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机操作指引及流程

合集下载

CPM制粒机3020—6说明书

CPM制粒机3020—6说明书

C P M制粒机3000系列说明书目录3000系列制粒机指导手册介绍设备规格及技术参数–第2页第一部分安全指导--------------------------------- 3第二部分安装指导--------------------------------- 7第三部分操作--------------------------------- 15第四部分润滑--------------------------------- 19第五部分环模及压辊维护--------------------------------- 24第六部分总的操作和维护指导--------------------------------- 31第七部分零件清单和附录 -------------------------------- 34介绍这本指导说明书由CPM公司提供了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操作等信息。

所用图表是典型的,而且显示了主要的设计特征。

一些单元的特殊图表应咨询,以便获得更精确的细节。

任何CPM公司的合约职责都以销售协议的形式规定了。

该手册中的内容在安装、操作及维修之前,应被所有工程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认真研究。

尽管已努力提供全面说明,但不可能涉及到操作及维修过程中所碰到的以外情况。

若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或有问题,请与CPM 公司客户服务部联系,电话CPM/无锡公司: 05查询所要求的备件时,请确认所在机器的特殊系列号。

如果客户要求提供安装、机械检测或维修服务,CPM公司可提供区域服务。

想了解详细情况,请拨以上号码,与CPM公司客户服务部联系。

该手册既是一本详细的手册又是一本便利的参考指南。

它应放在一个所有维修和操作人员唾手可得的地方。

第一部分安全指导第一部分安全指导. 介绍操作制粒机之前,人员必须被培训正确使用机器。

仔细阅读说明书中“安全指导”这一部分。

操作制粒机的培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安全练习 (详细内容见操作控制 (见第 3部分)制粒室安全锁定(见 1.4.3)紧急制动开关 (见 1.2.3)锁定及标记过程 (见 1.2.2)警告标志 (见可能的危险 (见工具 (见 1.2.4)重要信息操作制粒机之前,请仔细阅读所有的安全指导,否则,将导致您或他人严重受伤。

CPM的技能操作(2018.3.20)

CPM的技能操作(2018.3.20)

膝关节康复器(CPM)治疗【典型病例】病例:患者XXX,男性,60岁,“左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二日,需进行被动活动锻炼,遵医嘱给予CPM康复训练。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相关知识】(一)概念CPM机是连续被动运动机的缩写,英文名称是Continuous Ppassive Motion,简称CPM机,又叫做膝关节功能训练器。

是帮助膝关节进行活动度训练的一种仪器。

它对于发生僵硬后的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很有帮助。

(二)作用机理通过往复、多次、连续的被动屈伸关节,将粘连、僵直的膝关节渐渐“拉软”,最终达到正常的活动度。

(三)目的1、促进血肿和渗出物的吸收损伤后局部肿胀是外伤性炎症的反应,这是由于组织出血、体液渗出,加上疼痛反射造成肌肉痉挛,肌肉唧筒作用(肌肉收缩对血管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回流)消失,造成局部静脉及淋巴淤滞,血液回流受阻。

在保持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基础上,早期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训练,恢复其唧筒作用,可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肿胀的消退。

2、加速骨折断端的纤维性连接和骨痂形成训练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同时通过肌肉的收缩作用,又可以保持骨折端的良好接触,加速愈合。

在骨折愈合后期,骨痂需要经过一个加固和改造的过程,使骨痂的组成和排列完全符合生理功能的需要。

3、防止关节黏连僵硬,恢复关节活动骨折后卧床对患肢的长期制动,使静脉淋巴淤滞、回流缓慢,组织水肿,渗出的纤维蛋白使关节与肌肉间形成粘连,同时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也发生改变,变得僵硬,导致关节挛缩,活动受限。

早期训练,下肢可以实现髋膝踝关节的协同运动,因此可以预防关节粘连僵硬。

4、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肌力骨折后对肢体的长时间固定,必将引起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和肌力下降,最终即使骨折愈合良好,也将因肌肉萎缩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早期运动,适量进行肌肉收缩的训练可以减轻肌肉萎缩的发生。

5、防止患者发生制动综合征,尽早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骨折患者的卧床治疗需要时间较长,因此易发生制动综合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骨质疏松、静脉血栓形成、便秘、尿路结石、坠积性肺炎一系列改变,尤其在老年人发生率更高,结果使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

上下肢cpm操作流程

上下肢cpm操作流程

上下肢CPM操作流程一、概念关节康复器是在关节手术之后帮助关节功能康复的术后治疗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初由Salter等人提出,80年代初用于膝关节人工关节术后,以后应用逐渐推广。

它得用专用器械(下肢关节运动器CPM)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的被动运动。

主要用于防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促进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最终目的是配合肌肉功能练习等其他康复治疗,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二适用范围CPM关节康复器系列,可用于上肢(手指、手腕、肘和肩等部位)、下肢(膝、踝、髋等部位)的被位运动康复治疗三评估四操作-- 上肢关节康复器的使用绑缚用柔软的绑带或纱布,把患肢的前臂以手心向上的位置绑缚在设备的托架上,绑缚的紧度要合适,以在运动过程中前臂既不转动又不移动为准。

调节身体与设备的距离上肢的弯曲程度是靠身体与设备的距离来调节的,其两者距离近,上肢的弯曲程度就大;其距离远,上肢的弯曲程度就小。

这要根据患肢的病情来决定。

患肢比较僵硬,其距离可远一些;反之,可近一些。

同时,也可不断调节其距离,使患肢能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被动运动。

但要使上臂和前臂之间的夹角α<180°,绝不要α﹦180°,从机械运动角度来说这是“死点位置”。

患者的姿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坐式、仰卧式、倚靠式,只要符合上肢的运动特点即可。

速度的调节患肢的病情不同,所允许的运动强度也不一样。

因此,设备设有调速装置,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的转速。

时间的设定设备设有定时装置,可预先设定运动的时间,当达到设定时间时,设备自行停止。

上肢关节康复器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上肢关节康复器时需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要注意:转速要从低到高调节,患者先坐式后卧式,上肢的弯曲程度先小后大,被动运动的时间由短到长。

-- 下肢关节康复器的适用范围运动损伤整个膝关节置换后半月软骨切除术后ACL的重建关节的清创术后整个臀部的修复骨折的内/外固定-- 下肢关节康复器使用注意事项(1)每天坚持上机练习6~8小时,间歇期间主动进行肌肉等长收缩或关节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巩固关节活动范围;(2)内固定物必须坚固牢靠,不至于因早期活动而使骨折端移位或内固定物折断;(3)CPM机活动范围常大于肢体活动范围,这是由于机器的动力大于肌肉收缩力,其次是由于病人因疼痛而抬高臀部或肢体离开CPM机衬垫,抵消部分角度所致。

cpm机的使用

cpm机的使用

关于下肢关节被动运动器(CPM机)的使用目的:通过持续的被动运动使髋膝踝关节同步连续性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患肢的功能,防止下肢手术术后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适用范围:1.下肢骨折2.关节囊切除或松懈术后3.关节成型人工假体置换术后(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等
禁忌症:1.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严重的术后感染。

2.不稳定性骨折活动范围:1.膝关节角度活动范围0度~120度2.髋关节角度活动范围10度~120度3.踝关节角度活动范围跖屈背屈0度~40度最大角速度≥3.5度/秒净重约19kg
机架长度调节范围:小腿260MM~590MM,大腿265MM~565MM 操作步骤: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使机器自动运行到全伸展位,设置好各参数,调节好杆件长度,或使杆件膝关节角度处于0度~10度的位置,将患肢至于至于支架上,脚圈定于CPM机上远端的鞋套内,使踝关节呈90度.松紧度适宜。

尽可能将患侧臀部紧贴后部支架,操作时速度应由慢到快,幅度应由小变大,根据医嘱使用
注意事项:1.患肢位置正确,避免腓总神经受压
2.机器运行时,防止大小腿杆件比例失调
3.避免在强磁场,高温。

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CPM操作

CPM操作

CPMCPM关节恢复器是以持续被动运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训练的一种仪器。

在临床治疗中,为了达到病人的早期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现代医学除了手术与药物治疗外,还必须应用物理的各种方法进行诊断与治疗。

被动运动指的是患者肌肉在不作主动收缩,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借助他人或器械的力量,作单个关节或多关节的活动,以达到缓解痉挛防止肌肉萎缩、改善或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粘连的目的。

临床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肌肉痉挛,关节僵直,肌键和韧带粘连,以及剧烈运动后的放松活动等。

CPM作用:1促进术后患者患肢的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减轻周围组织粘连,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改善关节功能状态;3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止痛剂的使用;4促进损伤组织代谢、营养及修复,促进细胞分化修复软骨。

1.使用前的准备1.1根据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长度,调节好CPM机杆的长度,拧紧旋钮。

1.2将患者患肢放于CPM机支架上,患肢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肢脚到膝关节距离要与脚套到机器夹角的距离相等,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同一水平线,并将病人的大腿和小腿缚于CPM机上。

2.一般使用方法2.1训练角度:从小角度(0度至30度)开始,逐步增加活动度(每日增加10度)直至病人的最大耐受程度。

2.2使用时间:在术后24小时后开始使用,每天2~4次,每次30~60分钟,一般使用2~3周。

2.3运行的速度:由慢到快,循环周期调节在0.75~8min.膝关节速度可调0~4度/秒。

3.改进使用方法3.1对膝关节伸直障碍的病人,延长CPM机活动杆使实际起始角度小于零度,再按一般使用方法使用。

3.2膝关节伸直障碍(或屈曲障碍)的病人来说,当CPM机运行到病人能耐受伸直(或屈曲)的最小(或最大)角度时暂停2~5分钟后再继续运行。

骨科常用康复仪器的使用操作流程

骨科常用康复仪器的使用操作流程

CPM的使用操作流程
1.测量患者肢体的长度。

2.调节仪器支架,使之与患者肢体各段长度基本一致。

3将机器妥善固定于患者病床,将患肢置于CPM机上外展10度-20度,足尖向上中立位。

4.小腿及大腿固定在CPM机上,接通电源开机
5.应根据医嘱调节运动角度、速度及时间,启动。

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7.治疗结束后CPM仪复位到零度,关闭开关、电源。

下肢静脉泵使用流程
1.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穿进腿带,摆好体位:双下肢摆放功能位。

2.连接腿带与主机,打开电源开关。

3.按暂停键调节压力和时间,启动。

4.交代注意事项。

5.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红外线治疗仪使用流程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2.调整红外线灯灯头,使光源对准患处,灯头与患处距离约30cm。

3.调节治疗时间。

4.交代注意事项。

5.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

红光治疗仪使用流程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2.将灯头置于合适位置,调整灯头方位,使光源对准患处。

3.调节治疗时间,按开始健。

4.交代注意事项。

5.治疗结束后关闭电源。

CPM操作流程

CPM操作流程

CPM操作流程
下肢功能锻炼(CPM)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配合能力、手术部位,伤口及管路情况,患肢皮肤有无破损、肢体长度、肿胀情况,关节活动度
评估机器:确定仪器完好,关节复位到零度。

仪器的关节长度与肢体是否一致,仪器运动角度是否准确
物品准备:CPM仪、测量长度的软尺、医嘱执行单、插座、棉垫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床旁,严格查对制度,对患者讲解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2.连接电源,并检查电路是否通畅,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3.测量患者肢体长度,调节仪器支架,使之与患者肢体各段长度基本一致。

4.将机器妥善固定于患者病床,并根据医嘱调节运动角度,将棉垫包裹患肢后,
固定与仪器搁架上。

5.检查起始、终止角度无误后,根据病情调节“旋钮”。

6.打开电源开关,运行仪器。

观察CPM运行的状况,并询问患者感受。

7.CPM仪复位到零度,关闭开关、电源。

8.收拾用物,将患者肢体置于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洗手,记录。

CPM清洁消毒后备用。

注:CPM角度增加应循序渐进,速度由慢到快,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调节角度或速度,并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多于病人交流沟通。

膝关节CPM的操作流程

膝关节CPM的操作流程

膝关节C P M的操作流程(总
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膝关节被动活动CPM的操作流程
【目的】
进行被动的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减少下肢关节主动活动时肌肉收缩带来的骨折端不良应力的影响。

防止关节内外的粘连,促进骨折愈合。

【患者评估】
1、评估患者意识病情及患肢膝关节功能情况。

2、告知患者使用CPM的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检查CPM机运转是否正常,推至床旁。

2、核对床号、姓名,说明目的及配合方法。

3、接通电源,再次检查CPM机。

4、根据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长度,调节好CPM机杆的长度,拧紧旋钮
5、患侧下肢置于CPM机上外展位10°~20°,足尖向上中立位。

6、穿鞋套,小腿及大腿固定在CPM机上。

7、接通电源,开机,根据医嘱或病情调整各参数,启动。

8、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机器按钮,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调整好的角度。

2、告知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CPM的使用操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M机的操作指引
【目的】
进行被动的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减少下肢关节主动活动时肌肉收缩带来的骨折端不良应力的影响。

防止关节内外的粘连,促进骨折愈合。

【患者评估】
1、评估患者意识病情及患肢膝关节功能情况。

2、告知患者使用CPM的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检查CPM机运转是否正常,推至床旁。

2、核对床号、姓名,说明目的及配合方法。

3、接通电源,再次检查CPM机。

4、根据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长度,调节好CPM机杆的长度,拧紧旋钮
5、患侧下肢置于CPM机上外展位10°~20°,足尖向上中立位。

6、穿鞋套,小腿及大腿固定在CPM机上。

7、接通电源,开机,根据医嘱或病情调整各参数,启动。

8、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机器按钮,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调整好的角度。

2、告知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CPM的使用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2013年8月制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