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便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也是过去姑娘小伙最喜欢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节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辅佐XXXXXX回国后,功不言禄,与母隐迹绵山。

XXX求之不出,抱树而死。

后来XXX为悼他,禁止国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

寒食节最初确定在寒冷的冬季,后来“随时之宜,唯变所适”,逐渐演变确定在了清明节令期间。

鉴于寒食节活动内容长期在清明节日期间进行,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渐渐被“清明”所替代。

一般风俗是在清明前一天或两禁火禁烟,吃冷食。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XXX也称端五,端阳。

10000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10000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10000中国传统节日大全中国传统节日大全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节日在这个国家的日历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份文档将汇总中国的传统节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增进文化交流,同时也为游客提供参观的指南。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庆祝,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放鞭炮,拜年,观看舞狮和舞龙表演。

此外,人们还会贴春联和福字,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

元宵节元宵节也是农历节日,庆祝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

这是中国的灯笼节,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和吃元宵(一种圆形糯米团子)。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举办龙灯舞和舞狮表演,庆祝喜庆的节日。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祭祖节。

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四日或五日,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祭拜和清理墓地。

此节日也被用来纪念历史人物和烈士,一些人会到他们的墓地献花和扫墓。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一种用粘米包裹豆子或肉馅的传统食物),赛龙舟和吃粽子。

七夕节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庆祝时间在农历七月七日。

这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人们相信在这一天,河中的牛郎和织女会彼此相会。

人们在这一天会庆祝爱情,给心爱的人送礼物和写情书。

中秋节中秋节是一个庆祝丰收和团聚的节日,庆祝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品尝柚子和猜灯谜。

此外,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在月光下共进晚餐,庆祝和家人的团圆。

双十一双十一,也被称为光棍节,是中国最大的购物节日。

这一天是在每年的11月11日,人们会购买各种商品和享受促销活动。

双十一吸引了全球的关注,成为一个庆祝消费和享受的日子。

元旦节元旦节是庆祝新年开始的节日,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节日之一。

在每年的1月1日,人们会放烟花爆竹、举办庆祝活动,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此外,人们还会设置新年愿望和制定新年计划。

小结这份文档列举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部分,每个节日都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与历史。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15个节日)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头牙(农历二月初二)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节气清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气冬至)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尾牙(农历腊月十六)
祭灶(农历腊月廿三)
除夕(农历腊月卅日)
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辰: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辰:八月二十七
仓颉至圣先师诞辰: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辰: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辰:四月二十六
黄帝诞辰:三月初三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多神信仰
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
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
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

如:
一月五日路头神生日;
一月八日诸星下凡,有祭星祈岁风俗;
一月二十日天穿节,北京白云观举行庙会,做煎饼置屋上补天穿;
一月二十五日仓生日,祀仓神,可保粮丰囤满;
二月一日太阳生日,祀太阳神;
二月二日龙抬头日,又为土地神诞辰,是日雨为社翁雨;
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有文昌庙会;
二月十二日花王生日,祭花神,有花神庙会;三月三日北极星君诞辰;
三月五日大禹生日,有禹王庙会;。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1、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习俗: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

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目前我国的传统的节日具体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是咱们中华文化久远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构成部分。

在我国的传统的节日,毫无疑问并不是从远古传说发展趋势来的,从这种广为流传迄今的节日风俗习惯里,还能够清楚地看见古时候人民社会的精彩镜头。

农历正月1、正月初一:春节,鸡日,道家中原始天尊华诞,佛家中大肚弥勒佛华诞,古时候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多样名字。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限。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药王孙思邈)华诞。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股市开市,神话传说中五路财神华诞。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被称为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家中阎罗王华诞,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家中玉帝华诞。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块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文化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万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二爷得道成仙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家上元节,是天官尧的华诞。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来源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故事。

这一节日又与降水节令有关。

春分后的时节是降水。

古代人觉得,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雨天、故此谓天穿。

神话传说与节气像结合,就建立了天穿节这一民俗文化节日传统式。

天穿节的具体风俗习惯:煎饼果子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打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资源或祭磨神。

所说填仓,意思是铺满粮仓。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光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二月初二、青龙节,佛家中济公活佛观音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传说中文昌帝君华诞。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被称为花神节,百卉生日,仙女生日(开花期)。

5、二月十五:道家中九天玄女皇后娘娘华诞,道家中须菩提祖师、精忠岳王华诞。

中国节日节气大全及寓意

中国节日节气大全及寓意

中国节日节气大全及寓意我国传统节日和节气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气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按照阴阳五行学说把一年划分为24个节气的历法。

每个节气都寓意着一年四季变化和生产生活规律。

一、传统节日1.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2.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3.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详细主要地方节日汇总大全总汇

中国详细主要地方节日汇总大全总汇

中国详细主要地方节日汇总大全总汇1. 介绍此文档总结了中国各个地方的主要节日,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和背景介绍。

2. 北京2.1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背景:庆祝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人们欢聚一堂,拜年祈福,观看烟花爆竹。

2.2 全国劳动节- 时间:每年的5月1日- 背景:庆祝劳动者的贡献,展示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力量。

3. 上海3.1 龙舟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背景:庆祝屈原,人们划龙舟、赏菖蒲、吃粽子以纪念他。

3.2 上海国际音乐节- 时间:每年的10月- 背景:展示世界各地的音乐作品和表演,吸引了国内外音乐爱好者。

4. 广州4.1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背景:庆祝丰收和团圆,人们赏月、吃月饼,进行各种传统活动。

4.2 广州国际灯光节- 时间:每年的12月- 背景:以灯饰艺术为主题的节日,吸引了大量观光客和摄影爱好者。

5. 成都5.1 温江古镇龙舟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背景:精彩的龙舟竞赛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5.2 成都杜甫草堂文化节- 时间:每年的4月到5月- 背景:纪念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展示成都文化的丰富和底蕴。

6. 深圳6.1 深圳国际马拉松赛- 时间:每年的12月- 背景:世界级的长跑比赛,吸引了众多马拉松爱好者和专业选手。

6.2 深圳国际花卉博览会- 时间:每年的3月- 背景:展示各种奇特的花卉和园艺技术,吸引了园艺爱好者和观光客。

7. 总结此文档提供了中国各个地方的主要节日的详细信息。

这些节日丰富多彩,代表了中国各地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无论是传统的春节,还是现代的国际音乐节,每个地方的节日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和居民参与其中。

请确认是否满足您的要求,如果需要修改,请告诉我所需的修改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节日习俗春节(农历12月30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也是最具有丰富内涵和历史文化意蕴的一个节日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在虞舜时期,春节被称为“载”,到了夏代之后,叫“岁”,商代叫“祀”,直到周代才被称为“年”。

因为“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

在古代,人们将春节视为是一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

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希望的开始。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如放爆竹、贴春联、除夕守岁、拜年、祭祖、饮岁酒等。

✓放爆竹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年新年钟声敲起,整个中华大地鞭炮声震耳欲聋。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早期正月初一放鞭炮,是一种驱瘟逐邪的手段。

在唐宋时期,关于放鞭炮的记载有不少。

唐朝诗人刘禹锡说,“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说的基本也是驱瘟逐邪的意思。

✓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后汉书·礼仪志》日:“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在那时候,人们在门口贴的不是春联,而是两个长方形桃木板,被称为桃符,其目的是用来驱鬼辟邪。

话说,在桃符上写联语,是从五代时的后蜀君主孟昶开始的,到了明朝之后,渐渐地变成了“春联”。

✓除夕守岁,也叫“熬年”,民俗活动里叫守岁火。

每到除夕当天夜里,民间家家户户都会通宵亮着灯,据说这样可以让家里变得更加充盈、富足。

此外,一些地区还有通宵守夜的习俗。

除夕那一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相互送祝福,大家围坐在火炉旁,一块闲聊,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睦睦。

一块守夜,希望一切邪瘟病疫都将会被赶跑。

✓吃水饺、吃团年饭,北方过年,年夜饭一般是吃饺子。

在南方则有的是一桌团年饭,也有的吃饺子,有的吃汤圆。

✓拜年,拜年是春节的一件非常重要的活动,很多身在外地的人,在春节前,都会赶回老家过年。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后,就穿上新衣服,打扮地整整齐齐的,然后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收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现如今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非常的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无疑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农历正月
1、正月初一: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

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

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

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

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农历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农历三月
1、三月初三:上巳节,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农历四月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4、四月初八: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7、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8、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农历五月
1、五月初五:端午节。

2、五月十三:雨节。

农历六月
1、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2、六月初六:晒衣节,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农历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3、七月十五: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7、七月三十: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农历八月
1、八月初一:天医节。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4、八月十五:中秋节。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农历九月
1、九月初九:重阳节。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农历十月
1、十月初一: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2、十月十五:道教下元节,水官禹的诞辰。

农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

因节气和公历都是
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农历腊月
1、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3、十二月二十四扫尘。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