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的手骨共有〔27〕块,脊柱由〔许多〕块骨组成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骨骼具有〔支持运动〕、〔支撑身体〕、〔爱护脏器〕的作用。
2、骨即〔硬〕又〔结实〕,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具有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4、人体主要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关节常见的运动方法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6、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髋关节7、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8、做手臂活动模型时,硬纸板代表的是〔骨头〕,绳子代表的是〔肌肉〕,铆钉代表是〔关节〕,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9、、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0、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2、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工程: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工程: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工程: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13、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4、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陆地生物的是:A. 鱼B. 鸟C. 海藻D. 海豚2. 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一个阶段是蛹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具有呼吸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感知外界刺激D. 具有繁殖能力4. 以下属于稻谷的部分是:A. 根B. 叶C. 花D. 种子5. 以下哪一个是非恒温动物?A. 蜥蜴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4. 请解释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5. 简要描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小明喜欢在花园里观察各种昆虫。
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一些昆虫,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蜜蜂:刺毛细长,集体生活,采集花蜜。
问题:蜜蜂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蜜蜂的特征。
2. 蚂蚁:头部大,有触角,善于运输食物。
问题:蚂蚁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述蚂蚁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食物的。
3. 蝴蝶:身体覆盖彩色鳞片,有触角,通过吸食花蜜获取能量。
问题:蝴蝶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蝴蝶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B4. D5. B解答题:1.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没有。
动物能够主动寻找食物并逃避危险,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制造食物并不能活动。
2.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蜘蛛、蚂蚁和蜈蚣。
蜘蛛有八只腿,能制造蜘蛛网捕捉食物;蚂蚁有头部大,有触角,能够用蚁群的力量运输食物;蜈蚣长有很多腿,能够快速爬行并捕食其他昆虫。
3.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入水体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升温上升到高空,然后冷却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流入地面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循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总复习试题

科学简单总复习一、填空题:1、1879年()用电照亮了世界第一盏灯。
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
2、发电厂发出的电是()的交流电。
电路有两种连接方式()和()。
3、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称为()。
4、一节电池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
5、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的交流电。
7、()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路的元件。
8、一朵油菜花包括()、()、()、()四部分。
9、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
它们都是()。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
油菜花属于()花,南瓜花属于()花。
10、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繁殖()的任务。
11、植物的花蕊中的雄蕊产生()传到雌蕊上的()上,使雌蕊子房里的()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
1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
13、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和()构成的。
胚包括()、()、()。
()发育成根,()发育成茎和叶,子叶的作用是()。
14、青蛙、鸡繁殖后代的方式叫(),靠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猫、狗、兔繁殖后代的方式叫(),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
孵出小鸡大约需要()个星期。
15、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类食物()类食物。
16、人体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是:()、()、()、()、()、()。
17、()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18、食物中含蛋白质丰富的有:牛肉、牛奶、大豆、鱼虾;含糖类丰富的有:()、()、()、();含脂肪丰富的有:()、()、()、();含维生素丰富有:()、()、()、();含矿物质丰富有:()、()。
19、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等条件。
人们储存食物的方法有()、()、()、()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题及全册实验题(凤凰版、江苏教育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题及全册实验题(凤凰版、江苏教育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复提纲第一单元一、填空题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3、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6、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7、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11、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3、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4、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5、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6、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二、判断题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四年级科学必考题

四年级科学必考题
四年级科学必考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
1. 什么是光合作用?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描述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请举例说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列举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形成方式。
4. 什么是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解释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描述每个圈层的特点。
6. 什么是磁场?请描述地球磁场的形成和作用。
7. 什么是电?描述静电和电流的不同之处。
8. 解释眼睛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保护眼睛健康。
9.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食物如何在人体内被消化和吸收。
10. 什么是遗传?描述遗传的规律和作用。
以上题目只是一些可能的示例,具体的考试题目可能因地区、学校和考试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相关教材或咨询教师,以获取更准确的题目信息。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果实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
2、岩石一般由一种或几种_______组成的。
3、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_______的作用。
4、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________是不够的,还必须有________的参与。
5、人们在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_______摩擦力。
6、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______________。
7、在一个真正的电路中,各个部件都是以___________的方式连接的。
8、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___________,水越多声音越________。
9、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____________而直接向周围发射。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__________。
10、生活在海边的人,远望归航船队中的每一只船,发现总是最先看到_______ ,再看到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食物包装上注有“保质期15天”,意思是( )。
A.从生产日期算起,15天之内该食物可以食用B.从生产日期算起,15天之后该食物可以食用C.从购买日期算起,15天之内该食物可以食用2、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
A.能转动B.很大C.有生命3、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纸B.笔C.桌面4、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等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 )。
A.填埋B.焚烧C.回收5、做小车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是()的。
A.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 B.一样 C.不一样6、下列不属于液体是的()。
A.酒精 B.饮料 C.醋 D.二氧化碳7、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描述。
A.时间B.速度C.距离8、哺乳动物不具备的能力是()。
A.飞翔B.用鳃呼吸C.潜水9、在给油菜花进行人工传粉时,提取花粉时我们一般使用的工具是()A.放大镜B.棉签C.吸水纸10、下面三项中与运动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问答题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7.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2. 热空气和冷空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三---五单元基础复习

四年级上册科学三~五单元基础复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能用来接通电路的是()A、塑料尺B、铁钉C、铅笔芯2.在修理电器前()。
A.拔掉插头B.插上插头C.不管插头3.要让灯泡变亮我们可以()。
A.用大灯泡B.用大电池C.用新电池4.区别导体和绝缘体主要看这个物体()。
A.是不是金属B.是否容易导电C.是否能够传热5.下列材料中()是导体,()是绝缘体。
A.各种金属B.自然界的水C.塑料D.人体E.塑料梳子F.铅笔芯G.橡胶手套H.玻璃茶杯I.陶瓷J.湿木头6.要检测电路暗箱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箱里可能连着()。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D.一个开关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A1.5V B.10V交流电 C.220V交流电8.用电路检测器解电路暗箱,连接A-B时小灯泡发光,连接B-A时小灯泡不发光,这说明暗箱中可能有()A小灯泡B、电池C、开关9.我们平时吃的豆腐在制作的时候有的需要()来帮忙。
10.A.萤石 B.滑石 C.石膏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岩石和矿物的是()A萤石B、石膏C、玻璃12.外表看上去呈铁黑色,触摸有滑腻感,用来制作铅笔芯,这种矿物是()A、铁矿B、石墨C、黑云母13.一般能制作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A、萤石B、石英C、白云母14.下列岩石和矿物具有金属光泽的是()A滑石B、石膏C、黄铜矿15.下列不能作为观察岩石的方法的是()A、用放大镜看B、用手摸岩石的表面C、用嘴尝岩石的味道16.一名同学在观察一块岩石时,做出以下记录:岩石呈花斑状,由粉红、半透明、黑等颜色组成;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比较粗;用小刀不能刻画出痕迹。
(1)这块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A、1种B、3种C、多种(2)这块岩石的硬度是()A、软B、较软C、硬(3)这块岩石可能是()A、花岗岩B、大理石C、砂岩17.家中炒菜的铁锅的材料来自()A、黄铜矿B、方铅矿C、赤铁矿18.下列矿物可用于骨折治疗的是()A、石英B、石膏C、石墨19.骑行一段时间的车胎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主要是()导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一、填空1、(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食物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3、人体需要的糖主要是由(淀粉)转化而来的4、我们的饮食应该是这样,每天的饮食分为10 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5、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工作量)不同,所以会产生饮食差异。
6、把盐放入水里,过一会盐会变没了,这是因为盐(溶解)在水里了。
7、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8、(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都可以加快溶解。
9、植物的身体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10、在观察植物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11、植物的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养分)12、杨树的根属于(直根),洋葱的根属于(须根)。
菠菜的根属于(直根),大葱的根属于(须根)13、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 多万)种14、切开植物茎时,我们可以采用(横切)(纵切)两种方法15、(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分的。
16、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子里面有(叶绿素)17、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提供的。
18、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19、把叶子的下表皮撕下一小片,贴在玻璃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发现(气孔)20、大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21、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会(减轻),所以,热空气能(上升)2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18世纪后期)欧洲才发明了热气球。
23、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的性质24、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大气中的物体都要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25、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26、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人们把这层空气叫做(大气层)27、通过研究,我发现流动的水有(力量),而且水流越急,(水流力量越大),水位越高,水流力量越大,水流量越大,水流力量越大。
28、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29、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热在空气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30、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辐射)。
太阳的热就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31、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32、《谁热得快》这节课,我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我的猜想33、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循环管道)和(水箱)等组成。
其中,(集热器)是接受太阳辐射并传递热量的装置,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元件。
34、汽车轮胎充气是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
35、篮球充气是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
36、瓶吞鸡蛋、吸盘能够紧紧吸在一起,都是利用了(大力压力)37、调水调沙实验是利用了(水流有力量)的性质38、冬天穿棉衣是因为(棉衣能保温)39、用木头勺子把是因为(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判断1、我们可依据多种标准给食物分类(√)2、糖类和脂肪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3、瘦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4、如果缺少了维生素,人就容易生病。
(√)5、合理饮食中,牛奶、肉、蛋应该占食物的十分之四左右。
(╳)6、我们的生长发育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
(√)7、含脂肪铁食物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8、淀粉遇到碘会变成红色。
(╳)9、每一种食物中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
(╳)10、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袋上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
(√)11、如果缺少某种营养,人就会得病。
(√)12、人体需要的糖主要是由淀粉转化而来的。
(√)13、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我们无法检验。
(╳)14、我们的食物太丰富了,所以要拣好的吃。
(╳)15、我们只能按一种标准给食物分类。
(╳)16、炸“田鸡”(青蛙)腿很好吃,我们应该多吃。
(╳)17、不同的人的饮食不会有差异。
(╳)18、做饮料时,每次都对每种配料定量选取(√)19、多次配制才能发现哪种配方是最好的。
(√)20、观察前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认真、细致。
(√)21、观察时,根据我们的需要来进行,不必理会保护不保护植物(╳)22、观察植物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3、气体比液体更不容易传热。
(√)24、各种物体传热的能力都相同。
(╳)25、金属材料的保温能力很差(√)26、用棉被把冰糕包起来,冰糕会融化得更快。
(╳)27、保温材料只能保持它内部的热量不散发出去,不能阻止外部的热量传递进来。
(╳)28、棉衣、棉被会保温,但不会产生热。
(√)29、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保温,还需要散热。
(√)30、冬天,人们穿上棉衣会感到暖的,这是因为棉衣会生热。
(╳)31、植物的身体都是由六部分组成的。
(╳)32、植物绿色部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3、水中溶解的物质也可以用净化的方式除去(╳)34、树长得越高,根向上输送的水分越少。
(╳)35、气孔在叶子的下表皮。
(√)36、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由绿叶提供的。
(╳)37、探究问题时应首先进行猜想。
(√)38、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叶子的温度。
(√)39、棉花能生热。
(╳)40、水流的力量与水流的大小有关。
(√)41、因为空气有重量,所以才产生了大气压力。
(√)42、所有材料都能传递热。
(√)43、所有液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44、含脂肪多的食物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45、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饮食计划(√)46、水流的力量与下落的高度无关。
(╳)47、冰糖在水中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48、消毒不是为了水的净化。
(╳)49、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人类也有好处。
(√)50、植物的茎是把叶子产生的养料运送身体的各个部分。
(√)51、吸油烟机安装在上面只是为了使用方便。
(╳)52、在物体中,热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53、气垫船离开水面行驶,是靠了反冲的力量。
(√)54、油烟机安装在炉灶上方,依据的是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55、抽水机能抽水、钢笔能吸墨水,都是大气压力的作用。
(√)56、棉衣、毛皮都不会生热(√)57、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在三脚架上垫上石棉网,为均匀传递热。
(√)58、制作太阳伞和雨伞,都可以用深色伞衣。
(╳)59、植物生长在土壤中的部分都是根。
(╳)60、老师说的也并不一定总是对的。
(√)三、选择1、在研究水流的大小是否和水流的力量有关的实验中,不同条件是(C)A 、水位的高低B、水流的速度C、水流的大小2、在研究问题时,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A )A 、提出问题、猜想、制定实验方案B、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猜想3、在研究加热是否对溶解的快慢有影响的实验中,不同条件是( A )A 、水的温度B、水的多少C、温度和水的多少4、在研究材料是否保温的实验中,下列正确的是( A )A 、不需要改变环境温度B、需要改变环境温度5、(B)是热的良导体 A 、羊毛、棉花B、银、铜、铁6、下列不需要借助别的物体就能传递热的方式是( C)A、传导 B、对流 C、辐射7、钢笔吸水是利用了(B) A 、压缩空气有弹力B、大气压力8、我们制作的小火箭是利用了(B)A 、弹簧的力量B、压缩空气有反冲力9、纸蛇能旋转起来是因为( A ) A 、热空气上升B、热空气下降10、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A ) A 、外焰B、内焰C、焰心11、如果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那么(B)A 、我们的实验就没什么价值B、照样有价值12、营养学家告诉我们的合理的饮食方案(B)A、适合每一个人 B、不一定人人合适13、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酒精( A ) A 、会变成绿色B、不会变色14、点燃酒精灯时,火柴要( A )点燃 A 、自下而上B、自上而下15、液体传递热的方式( C) A 、主要是传导B、只有对流 C、主要是对流16、下列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是( B) A、金属B、塑料17、下列散热性能好的材料是( B) A、橡胶B、金属18、叶在蒸腾中会( A )A、吸收热B、释放热19、三峡水电站是以( B)A、火力B、水力20、取暖用的暖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 A)A 、地面B、房顶C、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