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科学《1 春夏秋冬》 湘科版

合集下载

湘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春夏秋冬》

湘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春夏秋冬》

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 判断秋天到了?
秋天树叶黄了
秋天稻子熟了
秋天大雁要飞回南方过冬了
秋天又是一个丰收年
冬天来了, 天气有什么变化?
冬天给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
冬天我们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抵御严寒
冬天我们可以堆雪人
冬天我们还可以打雪仗
学生活动手册
谢谢欣赏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春夏秋冬
单位:沱江镇第一小学
主讲教师:盘金涛
花开花又落, 燕去燕归来。 年年皆如此, 为何总循环。
我们还可以从哪些 方面判断春天来了?
春天小草绿了
Hale Waihona Puke 春天柳树发芽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百花齐放,鸟语花香
夏天来了,我们可 以做些什么呢?
夏天荷花满池塘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春夏秋冬》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感受季节的变迁。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季节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认识季节变化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知道季节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知道季节变化的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季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讲解季节变化的规律。

3.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季节变化,记录下不同季节的特点。

4.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四季变化的规律,强调季节变化的意义。

6.课后作业:布置观察家庭周边的季节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春———-温暖———-夏秋———-凉爽———-冬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春夏秋冬》 湘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春夏秋冬》 湘科版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就被 粉笔灰 吸得一 干二净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些值得 宽慰的 东西。

4.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 世人: 在困境 中,我 们可以 把好处 和坏处 对照起 来看, 并且从 中找到 一些东 西来宽 慰自己 。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春夏秋冬》
观 察 ——
观察
记录
交流
shí sì jì
识四季




huā kāi huā yòu luò 花 开 花 又 落,
yàn qù yàn guī lái 燕 去 燕 归 来。
nián nián jiē rú cǐ 年 年 皆 如 此,
sì jì zǒng xún huán 四 季 总 循 环。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夏秋冬》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本节课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划分以及各季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四季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自然现象较多,但对于四季的划分和特点缺乏系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划分和各季节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四季的划分和各季节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四季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四季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物道具:四季衣物、植物等。

3.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四季变化。

4.教学场地:户外观察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各自对四季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四季的划分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季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四季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季节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四季变化,让学生加深对四季特点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四季变化对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8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8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春夏秋冬》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季节的定义、季节变化的原因、季节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季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季节变化的科学原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季节的定义,知道季节变化的原因,掌握季节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了解季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探究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季节的定义,季节变化的原因,季节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季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季节变化的原因,季节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季节的定义、季节变化的原因、季节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季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知识点。

2.观察法:观察季节变化的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

3.实验法:进行季节变化的实验,如植物的生长实验、水的凝固实验等。

4.讨论法:分组讨论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季节变化的图片、实物标本、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季节变化的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春夏秋冬》。

2.呈现(10分钟)讲解季节的定义,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

通过实物标本和PPT,展示季节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7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7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春夏秋冬》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感知季节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季节变化的科学原理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及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季节变化的科学原理。

2.学生观察、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季节变化。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季的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季节变化的现象。

3.准备分组讨论的小组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的现象。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四季有哪些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炎炎烈日,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的原因,如温度、光照等因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材实例,观察和分析季节变化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如组长带领组员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天气等变化,记录下季节的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季节变化的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加深对季节变化的理解。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6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6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春夏秋冬》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对自然界的变化有更直观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四季的气候特点、动植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四季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体验和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知道自然界中有规律可循。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难点:让学生理解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培养探究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提高观察力。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四季的变化,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季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和体验的材料,如花草、衣物等。

3.准备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四季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四季有哪些变化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季的特点和变化,如气候、动植物、人们的活动等。

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对四季有更系统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四季的变化。

例如,观察花草的生长变化,感受季节对植物的影响;观察衣物的变化,了解季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巩固(5分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说课稿3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春夏秋冬》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春夏秋冬》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3.1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四季,感受季节变化的美妙。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现象充满好奇。

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此外,学生们在生活中对四季变化有一定的感知,但缺乏系统的认识,这为教学提供了契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亲近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季的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直观展示四季变化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认知,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介绍四季的特点,讲解季节变化对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观察与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动手实践,如观察植物生长、感受气温变化等。

4.讨论:分组讨论季节变化对生活、农业等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总结四季特点,强调季节变化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里有许多小蝌蚪!
柳 树 发 芽 了 !
小草发芽了!
桃花开了!
梨花开了!
油菜花开了!
人们在放风筝!
dōng de jì jié tèzhēng
bì冬ng”w的ánc季hén节ghu特ód征òn,g 并 完 成 活 动
jì lù dān
记 录 单。
特征
季节
天气

暖和
夏秋冬
炎热 凉爽 寒冷
人的活动 放风筝 玩皮球 捡落叶 堆雪人
植物 动物
花开,草木发 芽
生长茂盛
落叶
光秃秃
出来活动 水里洗澡 大雁南飞 冬眠
rèn shi sì jì de tè diǎn
认识四季的特点
guān chá sì fú tú piān bǐ jiào sì jì
观 察 四 幅 图 片,比 较 四 季
de tè diǎn
的 特 点。
liǎng rén yì xiǎozǔ tǎo lùn xià qiū
两 人 一 小 组,讨 论“夏、秋、
秋天是由热转冷的过渡,
chūnxiàqiūdōngshìxúnhuánjiāotìde
春夏秋冬是循环交替的。
猜一猜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
绿树成荫 北雁南飞 鹅毛大雪 草长莺飞
蝉声阵阵 五谷丰登 寒风刺骨 冰雪融化
百冰花天齐雪放地
金骄桂阳飘似香火
蚂蚁出来活动了!
蜜蜂采蜜!
燕子回来筑巢了!
yì nián yǒu sì jì sì jì gè yǒu tè zhēng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有特征。
由冷变热

由热变冷
xià tiān zuì rè dōngtiān zuìlěng
夏天最热,冬天最冷,
chūntiān shìyóulěngzhuǎnrèdeguòdù
春天是由冷转热的过渡,
热 qiūtiānshìyóurèzhuǎnlěngdeguòdù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chūn xià qiū dōng
1. 春夏秋冬
zhǎo chūn tiān
找春天
qǐng jiāng nǐ dài lái de chūn tiān de xìn wù
请 将 你 带 来 的 春 天 的“信 物”
jiè shào gěi tóng xué men
介 绍 给 同 学 们蚁......
shuō yi shuō chūn tiān yǒu nǎ xiē tè diǎn
说 一 说 春 天 有 哪 些 特 点。
tōng guòguānchá wǒ mēn zhīdaò le chūn tiān
通 过 观 察,我 们 知 道 了 春 天:
sān réntóng rì qù guān huā
三 人 同 日 去 观 花,
bǎi yǒu yuán lái shì yì jiā
百 友 原 来 是 一 家,
hé huǒ èr rén xiāng duì zuò
禾 火 二 人 相 对 坐,
xī yáng dǐ xià yí duì guā
夕 阳 底 下 一 对 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