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概论课件

合集下载

毛中特概论课件 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中特概论课件 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
——武装斗争是其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 中心内容,农村根据地是其依托。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实际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 路如何走力扩张官僚 资本,企图扼杀中国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 主 力 军 小资产阶级 基 本 动 力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动力之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 产 阶 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 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 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
2.武装斗争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 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 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 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 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
3.党的建设
“有许多党员,在组 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 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 有入党。”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要领导革命取得 胜利,必须不断 加强党的思想建 设、组织建设和 作风建设。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 线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中特PPT(最新版)

毛中特PPT(最新版)
2021/2/20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标志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主的要有代中表国作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 • 论《的中形国成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
在》
• 《井冈山的斗争》
2021/2/20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 1935年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步骤和十五大以后的新目标
“三(步一走)”邓战小略 平“三 步时间走” 战略步 骤的任含务义
目标
第一步
1980~1990年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第三步
1990~2000年 (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比1980年)
达到小康水平
毛泽东手迹
2021/2/20
1941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论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21/2/20
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 内涵: 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根本利益标准。 • 关键: 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 执政为民。
2021/2/20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手工业
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资 本 主 义 和平赎买的途径,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
工商业 义
2021/2/2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毛中特概论 教学PPT课件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毛中特概论 教学PPT课件
中国倡导 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 我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 表性和发言权。
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中国建设性参与 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进程
解决热点问题
三原则
中国是派出维和
1.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 2.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要求

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1.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新”在相互尊重, “新” 在公平正义,“新”在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 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 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 的旧思维。
共同繁荣的世界
开包 普 平 共 放容 惠 衡 赢
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 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 存超越文明优越。
开放包容的世界
尊重每种文明的发展权利
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清洁美丽的世界
3.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环境危机等问题愈加突出, 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相互尊重是前提 公平正义是准则 合作共赢是目标
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四、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 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 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 更加美好的世界》主旨讲话,他指 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四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 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 平台。”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揭 示了“一带一路”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中的基础性作用

毛中特课件 ppt课件

毛中特课件 ppt课件

3.从党情上看:
党的建设面临着的形 势和新任务,是“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 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和主要内容
涵三 个 代 表 ” 的 科 学 内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十六届三中全会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
1、邓小平理论基本命题的提出 (1978——1982)
2、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1982——1987)
3、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 (1987——1992)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和科学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 为时代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 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 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第二,毛泽东晚年虽然犯了严重错误,但那是一个伟 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前进的道路上所 犯的错误。
第三,从毛泽东的一生来讲,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 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毛泽东对所犯错误负主要责任,但这些错误同时也是 党犯的错误,是中央领导集体犯的错误,不能把错误 归咎毛泽东一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PT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PT

(五)改革的作用—一场新的伟大 革命
1. 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这是相对于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和国家的独立;改革,是要把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中 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从改革的历史意义来说,改革实质上 是一次革命。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七)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1. 解放思想和 实事求是的关 系
4. 整体推进和重 点突破的关系
2. 全局和局部 的关系
5. 顶层设计 和摸着石头 过河的关系
3. 胆子要大 和步子要稳 的关系
6. 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
起步探索阶段 (1)家庭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五)改革的作用—一场新的伟大 革命
4.从改革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和人们 观念深刻变化来看,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1)政治上,通过改革,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新道路; (2)经济上,通过改革,我们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 (3)文化上,通过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 得巨大成就;
(五)改革的作用—一场新的伟大 革命
2.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 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 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3.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 场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就体制重新构建的深刻 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不亚于一场革命。
(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2. 改革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pt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pt

2019/8/29
16
2019/8/29
17
2019/8/29
12
5.重点突出学习法――要精要管用
学马列要精.(精选、精读、精通) 学马列要管用的. ①是基本的原理,即ABC; ②是理论思维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6.定向深入学习法——结合工作深入钻研
总体上领会把握,又从各自工作领域对相关 内容系统深入钻研。
7.结合历史学习法——溯史析因,体悟真义
政治需要——社会主义办学的政治方向 社会需要——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才素质 自我需要——大学生自身发展 跟着理性走?还是跟着感觉走? 一门学问,一种思维;
2019/8/29
5
二、科学地把握教材结构
第一、二两章是总论部分:概述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析解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
四、以科学的方法学习之 1.研究式学习法——no learn, it is study!
不神圣化,敢质疑(实践标准?真理标准?)
不口号化、标签化、庸俗化、单纯政治化
品位高、层次高,认识深、出思想 2.研读原作学习法——本色梳理,原汁原味
避免上当受骗(价值概念) 3.宏观把握学习法——把握科学体系
6
第八、九、十、十一这四章是中特社会主义建设 的总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
第十二、十三两章是中特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 利益与外部环境问题: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 外交政策
第十四、十五两章是中特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 力量和领导核心问题:各民族劳动人民、人民 军队、爱国统一战线;中共领导与建设
已有的理论是在历史的实践中形成的
2019/8/2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使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简单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中间阶层、企业家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

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户口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

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

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雏形已经形成。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阶层结构。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民是最大的社会阶层,占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地主、官僚、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在人数上只占人口的很小比例,阶层结构相对简单。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中国对过去的社会阶层结构进行了革命性改造,结果只剩下“两个阶级和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其中农民阶级占绝对多数,仍然保留着传统社会的阶层特征。

不论是传统社会的阶层结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社会阶层结构,都不是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都不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阶层结构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最核心内容。

在这二十多年中,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些转变最直接地体现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变迁上。

在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为主的社会中间层将逐渐成为多数,农业劳动者阶层在全国总就业人口中不再占多数,企业家和经理阶层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阶层,他们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一起,成为主导性的社会阶层。

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个人来说,社会流动日益开放,机会日益变得均等,公平竞争成为主要的社会流动机制,能力主义准则取代身份主义原则,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依据。

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相比,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朝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演变,所以,可以说,一个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在中国形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pt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pt

可是福特的老总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正是这位德国专家 发现了问题,所以才有可能排除机器故障,公司也才能正常 工作,不然很多事情都会被搁置起来,损失会更大。
当福特的老总把德国专家送走后,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 决定:开除负责这个机器的两名技术员中的一名,因为是他 的粗心大意——仅仅少绕了一圈线,而使得公司损失了1万 美金和半个月的宝贵时间。当时这个技术员非常不服气,并 且找到福特的老总辩解道:“机器的线圈并不是由我亲自完 成的,还有一个技术员。他也参加了机器的安装工作,你为 什么不辞退他,而仅仅辞退了我。”福特老总笑呵呵地回答 道:“正是他第一个发现了机器的故障,而你,却没有!”
模块五 巧做事
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 ——俄罗斯谚语
•任务:通过问题分析,确立目标,拟定解决方案 •目标:能够对任务进行分解,分工协作,创新性
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第十三章 理解做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清晰界定任务和问题 第二节 解决问题三步曲 第三节 做事要点解析
1.1 问题描述与分析
• 方法: • 具体而准确地对问题描述和分析可以采用“5W”
3.3 学会大事化小
“眉毛胡子一把抓”用来形容做事没有章法,不 知轻重缓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要学会对任务、 问题进行分解,把大事分解为一个一个易做的小事, 理清时序,区别每个事项的重要性、紧迫性,各司 其职,通过协作实现团队的大目标。下一章将对任 务分解方法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3.4 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常见的分析问题方法有:
(1)快速比较分析法。把观察到的事实与观察到的很类似但又不完全 一样的事实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总结原因并加以 证实。
(2)鱼骨图分析法。又称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通过对引发问题的原 因进行分类,写入鱼骨末梢,分析哪些原因引发了此类问题,并用 箭头象鱼骨一样连到图上,最终把真正的原因圈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质基础和前提,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 经济上有如下特征 :第一、全社会实行 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第二、商品、货币、 价值规律都消亡了,产品经济将代替商 品经济,一切劳动产品由社会来直接分 配; 第三、由社会中心制定统一的国民 经济计划,来组织产品的生产和交换, 即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第四、社 会中心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直接 分配实物而不是货币。 这里要提起注意, 马、恩曾多次说过,他们只认为自己所 发现的一些基本原理是正确的,至于未 来社会的一些具体制度那仅仅是设想,
党的组织路线也称为党的干部路线,它要 求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原
3
则,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人才担负党和 国家各级领导职务。党的组织路线是贯彻党的 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 党的这三条路的先进 性,使党能够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一、毛泽东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22
究竟应该怎样做,完全应该由未来社会 的人们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 内容和巨大贡献
1. 基本内容: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 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 学的概括,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
19
要着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就是 要研究如何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要着重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 什么叫富于创造性?就是党的全部理 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和创新。江泽民讲:创 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 源泉。这段话非常中肯和精辟。 我们要用 “三个代表”的思想作指导,在实践中积极 进 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创新、教育创新、在创新中加快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
5
“实事求是”四个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精髓都 概括了进去,通俗易懂,表述简练,语言中 国化,很适用,得到全党的认同,成为中国 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说:“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此评价,很精辟。 2、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 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 家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和
线
1、“实事求是”的含义:
4
“实事求是”一词来源:东汉史学家班固 称赞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 是”。意思是治学严谨,务求真谛。 毛泽东接过这一成语,在1941年所写的 《改造我们的义学习》一文中,用马克思主义 的哲学观点,对“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了全新 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 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 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 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 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规律而不是臆造的规律,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 向导。”这样,
11
把毛主席讲的每一句话都等同于毛泽东 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所 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 就是按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办事。 1978年5月,他又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 验真理惟一标准的大讨论。这些对恢复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起了重要作 用。 ②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看》的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8
来所取得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他的精髓就是 “实事求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如脱离生产力发展水 平搞“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结构;搞大跃 进;发动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背 离了他自已所倡导和确定的党的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 二、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
1、邓小平在理论上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最 大贡献:
提出强调“解放思想”的观点,强调只 有解
9
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 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从而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发展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使党的思想路线更具备时代特征,有更 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的新形势是:
第一、要拨乱反正,纠正毛主席晚年的错误; 第二、要不断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解决改 革开放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
7
在和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写了大 量著作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实 践相结合的观点,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前后, 最终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使全党获 得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创立了独特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所以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就是党的 思想路线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以
第二讲 党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第二讲
党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
导言:简介党的三条重要路线
在我们党的理论体系和实际工作中,有 三条事关全局的重要路线:一条是党的思想 路线,一条是党的政治路线,一条是党的组 织路线。在现阶段,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党的思想路 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18
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大胆利用国际国内两类资源、两种市场来加快 我国发展;第四、要把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 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加快现代化。 ②什么叫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 工作要更加符合实际发展的规律。现在我们党 在着重探索三大规律:第一、共产党执政的规 律。就是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条 件下,共产党如何才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它的先进性。第二、
2
是党的哲学基础,它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 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总的指导思想。
党的政治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其内容的简要表述就是“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即我们所熟悉的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各行各业制定具体的方针 政策的总依据,总的行动纲领,所以又称为党 的总路线。
12
在讲话中,他一方面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
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从 而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毅然抛弃了阶级斗争 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的方针,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因此,邓小平的这篇讲话被称为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第一篇宣言书。 ③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讲 话(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讲 话),为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4
彻底摒弃了离开发展生产力谈论社会主 义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划清了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③它突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容,这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从而 又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 力的不同目的,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根本界限。 ④为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
6
王明教条主义作斗争的产物。王明教条 主义的“左”倾路线违背“实事求是” 的原则,对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毛泽东一贯主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用他的话讲, 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 革命之“的”。他讽刺那些只会死背马 列书本,不愿意去研究中国社会实际情 况的教条主义者是: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3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改 革开放出现了徘徊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邓小 平发表了南方讲话:第一、他强调要进一步解放 思想,排除姓“资”姓“社”对改革开放的干扰; 第 二、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 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第四、他提出了判断 改革成败和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南 方讲话冲破了姓“资”姓“社”传统观念对改革 开放的困扰,使全 党全国人民又一次实现了思想 大解放。根据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精神,1992年下 半年召开的党
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的目的 是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进而要弄清楚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这是邓小平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的理论 问题,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 须弄清楚的基本问题。
一、马、恩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
马、恩认为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物
17
① 什么叫体现时代性?就是我们党的全部理
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世界,处理错综复杂的世界大事。 具体说,当今世界,有四个突出的特点我们要把握 住、利用好:第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我们要 抓紧这一段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一心一意地搞四 个现代化;第二、要把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各个国家广 交朋友,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第三、要把握世界
23
2. 巨大贡献: ①它从本质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答案就是五句话,前两句从生产力的角度 作了回答,后三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作了 回答。 它也从本质上回答了怎么建设社 会主义,答案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 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 根本上是发展生产力。 ②它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 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破了长期 以来人们仅仅是从公有制、按劳分配这些 生产关系的特征去界定社会主义的传统观 念。
25
义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 要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公 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这是制度保障。 但是,公有制在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究竟应该 占多大的比重,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形式,除公 有制以外社会还应该发展哪些所有制;按劳分 配要采取什么形式,除按劳分配以外还应该发 展哪些其他的分配形式,这些归根结底都应该 由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需要来决定。不是凭人 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因而,邓小平的社会 主义本质论,是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 科学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