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土鸡生态养殖技术
土鸡生态循环养殖方法

土鸡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导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土鸡的养殖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土鸡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还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土鸡生态循环养殖的概念、原理和具体实施手段,并分析其在实际中的优势。
1. 土鸡生态循环养殖的概念土鸡生态循环养殖是一种以环境为基础、生态循环为核心的养殖模式。
它通过合理规划鸡舍和饲养环境、科学配置饲料、有效利用动物粪便和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使土鸡饲养与环境保护形成良性互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使养殖过程更加健康、环保和经济。
2. 土鸡生态循环养殖的原理土鸡生态循环养殖的原理是依托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通过生态调控和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闭环。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环境规划: 合理设计鸡舍,确保适宜的生境条件。
如保证通风良好、充足阳光照射、干净的饮水和饲料等。
- 科学饲养管理: 采用纯天然饲料,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避免土壤、水源和饲料的污染。
同时,定期清理和消毒鸡舍,防止疾病传播。
- 资源循环利用: 将土鸡的粪便和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或堆肥,用作农田肥料,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和利用。
- 多样化种植: 利用合理的农业轮作和蔬菜种植等方式,将鸡舍周围的土地利用起来,减少土地的浪费。
3. 土鸡生态循环养殖的具体实施手段- 优质饲料供应: 使用经过认证和检验合格的有机饲料,避免使用带有农药、抗生素和转基因成分的饲料。
- 合理鸡舍设计: 优化鸡舍结构,确保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 科学饲养管理: 设立合理的喂食量和喂食时间,保证土鸡的营养摄入和健康成长。
- 有机废弃物处理: 对鸡舍内的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进行发酵堆肥或经过生物菌剂处理,提取有效有机肥料。
- 农田资源利用: 利用堆肥肥料进行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循环利用。
林下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养鸡技术要点1.林地选择:选择适宜进行林下养鸡的林地,应具备光照充足、土壤湿润、通风良好等条件。
同时,要避开沼泽地和易积水的地区,以免影响鸡的健康生长。
2.圈舍建设:在林地内搭建适用的鸡舍,一般可使用简易的竹、木材料进行搭建。
鸡舍的大小、布局应视养殖数量而定,一般以保证鸡的活动自由为主,同时要有足够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3.放养方式:林下养鸡应以放养为主,放养鸡能够自由觅食,同时也能充分享受阳光的照射和新鲜空气。
在林地放养时,要做好对鸡的管理工作,确保鸡的安全和饲料的供给。
4.饲料补给:尽量采用自然饲料的方式,供给鸡适量的草木叶、杂草、小昆虫等。
同时,可适量添加一些合适的粮食,如玉米、豆饼等,并进行适当的饲料补给,以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疾病防治:鸡在林地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传染病的威胁。
因此,要定期对鸡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鸡舍的卫生也要保持干净,定期除杂,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6.安全防护:林下养鸡要注意防止野生动物的侵害,可适当设置围栏或电网,保护鸡的安全。
同时,要注意防火,避免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7.定期检查:定期对鸡进行体检,检查其生长情况、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避免疾病扩散。
8.鸡舍改造: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差异,可以适当对鸡舍进行改造,以保护鸡的生长环境。
如冬季可以加设保暖设施,夏季可以加设遮阳棚等。
9.鸡蛋收集:定期收集鸡蛋,避免因过量存放而导致蛋的破损和腐烂。
鸡蛋的存放要注意通风和温度的控制,以保持蛋的品质和新鲜度。
10.销售渠道:在鸡蛋或鸡肉销售方面,可以选择与当地超市、饭店等合作,或者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林下养鸡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林地、科学建设圈舍、适当放养鸡、提供适宜的饲料、加强疾病防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定期检查和改造鸡舍、规范鸡蛋收集和销售渠道。
林下生态土鸡的养殖技术

蒜、 生姜 、 茴香 、 皮 、 末 等 自然 物 质 以改 变 肉色 , 桂 茶 改善 肉质 和增 加 鲜 味。 ( ) 牧 周 期 为 10天 , 8放 2 公 鸡 2 左右 、 母鸡 15 k 左 右 即可上 市 , 律采 用 . g 一
1 场地 的选择
以水 、 、 电 路三通 为基 准 , 选择 地势高 燥稳 固 , 排
水方便 , 环境 幽静 , 沙质 土 壤 的果 园或 者是 丘 陵 、 山
() 5 要求 有足 够宽 的地方 , 围成 几个 部 分 , 再 然后 喂
一
批鸡 换一 个地方 , 轮流放 牧 , 以免场地 污染 而使鸡
全进 全 出的方式 放养 。
3 品种 的选择
林 下生态 土鸡 是 以放 牧 为 主 、 舍饲 为 辅 的饲 养 方式 , 因此必 须选择适 应性 强 、 病力强 、 抗 耐粗饲 、 勤
5 免 疫接 种
放 养鸡 虽然 饲养场地 空气新 鲜 、 群活动 量大 , 鸡 并且 主要 吃野菜 、 草 、 籽 、 等无 污染 的饲料 , 嫩 草 昆虫 但 防疫 工作仍 不 能忽视 。一般雏 鸡在 1日龄 时进行 马立 克 氏病 疫 苗皮 下 注 射 , 日龄 时进 行 新支 二 联 7
于觅食 的优 良地 方 品种鸡进 行饲养 。 同时也应 根据
市场 的需 求 、 消费者 的习惯来 确定 选择适 当 的品种 。
收稿 日期 : 0 0—1 2 21 2— 6
苗 2倍 量滴鼻 点 眼 ,5日龄时进 行传染 性法 氏囊病 1
贵州 畜牧 兽 医
2 1 年 0 1
第3 5卷
地, 背风 向 阳的 南 坡 好 于 北 坡 。其 次 , 获后 的 粮 收 田、 园 、 园及 闲置农 田也适 于短 期放 养 。 菜 瓜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养殖方式,通常在林下栽种一些草本植物,让鸡自由活动并在其自然生长的环境中觅食,从而得到更为健康的食品。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宜的鸡种:在林下养殖的鸡种应该是对环境适应性强,善于自主觅食的品种,如土鸡。
2.合理的栽种:在林下栽种一些适合鸡食用的草本植物,如苜蓿、野草等,可以提供更丰富的食物,也能增强林下生态环境。
3.合理的饲喂:鸡在林下能够自主觅食,但仍需要适量的饲料补充,如玉米、豆饼等高能量饲料。
4.合理的饮水:为鸡提供新鲜干净的饮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季节,要特别注意喝水量的增加。
5.疾病防治:在林下饲养的鸡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如寄生虫感染等。
要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通过科学的林下土鸡养殖技术,不仅可以得到更加健康、营养丰富的鸡肉、鸡蛋等食品,还可以增强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 1 -。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1、林地选择:林地要求宽敞开阔,坡度在5~30°之间,草源茂盛,远离村落,交通便利之处。
对于母鸡养殖面积大约控制在40只~50只/700平方米,对于公鸡养殖面积大约控制在50只~100只/700平方米。
2、鸡舍建设:鸡舍建设要紧靠放牧场地,大约保持在200米左右,尽量做到一群鸡建1个鸡舍,1个鸡舍紧靠一片牧场。
鸡舍的建筑面积要在200平方米左右,保证贮纳1500只~2000只鸡的量。
在鸡舍内部要构建栖架,育雏舍内要有3米高的活动板房,母鸡舍内要建产蛋窝或产蛋箱。
3、鸡种选择:鸡种的选择要以含75%的地方鸡血缘的改良鸡种。
在林下土鸡的养殖,一般以公鸡饲养为主,如果要添置母鸡,要将两者分开饲养,切记公母混养。
公鸡养殖期在半年左右,母鸡养殖期在半年以上。
1、育雏技术①消毒:在进雏前一周要将育雏舍内的地面清扫干净,并用百毒杀或者烧碱对雏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②饮食:雏鸡进入鸡舍三小时之后,就开始用开食,投食量为6次~8次/天。
在两周之后,减少至3次/天,并要保证投食每天都能吃完。
③密度:在2周龄以内的雏鸡要保证50只~70只/平方米的密度,到了3周龄~5周龄的时候,将密度控制在30只/平方米,可以根据季节、气候等进行实际的调节。
④保温关,雏鸡进入鸡舍之后,要严格控制鸡舍温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⑤光照关,在雏鸡3日龄内要保证24小时的光照,这样有利于雏鸡的快速成长,提高成活率。
在7日龄内要保证光照18小时/天。
一周后可采用自然光照。
2、日常管理①放牧最佳期为4月~10月,因为这个时候虫草茂盛,可采食足够的天然饲料。
②适时地转入大棚饲养,在雏鸡培育30天左右的时候,大约也就是体重在0.4公斤左右的时候开始转入大棚饲养。
开始适用于野外放牧,刚开始放牧的时间要短一些,以后逐渐的延长,范围也是由近及远,逐渐扩大范围,使鸡群适应放养。
③合理调食,放养期的补料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坚持“早少,晚适量”的原则。
土鸡养殖技术

土鸡养殖技术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1.鸡舍修建:1.1 鸡舍的修建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所以应因陋就简,搭盖一定量的鸡舍。
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避凤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啡围上。
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只为最好。
同时可选用木条、竺竿在鸡舍内顺养鸡林地方向搭建离地30cm的平台,每隔1cm设1根,供鸡柄息。
1.2 围栏的修建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钢网,也可以用竺竿、树干作围婪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公顷2250-3000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 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竺子编成竺篱笆)。
1.3场地选择选择经环保监恻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
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干燥。
1.4 设备料桶和饮水器应根据饲养鸡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30只鸡配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放鸡时这些设备应摆在舍外。
2 鸡饲料的准备2.1鲜活虫饲料的制作为使放养鸡肉质鲜美、生长快、节约成本,可在养殖区附近人工养殖昆虫喂鸡,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稻草育虫法,具体做法是:涂耥、深各0.6m的长方形坑,将稻草切成6-7cm长.用水煮1-2h,捞出倒人坑内。
上面盖上6-7cm厚的污泥,每天浇一盆淘米水,约8d即可生虫,翻开污泥让鸡吃完虫后可继续使用此法再生虫。
2.2 精饲料选择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好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如金满船、正大、台农等品牌饲料。
购买饲料应注意3个方面:一是查看标签,根据鸡龄的情况选择购买小、中、大鸡饲料;二是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三是检查饲料包装是否破损。
林下养鸡场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场实施方案一、概述。
林下养鸡是指在树木茂密的林地下进行鸡的养殖活动。
这种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养鸡的生存环境,保证鸡的生长健康,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本文将针对林下养鸡场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养鸡场主们更好地开展林下养鸡活动。
二、选址。
1. 选择树种。
首先要选择适合林下养鸡的树种,通常选择乔木和灌木为宜,如橡树、杨树、枣树等。
这些树种可以为鸡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2. 确定场地。
在选址时要考虑林地的地形和水源情况,确保场地平整、通风良好,并且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三、建设。
1. 圈舍建设。
林下养鸡场的圈舍建设要考虑到鸡的生活习性,保证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圈舍应该建设在树荫下,保持通风和遮阳效果。
2. 饲料储存。
要建设饲料储存仓库,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因为饲料不足而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3. 疫病防控。
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对鸡群进行检疫和防治,确保鸡群的健康。
四、管理。
1. 饲养管理。
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保证鸡群的健康成长。
定期清理圈舍,保持卫生,定时投喂饲料,保证饮水供应。
2. 疫病监测。
定期对鸡群进行疫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疫病传播。
3. 销售管理。
建立销售渠道,推广林下养鸡的优势,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加销售额。
五、收益。
林下养鸡场的实施方案不仅能够保护林地资源,提高鸡的生存环境,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林下养鸡场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六、总结。
林下养鸡场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农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养鸡的效益,保护林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位农民朋友能够根据本文提供的实施方案,合理规划林下养鸡场,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利用林下资源,让鸡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食物来源多样化。
以下是林下土鸡养殖技术的详细内容:
1.选址
林下土鸡场选址要远离工业、交通干扰。
应选择有自然山泉、水源丰富的地方,地形要适宜。
2.场地
场地应以林地为主,建成散养场,鸡群不应过密,鸡舍建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3.饲料
林下土鸡以自然饲料为主,如野生植物、小动物等,也可以喂以种子、谷物等。
可适当添加蛋白质饲料。
4.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加强卫生管理。
如出现疾病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毒蔓延。
5.市场营销
林下土鸡绿色、天然,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可以在当地或周边小区、大型超市、网店等场所销售。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为了保证鸡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得鸡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保证。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下土鸡生态养殖技术
近年来,各地农村利用林地、果园、草场以及荒山荒坡等自然生态资源以圈养加放牧的方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土鸡生态养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场地选择远离村庄,交通方便,座北朝南,避风向阳,水资源充裕,便于管理,坡度应在25度以下的山坡为佳。
这样既有充分的活动范围和采食源,又便于防疫、物资和产品运输,有利于鸡的生长。
鸡舍建造以经济实惠、方便灵活、就地取材为原则。
以毛竹、木条、塑料薄膜、遮阴网、等为主要建筑材料。
一般搭建占地150平方米的双层鸡舍,长25米,宽6米,高2.5-3米;内部结构以毛竹制作成支撑架,锯板下脚料的木条为铺板,构筑成离地高0.6米的中层和离中层高1米的上层,这样一种多架式的、干燥清洁的栖息地。
一个双层式300平方米(中上二层)面积的鸡舍,可一批饲养土鸡3000~3500只。
雏鸡要求1.鸡苗必须从正规种场购买。
挑选行动灵活,叫声宏亮,羽毛光润发亮,无脐钉、不打堆的健康苗鸡。
出壳后24小时内转入育雏室,每平方米饲养雏鸡40~50只(以后逐渐减少密度),保持室温在32℃~30℃,以后每周降2℃,
25~30天后脱温转入鸡舍。
2.雏鸡先饮水后进料。
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和维生素,连饮3天,增强土鸡体质,提高抗病率。
3.雏鸡应喂全价颗粒饲料。
饲养管理根据土鸡放养采食广、耐粗饲、生长快的特点,可多喂各种农副产品,如豆腐渣、糠麸、稻谷、玉米、豆饼、菜子饼、豆粉等粗精饲料,适当增喂微量元素。
饲料比例:谷类55%~65%,植物豆类15%~25%,糠麸类5%~10%,再加其他饲料。
不喂动物性饲料。
疫病防治实施综合防治、以防为主的原则。
按土鸡的免疫程序,雏鸡在24小时内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进行鸡新城TV系疫苗和传支H120疫苗滴鼻或饮水;14日龄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21日龄时进行鸡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和鸡新城TV系疫苗的饮水;30日龄翅膀内刺种鸡痘疫苗;35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H52疫苗饮水;45日龄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60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或灭活疫苗。
另外,应根据山地放养实际,在15~60日龄中交替使用抗球虫药或中药以预防球虫病;放养前与放养后的第15~20天和以后每隔一个月应服用驱虫药,防止其他寄生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