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5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及世界市场的拓展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的……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
2.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答案】A3.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答案】C【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明末”不符,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
4.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 430匹和15 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 450匹和3 000匹。
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A.商业革命的影响B.价格革命的影响C.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D.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640—164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使意大利的商业中心被西、葡、英、法所取代,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D 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必修2】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人教版)

材料三 1703年在他们(指英国殖民者) 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 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 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 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 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
100镑……每剥一个妇女种或族儿童屠的杀头盖皮得50镑!
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 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对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
3、对殖民地:
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 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 设性)
• 下列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 B、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经
济的发展
• C、黑奴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批 廉价劳动力
• D、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
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 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 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 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 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 请回答: 从材料一中概括殖民者的罪行。
C.②③
D.①②④
4、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加强了欧洲和亚洲、非洲以及澳洲之间 的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D.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 到大西洋沿岸
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新航路的开辟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亚非美洲而言:
(1)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政治控制、经济 掠夺 (2)冲击了当地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4、对世界而言:
(1)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逐渐结束了 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 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 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动摇了天主教的权威
二、“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崛起
(1)地理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西洋航路中心) 条件
(2)经济条件: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 (重商主义 政策、东印度公司,圈地运动) (3)军事条件:大力发展海军,提供武力保障 (4)制度条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过程:
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打败西班 牙 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雏形开始出现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拓展
16世纪—18世纪中期
早期殖民扩张初步形 成Fra bibliotek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讲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与世界 市场的拓展
何为新航路? 欧洲人希望开辟一条不经 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南端 奥斯曼 或是直接向西航行通往东方 土耳其 (亚洲)的航路。
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上,美洲的马铃薯、烟草、玉米、花生等作物传入中国,促进 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 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 创造了条件。
外交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 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 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臵了广州 行,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 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 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导致近代中国逐渐落 伍。 文化上,“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 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如《坤舆万国全国》。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 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 与工具。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课件人民版

强世界各地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哥伦布作为殖民 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
思维启迪 (1)有学者认为:“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
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 布航行抵达美洲纪念活动。“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 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 合理性是什么? 提示: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 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 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答案 商品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 经营方式的变化。
⑨ 大西洋沿岸 。 (2)黄金、白银大量流入,造成物价上涨,⑩ 封建地主 地位下降,
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 资本主义 的发展。 (3)西欧国家开始世界范围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2.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1)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以西欧为中心的 世界市场 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七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 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时空定位
单元概览
线索归纳
本单元的主线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有四条基本线索: 1.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互隔绝的孤 立状态,世界日益紧密地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 殖民扩张。它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 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
高考复习专题1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国不仅从法国手里获得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
迅速扩大殖民势力,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8世纪下半叶)。
拓展认识
地理大发现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 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 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 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 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 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 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新航路开辟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 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 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 的束缚。
欧洲有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一个牟利的欲望和机会、 一个使牟利得以实现的社会和体制结构。 … …那时的西欧是 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 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 主国。
三条商路都汇集于地中海东部沿海,然后再转运欧洲。
历史解释
2.什么是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通过一系列的 航海探险活动,开辟通往印度、美洲等世界各地的 航路,这些航路被称为新航路。西方史学界把这个 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考点解析
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1)原因(必要性)
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①十四、十五世纪,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手工工场、公司的出现)。 ②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点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1英国工业革命1.条件(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
(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过程(1)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1771年,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3)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4)1825年,史蒂芬孙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试验成功,陆上交通进入蒸汽时代。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1.1798年,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利用蒸汽做动力的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各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产生。
(3)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列强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从而使欧美列强成为工业国家。
(4)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5)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2.消极影响(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掠夺,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与落后。
(2)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特点①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最先从棉纺织业开始(新兴工业,受旧习惯束缚少)。
②发明者多是技师或熟练工人,科学与技术尚未明显结合。
③从英国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热点题型一新航路的开辟例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 A,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答案】B【变式探究】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提分秘籍】多元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形成雏形。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方法技巧】1.从历史进步性角度命题。
新航路开辟后,一方面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解题时往往利用新史观来分析,同时注意分析角度的多元化。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备战2021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15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版)

专题十五新航路的开拓、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高频考点解读】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史实,生疏地理大发觉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生疏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影响【热点题型】题型一新航路的开拓例1、哥伦布发觉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答案】 C【提分秘籍】从新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拓的意义主要史观新航路开拓的意义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受了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新航路开拓前后是两个世界,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拓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等不同文明碰撞,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汇合交融,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全球(整体)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到整体进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拓后,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开头汇合,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成为亲密联系的全球统一体,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头消灭近(现)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转变新航路的开拓转变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展,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新起点社会史观: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大事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新航路开拓引起了商业革命,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物种沟通,从今欧洲市场扩大,并进展到世界范围,世界各地之间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丰富了人民的生活,转变了世界的面貌【举一反三】“即使哥伦布没有发觉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行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哥伦布、达·伽马发觉新航路的历史不行信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C.新航路开拓与殖民扩张是历史进展的必定结果D.新航路的开拓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热点题型】题型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例2、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消灭的缘由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6~17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头于18世纪中期.故排解含①或②的选项即可.【答案】 D【提分秘籍】1.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缘由(1)地理优势: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便利了其对外殖民活动.(2)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3)政策优势: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接受“重商主义”政策,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4)经济优势:资本主义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供应了物质基础.(5)军事优势:英国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为海外殖民供应了军事上的保障.(6)思想优势:英国科技文化进步,思想意识解放,也是成功的重要缘由.2.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缘由(1)特点:①以掠夺财宝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②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2)缘由:是资本主义进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进展资本主义.3.分析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宝,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展.(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进展进步.(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进展的不平衡,必定引起殖民争霸战斗.【举一反三】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制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开放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A.葡、西、荷 B.英、西、荷C.英、法、荷D.英、法、俄【热点题型】题型三考查评价型选择题例3、“哥伦布发觉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法国人……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①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新航路开拓的乐观影响②夸大了新航路开拓的影响③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④告知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重大历史大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提分秘籍】如何解答评价型选择题【题型特点】此类试题侧重于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推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怎么样”.【解题技法】(1)坚持正确的立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5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及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选择题
1.(2011·淄博模拟)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欧洲贸易中心区,造成图中贸易中心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应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D.全球化的推动
[答案] A
[解析]图一中的欧洲商贸中心在地中海区域,图二中的商贸中心在大西洋沿岸,推动这一转移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2.下列三个人物所进行的活动不包括()
A.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B.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
C.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D.率领的船队横渡印度洋和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辨析与理解。
A、B、
D三项史实分别与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有关。
而C项史实是哥伦布所为,与图片中人物无关。
3.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答案] B
[解析]本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弄清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否是印度,本题就迎刃而解,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他们只是到达南北美洲中间的一些地区。
4.(2010·湖州模拟)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以下最能反映“中世纪的衰落”的根本表现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美洲的发现冲击了西欧教会的威信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答案] B
[解析]“中世纪的衰落”实质是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新航路开辟,美洲等的发现极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解体。
5.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在这些远洋探索中,他们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
如果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描述这一事件,最合适的词应是() A.发现B.汇合C.侵略D.殖民
[答案] B
[解析]本题以全球整体史观为立意,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全球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是世界上各种文明走向汇合交融和世界走向整体的开始。
6.(2011·泰州统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现和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能力。
新航路开辟后,紧随而至的便是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世界逐渐联成一体,但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是被迫的。
7.(2011·梅州模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荷兰
C.英国D.法国
[答案] B
[解析]考查近代海上殖民霸权的演变。
注意时间为17世纪,
此时荷兰获取海上殖民霸权,称为“海上马车夫”。
8.18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
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芽B.荷兰
C.西班牙D.英国
[答案] D
[解析]18世纪后半叶开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9.(2010·临沂模拟)从1510年起的一段时间里,下表甲、乙、丙三组“商品”是欧洲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轴。
如果欧洲经由输出、交换或生产,最后再将获利输入欧洲,那么从“欧洲输出、交换、再输入欧洲”的先后顺序是()
A.
C.③①②D.③②①
[答案] A
[解析]材料反映了欧洲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是从欧洲装上火器布匹运往非洲,再从非洲装上奴隶后运到美洲换取糖烟草,最后运回欧洲。
10.(2011·汕头模拟)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
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个方面的支持()
A.技术支持B.市场支持
C.劳动力支持D.资本支持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分析材料能力。
由材料中信息:美洲需要大量的钉子即可知道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支持。
二、非选择题
11.(2010·山东文综,27)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
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答案](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
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图示
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示,图中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力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入的大洲和地区有哪些?当时欧洲和美洲之间的人口迁移方向是怎样的?指出当时世界人口迁移的原因。
(3)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关系?
[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
(2)美洲、大洋洲、东南亚。
人口从欧洲流向美洲。
原因:地理
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北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