律性电位变化 诱发脑电位:在感觉传入冲动激发下,大脑皮质一定部
位产生的电位变化
把引导电极安置在颅骨外头皮表面所记录到的皮质自发 电位活动的图形,称为脑电图()。脑电活动很不规 则,根据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其基本波形可分为4种 :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神经兴奋及其传导 神经兴奋
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电的)作用于神经 时,神经元就会由安静状态转为较为活动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神经兴奋。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神经兴奋及其传导 神经兴奋的传导
兴奋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主动(桑代克、斯 金纳)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兴奋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 的基本过程
抑制过程
非条件性抑制
外抑制(新异) 超限抑制
条件性抑制
消退抑制 延缓抑制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 2. 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 3. 大脑皮质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与其相反的神经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反射与反射弧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 作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应。
例如:异物碰到角膜立即引起眨眼反应 手被针扎立即缩回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二) 反射弧和反射环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即反射弧,它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
第二节 神经系统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ppt课件

-
30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
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
-
12
二、外周神经及其功能
(一)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二)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性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神 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有拮抗作用 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
13
三、中枢神经及其功能
。
-
14
(一)脊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分,是周围神经
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 的过程。
-
32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例
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
上形成的反射。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 反射。
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
31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
的规律性回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
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
-
5
-
6
心理活动生理基础

四、反射和反射弧
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反射方式 实现的。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 对刺激作出及时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 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
心理活动生理基础
五、脑电活动
(一)自发脑电活动与皮层诱发电位 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
为脑电图(EEG);打开颅骨后直接从皮层表 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皮层电图 (ECoG)。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分 为延髓、脑桥(背部为小脑)、中脑、间脑和 大脑两半球五大部分。除大脑半球和小脑 外,其他部分统称为脑干。它们在结构和 机能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 有特定的机能。
心理活动生理基础
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大脑由对称的左右两个半球所 组成。分隔左右两半球的深沟称为 纵裂。纵裂底部由胼胝体相连。大 脑半球外侧面,由顶端起与纵裂垂 直的沟称为中央沟。
心理活动生理基础
(一)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 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 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 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 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 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 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 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心理活动生理基础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苏联心理学家认为,条件反射既是生 理现象,同时也是心理现象。从有机体的 一定组织的物质活动,即暂时神经联系的 接通来看,是生理现象。但是,从条件反 射揭露刺激物的信号意义来讲,它又—是 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生理基础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 程是兴奋和抑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兴奋 过程表现为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出现,即由条件 刺激引起机体的积极反应,如分泌反应等。抑 制过程则表现为条件反射的抑止,即反应不出 现或强度减弱。抑制可分为两类:无条件性抑 制和条件性抑制。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 位、功能单位、营养单位。
(2)神经元的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 (3)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 合信息的功能。
(4)接受刺激(把刺激的化学、物理能量转化为神 经冲动)
2、分类
(1) 感觉神经元(传入) 收集体内外刺激传到中枢
脑神经12对: 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机体兴奋 副交感神经: 机体抑制
脊髓
脑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 和 脊 神 经 31 对 ) 和 自 主 神 经 系 统 ( 植 物 性 神 经 系 统)。 2、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 经机构。
大脑(端脑) 信息加工系统和行为调节系统
脑的进化: 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大脑皮质
2200cm2,有大量的沟回. 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边叶,胼胝体
额叶:躯体运动为主,思维,动机,计 划,性格(颅骨穿透的盖奇) 颞叶:听觉功能,长时记忆(h.m) 顶叶:躯体感觉功能,运动指挥与协调 枕叶:视觉功能
5、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 关系。研究表明,情绪与癌症、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有关。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也是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
(一)脊髓
1、 脊髓是最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
2、脊髓能将神经冲动传向大脑, 还能将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至 效应器官。
绝大多数儿童,在3到6岁都会出现左半球的 急剧发展,然后速度下降。相反,右半球在 儿童早期和中期都发展缓慢,在8到10岁才出 现了一个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心理咨询师各章节考点推送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咨询师每日重点免费推送,鸭题榜学委绿豆乔每日帮你梳理考试重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助你考试顺利通关!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1、神经系统
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组成,分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现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
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
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神经系统的灰色部位是树突和细胞体集中的地方,白色部位是轴突经过的地方。
神经元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种,也叫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2、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
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
躯体神
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控制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在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
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
3、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脊髓和脑。
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组成。
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包括延脑(延髓)、桥脑、中脑。
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产生对侧传导和支配状况。
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
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速记:延髓是脑与脊髓相连的部分,所以叫延髓。
经过一座桥脑,到达中脑。
整个组成脑干。
)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
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其它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
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调节内脏活动。
小脑的功能包括:保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端脑即大脑。
被纵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外层为大脑皮层(大脑皮质、大脑灰质),内部是大脑白质,白质内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
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沟和裂为界可以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结构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
对大多数人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概念、逻辑、数学)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音乐、美术、情绪表达和识别等)占优势。
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的实验(切断胼胝体,即连接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证明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患者左半球额叶损伤,右半球完好,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虽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也能听懂别人说话,能写字和阅读,但自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二、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不考)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
三、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
1、巴甫洛夫学说的概念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是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与生俱来不学就会的,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
条件反射需要通过模仿和学习形成。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如看见酸梅流口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
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操作性条件反射,或称工具条件反射。
如马戏团的动物、大白学会走迷宫、大白在斯金纳箱里按压杠杆等(共同特点是都有操作或经过训练)。
2、几个基本规律
抑制:条件反射有时会受到抑制,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等。
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导致的抑制叫外抑制;刺激过强或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的抑制叫超限抑制;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导致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
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如废寝忘食时感觉不到饥饿),同时性主导和相继性诱导。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
刺激形成固定的顺序,反应也跟着形成固定顺序。
今天是第二节噢要坚持跟上我们的步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