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理咨询师重要考点之依赖型人格障碍及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人格障碍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人格障碍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人格障碍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人格障碍(PerSOnaIitydiStUrbanCe)也称人格异常、人格变态,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及患者自己感到精神痛苦。

多数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身,无严重脑和躯体疾病,不少病例40-50岁后病情趋于缓和。

精神疾病或精神创伤后所致的人格特征偏离,称为人格改变。

【诊断提示】1.病因社会心理学因素,如家庭关系不和,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精神创伤和不幸遭遇,不良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及生物学因素所致。

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

2.常见人格障碍的类型(1)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在18岁前多有品行障碍的证据。

(3)冲动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

(4)分裂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5)其他类型人格障碍:根据发病主要特征分为情感型、魔症型、强迫型、衰弱型及说谎癖、偷窃癖、纵火癖等。

【治疗措施】(1)重在预防,从幼年起注意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行,对一些不良行为及早预防纠正。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参阅本书第80章。

(2)精神病学检查和咨询及优生、优育及婚前指导。

参阅社区卫生服务篇。

(3)可应用情绪稳定剂和抗冲动药物,如抗抑郁焦虑药中多塞平、安定类药、卡马西平、普蔡洛尔等。

(4)必要时采取强制性手段,同时加强管理教育。

人格障碍的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

人格障碍的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

人格障碍的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常常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以及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这种障碍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正确地了解人格障碍的常见症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获得更健康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一、人格障碍的常见症状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常见于那些缺乏社会道德观念、违法犯罪或者常常欺骗他人的人。

他们往往缺乏对他人情感的关注,并经常表现出冷漠、冲动的行为。

2. 避矛盾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常见于那些对于与他人发生冲突或争执感到极度不适的人。

他们往往害怕承担责任,缺乏自信,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3. 边缘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常见于那些感觉容易被孤立和抛弃的人。

他们常常有着不稳定的情绪,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对待别人的感情也十分极端。

4. 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常见于那些过分追求完美,强调秩序和规则的人。

他们往往对细节过分关注,缺乏弹性,对待日常事务过度谨慎,同时也常常对他人苛刻批评。

5. 避免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常见于那些情感脆弱、敏感并且对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感到极度不安的人。

他们往往回避社交场合,痛苦地害怕被否认或者被嘲笑。

二、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人格障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与专业心理治疗师的面对面交流,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并学会应对负面情绪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等。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治疗等。

2.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以成为人格障碍的辅助治疗方法。

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个体的症状开具适当的药物,以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状的暂时缓解,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人格障碍。

3. 群体治疗:群体治疗旨在提供一个互助和支持的环境,让个体能够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分享彼此的困惑和成长。

偏执型人格障碍治愈方法

偏执型人格障碍治愈方法

偏执型人格障碍治愈方法偏执型人格障碍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PD) 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过度怀疑、对他人的动机持坚定的负面观念以及对批评、指责等负面情绪的极度敏感。

治愈偏执型人格障碍需要综合的方法和长期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治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方法:1. 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步骤。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和改变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惯。

同时,个体心理治疗也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患者能够探索和处理他们过度怀疑和敌对感情的根源。

2. 接受群体治疗群体治疗是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分享,并参与群体互动,患者可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群体治疗还有助于个体研究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并改善他们对他人的信任度。

3.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对他人充满怀疑和敌意,导致与他人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困难。

患者应该努力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改变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来改善人际关系。

4. 管理焦虑和压力偏执型人格障碍常常伴随着焦虑和压力的增加。

患者可以研究一些应对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运动等,以减轻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健康。

5. 接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缓解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如焦虑或抑郁。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治愈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个体的积极努力和专业的支持。

患者应该寻求心理专家的指导,并遵循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持续的治疗和综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渐缓解症状,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物质依赖症的症状与戒除方法

物质依赖症的症状与戒除方法

物质依赖症的症状与戒除方法物质依赖症,又称成瘾性障碍,是一种对某种物质过度依赖的心理和生理疾病。

常见的物质包括酒精、尼古丁、药物、毒品等。

当一个人对某种物质形成依赖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并逐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物质依赖症的常见症状以及有效的戒除方法。

一、物质依赖症的症状物质依赖症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症状:1. 生理依赖:患者体内对某种物质产生了生理上的依赖,当停止使用该物质时,会出现一系列身体反应,如颤抖、出汗、恶心、呕吐等。

2. 心理依赖:患者对某种物质形成了心理上的依赖,产生强烈的欲望和渴望,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去使用该物质,即使明知使用该物质对身体和生活产生危害。

3. 耐受性增加:患者需要不断增加使用某种物质的剂量才能达到原本的效果,原先的剂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4. 社交隔离:患者开始疏远亲友,追求与那些也有相同依赖的人或环境接触,导致与他人的交往受到限制。

5. 丧失兴趣:患者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了兴趣,只关注于寻找和使用某种物质。

二、戒除物质依赖症的方法1. 调整心态:患者在戒除物质依赖症的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戒除的决心和信心。

意识到物质依赖对自己的危害,明确戒除的目标,并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2. 寻求专业帮助:患者可以选择寻求专业的戒除物质依赖症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戒烟或戒酒专家等。

专业的帮助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依赖状况,制定戒除计划,并提供心理支持和药物辅助治疗。

3. 渐进戒除法:患者可以逐渐减少物质的使用量,以达到最终的戒除目标。

例如,每天减少一颗香烟或减少药物的用量,逐渐降低依赖程度,最终完全停止使用。

4. 调整生活方式:患者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新的兴趣爱好,并参加体育锻炼等活动来分散注意力。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使身心得到平衡和健康。

5. 支持群体和社会参与:患者可以参加戒烟、戒酒或其他戒除物质依赖的支持群体,与其他有相同经历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互相支持和鼓励。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和表现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指的是一个人对他人的意见和支持过度依赖,缺乏自信和自主性。

这种障碍使得患者常常感到无能为力,需要别人的帮助来做出决策和完成日常任务。

本文将探讨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特征一:极度依赖他人的决策和意见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因此他们倾向于依赖他人的决策和意见。

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和能力,总是怀疑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

因此,他们常常会向他人请教,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特征二:担心被拒绝和被抛弃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对被拒绝和被抛弃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

他们害怕失去他人的爱和关注,因此他们会极力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并且常常屈从于他人的意愿,以求得他人的接纳和喜欢。

这种担心被拒绝和被抛弃的心态常常导致他们无法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特征三:缺乏自信和自主性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对自己的能力和自主性缺乏信心。

他们很难独立处理问题和面对困难,总是需要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持有负面的看法,并且常常感到无助和沮丧。

特征四:过度关注他人的意见和评价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非常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评价。

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因此常常会征求他人的意见,并且将他人的意见视作决策的唯一标准。

他们对他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并且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特征五:难以独立处理日常任务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无法独立处理日常任务。

他们需要他人的指导和支持才能完成简单的任务,如做决策、处理财务事务和解决问题。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

特征六:畏惧责任和独立性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畏惧责任和独立性,他们害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他们更喜欢让他人来承担决策的重任,并且乐于成为被动的一方。

他们缺乏自信和主动性,很难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结论: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包括:极度依赖他人的决策和意见、担心被拒绝和被抛弃、缺乏自信和自主性、过度关注他人的意见和评价、难以独立处理日常任务,以及畏惧责任和独立性。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特征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特征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特征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DPD)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对他人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心理障碍。

1. 过分依赖他人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他人的过分依赖。

患者缺乏自信和决策能力,常常无法独立完成一些日常任务,需要他人给予指导和支持。

他们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依赖,往往无法独立做出决策。

2. 害怕被抛弃依赖性人格障碍患者对被抛弃的恐惧普遍存在。

他们担心失去依赖的对象,害怕被离弃或被遗弃。

为了避免被抛弃,他们经常会迎合他人的意见和需求,甚至放弃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

3. 缺乏自信与独立性患有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人常常缺乏自信和独立性。

他们没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容易受他人影响。

他们需要持续地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以维持自己的情感安全感。

4. 顺从和服从依赖性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极强的顺从和服从倾向。

他们害怕与他人产生冲突,过度迎合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往往放弃自己的权益和权力。

他们常常感到自己需要有人照顾和保护,由于顺从的特点,容易成为他人操纵的对象。

5. 自我贬低依赖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对自己持有贬低和自责的态度。

他们认为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任务,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经常感到自己是无能和无价值的。

这种自我贬低的想法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他人支持的需求。

6. 过度关注他人意见依赖性人格障碍患者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评价,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

他们往往会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过度担心被他人批评和拒绝,为了获得他人的喜欢而不断讨好他人。

7. 难以独立做出决策依赖性人格障碍患者在做出决策时常常感到困难和无力。

他们过分依赖他人的意见,缺乏自信和决策的能力。

他们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会不断征求他人的意见,以便获得决策的支持和肯定。

总结:依赖性人格障碍是一种表现为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自信与独立性的心理障碍。

依存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依存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依存症的心理治疗方法依存症是指人类对某种物质或某种特殊行为的强烈需求,常常导致行为失控和社会、个人生活的重大问题。

依存症又被称为“成瘾症”,是一种心理障碍,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缓解和治疗。

下面将对依存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做一些讨论。

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对依存症的一种常见心理治疗方法。

它通过帮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其本身依赖物的负面效应,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模式及相关行为,并通过构建有效的行为替代方法达到治疗效果。

认知行为疗法常使用的方法包括:认知重构、行为输出、激励分析和觉察训练。

例如,在酒精依赖治疗中,就常会使用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师通常会帮助患者了解酒精对其身体的危害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会帮助患者了解饮酒触发的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交因素,以此来消除或缓解患者对酒精的依赖。

2.心理动力疗法心理动力疗法是一种经典的心理治疗方法,也被广泛用于依赖症的治疗中。

治疗师会通过与患者的日常对话和深度探问,探索患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根源,探索患者与父母、伴侣或其他关键人物的关系,揭示患者的无意识冲突和感情困境,以此来治愈因患者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依赖症状。

例如,在毒品依赖的治疗中,治疗师会通过深入探讨患者的家庭背景、情感经历和社会环境等要素来理解患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深化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家庭系统疗法家庭系统疗法是针对依存症的另一重要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患者视为他所处的家庭系统的一部分,来探究家庭系统的不利因素如何影响患者的依赖症状。

治疗师将与整个家庭团队一起探讨家庭中的相互作用和依赖模式,并教给患者家庭技能以更好的处理他们之间的冲突和沟通问题。

家庭系统疗法还有助于患者重启全家的新关系模式,并建立与他们身边的人的更强连结。

例如,在对赌瘾治疗中,治疗师会与患者的亲朋好友一起参与治疗,帮助患者找到建立更健康和积极的个人识别、提升社会支持网络的方法,并为家庭成员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资源。

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
亦称“虚弱人格”。

是病态人格的一种。

其显著特点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表现为:
(1)自我形象弱,缺乏自信而轻视、贬低自己,总感到自己无助、无能;
(2)温良驯顺,不爱竞争,避免社会压力和人际冲突;
(3)依赖他人,退缩被动,容易顺从他人的要求,若所依赖的人不在身边,易产生焦虑和无助感,甚至抑郁。

(4)具有原初性亏损,即一种被压抑的生活方式,避免自我主张,拒绝承担责任,甚至容忍和希望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

是人格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依赖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过分依赖他人,害怕被亲近的人抛弃,同时决定能力低下。

一般依赖型人格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如下:
1、总是请求或顺从他人为自己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做决定;
2、把自己的需求依附在所依赖的人身上,过分地顺从他人意见,有时甚至宁愿放弃个人的兴趣和价值观;
3、不敢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合理要求,处处委曲求全;
4、总是害怕自己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不安无助、惶惶不安;
5、经常会想到被亲密的人所抛弃,所以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孤
立无援;
6、在没有别人保障的情况下,不敢做出日常的决定,缺乏自信;总是感觉到自己无依无靠,没有能力,孤苦伶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心理咨询师重要考点之依赖型人格障碍及治疗方法
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门(二级需加试综合评审,即论文答辩),加学委20入鸭题榜绿豆乔心理咨询师免费备考资料群,干货资料享不停!
依赖型人格障碍及治疗方法
一、表现特征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

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

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

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处处委屈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知砂小可怜”的感觉。

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友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已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