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切片裂隙补救方法的技术改良(一)

病理组织切片裂隙补救方法的技术改良(一)
病理组织切片裂隙补救方法的技术改良(一)

病理组织切片裂隙补救方法的技术改良(一)

【摘要】目的?:寻求病理组织切片易产生裂隙补救的新方法。方法:对易产生裂隙的组织蜡块用氨水涂抹后重新切片。结果:用此类方法处理组织,切片平整,结构完好,组织染色无明显差异。结论:氨水对病理组织切片裂隙的补救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石蜡切片;裂隙;氨水;软化

在常规石蜡切片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把大小不等的标本进行混合固定脱水处理,由此难免会出现标本处理不均的现象:或大的组织处理不足,或小的组织处理过度,使得部分组织变脆、变硬。组织切片常常表现为有边缘不齐的“龟壳状”(见图1)和“百叶窗样”裂隙。究其原因往往与组织脆性增加有关,若将此蜡块再行低温冷冻后切片,此种裂隙则更为明显和严重。为了补救这类问题蜡块,我们通过与兄弟单位的技术交流及自身的实践探索,发现适当使用氨水能有效软化组织,降低组织脆性,减少裂隙出现,且更有利于蜡块切出完好的蜡片。现报告如下。

1材料、方法和结果

1.1材料选取我院2008年行常规石蜡制片中组织蜡片出现裂隙的蜡块358只,其中包括淋巴结、脾脏、肝脏、肾脏、子宫、乳腺等手术切取标本,同时含有内镜、穿刺活检标本。试剂:纯氨水(上海三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500mL。

1.2方法①将此类容易产生裂隙的组织蜡块放入冷水中(水温0~5℃)约10min。②将蜡块放上切片机小心粗修至暴露整个组织切面,然后细切蜡片10余张(此蜡片弃之不用),再将粗切把手逆时针转动1/4~1/2圈以退刀。③用脱脂棉球蘸取足量的纯氨水,覆盖在细切后的组织面上约10s,再行细切,直至有组织蜡片顺利切出,取前面3~5张展于裱片机内。④待蜡片充分展平后迅速裱于载玻片上。⑤常规烤片,染色,封固。

1.3结果用此类方法处理组织,切片平整,结构完好,除“龟壳状”裂纹尚存外(但明显缩小)其余裂隙均消失,组织染色无明显差异(见图2)。

2讨论

常规制片中出现裂隙是我们常规技术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此类问题切片不仅影响切片质量,有时还会导致病理诊断的困难,更有甚者连蜡片都很难切出。马恒辉等1]提出导致切片裂隙有诸多原因,在实际操作中,组织处理因素是首要因素,由于甲醛、乙醇、二甲苯三者对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作用,其过度处理必然导致组织弹性降低,表现为各种间质成分(特别是胶原、网状纤维)张力下降,脆性增加,发生断裂而呈“龟壳状”裂纹;或者尚未发生断裂,但组织过度冷冻后切片,切出的蜡片在室温中迅速膨胀,而呈“百叶窗样”裂隙。当然诸如子宫、乳腺等组织纤维含量极为丰富,过硬的组织蜡块接触刀锋产生震动,也会出现波纹裂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