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灭火的基本方法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同火灾作斗争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却效果也很好。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及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

二、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

三、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地下室、船舱内的火灾。

四、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目前被认为效果较好、使用较广的抑制灭火剂是囱代烷灭火剂(如1211、1301)。

但囱代烷灭火剂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国际环境卫生组织已限制使用。

此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干粉灭火剂,也有认为是属抑制法灭火剂之一,而

且灭火效果较好,将被广泛地生产和使用。

在火场上,往往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法,以充分发挥各种灭火方法的效能,才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

灭火的基本措施

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一.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二.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三.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四类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本领!——一、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在使用时,应首先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

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二、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干粉灭火器最常用的开启方法为压把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距离后,先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然后让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拔去保险销,压下压把,灭火剂便会喷出灭火。另外还可用旋转法。开启干粉灭火棒时,左手握住其中部,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右手拔掉保险卡,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旋钮,打开贮气瓶,滞时1-4秒,干粉便会喷出灭火。

三、清水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清水灭火器中的灭火剂为清水。水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粘度、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大的密度和较高的表面张力,是一种古老而又使用范围广泛的天然灭火剂,易于获取和储存。它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因为每千克水自常温加热至沸点并完全蒸发汽化,可以吸收2593.4KJ的热量。因此,它利用自身吸收显热和潜热的能力发挥冷却灭火作用,是其它灭火剂所无法比拟的。此外,水被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为惰性气体,且体积将膨胀1700倍左右。在灭火时,由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将占据燃烧区域的空间、稀释燃烧物周围的氧含量,阻碍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大大降低,从而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当水呈喷淋雾状时,形成的水滴和雾滴的比表面积将大大增加,增强了水与火之间的热交换作用,从而强化了其冷却和窒息作用。另外,对一些易溶于水的可燃、易燃液体还可起稀释作用;采用强射流产生的水雾可使可燃、易燃液体产生乳化作用,使液体表面迅速冷却、可燃蒸汽产生速度下降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利用清水灭火器时可采用拍击法,先将清水灭火器直立放稳,摘下保护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杠顶端的凸头,水流便会从喷嘴喷出。

四、简易式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简易式灭火器是近几年开发的轻便型灭火器。它的特点是灭火剂充装量在500克以下,压力在0.8兆帕以下,而且是一次性使用,不能再充装的小型灭火器。按充入的灭火剂类型分,简易式灭火器有1211灭火器,也称气雾式卤代烷灭火器;简易式干粉灭火器,也称轻便式干粉灭火器;还有简易式空气泡沫灭火器,也称轻便式空气泡沫灭火器。简易式灭火器适用于家庭使用,简易式1211灭火器和简易式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液化石油气灶及钢瓶上角阀,或煤气灶等

处的初起火灾,也能扑救火锅起火和废纸篓等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简易式空气泡沫适用于油锅、煤油炉、油灯和蜡烛等引起的初起火灾,也能对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进行扑救。

使用简易式灭火器时,手握灭火器简体上部,大拇指按住开启钮,用力按下即能喷射。在灭液化石油气灶或钢瓶角阀等气体燃烧的初起火灾时,只要对准着火处喷射,火焰熄灭后即将灭火器关闭,以备复燃再用;如灭油锅火应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左右晃动、直至扑灭火。灭火后应立即关闭煤气开关。或将油锅移离加热炉,防止复燃。用简易式空气泡沫灭油锅火时,喷出的泡沫应对着锅壁,不能直接冲击油面,防止将油冲出油锅,扩大火势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分类与设置场所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分类与设置场所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是指由固定消防炮和相应配置的系统组件组成的固定灭火系统。 一、固定消防炮系统设置场所 1、单层、多层建筑; 2、飞机库; 3、石油天热气工程; 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类型 1、按喷射介质分:水炮系统、泡沫炮系统、干粉炮系统; (1)水炮系统 喷射介质为水,系统由水源、消防泵组、消防水炮、管路、阀门、动力源和控制装置组成。适用于固体可燃物火灾。 (2)泡沫炮系统 喷射介质为泡沫灭火剂,系统由水源、泡沫液罐、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消防泵组、泡沫炮、管道、阀门、动力源和控制装置组成。适用于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

(3)干粉炮系统 喷射介质为干粉灭火剂,系统由于粉罐、氮气瓶组、干粉炮、管道、阀门、动力源和控制装置组成。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火灾场所。 2、按安装形式分 (1)固定式系统 由永久固定消防炮和相应配置的系统组件组成。 (2)移动炮系统 以移动式消防炮为核心,由灭火剂供给装置、管路、阀门等部件组成。主要配备消防部队或企业事业单位消防队的专业人员使用。 3、按控制方式分 (1)远控消防炮系统 远距离控制的消防炮灭火系统,可分为有线遥控和无线遥控两种方式。 适用场所:爆炸危险性、大量有毒气体产生、产生强烈辐射热、火灾蔓延面积较大且损失严重的、高度超过8M且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室内、灭火人员难以及时接近或撤离固定消防炮位的场所。 (2)手动消防炮灭火系统 概念:现场手动操作的消防炮灭火系统。 组成:手动消防炮、灭火剂供给装置、管路及阀门、塌架等部件组成。 适用场所:辐射热不大,人员便于靠近的场所。 江西西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开发、生产安装、服务、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目前主要消防产品包含消防炮、炮塔、泡沬灭火系统、防撞调压消火栓、炮座、石化专用消火栓箱、船用消防炮、船用泡沬灭火系统等。所有系列产品均经公安部消防产品检测中心的认可,并取得型式认可证书。消防炮、泡沫系统产品获得中国CCS船级社颁发型式认可证书。 江西西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产品专业服务于石油化工储运、炼油、危险品化工码头、LNG/LPG、煤化工、危险品船舶、专业消防船项目,长期以来从事消防行业的技术、经验的积

24.防火及灭火原则与方法

防火及灭火原则与方法 建筑物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财产权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建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危害最大、最直接,是火灾预防控制的主要方面。建筑物的类型很多,一般将其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前者如住宅搂、写字楼、宾馆、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候机楼等。这些场合往往有很多人出入,有的也会存有较多的可燃物;后者加工厂的车间、仓库、油库、控制室、变电所等。这些场所的人员一般不太多,但往往存放大量的可燃物品或爆炸物品,因此往往会酿成大规模的恶性火灾。 一、火灾防控基本原理及方法 燃烧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才能发生,根据这个原理,采取措施,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者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是防火技术的基本原理。所有防火技术措施的实质,就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者是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消除着火源 防火的基本原则应建立在消除着火源的基础之上。人们不管是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还是在生产现场,都经常处在或多或少的各种可燃物质包围之中,而这些物质又存在于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空气中。这就是说,具备了引起火灾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两个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因此,只有消除着火源才能预防火灾和爆炸;消除着

火源的措施有很多,如禁止烟火、安装防爆灯具、接地避雷、隔离和控温等。 2、控制可燃物 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防止火灾的发生。若同时控制燃烧条件中的两条,就更具安全可靠性。如同时采取消除着火源和控制可燃物比单一消除着火源更具保障性。控制可燃物的措施主要有:在生活中和生产的可能条件下,以难燃和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筑房屋;降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从而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浓度;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对于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开,分开存放,例如电石与水接触会相互作用产生乙炔气,所以必须采取防潮措施,禁止自来水管道、热水管道通过电石库,等等。 3、隔绝空气 必要时可以使生产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例如.水人电石式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后,应采取惰性介质氮气吹扫;燃料容器在检修焊补前,用惰性介质置换等。此外,也可将可燃物隔绝空气贮存,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等。 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 设置阻火装置,如在乙炔发生器上设置水封回火防止器,或水下气刻时在割炬与胶管之间设置阻火器,一旦发生回火,可阻止火焰进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灭火的基本方法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同火灾作斗争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却效果也很好。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及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 二、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 三、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地下室、船舱内的火灾。 四、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目前被认为效果较好、使用较广的抑制灭火剂是囱代烷灭火剂(如1211、1301)。 但囱代烷灭火剂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国际环境卫生组织已限制使用。 此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干粉灭火剂,也有认为是属抑制法灭火剂之一,而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编号:SM-ZD-56503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控制、火灾终止。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大空间智能消防灭火系统

大空间智能消防灭火系统 大空间场所的定义: 大空间场所是指民用和工业建筑物内净空高度大于8m,仓库建筑物内净空大于12m的场所。 大空间灭火系统的分类: 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分为自动射流灭火系统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 自动射流灭火系统是利用红外线、数字图像或其他火灾探测组件对火、温度等的探测进行早期火灾的自动跟踪定位,并运用自动控制方式来实现灭火的各种室内外固定射流灭火系统。系统由带探测组件及自动控制部分的灭火装置和消防供液部分组成。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是由固定消防炮和相应配置的系统组件组成的固定灭火系统。(说明:系统组件包括探测、控制等器件,因制造厂家不同而不同)下面以萃联(中国)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自动射流灭火系统和数字图像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作介绍: 自动射流灭火系统 一、工作原理 当发生火灾时,先由紫外、红外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源报警;并将火灾报警信号通过网络通讯系统传输给控制中心或直接传输给灭火装置的现场控制箱,启动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水平定位系统和垂直定位系统,将炮嘴对准火源,启动电磁阀喷水灭火,火被扑灭后,灭火装置自动关闭电磁阀,停止灭火,并自动重复巡视一周,确认无火点后,待机监视,如火复燃,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将重新启动,循环灭火。 二、产品特点 ★自动准确定位、定点喷射 ★发现火情到定位喷水时间短(≤30S) ★采用红外、紫外复合探测技术 ★模块化结构,安装、布线简单 ★现场手动、中心手动、自动控制功能、中心图像监控、实现可视化操作★免除水渍损失

三、产品用途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类高大建筑不断兴起,而高大空间的防火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运用自动射流灭火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类场所的灭火难题,也能对早期火灾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典型应用场所:会展中心、展览馆、大型商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大厅、文化中心、艺术馆、歌剧院、礼堂、体育场馆、高架厂房、物流仓库等。 四、自动射流灭火系统的分类 1、自动消防炮灭火装置 ZDMS0.9/20SCX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性能参数表 2、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喷射型) ZDMS0.6/5SCX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性能参数表 ZDMS0.6/10SCX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性能参数表 3

排油注氮灭火装置防爆防火灭火基本原理

排油注氮灭火装置防爆防火灭火基本原理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油箱内部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引起气体继电器动作,发出重瓦斯信号,断路器跳闸;变压器内部故障同时导致油温升高,布置在变压器上的温感火灾探测器动作,向消防控制柜发出火警信号。消防控制中心接到火警信号、重瓦斯信号、断路器跳闸信号后,启动排油注氮系统,排油泄压,防止变压器爆炸;同时,储油柜下面的断流阀自动关闭,切断储油柜向变压器油箱供油,变压器油箱油位降低。一定延时后(一般为3s至20s),氮气释放阀开启,氮气通过注氮管从变压器箱体底部注入,搅拌冷却变压器油并隔离空气,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排油注氮灭火系统- 术语 排油注氮消防系统 oil evacuation and nitrogen injection extinguishing system 具有自动探测变压器火灾,可自动(或手动)启动,控制排油阀开启排放部分变压器油排油泄压,同时通过断流阀有效切断储油柜至油箱的油路,并控制氮气释放阀开启向变压器内注入氮气的灭火系统。系统通常由消防控制柜、消防柜、断流阀、火灾探测装置和排油管路、注氮管路等组成。 消防控制柜 fire control cabinet 能接收断路器跳闸信号、重瓦斯信号、火灾探测装置信号、油箱超压信号,控制消防柜内相应部件动作,显示灭火装置的各种状态并能报警的电气柜。 消防柜 fire prevention cabinet 储存氮气,控制氮气释放、排油泄压的执行装置。通常由具有氮气储存、氮气释放、氮气减压、流量控制、油气隔离、排油等功能的部件组成。 氮气释放阀 nitrogen discharge valve 安装在氮气储存容器上的控制阀,接收到消防控制柜的指令后开启并释放氮气。 储存压力 storage pressure 储存容器内按要求灌装氮气后,在20℃环境中容器内的平衡压力。 机械联锁阀 mechanical interlocking valve 安装在注氮管路上,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排油阀联锁开启的阀门。 排油连接阀 oil evacuation connection valve 安装在变压器油箱上部的排油管连接处,主要作用是接入和隔离排油注氮消防系统。 注氮隔离阀 nitrogen injection and isolation valve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 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灭火的基本方法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同火灾作斗争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却效果也很好。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及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 二、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 三、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地下室、船舱内的火灾。

消防安全培训—灭火器使用培训 (1)

目录 ◆常见灭火剂介绍 ◆常见灭火器的分类 ◆各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典型火灾的扑救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灭火剂介绍 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的灭火剂主要有以下六种: 消防用水; 泡沫灭火剂; 1211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 四氯化碳灭火剂 其中,第6种四氯化碳灭火剂因为在灭火时会产生具有剧毒的光气,并且对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国家已明令禁止将之运用于灭火。下面,主要介绍前五种灭火剂及其特点:

1.消防用水 ※主要特点和优点:是比热最高的物质(4186.8J/kg.℃),灭火 性强,价格低廉,取用方便。同时,当水与燃烧物质接触时, 会形成“蒸汽幕”能够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释燃烧区 中的氧含量,使燃烧强度逐渐减弱(30%)。 ※缺点:(1)具有导电性,不宜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2)不能扑救遇水燃烧的物质(如轻金属钾、钠及其 的过氧化物等)和非溶性燃烧液体的火灾; (3)水与高温盐液接触会发生爆炸; (4)不能用于比水轻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因为这些液 体能浮在水面上燃烧并蔓延; (5)不适用于遇水容易损坏或者即报废的设备、仪器、 工具等的火灾。

2.泡沫灭火剂 ※主要特点:泡沫是由液体的薄膜包裹气体而成的小气泡群,通常分为机械泡沫和化学泡沫。在燃烧物表面形成泡沫覆盖层,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可以遮断火焰的热辐射,阻止燃烧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质的蒸发;同时,泡沫析出的液体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并形成“蒸汽幕”降低氧的浓度。 ※适用范围:这类灭火剂对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的火灾最适用,是油田、石油化工厂、发电厂、油库以及其他企业单位油储罐区的重要灭火剂,也用于普通火灾的扑救。 ※缺点:化学泡沫灭火剂的设备较为复杂,投资大,维护费用高;此外,对于醇、酮、醚等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不适用。因为泡沫中的水分会被这些物质吸收而使得泡沫快速破裂。

灭火原理及基本知识

灭火原理及基本知识 火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酿成灾害。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人们采取了各种积极的预防措施,然而火灾总是不可完全避免的。火灾发生后,如何有效地进行扑救,关键在于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各种灭火剂。灭火剂是指能够有效地破环燃烧条件,使燃烧中止的物质。简言之,灭火剂就是用来灭火的物质。无论哪类火灾,只要扑救及时,方法正确,充分好挥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就能迅速地将其扑灭。迅速及时合理地使用灭火剂,能有效的减小火灾的损失。 本章重点对常见几种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及作用进行了描述,目的是为达到全员了解每种灭火剂的灭火原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针对不同的紧急情况使用相应的器材进行有效地扑救,避免人为失误造成二次事故。 第一节常见灭火剂及灭火原理 1 灭火剂的种类 现代灭火剂的发展很快,不仅在品种上日趋繁多,能够造成扑救各种火灾的灭火剂,而且在质量上不断提高,向着高效、低毒和通用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常用的灭火剂种类有:1.1 水:古今中外,水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天然灭火剂。 1.2 泡沫灭火剂:泡沫是一种体积较小,表面被液体包围的气泡群。火场上使用的灭火泡 沫是由泡沫灭火剂的水溶液,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充填大量气体(二氧化碳或空气)后形成的。通常使用灭火泡沫,发泡倍数的范围为2-1000,密度在0.001-0.5之间。 1.2.1 普通泡沫灭火剂:这类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扑救A类火灾和B类火灾中的非极性液体 火灾(包括:蛋白泡沫灭火剂、氟蛋白泡沫灭火剂、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化学泡沫灭火剂和合成泡沫灭火剂); 1.2.2 抗溶泡沫灭火剂:这类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扑救A类火灾和B类火灾(包括:金属皂 型抗溶泡沫灭火剂、凝胶型抗溶泡沫灭火剂、抗溶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和抗溶化学泡沫灭火剂等)。 1.3 干粉灭火剂:这类灭火剂是一种微细而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固体粉末。 1.3.1 普通干粉灭火剂:这类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B、C类火灾和带电设备火灾(包括: 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碳酸氢钾干粉、氯化钾干粉、硫酸钾干粉和氨基干粉); 1.3.2 多用干粉灭火剂:这类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设备火灾(它 主要是以磷镀盐为基料的干粉)。 1.4 卤代烷灭火剂:以卤素原子取代烷烃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后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的统称卤代烷。一些低级烷烃的卤代物具有程度不同的灭火作用,这些具有灭火作用的低级烷烃卤代烷称为卤代烷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应用范围较广,并且灭火速度快、用量省、容易汽化、空间淹没性好、洁净、不导电、可靠期贮存不会变质,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这类气体由氟、氯、溴等卤素原子取代低级烷烃(甲烷、乙烷)分子中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灭火中经常使用的卤代烷有三氟一溴甲烷(130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1211)、四氟二溴乙烷(2402)、二氟二溴甲烷(1202)等。 1.5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惰性气体,具有不燃烧、不助燃的性质,所以在燃烧区内稀 释空气,减少空气的含氧量,从而降低燃烧强度。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0

未来消防系统发展的趋势——智能消防炮

火灾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在一些无人值守的大空间场合,火灾一旦发生,其造成的损失将更加惨重。仅仅依赖传统的防火警戒和扑救模式,对于大型工矿企业和建筑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很多国家对展览厅、体育馆、仓库等大空间建筑物内的灭火系统进行论证研究,认为:采用与火灾探测器联动的自动消防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案。 (一)什么是智能消防炮? 指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发现火灾,判断火源点的位置,自动调整消防炮的回转和俯仰角度,使其喷射口对准起火点,并展灭火作业的消防炮灭火系统。 与固定消防炮的区别:主动探测、主动定位、自动控制。 与电动固定消防炮的区别:主动探测、主动定位。是远控炮的升级换代产品。 (二)设置场所 1、按国家标准要求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火灾类别为A类; 3、空间高度较高,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难以有效探测、扑灭及控制火灾的大空间场所。如大剧院、体育馆、美术馆、艺术馆和候机楼厅等大空间环境。 4、PS:高大空间场所是指民用和工业建筑物(或构筑物)内净空高度大于8米,仓库建筑物类净空高度大于12米的场所。

(三)类型 1、寻的式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 大空间自动寻的消防炮灭火系统具有主动探测、自动定位和有效控制的灭火功能,既实现自动喷水灭火,又解决常规自动喷水系统感温部件在大空间场所内反应不及时的问题,灭火后自动关闭系统,能够重复启闭和多次使用,是一种经济和高效的智能灭火系统。 2、扫射式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 多应用在室外危险场所。 江西西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开发、生产安装、服务、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目前主要消防产品包含消防炮、炮塔、泡沬灭火系统、防撞调压消火栓、炮座、石化专用消火栓箱、船用消防炮、船用泡沬灭火系统等。所有系列产品均经公安部消防产品检测中心的认可,并取得型式认可证书。

消防基础知识: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消防基础知识: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根据燃烧基础理论,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三个条件必须勇士具备且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给予对燃烧条件理论运用的结果。其中,防火原理在于限制燃烧条件的形成,灭火原理是破坏已触发的燃烧条件。 一、防火的基本方法 预防火灾发生的基本方法应从限制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入手,并避免它们相互作用。 (一)控制可燃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控制可燃物的做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以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造房屋;降低可燃物质(通常指可燃气体、粉尘等)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将可燃物与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其他物品隔离保存,并防止“跑、冒、漏、滴”等。 (二)隔绝助燃物 对于一些易燃物品,可采取隔绝空气的方法来储存,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在有的生产、施工环节,可以通过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的方式来隔绝助燃物,如水入电石式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后,用惰性介质氮气吹扫,燃料容器在检修焊补(动火)前,用惰性介质置换等。 (三)控制引火源 在多数场合,可燃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存在不可避免,作为最常见助燃物的氧气也几乎无处不在,所以防火防爆技术的重点应是对引火源的控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类必要的热能源即可能成为导致火灾发生的引火源,故须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加以控制,既要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要设法避免引起火灾爆炸。对于几类常见引火源,通常的做法有禁止明火、控制温度、使用无火花和静电消除设备、接地避雷、设置火星熄灭装置等。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得基本原理 由燃烧所必须具备得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得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与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得条件之一就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得作用下达到了各自得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得灭火机理主要就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得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得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得作用。通常使用得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得灭火机理主要就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得可燃气体与液体得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得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得容器中得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就是隔离灭火得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得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得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得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得主要灭火机理就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灭火得基本方法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与人们长期同火灾作斗争实践经验,灭火得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就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得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得物体上,使可燃物得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就是扑救火灾得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得冷却效果也很好、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冷却尚未燃烧得可燃物质及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 二、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就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得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得易燃建筑等。 三、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就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得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得房间、地下室、船舱内得火灾。 四、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得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得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目前被认为效果较好、使用较广得抑制灭火剂就是囱代烷灭火剂(如1211、1301)。但囱代烷灭火剂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国际环境卫生组织已限制使用、 此外,近年发展起来得干粉灭火剂,也有认为就是属抑制法灭火剂之一,而且灭火效果较好,将被广泛地生产与使用。 在火场上,往往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法,以充分发挥各种灭火方法得效能,才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 灭火得基本措施 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得原理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得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得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得火点。 一。冷却灭火法

常用灭火器的介绍和使用说明

常用灭火器的介绍和使用说明 不知道有没有tx发过,感觉挺有用的。同时建议各位tx认真读一下自己车载灭火器的说明书,特别是很多灭火器是不能横置或颠倒或滚来滚去存放的。 ----------------------------------------------------------- 常用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材,具有轻便灵活、灭火速度快等特点,主要用于扑救各种物质的初起火灾。由于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火灾扑救的最有利时机,所以,如果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灭火器,扑救及时,可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一、酸碱灭火器 1.简单构造及适用范围 酸碱灭火器由筒体、筒盖、硫酸瓶胆、喷嘴等组成。筒体内装有碳酸氢钠水溶液,硫酸瓶胆内装有浓硫酸。瓶胆口有铅塞,用来封住瓶口,以防瓶胆内的浓硫酸吸水稀释或同瓶胆外的药液混合。酸碱灭火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两种药剂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压力使药剂喷出,从而扑灭火灾。 酸碱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木、棉、麻、毛、纸等一般固体物质火灾,不宜用于油类和忌水、忌酸物质及电气设备的火灾。 2.手提式酸碱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平稳地将灭火器提到起火点。 (2)用手指压紧喷嘴,将灭火器颠倒过来,上下摇动几下。 (3)松开手指,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 (4)随着灭火器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物靠近,始终使水流喷射在燃烧物上,直至把火扑灭。 3.使用及维护注意事项 (1)灭火器在运送过程中,不能把灭火器扛在肩上或横拿,也不能让灭火器过分倾斜,以防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射。 (2)使用时,应始终使灭火器保持颠倒状态,不得直立或横置。否则,会影响水流喷射。 (3)使用时,不能将筒盖或筒底对着人体,以防筒底爆破或筒盖飞出伤人。 (4)避免放在高温处,以防化学药剂失效,冬季要注意防冻。 (5)要定期检查,发现药液变质应予以更换。 二、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是用喷射泡沫进行灭火的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植物油、动物油以及苯、甲苯等的初起火灾,也可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麻、纸张等初起火灾,不适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气体火灾以及醇、酮、酯等有机溶剂火灾。 泡沫灭火器有化学泡沫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两种。作用原理都是通过筒内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喷射出泡沫,覆盖在

最新4消防炮灭火系统

4消防炮灭火系统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ICS13.220.99 C80 26311—2009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4部分:消防炮灭火系统 Testing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rt4: Fire monitor extinguishing systems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DB15/353的本部分规定了消防炮灭火系统的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要求 (1) 3.1 一般要求 (1) 3.2 消防炮灭火装置 (1) 3.3 消防水炮灭火系统 (2) 3.4 泡沫消防炮灭火系统 (2) 3.5 干粉消防炮灭火系统 (4) 3.6 控制装置 (6) 3.7 控制与操作要求 (7) 3.8 系统功能 (7) 4 检验方法 (8) 4.1 一般要求 (8) 4.2 消防炮灭火装置 (8) 4.3 消防水炮灭火系统 (8) 4.4 泡沫炮灭火系统 (8) 4.5 干粉炮灭火系统 (9) 4.6 灭火控制装置 (9) 4.7 控制与操作要求 (10) 4.8 系统功能 (11) 5 检验规则 (11) 5.1 检验类别 (11) 5.2 检验项目分类 (11) 5.3 检验结果判定 (11) 附录A (12) 消防炮灭火系统的检验项目分类见表A.1。 (13)

(整理)防火灭火基本原理

防火灭火基本原理 第一节防火基本原理 一个体系若发生燃烧必须满足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要素的互相直接作用。对于一个未燃体系来说,防火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如何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对于一个已燃体系来说,防火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如何削弱燃烧条件的发展,亦即怎样阻止火势蔓延。下面将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四个方面简述防火的基本原理。 一、控制可燃物 (一)控制气态可燃物:利用爆炸浓度极限.比重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使其 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常见的措施有: 1)当容器装有可燃气体或蒸气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可增加可燃气体浓度 或用可燃气体置换容器中的原有空气,使容器中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浓 度上限。 2)散发可燃气体或蒸气的车间、仓库或密闭空间,应加强通风换气,防止形 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其通风排气口应根据气体比重小或大而设在密闭空间 的上部或下部。 3)在泄漏大量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场所要在泄漏点周围设立禁火警戒区。同时 用机械排风或喷雾水枪驱散可燃气体或蒸气。若撤销禁火警戒区须用可燃 气体测爆仪检测该场所可燃气体浓度是否处于爆炸浓度极限之外。在使用 明火作业之前必须采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测爆仪测定可燃气体——空气混 合物达到爆炸浓度下限的百分数,从而确定被测场所是否有爆炸危险。 4)盛装可燃性液体的容器在需要焊接动火检修时,一般须排空液体、清洗容

器;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测容器中蒸气浓度是否达到爆炸浓度下限,在确定无爆炸危险时才能动火进行检修。 (二)控制液态可燃物 利用闪点、燃点、爆炸浓度极限等特性控制液态可燃物。常见措施如下: 1)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用不燃液体或燃点较高的液体代替闪点较低的液 体。例如用四氯化碳代替汽油作溶剂,可消除着火的危险性。 2)通过降低可燃液体的温度,降低可燃液体液面上可燃蒸气的浓度,使蒸气 浓度低于爆炸浓度下限,亦即使液体的温度低于该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或闪点。 3)利用不燃液体稀释可燃性液体,会使混合液体的闪点、燃点和爆炸温度下 限上升,因而会减少火灾爆炸危险性。例如用水稀释乙醇等便会起到这一作用。 4)对于在正常条件下有聚合放热自燃危险的液体,在贮存过程中应加入阻聚 剂,防止该物质暴聚而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三)控制固态可燃物 利用燃点、自燃点等数据控制一般的固态可燃物。常见措施如下: 1)选用砖石等不燃材料代替木材等可燃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 的耐火等级。 2)选用燃点或自燃点较高的可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从而减少火 灾危险性。例如我们船厂采用防火布、阻燃布、隔离电火花和切割火花起到阻燃防火作用。 3)用防火涂料刷木材、纸张、纤维板金属构件、混凝土构件等可燃材料或不

消防安全-灭火器

常用灭火剂和灭火器介绍 1.水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廉价的灭火剂,由于水具有较高的比热(4.186J/g℃)和潜化热(2260J/g),因此在灭火中其冷却作用十分明显,其灭火机理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水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产生水渍损失和造成污染、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救。 2.泡沫灭火剂:是通过与水混溶、采用机械或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泡沫的灭火剂。一般由化学物质、水解蛋白或由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的水溶液组成。通常有化学泡沫灭火剂、机械脘基泡沫灭火剂、洗涤剂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窒息作用,即在着火的燃烧物表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泡沫层,通过泡沫本身和所析出的混合液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以及通过泡沫层的覆盖作用使燃烧物与氧隔绝而灭火。泡沫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水渍损失和污染、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救。 目前,在灭火系统中使用的泡沫主要是空气机械脘基泡沫。按发泡倍数可分为三种: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的称为低倍数泡沫;在21---200倍之间的称为中倍数泡沫;在201---1000倍之间的称为高倍数泡沫。 3.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主要是化学抑制和窒息作用灭火。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灭火剂外,常用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灭火剂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等。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的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烧物质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发生化学抑制和负化学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到可燃物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覆盖层,从而隔绝氧窒息灭火。干粉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对于精密仪器火灾易造成污染。 NaOH+AlCl3+3NaHCO3====Al(OH)3↓+3CO2↑+3NaCl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大空间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

共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0116884067.html,/ 大空间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装置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图像识别技术运用于针对火源产生,火灾发展初期,利用可视图像,将有效地发现可能出现的火灾并将之扑灭于萌芽阶段。 ZDMS系列大空间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采用分布集散式网络控制结构,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集防火、防盗、监控于一体,是集成控制技术、计算机定位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有机的结合体,系统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整个系统的构成可根据应用场所及用户的不同要求灵活选取。ZDMS系列大空间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采用红紫外火焰探测器和图像探测器通过获取被监测现场的火灾信息,经信息处理主机进行分析处理和智能判定后,自动进行火警预报和确定火灾发生位置,同时联动至少两台消防炮实施定点扑救灭火,将火灾消灭在初级阶段。 系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32位ARM处理技术和CAN总线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及与火灾报警主机器通讯,保证系统可靠性工作。采用智能红外、紫外、图像、并且可靠处理,提高系统工作安全性。系统内部各部件灵敏度都可以调节,适用

共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0116884067.html,/于各种环境复杂的场所。系统内装置可以通过分区箱、联动柜、手持遥控器等进行总控室及现场对装置进行操作,使得人工操作更加方便、简易。 1、概述 自动智能消防炮 采用红外紫外传感技术,机械传动技术、单片计算机技术、视频传输技术、无线遥控技术、CAN总线传输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大空间消防灭火报警产品。该装置机电一体化,结构紧凑,对设备内部电路按功能要求实现了模块化可靠性设计,方便用户对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2 性能特点 l 消防炮喷嘴采用独特的设计,炮体自身具有储压功能,减少了系统动作时的压力损失。

防火与防爆的基本方法及灭火器材

编号:SM-ZD-61056 防火与防爆的基本方法及 灭火器材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火与防爆的基本方法及灭火器材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防火与防爆的基本方法 物质燃烧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着火源、助燃物。防火与防爆方法就是设法消除造成燃烧三个条件其中的一个,燃烧就会停止。其基本方法有: (1)隔离法。是将火与可燃物质隔离,不使燃烧蔓延,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 (2)冷却法。降低燃烧区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燃烧物质的燃烧点以下,燃烧就停止了。 (3)窒息法。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或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4)抑制法。用化学的方法抑制火焰,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二、常用的灭火剂和灭火器材 在扑救危险货物火灾时,必须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正

确选择灭火器和灭火器材,才能取得良好的灭火效果。 1.水 水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一般是以四种状态出现的,即水柱、水、雾状水、蒸气火。水能用来灭火的主要原因是:水能吸收大量热,有着很大热容量,1kg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1000calth(卡)(1calth=4.184J)的热量,而1000g 的水汽化为蒸汽需539卡的热量。这样水就可以从燃烧的物质中吸收大量的热而降低了燃烧物的温度,使火熄灭。当水大量汽化变为水蒸气笼罩着燃烧物的周围。即可阻隔空气进入燃烧区,又有减少空气中氧气的比重,使燃烧因窒息而熄灭。利用水的冲击作用,可以冲击火焰立即熄灭。 所有的火不是都能用水扑救,凡比重小于1又不溶于水的物质不可用水;水能导电,对电器着火不能用水;对遇水分解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用水。 2.化学泡沫 化学泡沫是由碳酸氢钠、硫酸铝与发泡剂混合溶液作用而成。 泡沫比重为0.15~0.25,轻于最小的易燃液体,能组成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编号:SY-AQ-0134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fire fighting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控制、火灾终止。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同时也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动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