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概论说课共20页文档

合集下载

毛中概说课稿

毛中概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节说课2.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国家规定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该课程是公共必修课、核心课,与其相关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

3.1课程目标3.1.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1.2 能力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1.3 情感目标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3.1.4 总体目标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和可靠接班人。

4.教学组织本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表如下:课程教学组织表5.学习要点5.1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

5.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

5.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5.5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5.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6.学习要求6.1按时到课,有事课前请假6.2注意课堂纪律6.3按时交作业6.4欢迎大家通过网络、电话和老师交流7.教学参考资料7.1参考书目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9月20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材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材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材料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思政部康礼芳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下面我就该章教学内容按照七个步骤进行说明。

一、课程的定位分析本课程是职业基础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培养出德能兼备的一线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课程内容和标准确定本章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有: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该章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目标。

具体如下: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教学难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后提出的新问题,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性的认识我国当前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增强学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毛中特说课

毛中特说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说课稿一、课程定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概论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指导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基础,史论结合才能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系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特别是让学生真正掌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科学真理,使学生真正树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让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2、教学组织:按照知识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尽可能体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企业身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企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缩小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以理论探究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参观实践、校园文化为主的第二课堂和以社会调查为主的第三课堂。

构建四个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课后辅导答疑教学3、因材施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运用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1、学时分配:第一部分总论(一年级第二学期,共3学时。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学时)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二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1学时)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学时)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一年级第二学期,共11学时:10学时理论课,1学时实践课。

概论说课稿

概论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说课程讲稿该课程的说明将围绕七个部分展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程评价、改革思路。

1.说课程目标1。

1课程性质。

首先,“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其次,“概论"课是公共基础课、必修课。

1.2课程地位.“概论”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O5方案"中有说明,“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中心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1。

3课程目标。

根据“05方案”,把“概论”课课程目标确立为四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做人的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素质目标:“概论”课中的人文精神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2.说课程内容2.1教材。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版本是20l0年修订版.2.2知识模块.“概论”课一共包括十五章内容.按照逻辑结构分为五大知识模块。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该部分为课程内容的总论。

这部分设两章。

第1章和第2章。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特殊内容。

包括第3章和第4章。

这两章的内容是毛泽东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毛中特概论课件 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中特概论课件 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
——武装斗争是其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 中心内容,农村根据地是其依托。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实际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 路如何走力扩张官僚 资本,企图扼杀中国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 主 力 军 小资产阶级 基 本 动 力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动力之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 产 阶 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 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 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
2.武装斗争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 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 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 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 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
3.党的建设
“有许多党员,在组 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 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 有入党。”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要领导革命取得 胜利,必须不断 加强党的思想建 设、组织建设和 作风建设。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 线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课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 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 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 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
江泽民在十四大上作报告
●江泽民把“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 概括为党的思想 路线和邓小平理 论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进入21世纪, 对新形势下如何 坚持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提出了新 的要求。
江泽民强调, 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是 与时俱进。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内容
本章通过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讨论,从而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的核 心是实事求是。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 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 证。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 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的同时, 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 思想路线的含义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 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 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 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 的认识路线。

毛中特说课

毛中特说课

毛中特说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说课稿一、课程定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概论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指导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基础,史论结合才能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系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特别是让学生真正掌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科学真理,使学生真正树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让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2、教学组织:按照知识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尽可能体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企业身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企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缩小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以理论探究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参观实践、校园文化为主的第二课堂和以社会调查为主的第三课堂。

构建四个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课后辅导答疑教学3、因材施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运用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1、学时分配:第一部分总论(一年级第二学期,共3学时。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学时)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二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1学时)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学时)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一年级第二学期,共11学时:10学时理论课,1学时实践课。

sun 中特理论说课课件

sun 中特理论说课课件

一般教育理念 和德育教育理 念相结合;高 职教育的特点 和要求与思想 政治教育自身 的特点和要求 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贴 近学生、贴近
生活、பைடு நூலகம்近实
际。增强教学 的亲和力与实 效性
一个中心
两个结合 一个中心
三个贴近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理念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的理解、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一)理论教学环节
第 部 一 分 第 部 二 分
第 部
三 分
第 部
四 分
绪论:主 要讲述课 程的性质、 地位、任 务、主要 内容、意 义和方法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 的历史进 程、理论 成果和理 论精髓
毛泽东思 想:新民 主主义革 命理论和 社会主义 改造与建 设理论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理念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概 论
(一)课程定位、性质、作用 1
各专业公共基础必 修课,是中宣部和 教育部规定的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核心课程。
2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教育, 发挥对大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 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法学 管理学 法学 思想政治 教育学 管理学 法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学团队
专职教师
校内专任教师共有18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3位, 中级职称的有10位,初级职称的5位。
兼职教师
校外兼职教师共有3位,其中一位是高级职称, 两位是中级职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