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格障碍分类

合集下载

人格障碍的类型

人格障碍的类型

人格障碍的类型一.临床表现1.共同临床特征人格障碍的特征,国内资料将其归纳为:(1)早年开始,一般在青春期开始,男性可以更早表现。

(2)严重的人格缺陷,人格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且性格的某些特征过分发展。

(3)人格偏离的牢固性一旦形成后不易改变,矫正困难,预后不良。

但到40~50岁以后可渐趋缓解。

(4)对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过去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

(5)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行为大多受情感冲动、偶然动机所驱使。

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

(6)适应不良,自己感到痛苦又贻害于周围。

2.临床分型(1)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是以明显的猜疑或偏执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

多见于男性,类似名称有狂信型人格(fanatic personality),诡辩型人格(querulant personality)。

这类人表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

如受到置疑则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和好斗;常有某些超价观念和不安全感,不愉快,缺乏幽默感;这类人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之中,寻找怀疑偏见的根据,对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动作,歪曲而采取敌意和藐视,对事态的前后关系缺乏正确评价;容易发生病理性嫉妒。

易发生偏执狂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归纳如下:①敏感多疑,患者往往把别人无意的甚至可能是友好的行为表现,误解为怀有敌意或轻蔑,或者没有足够根据即猜疑别人伤害自己。

②有一种将周围事件解释为具有某种“阴谋”的不符合事实的先占观念。

③极端地自信、自负,自尊心很强。

④固执己见,常常认为只有自己是最正确的,听不得不同意见,不相信反面证据。

⑤记恨,对拒绝、侮辱、伤害不能宽容,久久耿耿于怀,并将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

⑥个性很强,主观性强,工作能力强,好与人争辩,并固执地追求个人的利益或权利,不相信别人,很难以事实或说理来改变他们的认识或想法。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

三、A组人格障碍A组人格障碍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古怪,对人怀疑,很难与人建立人际关系,很难适应整个社会系统。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㈡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

(三) 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el personality Disorder)我国的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内容包含了分裂型人格障碍,并未区分。

四、B 组人格障碍具有不适当的或极端的行为,很难遵从社会规范,在别人看来是自我中心的。

包括反社会型、冲动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

㈠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人格障碍类型,也是最为典型的人格障碍,患病率大约是2%~3%,我国有报告是1%,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行为特征是反社会,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高度攻击性,无责任感、不顾后果、受偶然动机驱使,无羞耻感,不知悔改,经常违法,物质滥用。

30岁以后,反社会程度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减轻。

(二)冲动性人格障碍(I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以情绪不稳定(情感爆发)行为冲动(缺乏控制)为特征,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暴发很常见,爆发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不发作时是正常的。

(三)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最主要的特点是人际关系、行为、情感和自我意象的不稳定,生活的混乱。

其情绪倾向在抑郁、焦虑(紧张)和恼怒间波动,有自杀、自伤、物质滥用、危险性行为倾向。

70%~75%的人至少有一次“仿自杀”,自杀率约为7%~8%,其特征表明,BPD患者在所有功能领域内都呈现一种不稳定和调节困难的模式,75%病例为女性。

人格障碍 心理学名词

人格障碍 心理学名词

人格障碍心理学名词
人格障碍是指一种与正常人群相比,个人自我感知、情感调节以及交往能力上的明显的异常行为。

这种异常行为可以体现在态度、情绪、行为或者认知上,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

人格障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轻度人格障碍、中度人格障碍和重度人格障碍。

轻度人格障碍指的是个人自我感知、情感调节以及交往能力上有小范围异常行为,但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受到的影响不大。

中度人格障碍指的是个人自我感知、情感调节以及交往能力上有中等范围异常行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受到的影响较大。

重度人格障碍指的是个人自我感知、情感调节以及交往能力上有严重异常行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人格障碍的症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而有所不同,但最常见的症状是个体对自己有消极的认知,情绪不稳定,交往能力下降,行为失控,以及社会功能障碍。

如果患有人格障碍的人不能及时得到科学的治疗,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犯罪。

因此,对于患有人格障碍的人,重要的是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以便尽早改善其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往。

常见人格障碍及表现

常见人格障碍及表现

常见人格障碍及表现
人格障碍是一类心理疾病,表现为持久的、刚性的和不适应的个人特征和行为模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格障碍及其表现:
1.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见表现包括无视他人权益、缺乏责任感、冷漠无情、常常违法犯罪、欺骗他人、缺乏内疚感等。

2. 边缘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见表现包括情绪不稳定、自我认同不稳定、冲动行为、自残行为、恐惧被抛弃、强烈的情感波动等。

3. 避症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见表现包括极度的社交回避、对批评和否定过度敏感、自卑感、害怕被拒绝、避免社交场合等。

4. 强迫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见表现包括过度关注细节、完美主义、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刻板固执、对规则和秩序的过度坚持等。

5. 遗传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见表现包括自大、自我中心、需要特殊待遇、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漠不关心等。

6. 依赖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见表现包括对他人过度依赖、害怕独立和责任、缺乏自信、容易被他人操控和控制等。

这些人格障碍的表现可能因个体而异,且可能与其他心理问题同时存在。

如果你或他人有可能患有人格障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以获得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1/ 1。

八种人格障碍

八种人格障碍

A类型(第一类群):行为怪癖、奇异,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2、对侮辱(无礼)和伤害不依不饶或持久的怨恨;3、多疑,且带有弥散性,甚至把中性和友好的态度歪曲为敌意或蔑视;4、好争斗,为个人权利进行不屈的斗争,明显地过分且处境不和谐;5、病态性的嫉妒;6、自视过高,过分重视自身的作用,持久的自我缓引态度;7、认为周围有人搞阴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类分裂样人格障碍:1、不能享乐;2、情感冷淡,对人无温情、无体贴,也不发怒;3、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反应;4、对异性不感兴趣;5、沉湎于幻想,孤独地活动;6、无知心朋友,没有亲密或信任的人际交往;7、不遵守社会传统习俗,行为怪异。

B类型(第二类群):情感强烈而不稳定,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1、对人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2、没有责任心,不顾道德准则、社会义务和社会规章;3、不能与人维持长久的关系;4、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受挫后易产生攻击甚至暴力行为;5、无内疚感,不能汲取教训,处罚无效;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7、持续存在的易激怒。

冲动型人格障碍:1、常有突如其来,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2、事先无计划,也看不到的可能的未来事件或境遇;3、心情不可预测,变化不定;4、容易暴怒或产生与此相反的激情5、不能控制行为的暴发;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7、不能坚持没有报酬或奖励的行动。

戏剧型人格障碍:1、自我戏剧化,情绪表达过分;2、易受暗示,易受他人的影响;3、情感肤浅;4、自我中心,自我放纵,不考虑别人。

C类型(第三类群):紧张、退缩,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1、优柔寡断,过分谨慎,表现出深层的不安全感;完美主义,反复核对检查,过分注意细节;3、过分认真,顾虑多端,只考虑工作或学习的成效而不惜牺牲愉快和人际关系;4、拘泥迂腐,因循守旧,不善于对人表达温情;5、刻板、固执,总要求别人适应其办事方式。

CCMD 常见8种人格障碍的定义及分类 (CCMD)

CCMD 常见8种人格障碍的定义及分类 (CCMD)

几种常见人格障碍的定义及诊断标准(CCMD)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

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

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标准】(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人 格 障 碍 类 型

人 格 障 碍 类 型

人格障碍类型一、【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行为界定1、不断地违反法律。

2、、欺诈性,使用别名、撒谎、或欺骗他人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3、行为冲动对将来的结果缺乏充分的考虑。

4、好斗易怒、有打架或攻击他人的历史。

5、由于行为鲁莽而使自己或他人陷入危险的境地。

6、对工作、经济状况和家庭义务不负责任。

7、缺乏自责、当自己给他人造成伤害时,表现出漠不关心或认为是合理的。

8、从青春期开始就有反社会行为的历史(违反规则、撒谎、攻击他人、不尊重他人及财务,物质滥用等等。

二、【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恶毒型】行为界定1、好斗且经常是恶意、残忍和暴力的。

2、对权威人士愤怒和怀疑。

3、期望别人背叛和惩罚自己。

4、缺乏内疚的能力。

5、冷酷无情、无所畏惧、冲动、并经常有违法行为。

6、显示出自私自利、操纵、欺骗和不合作的态度及行为。

7、不负责任、不能承担起如照料孩子或完成工作任务等责任。

8、撒谎以避免对行为负责或损人利己。

9、在孩童时期有家庭混乱、虐待和被忽视的经历。

10、触犯法律法规而没有内疚或自责,漠视自己给他人带来的痛苦。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捍卫名誉型】行为界定1、自己所表达的东西必须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

2、表现出一种强硬、不屈服、令人敬畏的形象。

3、当自己的地位被质疑时,开始发怒和防卫。

4、对细微的事情反应非常强烈。

5、易怒和具有攻击性。

6、极度关注并为如何提高或捍卫自己和家族的名誉而困扰。

7、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中一直坚持统治地位。

8、缺乏责任心,对自己引起的伤害表现出冷漠(或合理化)。

四、【回避性人格障碍】行为界定1、由于害怕批评、不满意或拒绝而回避他人。

2、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他(她)。

3、很怕在亲密关系中,被羞辱和嘲笑。

4、对批评和拒绝及其恐惧。

5、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很沉默。

6、认为自己不行及社交无能。

7、由于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

五、【回避性人格障碍----冲突型】行为界定1、由于害怕批评、不满意或拒绝而回避他人,同时又由于感觉孤独而接近他人。

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特征

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特征

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特征依据国际(心理)疾病标准——WHO, ICD-10,典型的人格障碍有以下一些类型,中国的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是基本一致的:1、偏执型人格障碍。

表现为感觉极度过敏,思想行为固执,坚持毫无根据的猜疑,好嫉妒,对自己估价过高,对人要求过多,不信任别人,表情冷漠、缺乏幽默。

2、分裂型人格障碍。

表现为行为怪癖、孤独、思想内向、沉默寡言,对人对事冷漠无情,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几乎没有朋友和社会交往,精神萎靡,行动笨拙,但对紧张和困难、批评和赞扬又态度超然,满不在乎。

3、自爱恋型人格障碍。

过分自我关注,常幻想自己是如何重要、才貌如何出众等,期待别人的赞扬,要求别人特别注意自己,但又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其行为特点是自吹自擂、装腔作势,善变;或是特爱穿着打扮,表现性感,喜爱挑逗,谋求他人的注意和关心,细微刺激常可爆发情感,对人要求多,重依赖,内心缺乏真情。

4、冲动型人格障碍。

亦称爆发型人格障碍。

其特点为对人对事往往做出爆发性反应,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易于暴发愤怒冲动或与此相反的激情。

行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倾向。

不能在行动之前事先计划,有不可预测和反复无常的心境,行为暴发时不可遏制。

易与他人冲突和争吵,特别在行动受阻或被批评时。

不能维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

这种人经常变换职业和酗酒。

5、回避(焦虑)型人格障碍。

特点是懦弱胆怯,自幼表现胆小,易惊恐。

有持续和广泛的紧张、忧虑感觉。

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表现惴惴不安;表现为过敏、自卑、退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应付,日常生活中惯于夸大潜在的危险,达到回避某些活动的程度。

个人交往十分有限,对与他人建立关系缺乏勇气。

与分裂型人格障碍不同的是他们并不乐于孤独或安于退缩状态,他们不与他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

他们常被迫采用多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外界的要求。

6、依赖型人格障碍。

当事人极度依赖他人,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缺乏自信,总需求助于他人来应付自己的日常事务或做出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常见的人格障碍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1、敏感多疑;
2、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3、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
4、易于记恨、委屈;
5、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6、固执、不宽容、不妥协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表现为:
1、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
2、对人冷漠、缺乏感情体验;
3、不修边幅、行为怪异;
4、言语结构松散、不恰当,但并非智能障碍或文化程度所限;
5、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
6、可有奇异感知体验。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此类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偷窃、斗殴、赌博等。

表现为:
1、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
2、缺少道德观念,无善恶是非判断,不能吸取教训;
3、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
反社会性人格与违法犯罪有较密切关系。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

表现为:
1、情绪不稳,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但事后后悔;
2、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3、情感爆发时对他人有暴力攻击行为,亦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暗示性、依赖性强,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表现为:
1、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2、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
3、任性、心胸狭窄;
4、自我中心,需要不能满足时表现强烈不满;
5、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
6、富于幻想,常自欺欺人,凭猜测和预感做出判断,言语不可靠;
7、喜欢寻求刺激,过分参加社交活动,给人以轻浮感觉。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慎小心、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

表现为:
1、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按部就班,拘泥细节;
2、过分讲究卫生,甚至家人也感到劳累和疲惫;
3、常有不安全感,做任何事唯恐出现疏忽或差错;
4、主观、固执,对别人做事不放心;
5、过分节俭,甚至吝啬;
6、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缺乏工作后的满足感和愉快感,反而常有悔恨和内疚,过于关注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
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感及自卑为特征。

表现为:
1、总希望被别人喜欢和接纳;
2、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
3、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以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为特征。

表现为:
1、自我感觉孤独无助和笨拙;
2、总是把自己置于从属的地位,一切听从他人决定,让别人为其承担责任;
3、怕被人遗弃,独处时会感到极大的不适。

(九)循环性人格障碍:
又称为情感型人格障碍,包括情感增盛型和情感低落型两个亚型。

以心境良好和悲伤相交替为特征。

表现为:
1、心境良好和悲伤的转换并非由外部因素引起;
2、一般发生于青少年阶段,但随着年龄增大,往往加重。

(十)边缘性人格障碍:
以高度冲动性、情绪不稳定、身份识别障碍为主要特征。

表现为:
1、自我形象、目的和内心偏好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扭曲的;
2、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
3、经常卷入紧张的和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情感危机;
4、有自伤、自杀未遂行为;
5、容易引起一过性精神病发作。

二、性心理障碍:
既往称为性变态,是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不包括单纯性欲减退或亢进及性功能碍。

包括三种类型:
1、性身份障碍
2、性偏好障碍
3、性指向障碍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