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在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互动式”教学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互动式”教学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155理论与争鸣Theory and contention中国航班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 CHINA FLIGHTS“互动式”教学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路莹|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方法:随机将2018年2月到2019年5月60名康复医学本科生分组,分别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观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结果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互动式”教学具有应用效果和价值。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康复医学;应用效果;应用价值康复医学指的是帮助病、伤、残者有效康复的医学,其为新兴学科中的一种,由于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康复医学的需求明显提升,因此,康复医学中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不明显,所以,需要将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入其中,本文对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将2018年2月到2019年5月64名康复医学本科生,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0.5±4.9)岁;试验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为19-25岁,平均年龄为(21.9±5.1)岁。

1.2 纳入标准:均自愿参与家属了解治疗与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进行监督;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本科生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即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完全按照课件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用图片的形式来展示相关案例,学生机械性的接收。

试验组采用的是互动式教学方式,该方式中,教师先对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教学大纲设计,将设计好的教学大纲发到学生手中,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提前进行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通过以下步骤具体来实施:第一,临床观察,教师组织学生对相关患者进行近距离接触,并进行临床病例观察,使学生对问诊、采集病史、治疗手段等有效的掌握,另外,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有效用于与患者的沟通之中,该环节主要是学生和患者之间进行互动;第二,引导式教学,教师将布置的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并将相关案例进行有效展示,从而引导学生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处理方式进行有效思考,并对疾病康复的总思路进行有效制定,进而使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该环节为师生互动环节;第三,病例讨论,教师对典型病例进行有效设计,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牢固,而且使其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显著的加强,该环节为学生之间互动环节。

互动教学法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教学法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

18D12/2016◆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哈斯高娃互动教学法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互动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互动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师要突出主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开展互动,要求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充分结合,不能将救人只体现在理论基础上。

一、腧穴教学在中医针灸课堂教学中,腧穴教学十分重要,但知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同时由于每个人的身材不同,在临床实践中,学生经常出现取穴不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法,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为学生解析含义,组织不同身材的学生进行示范,例如,身材较高的学生胫腓骨较长,身材较矮的学生胫腓骨较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抓住典型病例,为学生开展临床演示,通过不停的演示,让学生亲身实践,掌握针灸知识。

例如,督脉关元,正确的定位是脐下三寸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找到穴位,进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确定寻找病例阳性点方法寻找病例阳性点是腧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同时,病例阳性点也是腧穴针灸的前提和关键,是解决疑难杂症的重要基础,如果治疗方法得当,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些病例症状比较复杂,学生在实践中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根据病例最重要以及最基本的症状,通过认真观察,按照静脉方向,遵照病例阳性点进行取穴。

同时,学生要根据病变性质、体质特征以及天气变化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灸灼、拔罐或者针刺等治疗方式,区别病例的正气强弱以及经络特点,确定取穴的数量和位置。

例如,同样是腰腿疼痛病症,不同体质的病例治疗方法不同,对于身体比较强壮的病例,要行针阳陵泉以及承山;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病例,要灸神阙以及足三里。

三、应对临床突发情况学生在针刺外关穴的时候,病例会下意识挪动手臂,针刺的部位会出现疼痛不适感,此时,学生要抓住病例的手臂,让手臂保持屈肘成直角的姿势,拔出针体,双手按住下针部位,疼痛感觉会马上消失。

互动教学法在针灸教学中的研究

互动教学法在针灸教学中的研究
河北 中医 2 1 0 1年 l 2月第 3 3卷第 1 2期
※ ※。曩: ※ 嚣蠹: :尊
H bi C D cm e 0 1V l 3 N .2 ee J M, ee br 1 , o 3 , o 1 T 2
l 7 91
i豢壤 i ; 甯; j
譬 。 毒 。 零 ※ 零: 磐: ≯磐
进入 2 世 纪后 , 息技 术迅猛 发展 , 识爆 炸 , l 信 知 中医 学人才的培养 , 传统针灸学如何 向前发展面 临着严 峻的挑 战 。这不仅要求学生牢 固地 掌握 针灸 的理论知识 , 而且更 重要的要求教师传授实 际操作技 能 , 使学生对传统 针灸学 临床操作技能得到很好 的培 养。我们 采用“ 以现身人体 为 中心” 的互 动教 学法 I , 2 由老师启发学生 , 在针灸腧穴课 堂教育 中进行 了尝试 。课堂 教学是 由教 师和学 生共 同完 成的 , 生在课 堂教学 中的“ 学 主动参 与 ” 交 往互 动 ” 和“ 是 提高教学效果 的有效 方法 。采 用此法 将教 师角 色定 位为 教学过程 的设计者 、 组织 者 、 导者 和现代 化教 学手段 的 指 运用者 , 而体现教师 的主导作用 , 同 时也对 教师 提出 从 但 了更 高的要求 。对此 , 我们 对传统针灸学的教学方法 进行 了改革和探索 , 定“ 确 以现身人 体为 中心 ” 的理论 依据 , 在 教学 实践 中贯彻互动教学法 。所 谓 “ 现身人 体 ” 就是不 以 传统 教学挂图和针灸模型为施教工具 , 而是 以教师或 学生 本 人为施 教工具 。所谓“ 以现 身人体 为 中心” 就是要求 学 生打破机械 、 刻板及 固有的人体经络模型概念 , 事适时 , 适 牢固树立因人施治 的治疗宗 旨。只有 这样才 能体 现治 病 特殊 穴。现将 “ 以现身人体为 中心 ” 的教 学研究 成果解析

理论教学角色体验结合临床实践三步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角色体验结合临床实践三步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角色体验结合临床实践三步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作者:何娟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31期【摘要】目的:探讨理论教学、角色体验和临床实践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20名女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教学方案共实施4个月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并评估两组学生学习满意度与教学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学习满意度与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三步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中职学生掌握理论及实践技能熟练度,对改善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理论教学;角色体验;临床实践;推拿手法教学;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2新形势下,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1]。

推拿手法教学是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均较强的一门中医临床教学科目。

推拿手法能否娴熟操作与应用直接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

推拿手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操作的每一个动作的动作要领、手法力度等都要求动作严格规范,技巧性高,操作难度大,因此导致学生学习推拿手法的难度较大,同时也给教师讲授推拿手法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加深学生对推拿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推拿手法操作的技术水平、临床应用能力,本研究通过开辟新的中职学校推拿手法教学方案,探讨理论教学、角色体验结合临床实践三步教学法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我校护理专业2年级女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60名,全部为女生,年龄在16岁~18岁,平均年龄(17.1±0.5)岁,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评成绩在72分~95分,平均成绩(82.4±5.5)分;对照组学生60例,全部为女生,年龄在16岁~18岁,平均年龄(17.3±0.4)岁,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评成绩在70分~96分,平均成绩(83.1±4.5)分;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等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成效。

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试验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结果:试验组综合技能成绩、学生对临床教学模式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互动式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护理工作综合能力。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临床带教;应用;效果互动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师生之间互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比而言,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是主导,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教师对学生主动意识、创新意识、评判思维的培养关注较少。

因此,探索有利于提高学习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循证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临床带教模式十分必要[1]。

本研究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某卫生职业学院2009和2010两届在我院实习护理专业中专女学生共130名为研究对象,把她们分成两组,其中2009届实习护生65名为对照组;2010届实习护生65名为试验组,学生基础水平相同,使用同一教材,护理部统一试题难度标准,对每组理论、操作考试各2次。

对照组年龄18—20岁,平均(18.61±0.58)岁;试验组年龄18—20岁,平均(18.59±0.56)岁。

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1.2.1.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入科以后由护士长安排“一对一”跟班带教,科室有统一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分阶段教学目标,总带教老师对教学计划的实施进行调控。

1.2.1.2 实验组进行改革,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发挥带教老师主导作用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双主互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能自觉提出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及评判思维,体现师生之间平衡关系,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中的实践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中的实践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中的实践近年来,高职高专的针灸学课程的深入推广使得这一传统医学技术传播的更广。

随着针灸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一传统医学技术的培训和应用。

因此,教师在讲授针灸学课程时应加强互动式教学,以期达到知识更好地传播给学生,并且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互动式教学法,也称为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应该首先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规划,使课程既清晰有条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此外,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不断提问给学生,以让学生仔细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最后,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从理论上讲,针灸学涉及经络、针刺技术、中药治疗,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倾向,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小组讨论、教学视频等。

例如,在讲授针灸技术时,可以采取游戏形式,让学生现场体验针刺技术,更好地理解针刺技术的技巧和认识;同时,在讲授中药治疗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药的治疗理论,掌握中药治疗的技术。

此外,在讲授经络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视频等技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经络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法在讲授针灸学课程时非常重要,它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针灸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

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倾向,利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只有深入理解知识点,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提高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推拿美容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推拿美容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推拿美容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环境和多源信息传感器,创造出一种虚拟的感官体验,让用户沉浸其中。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医学教育领域。

本文将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推拿美容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推拿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1. 实景演示模拟:传统的针灸推拿美容学实践教学,通常需要教师亲自示范动作和技巧,学生则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然而,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教学面对的问题是有限的机会和资源,同时也无法调整环境和条件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虚拟的临床环境,让学生通过VR设备体验真实的操作过程,观察和模仿专业人士的动作和技巧,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2. 模拟操作训练:针灸推拿涉及到各种复杂的手法和技巧,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训练才能提高。

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可供练习的虚拟人体模型,并模拟了人体的骨骼、肌肉及穴位等结构,使得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练习,熟悉各种手法和技巧,并获得实时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提高操作技能和减少犯错的风险。

3. 交互式学习和自主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和指导。

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交互性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探索人体结构和穴位,触摸和操作模型,体验穴位刺激的感觉,并通过VR设备提供的即时反馈来评估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推拿学实践教学中的优势1. 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针灸推拿学实践教学需要学生进行手法和技巧的反复练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面临操作不当导致伤害的风险。

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操作风险,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2. 增强学习的沉浸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感受到实际操作所带来的触感和感觉。

情景体验式教学在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景体验式教学在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景体验式教学在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朱英廖子龙李倩汪国翔陈日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15期[摘要] 阐述了情景式体验教学法的优势,分析了目前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的一些弊端以及情景式教学法在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通过研究证实该法在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客观指标评价上尚需加强研究。

[关键词] 情景体验式教学;针灸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052-02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扎实的理论不行,但只有理论基础还不够,必须在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下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逐步提高。

但据现状分析来看,大部分本科生在接受针灸学课程教育时,只接受理论基础教育,而实际操作较少,能做到经常训练针灸操作的更少,导致大部分本科生进入临床实践教学后,难以加入针灸临床实践教学。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增强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本研究通过情景体验式教学法进行针灸临床实践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此阐述如下。

一、研究背景在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针灸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不可动摇。

目前针灸学教学改革繁杂多样,如刘密等人运用能力为导向针对针灸学构建了针灸理论、针灸实训、针灸应用三个教学课程模块,取得良好的效果。

王欣君将LBL、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有效地将习惯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转入问题导向模式,解决了PBL教学模式耗时过多的问题。

情景体验式教学法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效历史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敢想、敢问,在问题中发现问题、从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又是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益探索。

目前,学者对体验式教学法也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1)教师的导引;(2)学生的参与实践;(3)师生的感悟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在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路莹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9期
路莹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廊坊065001)
摘要:本文从按摩灸方面进行论述,对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进行了应用,有效验证了在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中,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可行性。

关键词: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应用
对于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而言,其主要是灸法实训期间而逐渐总结出来的一套实习生实训教学模式。

并且,针对按摩灸,其是贺成功医师在以往按灸的前提下,通过应用按摩灸治疗仪器施行的针灸方法。

如下为临床上进行按摩灸实训的经验做一总结。

一、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简述
对于艾灸疗法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对疾病进行预防,确保人们的身体可以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

同时,通过对针灸疗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得知,其除了保健之外,还被很多医家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依照灸法的两个特点分析研究,在具体的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应该应用灸法进行自我保健灸,并且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施灸[1]。

当学生的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之后,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得为患者进行治疗。

此外,在具体的教学以及实训期间,教师以及学生必须要全程参与文献资料的查阅,器械方法的改进等,不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进行调动,以便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二、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在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在具体的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实训的内容,主要可以为五种按摩灸手法。

首先,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PPT,引导学生进行统一的学习。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操作练习,对按摩灸的效果进行体会和观察。

最后,当学生的操作非常熟练之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患者身体上进行操作。

第一,压灸法。

在实训期间,针对压灸法,其主要是将压灸治疗器治疗面作为主要的着力点,紧贴皮肤,并采用适当的压力,垂直用力进行按压。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手持压灸治疗器,将治疗头作为主要的着力点,压在体表治疗的部位。

在治疗期间,压力一定要保持相对平稳缓和的状态,保证患者可以更加容易接受和忍受[2]。

第二,摩灸法。

对于摩灸法而言,其是一种将灸法与摩法有效结合的方法。

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手拿按摩灸治疗器,并着力与患者需要治疗的位置。

在治疗期间,通过肩关节在前外方向的小幅度环转,让力面在治疗的部位,可以更加有节奏的做环形平移摩擦手法。

需要明确的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摩灸法在做圆周摩转期间,一定要保证四周的着力具有较强的均匀性。

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只能单纯得与皮肤表面进行摩擦,坚决不能对皮下组织进行带动。

第三,揉灸法。

对于揉灸法这一方法来说,其主要是将揉法与灸法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治疗
方法。

在实际的操作以及训练过程中,应该将按摩灸治疗器治疗面作为具体的着力点,并在需
要治疗的位置上,对受皮肤进行带动,保证可以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让皮下组织层之
间可以产生相对良好的摩擦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该用按
摩灸治疗器治疗头着力,稍稍得用力向下压,然后在患者需要治疗的位置,需要做环旋状揉动。

在操作阶段,所有的动作应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同时应该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在力量的应用
方面,应该尽可能的轻柔,频率应该控制在每分钟四十下到六十下。

第四,推灸法。

对于推灸法来说,主要是将推法以及灸法进行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3]。

在具体的实训教学阶段,应该以按摩灸治疗器治疗面作为具体的着力点,并在需要治疗的位置上,紧贴皮肤进行操作。

同时,应该应用相对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直线平移。

在具体的操作阶段,为了提升操作的精准性,肩部以及上肢应该保持放松,着力的部位应该紧贴患者的体表治疗部位。

此外,在向下用力的过程中,其力量应该保持适中,并具有较强的均匀性,坚决不能让皮
肤出现折叠的情况,在用力阶段,应该保持平稳,直线进行移动,绝对不可以出现倾斜的情况,推进的速度应该缓慢进行,每分钟应该控制在五十次到六十次。

第五,擦灸法。

针对擦灸法而言,其主要是将擦法与艾灸有效结合的一种方法。

在实训教
学期间,主要是按摩灸治疗器治疗面作为具体的着力点,并在需要治疗的位置上,紧贴皮肤进
行操作,稍稍的用力向下按压,上下或者左右摩擦,保证热力可以更好的向皮肤进行传导。

同时,在实际操作阶段,必须呈直线进行,坚决不能出现倾斜的情况,并且保证摩擦的动作均匀
且连续,不能停歇,压力应该保持始终,皮肤不能出现堆叠,摩擦的频率应该控制在每分钟三
十次到六十次。

结束语
针对按摩灸而言,其具有艾灸以及按摩两种疗法的特点,并且,随着按摩灸的各种器械的
应用以及普及,这一方法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显。

对于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方法来说,其是适用
于灸法特点的一种临床实训教学方法。

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使得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一方法的应用还存在很多弊端。

对此,还应该积极对这一方法进行改进,有效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龙红慧,贺成功,尤敏,等.互动式体验实训教学法在按摩灸临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0):101-102.
[2] 贺成功,龙红慧,徐天馥,等.吹灸疗法在针灸专业实习生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民
间疗法,2018,26(5):108-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