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全球军工企业100强排名点评:从榜单看趋势

合集下载

世界企业500强

世界企业500强

基本介绍《财富》英文网发布了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

营业收入达4082.14亿美元的沃尔玛重新夺回全球第一的宝座,中国入榜企业数量再次刷新。

54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超过了2009年43家的纪录。

其中,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三家央企进入前十名。

三者分别位列第7、第8和第10位。

提供上述消息的中国石化介绍说,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影响,2009年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均出现了明显下滑,美国、欧盟、日本的实际GDP同比分别下降2.4%、4.1%、5.2%,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消费需求持续萎缩。

受此影响,500强中欧美及日本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减少,总体收入下降。

而中国通过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刺激计划,使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成功实施,为中国企业成功应对、走出困境以及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石化认为,此次中国企业入榜世界500强数量的刷新,也得力于这些企业面对竞争加剧,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其中,在主业投资和海外并购项目的拉动下,中国石化资产扩张速度加快。

北京时间7月8日,《财富》英文网发布了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

沃尔玛重夺全球第一的宝座,营业收入达到4082.14亿美元,中国入榜企业数量再次刷新,共有54家企业榜上有名,超过了去年43家的纪录。

有三家中国企业进入前十名,其中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和中国石油分别位列第7、第8和第10位。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

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

近年来,随着中国上榜企业的增多,《财富》杂志在发布榜单同时,还会同时发布上榜中国公司的年度对比图表、企业分布城市排行榜、年度新上榜与落榜企业名单、年度上榜企业的独家分析,以及中国企业申报下一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的注意事项等。

名单说明《财富》(中文版)创刊于1996年,是服务于中国商务精英的领先管理杂志,目前发行量逾 181,000 本,读者均为中国高层企业管理人员。

军工板块概念股资料大整理

军工板块概念股资料大整理

国家意志:史上最全军工板块概念股整理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星、航天机电、航天动力、 600879 航天电子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电器、航天科技、航天通信、航天长峰、航天晨光、航天信息、中兴通讯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西飞国际、中航精机、贵航股份4.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成发科技、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中航电子、东安动力、南方摩托、中航黑豹5.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北方):凌云股份、北方股份、新华光、北方天鸟、北方国际、长春一东、北方创业、晋西车轴6.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南方):中国嘉陵、长安汽车、天兴仪表7.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广船国际,ST钢构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创电子、卫士通、国睿科技、海康威视、华东电脑、太极股份9.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二重重装10.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轴研科技11.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科技1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长城信息13.中国中材集团:中材科技中国重工 601989 --核潜艇及航母龙头,周五带动军工板块全面暴动的功臣。

次新股的军工概念:1.300397天和防务--上周五最早涨停的龙头,但当时对军工板块带动性不算十分明显。

2.300402宝色股份--核潜艇概念,龙头中国重工 601989 上周五强势涨停,也属于核潜艇和航母概念。

3.300395菲利华--石英纤维材料,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为神舟系列飞船提供石英玻璃纤维的企业。

航天及大飞机材料板块:1.600456宝钛股份--军机及大飞机钛材2.002149西部材料--航空航天及军品钛材,稀贵金属材料3.300034钢研高纳--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品行业。

高温合金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是航空航天材料的重要成员。

4.002297博云新材--大飞机刹车片002414 高德红外--国内规模最大的集光、机、电、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红外热像系统生产厂商,在全球测温性红外热像仪领域排名第四,产品广泛用于海陆空各兵种的军事新型武器装备以及电力、医疗、公安、交通等民用领域。

《兵器工业集团分析》

《兵器工业集团分析》

《兵器工业集团分析》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简介1.1公司历史沿革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兵器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xx年7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

集团公司不仅是我国陆军武器装备的主要研制、生产基地,同时也为海军、空军、二炮等诸兵种以及武警、公安提供各种武器弹药和装备,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截至xx年,兵器集团共有总资产近xx亿元左右,员工30万人,自xx年以来连续6年荣获国资委a级中央企业。

[注:以上资料来自公司网站]1.2公司过去三年经营业绩兵器集团三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营业绩较为稳定,其中主营业务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均保持在10%和15%以上,其中xx年上半年,实现销售1170亿元,利润32.6亿元。

2500xx150010005000xx年xx年xx年xx年e4540353025xx1050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主营业务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注:近三年兵器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与营业利润趋势图,数据来自公司网站]兵器集团整体经营良好,xx年兵器集团在国资委的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兵工集团在全部央企中排名第六(前五名分别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在军工集团中排名第一。

二、兵器公司内部整合战略目标2.1总体目标兵器工业集团于xx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3年时间,按照“专业化、区域化、产研结合”的思路将现有110多家成员单位重组为30多个专业化子集团,并打造出10多个国家层面的领军企业。

“实施专业化重组和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2兵器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兵器公司业务发展方向主要分类三大类,分别为防务产品、民用产品以及战略资源三大产业板块。

美国军工五巨头简介

美国军工五巨头简介

美国军工五巨头简介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公司概况:洛克希德.马丁作为全球最大防务商,是一家以宇航和高技术为主的跨国公司,其总部地址是在马里兰州接近华盛顿特区的市郊。

公司约有95%业务来自五角大楼,其他联邦部门,以及对外军事贸易。

2004年,洛克希德.马丁收入为355亿美元,定单总额近740亿美元。

135000名职员遍布全球56个国家,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和总裁是Robert J. Stevens。

公司历史:1912年,格林.马丁公司创立。

1916年,洛希德飞机制造公司创立。

1921年,洛希德飞机制造公司改名为洛克希德飞机公司。

1961年,格林.马丁公司与美国玛利埃塔公司合并。

1995年洛克希得公司与马丁.玛利埃塔公司合并。

1996年收购劳拉公司电子防务与系统集成业务。

2000年宇航电子分部出售给英国宇航系统公司。

军用产品:A-10攻击机升级: F-16战机:F-22隐形战机:F-35隐形战机: F-117隐形战机:P-3反潜机: S-3巡逻机:U-2侦察机: C-5运输机:C-130运输机: C-141运输机:“海军陆战队一号”总统直升机: “三叉戟-2”洲际导弹:“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智慧女神”运载火箭:“联合通用导弹”:“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爱国者-3”地对空导弹/“中程增程防空系统”:“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 “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风力修正布弹器”: “轻标枪”反坦克导弹:“地狱火”反坦克导弹: “紧凑型动能导弹”:“宝石路”制导炸弹: “多管火箭炮系统”:“高机动火炮系统”: “未来战斗系统”无人车:“濒海战斗舰”:制导火箭弹药:制导炮弹:“宙斯盾”武器指挥系统,武器平台集成与升级:军用卫星与空间系统,军用雷达,航空电子设备,军用通信设备等。

2.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公司概况:来自依利诺易州芝加哥的波音是全球第二大防务商,并于2005年重新超越空中客车公司而成为世界最大飞机制造商。

浅析军工企业国际军贸市场发展策略

浅析军工企业国际军贸市场发展策略

浅析军工企业国际军贸市场发展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军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军工企业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撑和国防工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国际军贸市场的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军工企业在国际军贸市场的发展策略进行浅析。

一、国际军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国际军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各国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和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军事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增加了对先进军事技术和装备的需求。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众多军工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以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谁能率先推出具有领先技术的产品,谁就更有可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

国际军贸市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其军事战略、地理环境和作战需求的差异,对军事装备的性能、规格和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二、军工企业面临的挑战技术封锁与贸易限制。

一些发达国家对先进军事技术实施严格的封锁和出口管制,这给军工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市场准入门槛高。

各国对军事装备的进口都有严格的审查和认证程序,军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满足这些要求。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国际军贸市场中,知识产权的侵权和纠纷时有发生,军工企业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三、军工企业的发展策略1、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军工企业在国际军贸市场立足的根本。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例如,在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

同时,要注重技术的集成创新,将多种先进技术融合到军事装备中,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

此外,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质量和可靠性是军事装备的生命线。

军工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检验,都要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加强对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和测试,提高产品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军工自强化逻辑闭环逐渐形成,估值体系有望加速重构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军工自强化逻辑闭环逐渐形成,估值体系有望加速重构

20200817证券分析师:苏立赞S0350519090001*************.cn联系人:钱佳兴S0350120060032***************.cn 军工自强化逻辑闭环逐渐形成,估值体系有望加速重构——国防军工行业周报最近一年行业走势行业相对表现表现1M 3M 12M 国防军工24.8 43.6 54.0 沪深300 4.2 20.2 26.8相关报告《国防军工行业周报:军工行业长期向上发展的确定性强,核心资产价值重估进行时》——2020-08-09《国防军工行业周报:强军须强军工,建议紧抓景气度高、确定性强、业绩有望持续兑现的方向》——2020-08-02《国防军工行业专题报告:Q2主动持仓延续低配,持股集中度依然较高》——2020-07-28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从军工集团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看,行业业绩持续改善趋势明确》——2020-07-26《国防军工行业事件点评报告:无人化是未来战争趋势,无人机进入加速发展期》——2020-07-24 投资要点:⏹上周,上证综指涨跌幅0.18%,深证成指涨跌幅-1.17%,上证50涨跌幅0.76%,沪深300涨跌幅-0.07%,创业板指涨跌幅-2.95%,中小板指涨跌幅-0.78%,申万国防军工行业指数涨跌幅为-3.12%。

⏹军工行业螺旋上升三要素的自强化逻辑闭环逐渐形成。

1)内生性的装备放量。

本轮行情具有基本面持续改善趋势的支撑,当前阶段行业核心驱动力来自装备放量预期;2)改革加速带来更大弹性。

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本周航天五院宇航系统总体重组,传递出国企改革加速的积极信号;3)国际局势与热点事件催化。

周边局势和热点事件有望持续强化市场对行业的重视。

⏹军工行业估值体系有望加速重构。

市场开始将国内头部军工企业比照国外成熟军工集团,穿越短期的视野限制,去评价更长时间跨度内相关标的将有的成长状态。

⏹建议紧抓航空发动机、主战装备上量等景气度高、确定性强、业绩有望持续兑现的方向,以及具有较强改革预期的相关标的。

2023年军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军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军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军工行业是指以军事科技为核心,以武器装备及相关产品、技术为主要产业,以满足国防建设需要为主要任务的一种经济形态。

近年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防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军工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和产业链不断完善。

目前,国内军工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军工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我国军工行业总收入达到了1.1万亿元,其中军工装备制造业收入超过了7000亿元。

军工行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反映了国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家军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产业链完善随着国内军工行业市场的发展,其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除了武器装备制造业外,还有航空航天、民用核能、传感器、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

此外,我国军工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这也使得国内军工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我国军工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不仅在新型军事装备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还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及军民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中,一些创新性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为军工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

四、军民融合加速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军工行业与民用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军民融合已成为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军民融合的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军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军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

总之,国内军工行业市场的发展呈现出稳步扩大、产业链完善、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军民融合加速发展等趋势,这一发展势头有助于提升我国军工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防能力,并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4-2019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榜单(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2014-2019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榜单(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33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4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35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地区
上海 广东 湖北 吉林 山东 广东 北京 北京 广东 广东 北京 浙江 北京 北京 江苏 北京 北京 河北 河北 山东 广东 广东 浙江 浙江 广东 山东 浙江 山东 宁夏 山东 浙江 北京 山西 北京 江苏
36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37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8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39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敬业集团有限公司 41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42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3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4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45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6 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47 山东如意国际时尚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48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49 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50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51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52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 53 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5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55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 56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 57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58 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59 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 60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 61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2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63 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4 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 65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66 滨化集团公司 67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68 金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69 精功集团有限公司 70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71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2 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 73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2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 万向集团公司
24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25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91.30 39.8
41 1,897.80 1,188.60
2,360.90 80.4
26 1,759.00 1,729.00
4,240.00 41.5
31 1,746.00 1,560.00
2,813.00 62.1
45 1,665.00 1,053.00
1,850.00
90
22 1,649.00 2,108.30
28 2,736.50 1,674.80
2,821.20
97
19 2,640.50 3,074.80 14,958.70 17.7
24 2,461.90 1,941.40
3,077.50
80
21 2,449.00 2,183.00
4,000.00 61.2
23 2,354.40 2,055.90 26,024.90
2007年全球军工100强企业简评 从榜单看趋势
21 DRS Technologies 22 SAFRAN Group 23 Saab Åke 24 Booz Allen Hamilton 2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26 Textron 27 Rockwell Collins 28 Almaz-Antei 29 EDS 30 Rheinmetall 31 Armor Holdings 32 URS 33 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34 Hindustan Aeronautics 35 Dassault Aviation 36 QinetiQ 37 Goodrich 38 Harris 39 Elbit Systems 40 GKN Group 41 Krauss-Maffei Wegmann 42 Oshkosh Truck 43 CACI 44 Bechtel Group 45 VT Group 46 Cobham 47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48 ManTech International 49 Rafael Arma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50 Mitsubishi Electric 51 Nexter 52 Diehl Stiftung 53 Washington Group International 54 ST Engineering 55 Babcock International Group 56 Battelle 57 Indra Sistemas 58 Bharat Electronics 59 NEC 60 EDO 61 Tactical Missiles
z 全球反恐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过去 6 年美国军费预算一直保持 1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随着战事的结束,以及人
员、医疗和房屋建设费用的上升,未来美国军用装备的采购预算必然会出现下降,这个拐点的出现可能就在 2 到 3 年之内。为
了应付这个行业变化,全球军工企业都在积极的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军工企业的应对策略主要有 3 个方面:1、加强内部管理,
9,989.60 8,549.20
9,057.10 7,125.70
7,652.60 6,830
6,400.00 NA
5,800.00 5,400.00
4,600.00 3,500.00
4,400.00 NA
4,062.30 3,293.60
3,659.30 3,220.00
军工行业
从榜单看趋势 ——2007年全球军工100强企业简评
行业评级 国家/地区 行业 报告日期
事件:
看好 中性 看淡(维持) 陈刚
中国/A 股 军工行业 2008 年 8 月 20 日 王天一
军工及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8621×63326775 chengang@ 军工行业助理分析师 8621×63325888×6126 wangtianyi@
z 全球 100 强军工企业 2006 财年防务业务总收入为 3181 亿美元,较 2005 年的 2898 亿美元同比上涨 9.8%,增速大大高于 2006 年全球军费开支的同比增长数据——3.4%,但与美国 2006 年国防开支同比增长 8.3%的数据较为接近。结合 41 家美国企业进 入军工 100 强的情况,我们认为美国防务市场依然是全球军工行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动力。
9,600.00 8,300.00 15,400.00 31,600.00 14,007.80 7,807.90 3,564.70 14,615.60 3,565.00
防务收 入占比
91.0 50 93
78.4 96.1
78 25.4 80.1
55 16 51.5 66.7 69.9 29.9 13.9 29 46.9 100 24.2 86
通过设备更新和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盈利能力;2、利用军用技术迎合更广泛、更多元化的安防需求,在基础设施安防、边界安

防、信息安全和打击犯罪领域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例如 Raytheon 已经进入了收费公路和边防安全市场,而 Lockheed Martin

计划参与联邦政府的 IT 系统建设;3、利用并购,特别是海外并购获得国际市场竞争力,进军国外市场。通过一系列收购,英

Almaz-Antei 公司以 28 名的成绩在俄罗斯企业中排名最高,紧随其后的是 Tactical Missiles(排名 61),大名鼎鼎的 Sukhoi

和 Irkut 仅排在第 65 位和 67 位。
z 就亚洲地区而言,日本的军工企业实力卓尔不群,上榜的日本企业数量从 2006 年的 7 家增加到 2007 年的 9 家,它们是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25 位)、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47 位)、Mitsubishi Electric(50 位)、NEC(59 位)、IHI Marine United(89 位)、Fujitsu(90 位)、Toshiba(92 位)、IHI(96 位)和 Komatsu(98 位)。美国国防部认为,日本的半导 体技术、机器人技术、光电技术、超导和平面显示等技术已在美国之上,尤其是半导体芯片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洲 际导弹的计算机控制设备也要依靠日本制造的新一代半导体芯片。也正由于这些技术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日本上榜军工企业的 防务收入只占其全部收入的 3.6%。因此,高水平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军工企业有能力成为日本实施经济复兴和大国战略的坚 实后盾。上榜的亚洲军火巨头还包括印度的 2 家、韩国和新加坡的各 1 家企业。
U.S. France Sweden U.S. Japan U.S. U.S. Russia U.S. Germany U.S. U.S. Israel India France U.K. U.S. U.S. Israel U.K. Germany U.S. U.S. U.S. U.K. U.K. Japan U.S. Israel Japan France Germany U.S. Singapore U.K. U.S. Spain India Japan U.S. Russia
z 2008 年 8 月 4 日,美国防务媒体和研究机构 Defense News 公布了最新的全球军工企业 100 强排名。美国 Lockheed Martin 以 361 亿美元的防务业务收入再次蝉联第一。上榜企业中,美国公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00 席中独据 41 席,其防务业务总 收入达 2087 亿美元,占上榜企业防务业务总收入的 66%。由于信息披露的原因,中国的企业没有进入排名。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与本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存在业务关系,并且继续寻求发展这些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 存在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重要声明。
2007年全球军工100强企业简评 从榜单看趋势
附录:
图 1:军工 100 强企业分地区防务收入占比(左)、分地区数量占比(右)
66.1% 27
国别
U.S. U.S. U.K. U.S. U.S. U.S. Netherlands U.S. Italy U.S. France U.S. U.S. U.S. U.S. U.K. U.S. France U.S. U.S.
去年 排名
1 2 4 3 5 6 7 8 11 12 9 NR 13 14 32 17 18 16 15 20
我们的观点:
z 100 家企业中有 41 家来自美国,12 家来自俄罗斯,英国 10 家,日本 9 家,法国 5 家、以色列 4 家、德国 3 家,美国企业依
然处于领头羊的位置,而欧洲的 25 家军工企业也在奋力追赶,可以预见它们之间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与此同时,俄罗斯
的军工企业虽然在国际军火贸易中表现出色,但整体实力与美欧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防空火箭和民用航空器的主要制造商
3,564.70 3,352.00
3,530.00 3,368.90
3,066.00 2,882.00
2006 全部收入
39,620.00 61,530.00 26,967.60 30,148.00 20,291.00 24,063.00 52,018.60 12,476.90 16,466.40 47,829.00 13,598.80
北美 欧洲 俄罗斯 以色列 亚太
3.1% 1.5% 2.4%
北美 欧洲 俄罗斯 以色列 亚太
15
26.8%
4 42
12
资料来源:Defense News,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表 1:2007 年全球军工 100 强企业排名
排名
公司
1 Lockheed Martin 2 Boeing 3 BAE Systems 4 Northrop Grumman 5 Raytheon 6 General Dynamics 7 EADS 8 L-3 Communications 9 Finmeccanica 10 United Technologies 11 Thales 12 KBR 13 SAIC 14 General Electric 15 Honeywell 16 Rolls-Royce 17 ITT 18 DCNS 19 Computer Sciences Corp. 20 AT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