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 知识点
人文主义

辩证性评价
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 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世俗主义又分为很多支流,例如无神主义、怀疑主义、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以后所产生的种种学说流派。 世俗主义的基础信念是无神,因此研究道德、学问,不论是人伦、教育、科学等,都是从无神的观点出发。这股 思潮在十八世纪末,即美国立国期间,就盛行于南欧一带,尤以法国为甚,对于当代的文学、艺术、戏剧、教育 等,都带来极大的冲击。世俗主义者中,也有自称信有神的自然神论者,不过他们眼中的上帝是创造后便撤手不 顾,不管这个世界,所以他们的理论和无神论者如出一辙。世俗主义的思想,可说与基督教全面对立。基督徒相 信圣经是上帝的启示,相信有绝对的道德标准,人的自由须对上帝和对他人负责;世俗主义者不信上帝,不信圣 经是上帝的启示,他们鼓吹“自由、快乐、不受约束”。
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采用民族语音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创造新体裁,流浪汉小说。
简介
人文常识知识点总结

人文常识知识点总结人文常识是指对人类文化、历史、艺术等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它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和掌握人文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内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他人。
在人文常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审视世界和人生,指导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本文将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几个方面,总结一些人文常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文常识。
一、哲学1. 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研究人生和人生意义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价值观、人生观等问题。
例如: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人的理智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尼采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超越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2. 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行为准则和人际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哲学认为幸福是一种完整的人生状态,要通过理性和道德实践实现;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人们应该履行道德义务,而不是追求结果。
3.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客观实在和宇宙本原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了存在的本质、事物的本体、世界的构成等问题。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形而上学中的实质;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4. 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思维定律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了正确的推理规则、思维方法和语言形式等问题。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思维方法强调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重要逻辑学家卡尔·弗雷格将逻辑学与语言哲学相结合。
5. 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研究自然和世界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了宇宙、自然现象、物质运动、自然法则等问题。
例如: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理念的投影,物质是灵魂的投影;伽利略提出了科学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文主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人文主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主张人类文化价值的彰显和推崇,关注人的自由、尊严和幸福,强调人性的尊重和保护。
它是一种充满人道主义味道的思想体系。
那么,人文主义具体意味着什么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一、人文主义的本质人文主义不是一种狭隘的思想,而是一种全面的哲学思想,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核心思想在于倡导人文精神,主张弘扬人性、发扬人类尊严和人权。
它关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重视人类的尊重和人权的保护,同时尝试回归人性的本质,探索人类生命的价值所在。
二、人文主义的作用1.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和谐人文主义强调人性的尊重和保护,主张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尊重不同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个性的独立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关系得以更好地建立。
2. 鼓舞人类寻求真理、美好和幸福人文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类生命的关注和思考,它弘扬人类尊严和人权,倡导人性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人类将更加积极地探寻真理、美好和幸福。
3. 强化个体的自我认知和内心成长人文主义关注个体,认为每个人都有价值和尊严。
它弘扬自由、平等和幸福,指引每个人更好地认知和把握自己,内心成长和自我实现。
4. 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类的本质和文明的基础,强调文化的贡献和创造性的推崇。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社会将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探寻文明的进步路径。
结语人文主义是一种充满人道主义味道的思想体系。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尊重和保护,重视人类的尊严和人权。
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更适用于指导实践。
它鼓舞人类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美好和幸福,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动力。
同时,人文主义也提高了人们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文主义内容

人文主义内容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性和人的价值为中心的哲学和文化思潮。
它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和个性,反对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
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它认为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尊严,不应该被任何人或任何势力所剥夺。
这种思想是对中世纪宗教蒙昧主义的反叛,也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
其次,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应该被尊重和保护。
同时,每个人也应该有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这种思想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和压迫的反抗,也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捍卫。
第三,人文主义强调人的理性和智慧。
它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和智慧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盲从或迷信。
同时,人文主义也强调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认为这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第四,人文主义强调人的情感和感性。
它认为人是有情感的生物,情感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
同时,人文主义也强调人对美的追求和感受,认为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人文主义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它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应该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
这种思想是对个人主义和自私主义的批判,也是对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倡导。
总的来说,人文主义是一种全面关注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哲学和文化思潮。
它强调人的尊严、自由、个性、理性和情感,同时也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思想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

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人文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自由、尊严和价值的思想体系,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其核心理念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自由、对人的能力、对人的创造性的肯定。
人文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人们对中世纪教会的束缚和限制感到不满,开始强调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他们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年龄或其他特征。
这种尊重不仅包括个人尊严,还包括人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倡导人的自由和平等: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
这种自由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如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或社会歧视等。
3、重视人的理性和智慧:人文主义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是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通过思考和探索,人类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因此,人文主义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理性思考。
4、追求人类幸福和自我实现: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被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所驱动。
人们应该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在实现自己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5、强调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人文主义认为,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可以带来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人文主义强调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人文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自由、尊严和价值的思想体系,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它倡导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重视人的理性和智慧、追求人类幸福和自我实现以及强调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
这些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必修3关于人文主义的知识点

人文主义1.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普罗泰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B.东西方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2.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城邦中出现了一个有教授演讲、雄辩和政治知识的职业人群。
这一“职业人群”A.强调人的价值B.强调教育对美德的重要性C.重视人的道德D.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3.伊拉斯谟认为古代希腊、罗马是人类的黄金时代,欧洲的社会改革应以希腊、罗马为榜样。
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是愚昧,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启蒙”。
这实质上反映了他A.推崇古典主义B.倡导人文主义C.反对教会统治D.崇尚理性主义(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约1466-1536)荷兰哲学家,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4.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
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
”据此可以得出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停归5.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
据此可知当时A.人文思想逐渐发展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C.文学日益远离教会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5.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个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据此可知,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D.思想统一,法律至上6.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11课12课人文主义知识梳理

【小结】
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说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 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起源)。 方向 贡献 1、自然哲学: 2、智者学派: 探讨自然 认识社会 产生了自主意识
3、苏格拉底: 认识人自己
构成人文精神的 基本内涵 使哲学成为研究 “人”的学问
人
4、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 把理性精神发展 到顶峰
西方人文精神思想发展的历程:
庄子:天与人不相胜 老子:道是世界本原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作用
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西 方 复兴:14-16C——文艺复兴 12 人 文 发展:16C上——宗教改革 13 精 成熟:17、18C——启蒙运动 14 神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15
起源:BC7—BC3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11
俄国语言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熊和隐士》: “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 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 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 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 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高高举起了石头, 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 则寓言的认识。
泰勒斯
普罗塔哥拉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学习目标】
1.熟记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薄伽丘等人的思想主张, 理解不同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2.通过同时期中西方思想及文化体统的比较,认识社会环境对 思想文化的影响,掌握比较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高二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点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进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讨论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见:(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讨论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见: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认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表达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学问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见:(1)提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盼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学问”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熟悉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讨论,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讨论“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的同学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抱负国》一书,他依据才智品德而不是根据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见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许多错误,但他鼓舞人们理性思索.为理性主义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同学亚里士多德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殊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为资产阶级创造新文化提供依托
人文主义
提倡人性 反对神性 追
求现世幸福 个性解放 反对盲从盲信
发生国:意大利
前三杰: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后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英国 16世纪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3、推动宗教改革出现 4、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5、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复兴
16、17世纪
宗教改革
资本主义发展
文艺复兴后 各国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天主教“因行称义”等主张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成熟
时间及大事件
背景
社会思潮
内涵
代表人物及主张
影响
人文主义阶段
前5世纪
希腊先哲
古希腊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人文精神பைடு நூலகம்
提倡怀疑 反对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 决定作用
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柏拉图:理想国(乌托邦)、理念论
否定了神等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肯定了人的作用 树立了人的尊严。
成熟
人文主义
宗教信仰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性
发生国:德国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
加尔文《基督教教义》 先定论
英国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 规定英王是英国教会唯一首脑 教皇无权干预英国教会事务。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促进人文主义发展,解放了人们思想;
3、促进民族国家发展。
发展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壮大
君主专制和教会特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理性主义
理性:独立思考自主精神。
理性主义对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尊重人及人的需要(继承),(理性主义)批判专制主义,对构建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构想。
最早发生国:英国
高潮:法国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会 主张开明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 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卢梭:《社会契约论》 主张是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说
总结:德国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人非工具
1人文主义扩大到政治、思想等领域;
2提出资本主义新制度的构想
3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准备,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及北美独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