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系整体上市资本运作历程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资本运营一、资本运营是集团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
海尔集团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低成本的资本扩张,其中最显著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海尔冰箱股票,募集社会资金;二是进行兼并重组。
1993年,国家发展资本市场,海尔集团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筹备冰箱公司上市,同年11月份,海尔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19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 1.43亿元,这些资金先后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
结果海尔冰箱的效益逐年稳步增长,1996 年实现销售收入 26. 4407亿元,利润1 .7825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387%和256%。
股市变幻无常,海尔真诚不变。
无论是股市高涨还是低迷,海尔都切实地感受着市场的压力。
千万股民的电话垂询,使集团更感责任重大。
3年来,海尔冰箱从股市共募集资金5亿多元,这些资金的到位,既增强了冰箱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又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集团公司通过配股不断向冰箱公司注入优良资产,使冰箱公司的股本结构始终处于良性扩张之中。
在企业兼并中,海尔集团提出“吃休克鱼”的概念。
就是在资本存量占主导地位时,企业兼并表现为大鱼吃小鱼,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当技术含量的地位超过资本存量的地位时,表现为快鱼吃慢鱼,技术革新迅速的企业兼并技术革新缓慢的企业。
到90年代,出现强强联合,所谓鲨鱼吃鲨鱼,美国波音和麦道的合并就是这种情况。
在国内现行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跟不上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在市场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它就能重新站起来。
海尔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

海尔战略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1.一元化战略从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海尔兼并青岛的洗衣机、空调工厂,经过7年时间,确立名牌战略。
在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器厂之后,为企业订立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创全国的名牌。
这个战略目标制定之后紧接着就确定战略重点,就是以质量创名牌,紧接着在海尔的整个的运作中间,出现一次震惊全国的砸冰箱事件。
名牌战略应该说是它的一个战略重点。
2.多元化战略从1991年12月到1998年12月。
1991年12月,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其他多个产品。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做到多元化,只能专业化做一个产品。
欧美的企业一般不会拓展这么多的领域的做多元化,原因是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这种成熟的市场下,他们感觉做多元化的扩张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欧美市场上在一个产品下做多品牌,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张。
在我们国家,或者说亚洲地带,整个的发展不够成熟,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是要不要做多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多元化的问题。
企业不应该分为专业化和多元化,应该分是不是国际化,例如可口可乐从市场角度来讲就是多元化,它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销售,不能看到它只做一种饮料。
所以采取一个战略,就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把一个产品做好再做另一种产品,这样,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大。
第二个阶段,很多家电行业的质量已经相差不大,要想做出企业的品牌、名牌,靠什么呢?海尔提出,要靠服务、靠创造消费者认同的产品以外的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他们提出一个很新的观点,就是以概念功能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3.从1998年开始,海尔进入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就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合格的国际出口商,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就是要在全世界各地形成一个本土化的海尔,例如美国海尔是在当地生产、销售,被当地消费者认可的美国品牌,在加入WTO后对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国际化战略呢?一般来说,国际化战略要满足这样三条:(1)市场国际化。
企业上市资料大全-上市公司必备数据库

总目录:《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利益研究》(5个doc)××集团收购第一百货等5家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草案(pdf18) ××控制工程有限公司香港创业板上市建议书(ppt81)××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pdf43)021 腾讯QQ香港上市文件全套31文件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高管薪酬研究(pdf27)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企业竞争力研究(pdf42)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资产重组绩效研究(pdf42)bpm-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分析(doc 35)QQ上市文件中文翻译稿(简体字)TCL上市路演资料安达信-上市公司组织策略安永给外资上市公司做的內控循环宝钢上市及2004年业绩路演(PDF 33)宝来上市宣传方案(PPT 42)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企业改制上市、再融资及其会计问题(ppt83) 创业企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ppt8)非流通股流通方案的法律解析(pdf3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分析公司兼并与收购(ppt53)公司上市必过之门坎路演题库(doc 42)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pdf31)股份制、股票及上市公司的治理(ppt111)股票的基本面分析(ppt60)股票发行上市业务操作指南(电子书)股票发行审核与案例分析(ppt88)光大证券改制上市辅导手册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pdf33)国泰君安上市建议书(ppt38)海尔系整体上市资本运作历程(pdf18)海外上市、引入投资者演讲材料(7个ppt)海外上市专题介绍(pdf58)衡阳华X钢管有限公司重组上市方案(讨论稿)(ppt31)互联网公司上市-内幕操纵者的游戏(pdf4)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oc116)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之一海外上市概述(doc16)境外上市法律汇编(3个doc)空间、时间与股价(期价)运动关系(ppt34)凌云A股增发建议书(doc15)零售巨头××上市资料(2个pdf)零售业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六家大券商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报告(6个pdf,4个doc)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doc7)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美国上市新趋势(pdf14)美国上市新趋势-“反向收购”及其法律考虑(ppt30)某上市公司总代理运营方案(doc15)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pdf46)拟上市公司改制辅导流程(ppt35)宁波华翔首发A 股招股意向书--对汽车零部件有一些分析(pdf216)企业改制、上市辅导手册企业改制上市操作指南(ppt12)企业改制上市辅导计划及重点问题处理办法企业改制上市辅导计划及重点问题处理办法(9个doc)企业海外上市全程操作(pdf51)企业上市运作流程与技巧企业转制后的成功运作之海外上市及公司治理(pdf49)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对主要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pdf36)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pdf71)上市的关键事项和步骤(pdf15)上市公司并购--跨上资本腾飞之路(doc33)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pdf6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研究(doc16)上市公司分析(doc28)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doc21)上市公司股价与业绩相关性研究(pdf21)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协议(27页)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及案例分析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预警系统研究(pdf7)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测试方法及实证研究(pdf3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非对称信息透视(doc7)上市公司收购实务操作(ppt39)上市公司往来帐款管理案例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评价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规及其基本流程(doc6)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成因及持续性研究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对策(doc13)上市公司战略并购与创业企业资源整合(ppt33)上市公司治理准则(pdf6)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与优化分析上市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设计方案深圳市中小企业板培训文件(多个doc、ppt)--中小企业板培训结算部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及其监管研究报告腾讯QQ香港上市文件全套文件腾讯香港上市文件全套文件我国3G产业及相关上市公司分析(doc15)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制度-问题与完善(pdf94)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布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的分工与合作(pdf92)武汉一企业上市建议书(ppt30)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之调查研究(ppt19)香港创业板上市指南香港创业板上市指南(Pdf598)香港及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之途径(pdf17)香港交易所中国发展及上市推广香港买壳上市简介(ppt22)香港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趋势(pdf65)香港证券上市规则(n个doc)香港主板及创业板上市规则与程序简介(ppt33)新加坡上市专题介绍(pdf65)行业增长良好上市公司分化加剧(doc18)伊利股份分析报告(doc19)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投资机会研究证券法课件-证券的发行、上市和交易(ppt72)证券公司失败研究(pdf67)政府管制政策与上市公司市值波动关系研究(doc54)中国IT上市公司基本状况研究报告(doc71)中国电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研究(pdf5)中国国内上市公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分析报告(doc5) 中国境内国营、民营企业到香港上市状况(ppt67)中国境内企业香港上市的翔实资料(pps67)中国民营企业香港上市操作实务(ppt30)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财务准备(ppt49)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利弊比较(ppt19)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策略考虑(ppt16)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pdf12)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pdf53)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doc58)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操纵与监管研究(pdf34)中航公司上市说明(pdf201)中小企业板块股票申报与上市操作流程(doc19)中小企业板块基本理念与运行情况(ppt41)中小企业美国上市指南(doc20)中小企业上市辅导及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ppt58)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生存状态分析(doc33)详细目录:××集团收购第一百货等5家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草案.pdf03.9.7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策略考虑(高能资本).ppt185埃森哲-关于中国铝业上市公司总体薪酬激励体系设计的初步建议.ppt 20 南方高科S238手机上市方案教学稿030827.pdf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高管薪酬研究.pdf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企业竞争力研究.pdf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资产重组绩效研究.pdf2005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研究报告.pdf291 南方高科S238手机上市方案教学稿030827.pdfE&Y 给某外资上市公司做的內控循环.docTCL上市路演资料.pptThumbs.db安达信上市公司组织策略.PPT安永給外資上市公司做的內控循環.DOC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企业改制上市、再融资及其会计问题.ppt从财务评价体系看上市公司价值决定.pdf第二章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研究.doc第三章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研究.doc第四章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利益研究.doc辅导讲义(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oc公司上市必过之门坎路演题库(doc 42).doc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pdf股份公司的发起人———企业改制上市操作要点系列讨论之二.doc股份制股票及上市公司的治理.ppt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pdf海尔系整体上市资本运作历程.pdf海外上市专题介绍.pdf互联网公司上市:内幕操纵者的游戏.pdf互联网上市—内幕操纵者的游戏.pdf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oc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之一海外上市概述.doc零售巨头苏宁上市资料1.PDF零售巨头苏宁上市资料2.PDF零售业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doc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doc美国上市新趋势.pdf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操作方案.doc某上市公司总代理运营方案.doc南方高科S238手机上市方案教学稿030827.pdf拟上市公司改制辅导流程.ppt企业改制、上市辅导手册.doc企业改制上市操作指南.ppt企业海外上市全程操作.PDF企业上市资料大全-上市公司必备数据库.doc企业转制后的成功运作之海外上市及公司治理.pdf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对主要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pdf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pdf上市的关键事项和步骤.pdf上市公司并购--跨上资本腾飞之路.doc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pdf上市公司财务分析.pdf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pdf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研究.doc上市公司分析.doc上市公司公告解读指南(pdf160).pdf上市公司公告解讀指南.pdf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doc上市公司股价与业绩相关性研究.pdf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pdf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研究.PDF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及案例分析.ppt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测试方法及实证研究.pdf上市公司經營失敗的預警系統研究.pdf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pdf上市公司收购实务操作.ppt上市公司往来帐款管理案例.doc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评价.PDF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规及其基本流程.doc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成因及持续性研究.PDF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对策.doc上市公司战略并购与创业企业资源整合.ppt上市公司治理准则.pdf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与优化分析.PDF上市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工作职责.doc上市債券投資指南.pdf我国3G产业及相关上市公司分析.doc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制度:问题与完善.pdf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之经验研究.PDF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实证研究.PDF我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布实证分析-以电子通讯行业为例.doc 我国上市公司营销调研报告.doc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的分工与合作.pdf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分析.doc武汉一企业上市建议书.ppt香港创业板上市指南.pdf香港及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之途径.pdf香港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趋势.pdf新加坡上市专题介绍.pdf行业增长良好上市公司分化加剧.doc演讲五:企业海外上市,日盛嘉富.ppt医药产业及上市公司投资特征研究.ppt医药上市公司:逐鹿连锁药业市场.html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分析.doc远卓《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研究报告:长安汽车》PPT-32P.ppt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投资机会研究.pdf增發新股上市公司投資機會分析.pdf政府管制政策与上市公司市值波动关系研究.doc中国IT上市公司基本状况研究报告.doc中国电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研究.pdf中国国内上市公司收益率分析报告.doc中国境内国营、民营企业到香港上市状况.ppT中国境内企业香港上市的翔实资料.pps中国民营企业香港上市操作方案.ppt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财务准备.ppt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利弊比较.ppt中国企业如何实现纳斯达克上市融资.ppt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DOC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研究.PDF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报告.pdf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pdf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pdf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新).doc中航公司上市说明.pdf中小企业,新产品成功上市的“六脉神剑”.html中小企业板块股票申报与上市操作流程.doc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培训.ppt中小企业美国上市指南.doc中小企业上市辅导及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宋萍萍).ppt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生存状态分析.doc文件夹: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利益研究》(5个doc)\《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利益研究》第二章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研究.doc第三章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研究.doc第四章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利益研究.doc第五章结束语.doc第一章导言.doc文件夹: ××集团收购第一百货等5家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草案(pdf18)××集团收购第一百货等5家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草案.pdf文件夹: ××控制工程有限公司香港创业板上市建议书(ppt81) ××控制工程有限公司香港创业板上市建议书.ppt文件夹: ××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pdf43)ST 长风: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pdf文件夹: 021 腾讯QQ香港上市文件全套31文件10公司资料.doc11行业概览.doc12监管.doc13本集团历史及架构.doc14业务.doc15财务资料.doc16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doc17主要股东.doc18与股东的关系.doc19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雇员.doc1重要文件.doc20股本.doc21包销.doc22发售的安排.doc23如何申请香港发售股份.doc24附录一会计师报告.doc25附录二盈利预测.doc26附录三未审核备考财务资料.doc27附录四物业估值.doc28附录五本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及开曼群岛公司法概要.doc29附录六架构合约.doc2预期时间表.doc30附录七法定及一般数据.doc31附录八送呈及备查文件.doc3目录.doc4概要.doc5释义.doc6专用词汇.doc7风险因素.doc8有关本售股章程之资料.doc9董事及参与发售各方.doc文件夹: 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高管薪酬研究(pdf27) 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高管薪酬研究.pdf文件夹: 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企业竞争力研究(pdf42) 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企业竞争力研究.pdf文件夹: 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资产重组绩效研究(pdf42) 2004中国上市公司排行分析--资产重组绩效研究.pdf文件夹: QQ上市文件中文翻译稿(简体字)10公司资料.doc11行业概览.doc12监管.doc13本集团历史及架构.doc14业务.doc15财务资料.doc16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doc17主要股东.doc18与股东的关系.doc19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雇员.doc1重要文件.doc20股本.doc21包销.doc22发售的安排.doc23如何申请香港发售股份.doc24附录一会计师报告.doc25附录二盈利预测.doc26附录三未审核备考财务资料.doc27附录四物业估值.doc28附录五本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及开曼群岛公司法概要.doc29附录六架构合约.doc2预期时间表.doc文件夹: TCL上市路演资料TCL路演资料参考.pptTCL品牌策略推荐.pptTCL手机世界杯促销活动大行动.docTCL王牌彩电推广策略.pptThumbs.db文件夹: 安达信-上市公司组织策略安达信上市公司组织策略.PPT文件夹: 安永给外资上市公司做的內控循环安永給外資上市公司做的內控循環.DOC文件夹: 宝钢上市及2004年业绩路演(PDF 33)宝钢路演.pdf文件夹: 宝来上市宣传方案(PPT 42)宝来.PPT文件夹: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企业改制上市、再融资及其会计问题(ppt83)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企业改制上市、再融资及其会计问题.ppt文件夹: 创业企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ppt8)创业企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ppt文件夹: 非流通股流通方案的法律解析(pdf33)非流通股流通方案的法律解析.pdf文件夹: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分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分析.ppt文件夹: 公司兼并与收购(ppt53)公司兼并与收购.ppt文件夹: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DOC文件夹: 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pdf31)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pdf文件夹: 股份制、股票及上市公司的治理(ppt111)股份制股票及上市公司的治理.ppt文件夹: 股票的基本面分析(ppt60)股票的基本面分析.ppt文件夹: 股票发行上市业务操作指南(电子书)股票发行上市业务操作指南.exe文件夹: 股票发行审核与案例分析(ppt88)股票发行审核与案例分析.ppt文件夹: 光大证券改制上市辅导手册光大证券改制上市辅导手册.doc文件夹: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pdf33)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pdf文件夹: 国泰君安上市建议书(ppt38)国泰君安上市建议书.ppt文件夹: 海尔系整体上市资本运作历程(pdf18)海尔系整体上市资本运作历程.pdf文件夹: 海外上市、引入投资者演讲材料(7个ppt)\海外上市、引入投资者演讲材料20050225.ppt演讲二:如何引入战略投资者,上海盛宇.ppt演讲六:引入国际投资人过程中的法律实务.ppt演讲三:中比基金投资策略,海富基金公司.ppt演讲四:基于产业整合的战略投资,上海大盛.ppt演讲五:企业海外上市,日盛嘉富.ppt演讲一:企业私募融资实战技巧.ppt文件夹: 海外上市专题介绍(pdf58)海外上市专题介绍.pdf文件夹: 衡阳华X钢管有限公司重组上市方案(讨论稿)(ppt31)衡阳华X钢管有限公司重组上市方案(讨论稿).ppt文件夹: 互联网公司上市-内幕操纵者的游戏(pdf4)互联网公司上市:内幕操纵者的游戏.pdf文件夹: 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oc116)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oc文件夹: 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之一海外上市概述(doc16)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之一海外上市概述.doc文件夹: 境外上市法律汇编(3个doc)减让表.doc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doc外商投资指导目录.doc文件夹: 空间、时间与股价(期价)运动关系(ppt34)空间、时间与股价运动关系.ppt文件夹: 凌云A股增发建议书(doc15)凌云A股增发建议书5.doc文件夹: 零售巨头××上市资料(2个pdf)零售巨头苏宁上市资料1.PDF零售巨头苏宁上市资料2.PDF文件夹: 零售业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零售业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doc文件夹: 六家大券商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报告(6个pdf,4个doc)\六家大券商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报告(6个pdf,4个doc)长江证券:方案比较和机会把握.doc国泰君安对于股权分置的解读20050509.pdf金信对紫江企业股权分置试点的分析.pdf金信研究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分析.pdf林义相做客搜狐谈股权分置及试点访谈实录.doc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pdf以积极心态迎接“后股权分置时代”(海富通).doc招商对股权分置看法20050509.pdf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就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问题发表谈话.htm中信对股权分置的看法20050508.pdf中信证券股权分置试点专题研讨会发言.doc文件夹: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doc7)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doc文件夹: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DOC文件夹: 美国上市新趋势(pdf14)美国上市新趋势.pdf文件夹: 美国上市新趋势-“反向收购”及其法律考虑(ppt30)美国上市新趋势-“反向收购”及其法律考虑.ppt文件夹: 某上市公司总代理运营方案(doc15)某上市公司总代理运营方案.doc文件夹: 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pdf46)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PDF 46).pdf文件夹: 拟上市公司改制辅导流程(ppt35)拟上市公司改制辅导流程.ppt文件夹: 宁波华翔首发A 股招股意向书--对汽车零部件有一些分析(pdf216)宁波华翔首发A 股招股意向书--对汽车零部件有一些分析.pdf文件夹: 企业改制、上市辅导手册企业改制、上市辅导手册.doc文件夹: 企业改制上市操作指南(ppt12)企业改制上市操作指南.ppt文件夹: 企业改制上市辅导计划及重点问题处理办法(9个doc)\企业改制上市辅导计划及重点问题处理办法07椰风辅导计划(华龙).doc辅导讲义(改制中重点问题及处理办法).doc辅导讲义(公司法).doc辅导讲义(核准制及辅导流程).doc辅导讲义(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oc辅导讲义(首次公开发行条件及核准程序).doc辅导讲义(证券法).doc辅导讲义(证券基础知识).doc股份公司的发起人———企业改制上市操作要点系列讨论之二.doc 文件夹: 企业改制上市辅导计划及重点问题处理办法07椰风辅导计划(华龙).doc辅导讲义(改制中重点问题及处理办法).doc辅导讲义(公司法).doc辅导讲义(核准制及辅导流程).doc辅导讲义(首次公开发行条件及核准程序).doc辅导讲义(证券法).doc辅导讲义(证券基础知识).doc文件夹: 企业海外上市全程操作(pdf51)企业海外上市全程操作.PDF文件夹: 企业上市运作流程与技巧qysszn.exe文件夹: 企业转制后的成功运作之海外上市及公司治理(pdf49)企业转制后的成功运作之海外上市及公司治理.pdf文件夹: 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对主要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pdf36) 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对主要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pdf文件夹: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pdf71)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pdf文件夹: 上市的关键事项和步骤(pdf15)上市的关键事项和步骤.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并购--跨上资本腾飞之路(doc33)上市公司并购--跨上资本腾飞之路.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pdf61)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分析.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研究(doc16)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研究.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分析(doc28)上市公司分析.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doc21)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股价与业绩相关性研究(pdf21)上市公司股价与业绩相关性研究.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协议(27页)股权托管协议0623.doc股权转让协议0620.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问题研究.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及案例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及案例分析.ppt文件夹: 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预警系统研究(pdf7)上市公司經營失敗的預警系統研究.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测试方法及实证研究(pdf31)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测试方法及实证研究.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非对称信息透视(doc7)0829.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收购实务操作(ppt39)上市公司收购实务操作.ppt文件夹: 上市公司往来帐款管理案例上市公司往来帐款管理案例.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评价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评价.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规及其基本流程(doc6)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规及其基本流程.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成因及持续性研究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成因及持续性研究.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对策(doc13)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对策.doc文件夹: 上市公司战略并购与创业企业资源整合(ppt33)上市公司战略并购与创业企业资源整合.ppt文件夹: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pdf6)上市公司治理准则.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与优化分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与优化分析.PDF文件夹: 上市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设计方案资金结算中心操作流程.doc资金结算中心基本设计思路.doc文件夹: 深圳市中小企业板培训文件(多个doc、ppt)--中小企业板培训结算部分\深圳市中小企业板培训文件(多个doc、ppt)--中小企业板培训结算部分.url更多企业管理电子书籍下载.url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培训文件.doc中小企业板块交易特别规定.ppt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培训.ppt中小企业板培训结算部分.ppt中小企业板配售发行及交易简介.ppt文件夹: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及其监管研究报告report0053.pdf文件夹: 腾讯QQ香港上市文件全套文件10公司资料.doc11行业概览.doc12监管.doc13本集团历史及架构.doc14业务.doc15财务资料.doc16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doc17主要股东.doc18与股东的关系.doc19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雇员.doc1重要文件.doc20股本.doc21包销.doc22发售的安排.doc23如何申请香港发售股份.doc24附录一会计师报告.doc25附录二盈利预测.doc26附录三未审核备考财务资料.doc27附录四物业估值.doc28附录五本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及开曼群岛公司法概要.doc29附录六架构合约.doc2预期时间表.doc30附录七法定及一般数据.doc31附录八送呈及备查文件.doc3目录.doc4概要.doc5释义.doc6专用词汇.doc7风险因素.doc8有关本售股章程之资料.doc9董事及参与发售各方.doc文件夹: 腾讯香港上市文件全套文件\腾讯QQ香港上市文件全套文件10公司资料.doc11行业概览.doc12监管.doc13本集团历史及架构.doc14业务.doc15财务资料.doc16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doc17主要股东.doc18与股东的关系.doc19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雇员.doc1重要文件.doc20股本.doc。
海尔上市历程

back
无形资产运营
这里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优秀的 管理理念、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先进的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在对外进行资本经营时就特别注重运用海 尔的无形资本,海尔兼并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便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集团兼并红星电器后,只 派了3位带有深厚海尔文化“基因”的人员来输入 海尔文化、海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就使红星 电器公司的员工从思想上,观念上实现了根本性转 变。同时,企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尔兼 并红星电器3个月后,便使新成立的海尔洗衣机有 限公司扭亏为盈。
张瑞敏的经营理念
•东方不亮西方亮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的市场 •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 •赛马不相马 •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耍
海尔日清日高OEC管理法 管理法 海尔日清日高
• OEC (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 管 理法 :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集团海外借壳上市案例
– 海尔集团借壳海尔中建集团有 限公司(简称海尔中建,1169, 限公司(简称海尔中建,1169, HK)登陆香港股市的最终方案, HK)登陆香港股市的最终方案, 看上去并不离奇, 看上去并不离奇,但这场意料 中的注资,其实是从2000 10月 2000年 中的注资,其实是从2000年10月 就开始,其间一波三折, 就开始,其间一波三折,整整 运作了3年半之久。 运作了3年半之久。 – 海尔中建的前身是香港麦绍棠 控制的中建系下面的中建数码 1169,HK) (1169,HK) ,白手起家的麦 绍棠在香港资本市场以善于买 卖著名,在过去十年里, 卖著名,在过去十年里,麦绍 棠打造出一个从无到有的中建 包括中建电讯(0138, 系,包括中建电讯(0138, HK)、中建科技(0261,HK)、 )、中建科技 HK)、中建科技(0261,HK)、 中建数码(1169,HK) 中建数码(1169,HK)和时富 投资集团(1049,HK) 投资集团(1049,HK)四家上 市公司。 市公司。 – 海尔集团海外借壳上市的第一 阶段是实现控制海尔中建29.94% 阶段是实现控制海尔中建29.94% 的股权, 的股权,第二阶段是实现控制 海尔中建57.26%的股权, 57.26%的股权 海尔中建57.26%的股权,在两阶 段的运作过程中, 段的运作过程中,均采用了下 述图示的运作模型, 述图示的运作模型,搭建了一 系列运作平台类公司实体。 系列运作平台类公司实体。
海尔发展的五个阶段

海尔发展的五个阶段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海尔发展的五个阶段,供大家参考选择。
海尔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战略,选择做冰箱。
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当你的企业处于困境的时候,要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个战略也叫个人战略,一般我们称它叫战略思维。
第二个阶段战略,做企业的产品规划。
它从做冰箱开始,利用冰箱大做文章,利用冰箱培养人,利用冰箱做品牌,利用冰箱打造出一个长远发展的平台,这就叫建平台、建队伍、建品牌。
第三个阶段战略,抓住时机进行平台的扩张。
从冰箱这一平台扩张到洗衣机,扩展到空调。
第四个阶段战略,进行地域扩张,从国内走向国外。
第五个阶段战略,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上市、资本并购来扩大规模。
海尔现在是卖厨房、卖客厅,这就叫综合性产品体系。
什么叫卖厨房?排油烟机、厨具、冰箱、冰柜全部卖,什么叫卖客厅?卖电视机、空调、洗衣机,这叫卖整体的产品解决方案。
这是一条极为清晰的企业发展思路。
同时,张瑞敏还有一点特别成功,他是国内唯一的以民营企业家身份始终担任中央候补委员的人。
中央候补委员相当于副部级,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做到中央候补委员,而且年年都是,这个很了不得。
这说明他是一个运作资源的高手,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企业家学习。
第一,作为企业家,一定要具备周密思考的能力。
就是你要清晰、明确地认识到我们企业目前的产品状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第二,要有敢于走出去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很多企业停滞不前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没有走出去的勇气,没有走出去的决心。
第三,要能坐得住冷板凳。
企业家在某一阶段要有沉下心来做专业化的能力,并通过专业化把人才培养出来,把品牌树立出来,把平台打造出来。
另外,作为一个企业家还要有应对挫折的能力。
上天要想成就你,就会先给你挫折。
再就是企业家要有一个发展的大格局,永不满足。
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你就要学会当仁不让,是我的机会就一定要当仁不让,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作为一个领导者就要有这种鲜明的个性才行。
海尔的发展历程

海尔的发展历程一、公司背景海尔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公司成立于1984年,由张瑞敏先生创办,起初是一家小型厂房,专注于生产冰箱。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尔逐渐成长为一家拥有全球化业务的大型企业,产品涵盖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以及智能家居、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二、发展历程1. 初期发展(1984年-1990年)1984年,张瑞敏先生创办了青岛海尔冰箱厂,开始了海尔的发展历程。
在初期阶段,海尔专注于冰箱的生产,并以高质量和创新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公司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国内市场扩张(1990年-2000年)在上世纪90年代,海尔开始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
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如洗衣机、空调等,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海尔通过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份额,并取得了可观的销售业绩。
3. 国际化发展(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海尔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公司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机会,先后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和生产基地。
海尔通过收购和合作,不断扩大海外业务规模,并逐步建立了全球化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如今,海尔已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创新与转型(近年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家电产品,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
海尔还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推出了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智能的家居体验。
三、发展成就1.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拥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多次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世界品牌500强等荣誉称号,海尔品牌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之一。
2. 技术创新海尔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家电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公司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海尔的发展历程

洗衣机
中国洗衣机行业第一个世界名 牌,海尔洗衣机见证了中国家 电业悲喜动荡的近10年历程, 此后海尔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mini洗衣机 波轮洗衣机
中央空调
海尔中央空调是海尔集团的支柱企业之一 ,历经 十二年的发展。
海尔品牌之路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 国,不缺乏机会;需要的是首先打破“过去的枷锁” 的企业。说到创新的企业,我们再次把眼光投向海 尔。
海尔发展的阶段
在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这一阶段,海尔只干冰箱这 一产品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
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
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 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
国 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 ,先难后易”的思
张瑞敏
海尔的logo:
a" "减少了一个弯,表示海尔人
认准目标不回头
r" "减少了一个分支,表
示海尔人向上、向前决 心不动摇
英文海尔新标志的设计核心 是速度 。
它的设计核心是:动态与平 衡;风格是:变中有稳。
"海"字中的一横,"尔" 字中的一竖,"横平坚 直",使整个字体在动 感中又有平衡,寓意 变中有稳,企业无论 如何变化都是为了稳
——
曾总结说:海尔品牌外
延的变化是:冰箱名牌
砸
-家电名牌-中国名牌-世
出
界名牌;内涵或者第一
“
联想度的变化则是:质
零
量高-服务好-个性化-速
库
度快。
存
但现在海尔要面对的是“互联网搭建的舞台”。
海尔国际化之路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
15年来,在创世界名牌思想指导下,通过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和国际化战略,海尔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企业.一、海尔集团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至1991年。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增强质量的核心竞争能力.海尔用了7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个冰箱产品,逐步建立起品牌的声誉与信用.1988年海尔摘取了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名牌战略初步成功。
通过做冰箱积累了一套经验,形成了“OEC”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海尔以后的战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至1998年。
这一阶段是增强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名牌战略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战略创新和转移。
按“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战略指导思想,从冰箱到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登,每1—2年做好一种产品,重要家电生产线已接近完整。
发挥海尔文化的优势,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多元化扩张,由一个名牌产品发展成为全部系列家电名牌产品群,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
第三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1999年开始。
这个阶段旨在增强国际上的核心竞争能力.以1999年为转折点,在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战略创新和转移,海尔到海外去发展。
第四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海尔产品目前已出口10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美占60%以上,进入了19家世界大的连锁集团,并在海外设厂6个,在建厂达到10个.国际市场布局日趋合理,海外销售增长迅速,在美国180升以下的冰箱中海尔占20%的市场份额;在德国,海尔占中国出口冰箱的95%以上。
1999年,海尔出口创汇1.38亿美元,今年1至5月出口创汇1。
39亿,超过去年全年出口创汇总额.二、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的目标是“三个三分之一”,即最终实现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1/3,海外建厂海外销售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顾问对于洗衣机业务引用了 2003 年度的数据计算 P/E、EV/EBITDA,从 一致性的角度出发,披露手机业务的相关数据也应引用 2003 年度的数据,但是手 机 2003 年度亏损,2004 年度的 P/E 值 38.86,无法引用这些难看的数据,于是财 务顾问丝毫不提手机业务的 P/E、EV/EBITDA 值。
(1)利用辅助收购公司完成第一次收购
海尔系在境外设立 BVI-1、BVI-2,由两家 BVI(非上市公司)分别发行 BVI 公司的新股(非上市股份),向海尔集团、海尔投资收购青岛海尔有限、顺德海 尔、合肥海尔、洗衣机销售公司的股权。
如果海尔集团、海尔投资用持有的境内公司(青岛海尔有限、顺德海尔、合 肥海尔、洗衣机销售公司)股权在境外注册公司,涉及对外投资,在中国资本流出 受到严格管制的体制下,审批较多,难以实现。
(2)设立账款接收公司
海尔中建向海尔集团、海尔投资收购两者持有的目标权益,但是海尔中建并不 将全部款项向两者支付,而是向海尔投资支付小部分款项,大部分款项支付给账款 接收公司(海尔 BVI 控股),再由账款接收公司(海尔 BVI 控股)以增发新股 (海尔 BVI 控股的股票,不可上市流通)向海尔集团、海尔中建支付对价。这样 操作可以将海尔中建支付的款项留在境外,避免海尔中建直接向海尔集团、海尔投 资支付,导致款项流入境内,受境内的监管,成功转移资产。
绍棠最终转让控制权给海尔系。
2004 年 4 月-2005 年 1 月 28 日 收购变更时代:由于方案涉及非常重大收购、 反向收购、关联交易、重新上市申请、清洗豁 免、实际控制人披露等复杂问题,受朗咸平国 退民进过程中,关于国资流失的质疑,前后四 次变动实施日期,两次更改方案,历时 9 个 月,于 2005 年 1 月 28 日完成反向收购,麦绍 棠辞去海尔中建董事会主席职务。
2001 总计增发 10000 万股
18.00
174819.74
1999
每 10 股配 3.00 股
11.60
56,655.62
1997
每 10 股配 3.00 股
6.80
64,746.90
1996
每 10 股配 3.00 股
3.80
19,421.80
1993
IPO 发行 5000 万股
7.38
36,900.00
青岛海尔有限 (中国)
20%
80%
合肥海尔 (中国)
35.5%
五家红线标志的公司是本次收购的目标权益。
2、设立两种类型的 BVI 公司,为正式收购做准备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 辅助收购公司:BVI-1、BVI-2; • 收购款项接收公司:海尔 BVI 控股。
从收购的 P/E 比来看,2003 年洗衣机业务利润较高,P/E 比较低只有 8.15,手 机业务亏损,无 P/E 比;2004 年的 P/E 比值显示,本次收购的价格偏高,P/E 比分 别高达 13.27、38.86。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洗衣机、手机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利润率较低,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佳, 可以认为此次收购的整体作价偏高。
为了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海尔中建的股东通函使用了一些方式予以掩饰,海尔 中建独立董事委员会聘请的财务顾问在报告中避重就轻:
1、洗衣机业务
由于洗衣机业务 2003 年的业绩较好,财务顾问引用 2003 年度的 P/E 比,同时 提供 EV/EBITDA 值,海尔中建的股价低,不足 0.3 元,市值低;EBITDA 值是在 EBIT 的基础上加入折旧、摊销,EV/EBITDA 值的计算方法蕴涵了分子小分母大的 特点,其值自然偏小。从而给人低价收购资产的表象,创造收购价格偏低,有利于 股东的假相。
资本市场再融资总计
352,544.06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青岛海尔累计融资 35.25 亿元,IPO 后的 11 年间,共进行了四次再融资,再融 资 31.56 亿元,基本上三年一次,平均再融资规模大于 IPO。实业经营获得了资本 运作的强有力支持,资本运作与实业水乳交融。
由于最重要的步骤在第一个阶段,且不涉及上市公司,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 容易进行审批,这种操作方式在悄无声息之中完成改天换日的工作,即使第二步收 购不能如期完成,也达到了资产转移至境外公司的目的。
(二)收购公司简介(海尔中建)
总资产(亿港元) 总负债(亿港元) 净资产(亿港元) 资产负债率(%) 股东应占盈利(亿港元)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整个操作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麦绍棠时代、收购变更时代。
2001-2004 年 4 月 麦绍棠时代:麦绍棠是海尔中建董事会主席, 同时又是海尔中建第一大股东,大权在握。受 麦绍棠的阻挠,海尔系无所作为,整体上市一 度搁浅 3 年,2003 年香港廉政公署对麦绍棠 操纵股价、现金买奖等不法行为的调查,使麦
海尔集团 (中国)
5%
海尔国际贸易 (中国)
公众股东
20% 80%
海尔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
95%
5%
其它股东
富东 (香港)
25% 55%
20%
海尔中建 (香港)
顺德容声 (中国)
64.5%
50%
飞马青岛
40%
60%
顺德海尔 (中国)
50%
洗衣机销售公司 (中国)
海尔投资 (中国)
95%
93.44%
洗衣机业务 10.35 亿港元,手机业务 4.69 亿港元,共计 15.04 亿港元。
支付方式:现金 0.5 亿港元;代价股份 11.94 亿港元;可换股票据 2.6 亿港 元,可换股票据不含利息。
本次收购属于股权收购,海尔系为了缩短整体资本运作的时间,先成立了两 家 BVI 公司,由这两家 BVI 先行收购洗衣机、手机业务股权,完成后再由海尔中 建进行收购。这种操作模式可以节约时间,因为外资公司收购国内公司股权涉及地 方政府、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审批,BVI 先行收购后,再由海尔中建收购,将演 变成外资公司收购外资公司的行为,将繁琐的审批先行处理,效率大为提高。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海尔系整体上市资本运作历程
彭滔 一、海尔系概况 (一)整体状况
海尔集团创立于 1984 年,20 年来的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 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 1984 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 米色家电在内的 96 大门类 15100 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 160 多个国家 和地区。2004 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 1000 亿元。
二、整体上市运作
由于海尔系资产庞大,国内资本市场运作规定繁琐、苛刻,海尔系萌发海外借 壳上市的冲动。海尔系希望在香港资本市场先行收购一家公司,利用这家公司反向 收购集团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美好的梦想,在实施过程中却不如人意,充分展示了资本市场的凶险,值得项 目资本运作人员考虑,以免成为资本猎手的目标。
2004 年中期 25.04 11.96 12.28 47.76 -0.17
2003 年 23.4 10.19 12.46 43.55 -8.6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每股盈利 净资产收益率(%) 已发行股本(亿股) 每股面值(港元) 市价(港元)
-0.17 仙 负值 99.64 0.1 0.15-0.28
(四)反向收购过程 一、最初的海尔系股权结构
股东通函披露:海尔集团、海尔投资由海尔集团员工拥有。海尔集团无董事 会,管理权由管理委员会行使,管理委员会由张瑞敏、杨绵绵等组成。海尔投资的 董事会由:张瑞敏、杨绵绵、崔少华组成。
财经媒体报道:海尔集团目前还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因此没有设置董事 会。
反向收购实施前,海尔系股权结构图见图 1。
1993 年,海尔系旗下青岛海尔(600690.SH)上市,限于上市额度,海尔系仅 仅将其家用电器业务,主要是电冰箱产品,投入上市公司。
近年来海尔系快速成长,资产、业务整体上市的要求日渐强烈,2001 年开 始,海尔系运作整体上市。
(二)青岛海尔的资本市场运作
年度 融资方案
再融资价格(元) 募集资金(万元)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图 1:最初的海尔系股权结构图
海尔集团、海尔投资由海尔集团员工拥有 海尔集团无董事会,管理权由管理委员会行使,管理委员会由张瑞敏、杨绵绵等组成。 海尔投资董事会:张瑞敏、杨绵绵、崔少华组成。
三、最终修订后的反向收购方案 (一)收购方案简述
1、目标权益 洗衣机业务:BVI-1、BVI-2 公司 100%的股权。 手机业务:飞马青岛 35.5%的股权。 BVI-1、BVI-2 公司分别持有 93.44%青岛海尔、80%合肥海尔、60%顺德海 尔、50%洗衣机销售公司的股权。 2、收购价格
FIMR|金融投资管理与研究中心
制权。
2004 年 4 月 公布反向收 购方案,预 计 2004 年 6 月底完成整 体上市。
2004 年 6 月,宣布 白色家电 注资最后 期限推迟 到 8 月 31 日
宣布反向 收购延迟 至 2004 年 12 月 31 日。
宣布反向收 购已经于 2005 年 1 月 28 日完成, 公司更名为 海尔电器集 团有限公 司。
33.39
8.86
2.51
1.27
8.15 4.4 13.11 2.28
0.39
13.27
15.24 2.44
0.22 -0.04 -0.23 0.17
4.69 60.06 --38.86
1、2004 年的 P/E 比,调整成全年数据,用半年数据乘以 2;
2、只收购飞马青岛 35.5%的股权,计算 P/E 时,将收益乘以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