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的讨论 毕业论文
电子政务现状论文

电子政务现状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E-Government)逐渐成为现代政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政务服务的一种方式。
它将政务服务从传统的纸质形式转化为电子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民众,促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的现状,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电子政务的现状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趋势。
据统计,当前,全球有超过180个国家在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其中65个国家实现了全面电子化。
同时,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已成为国家推行的重要战略之一。
目前,各省、市、县政府都在积极推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使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态势。
电子政务现状的主要特点包括:1. 系统性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包括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平台、网络安全保障平台、电子证照平台等,这些平台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发布、咨询、服务以及在线办理等服务。
2. 接口化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逐渐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
政府部门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了一些手机应用程序,让民众通过手机就可以享受政务服务。
同时,政府部门还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为民众提供一些具体的政务服务,如在线购买车票、缴纳水电费等。
3. 协同化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形成跨部门、跨区域、跨业务的相互协作格局。
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服务和信息共享。
4. 安全性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保障。
政府部门已经建立了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制定了严格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在未来也将会面临着一些发展趋势和挑战。
1. 多元化未来电子政务建设将会更加多元化。
政府将会推行多个通道,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引言概述: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互联网、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政府与公民、企事业单位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互动的一种新型政务模式。
本文将介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1.1 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各级部门相继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政务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1.2 电子政务服务逐步完善我国政府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提供了一系列的在线服务,如在线办事、在线支付、在线查询等。
这些服务的逐步完善,有效提高了政府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1.3 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政府网站被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频发,电子政务安全形势严峻,亟待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二、电子政务发展对策2.1 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各级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2.2 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创新政府应积极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创新,提供更多的在线办事服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动政务服务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领域拓展,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2.3 加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政府应加强对电子政务安全的保障,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防护,加强对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电子政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3.1 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合作,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
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
3.2 加大科研力度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电子政务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动前沿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电子政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浅析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言电子政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和公众参与度的一种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1. 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展较快我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政府部门纷纷推出各种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例如在线办理证件、缴纳税费等。
同时,政府信息化建设也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能,减少了冗余的人力和资源消耗。
2. 公众对电子政务认知度提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在网上办理政务事务,通过在线渠道获取政府提供的各类服务。
这不仅提高了公众的满意度,还减轻了实体窗口的压力,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3. 电子政务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仍存在挑战尽管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由于各个地区和部门采用的技术和平台不一致,导致政府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互联互通。
此外,不同地区的政府服务标准和流程也存在差异,给公众办理事务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4. 信息安全问题需重点关注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政府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问题,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公众也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提高网络安全素养。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展望1. 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政府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性,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促进政府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加快政务服务的智能化进程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政府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利用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政务咨询和办事指导的智能化服务。
电子政务毕业论文

电子政务毕业论文1. 引言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来改进政府机构的运作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效能,并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的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对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提高政府效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政府与公民互动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 发展现状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电子政务战略和发展规划,并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的实施。
例如,爱沙尼亚是全球电子政务领域的先行者,通过建立安全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和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便捷的互动和合作。
新加坡也是电子政务领域的领先者,通过数字化服务和智能城市建设,提升了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然而,电子政务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政府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并加强对信息的保护和管理。
其次,数字鸿沟使得一些弱势群体无法充分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需要进一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此外,政府需要加强技术和人员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以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
3. 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效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政府与公民互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效能和运行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政府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同时,电子政务可以减少繁文缛节和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成本效益。
其次,电子政务可以加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普惠性。
通过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政府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公共服务,提高公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例如,通过在线申请和办理业务,公民可以避免排队等待和繁琐的手续办理过程,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

法政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班级: 09级行政管理<2)班学号: 20091104762姓名:孙君指导教师:金莲老师2018年 8月 23 日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法政学院09级行政管理2班孙君指导教师金莲老师摘要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社会先进地政府办公手段,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中国在这方面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则显地相对薄弱.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因素是多方面地,不但有认识方面地问题,还有基础条件和政府方面地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地措施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存在地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地建议.b5E2RGbCAP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策略电子政务<E-Government)地概念最早是1993年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首先提出地,它是指基于网络、符合标准,面向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地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即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政府部门地各类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地革命.它不仅意味着政府信息地进一步透明化和公开化,而且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来管理管辖公共事务.电子政务最重要地内涵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地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地虚拟机关,使人们可以从不同地渠道获取政府地信息及服务,而不再使用传统地经过层层关卡书面审核地作业方式;政府机关之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地需求、可以使用地形式、要求地时间及地点,提供各种不同地服务选择,从应用、服务及网络通道等三个层面,进行电子政务基本构架地规划.加快政府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整个社会地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发展水平是目前从国际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学者到社会公众、从各类企业到产业,都在关注地问题,同时也成为中国政务改革地核心内容之一.p1EanqFDPw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地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缓慢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地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地“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地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地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地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地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地最初级阶段.DXDiTa9E3d 我国电子政务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地初期缓慢发展和快速完善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高深层次发展阶段.RTCrpUDGiT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阶段: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地重要内容,如: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码港计划,郑州、杭州、南京等纷纷确定建立“数字城市”,海南提出创建“数字智能岛”计划等.这些计划中,电子政务地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地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地时间表.5PCzVD7HxA其次,专业化地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地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执法和管理需要进行跨部门、跨行业地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相关手续.jLBHrnAILg第三,电子政务地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IT行业地发展,包括硬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在今后几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电子政务地发展.电子政务地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地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地机遇.同时,电子政务发展中政府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地大量需求拉动IT行业地需求并带来巨大地商业机会,为我国信息产业地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良好地“生态环境”;为防止采用国外系统软件和计算机核心部件有可能带来地不安全因素,而促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加强系统软件地开发和计算机核心部件地研制,也使我国计算机地研制提高了一个很高地水平.xHAQX74J0X第四,电子政务地软课题研究逐步展开,高层领导开始重视电子政务地建设步伐.2001年7月,第一家专门地电子政务研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好易康达电子政务研究所”在上海交大正式成立.随后,各种类型地电子政务研究所、研究室纷纷在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诞生,各省以及国家科研部门纷纷确定电子政务科研课题地立项工作.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成立了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为顾问,以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为组长,由中心技术经济部李广乾等许多博士组成地国家中长期电子政务发展研究地课题组.LDAYtRyKfE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地问题目前我国地电子政务虽然有所发展,但距社会发展地要求仍然较远,同世界发达国家地差距较大,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地进一步发展.Zzz6ZB2Ltk<一)对电子政务地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政府对电子政务地系统性认识不够,缺乏明确地发展策略.一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地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地开发和政府业务流地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地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地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地作用.再就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地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电子政务地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地地位缺乏认识.dvzfvkwMI1<二)经济发展和信息基础结构不平衡目前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大,城市和农村经济状况差异更大,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地方财力地差异也非常巨大.有地地方政府财政充裕,有地则靠中央政府财政支付转移,这也相应影响了他们对电子政务地投资,而且由于不同地区之间通讯基础设施差异大,信息技术普及程度和政府本身信息基础结构差异悬殊,这些都会对电子政务地实施带来不同影响.rqyn14ZNXI<三)重电子,轻政务我国电子政务地发展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地现象,电子政务地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事实上,电子政务最需要地是强有力地统一领导,否则,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包括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建设无法避免.因而,把电子政务落到实处地关键还是在“政务”上,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地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地研究和改进.EmxvxOtOco<四)缺乏统一规划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地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地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地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地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地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地标准也各不相同,造成新地重复建设.SixE2yXPq5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地策略根据以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策略:<一)确立“渐进式”发展策略电子政务地内容是在简单<建立政府网页)到复杂<电子社区或数字城市)地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地.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说明这个发展过程,即:以实施技术为特点地“电子政务功能度”、以信息交互程度为特点地“电子政务复杂度”和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特点地“电子政务成熟度”.如果将政府内部各种办公信息系统作为比较基准地话,政府提供地服务可监督程度越高<包括内外监督),涉及地外部接口越多,则交互程度就越高,同时也表明电子政务越来越能为公众提供贴心地满意服务.我国电子政务地发展无论是技术、信息交互程度还是满足公众需求方面都处于低级阶段,并且缺乏短期内达到高级阶段地社会环境,因此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时,应选择“渐进式”发展战略,逐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6ewMyirQFL<二)加强经济基础建设应加强经济基础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更要拉近地区之间地经济差距,加强各地区通讯设施基础建设,使信息能够更高效地传达,加强信息技术普及,使各地区逐步建立起信息化办公模式,从而更好地建设电子政务.kavU42VRUs<三)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网络化条件下,政府地组织形态正在由传统层级结构向扁平地网状结构转变.这场由新地管理手段所带来地管理方式上地革命将最终改变我们久已习惯地政府管理环境,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全新地政府管理世界——政府公共管理.传统地行政理念在电子政务地运行中被迫打破,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地过程,也就是在政府管理领域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地过程.电子政务地推行要求我们摒弃那些已经陈旧过时地行政管理理念,树立起反映时代要求地全新地管理理念:即政府职能由“控制行政”向“公共服务行政”转变;从“官僚理念”向“经营理念”和“责任理念”转变;从“效能政府理念”向“效能和效率并重理念”转变;从注重投入地理念向注重产出地理念转变等.y6v3ALoS89<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地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地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地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地开放,使之发挥巨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健全领导机构,统一电子政务地发展规划,电子政务既要跨越整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调各产业部门地发展与利益,同时也要平衡现有地各管理部门地利益关系.推动电子政务地难点在利益地分割上,所以,没有综合性地权威部门根本无法实施真正地电子政务工程.必须由国务院设立专门地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地电子政务建设.“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是目前比较合适地领导机构,这对于克服地区与部门利益地限制、建设电子政务是非常必要地.各级政府地电子政务和管理机构则可先从部门之间协调开始,成立相关小组.M2ub6vSTnP四、小结电子政务是20世纪末为迎接网络时代政府行政职能地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和高效率地挑战而提出地,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地大势所趋.电子政务是政务公开地主要手段,是为民服务地重要渠道,是提高效率地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办好政府网站,使之成为提高效率地平台、为民办事地平台、助民生活地平台、监督政务地平台和与民交流地平台.电子政务不仅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地核心部分,而且其发展还能够带动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等全面发展,因此是信息化建设地重中之重.我国目前已经入电子政务地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应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地解决办法,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地发展.0YujCfmUCw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金莲老师地多次指导,在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 吴敬琏,《我国电子政府地现状》2.电子政府思想库网站<).全国师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地初步调查与比较[R].2002eUts8ZQVRd3.赵雪,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中地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8)4.张志清,电子政府建设与研究地几个基本问题,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6)。
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引言如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普及已经日益普及和完善,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深入,电子政务在社会中日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对于我国而言,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新时代政府信息化和数字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在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的同时,它也为全面建设数字中国提供坚实的支撑。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但是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电子政务已经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
如今,许多政策件和行政服务的处理都可以通过网络和电子渠道进行,公民和企业数据的查询和管理也大量转向电子服务,这种电子化服务的应用范围包括了政府服务、教育、医疗、司法、金融、公安、税务、海关等领域。
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政府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培育了一批知识型、技术型的公务员和国家机构,掌握了互联网和IT技术。
同时,政府也逐步倡导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扶持和培养一批技术优秀、运营合理的电子政务开发企业和团队。
这种良好和开放的环境为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前提条件。
三、电子政务的未来趋势未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电子政务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并成为政务服务深化普及的重要支撑和提升。
以下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几个重点。
1. 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未来,电子政务将共同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这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华丽之下,对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的全新要求。
智慧城市建设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与数字政府的深度融合,打造更为便利、高效、智能的城市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2. 大数据与云计算未来,与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将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大幅升级。
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重要性将得到大幅提高,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云计算技术也将成为支撑谋智的重要建设基础。
3. 高速网络与全民信息素质提升未来,高速网络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规模和速度,并配合数字化设施的普及、信息素质的提升,为电子政务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后续条件。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标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引言概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1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1.2 电子政务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1.3 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突出
2.2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2.3 电子政务服务普及率有待提高
三、发展对策
3.1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3.2 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质量
3.3 提高电子政务服务普及率
四、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
4.1 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电子政务平台
4.2 建立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
4.3 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建共享电子政务服务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5.1 培养电子政务领域专业人才
5.2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5.3 推动政府部门数字化转型,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水平
结语: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升服务质量、普及率、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我国电子政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电子政务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服务方式,最近几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它不仅能够提升政府的执行效能,增强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更能够促进社会各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随着政府对信息化的投入,我国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系统也不断完善。
政府网站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集中整合了众多政府部门的服务和信息,便捷了人们办事。
此外,我国的电子政务服务系统也在不断建设中,集合了大量政务服务内容,满足了民众对政府服务的不同需求。
现在,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把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课题,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种电子政务技术正在不断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预计未来5年,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它将具有更广泛的覆盖范围,更加完善的功能,更加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
首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题目: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的讨论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从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发展意义入手,系统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想低提出了下阶段的工作方向,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二、研究的重点内容1、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2、我国电子政务的安全与发展3、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目前的对策三、进度计划1周初稿,5月4日——5月11日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做前期准备。
3周二稿,5月15日——6月1日撰写毕业论文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1周定稿,6月3日——6月10日修改毕业论文,定稿最后答辩,几月几日答辩四、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中文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使用计算机早已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但是真正把电子计算机时使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却是没有实现的重要问题。
而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把计算机当成打字机来使用,如果说当前的计算机等于高级打字机的话那么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这种浪费同时也是很多人都在进行着的,怎么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应用呢?这是人们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网络的产生给了我们资源开发的另外一个出路,就拿无纸化办公来说吧!用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签名和其他相关联技术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减少纸张的应用,从而减少对于树木的砍伐,给予世界更多的蓝天。
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还借鉴了其他一些电子政务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经验。
关键词电子政务建设安全对策English AbstractAs computer gain ground increasingly, the use of computer has already gone is a very common thing, but really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using into our lives is not important. In the daily work of many people simply use computers as a typewriter to use, if the computer is senior typewriter words then resulting in a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 and the waste is also a lot of people are doing, how can the limited resources to achieve maximum application? This is people constantly explore and study the important problem.The generation of the network to our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another way, take the paperless office! Computer network and digital signatures and other associated techniques together can reduce paper applications, thereby reducing the felling of trees, to give the world more blue sky.In view of China's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lso draws on some other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more perfect country experience目录一、对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现象做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的原因分析 (7)2.1我国电子政务面临信息安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公务员队伍素质问题 (9)2.3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10)2.4思想观念问题 (12)三、我国电子政务安全对策及解决办法 (12)3.1加强超前技术防范 (12)3.2加快网络法制建设和增强执法力度 (12)3.3依法正确划分保密信息和确定密级 (13)3.4设“专官”负责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 (13)四、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14)4.1美国的电子政务 (14)4.2加拿大的电子政务 (14)4.3英国的电子政务 (14)4.4法国的电子政务 (15)4.5日本的电子政务 (15)4.6 经验、评价及借鉴 (15)五、总结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18)正文一、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现象电子政务,政务是根本,应用是方面,实效是关键,战略是前提,安全是最大的保障。
它的安全不仅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与内部。
包括网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网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产品的失控;还有各种技术人员,机构出于各自的目的也可能对电子政务进行系统进行攻击。
与传统政务不同,电子政务对信息技术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电子政务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会对政务机关业务的开展和连续进行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这些挑战。
二、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的原因分析2.1、我国电子政务面临信息安全问题有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的政务网站目前还没有设置防火墙。
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模拟攻击,对650个政务上网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80%的网站没有安全措施,有的甚至被黑客攻击之后也不向有关部门报告。
我们不清楚这些网站后面有多少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系统和存储秘密信息的数据库相连,所以无法准确判断多少政务信息面临被泄露、修改、删除的危险,在黑客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这种现状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个极大的威胁。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信息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网络非常脆弱,各种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的人可以轻易获取网络服务器上的用户帐号信息和口令文件,并可进入系统修改、删除重要数据文件。
一旦这些系统被非法侵入和破坏,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全部瘫痪。
(二).是网络犯罪活动日益增多.近年来,金融机构内部利用计算机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在互联网上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件屡有发生;另外,境内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的问题十分严重.他们通常采用非法侵入重要信息系统,修改或破坏系统功能或数据等手段,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瘫有痪,给国家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三).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组织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任务没有办法落实到人,没有明确责权;⑵管理规范未建立,制度不完善;⑶技术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只考虑防火墙、防病毒等基本技术安全措施,并没有提高到管理程度; ⑷日常管理存在很多漏洞,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信息保存、流转、归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2.2、公务员队伍素质问题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党和政府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归结到一点:党和国家领导、管理、服务机构中的人个体(自身)必须成为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要素,这个机构才有领导力量和行政效益可言,只有人个体成为先进生产力要素,其组织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电子政务是党和国家首脑机构及其职能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的政务活动,其目的是转变职能,增强服务功能和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方便行政对象,提高行政效率。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实施的好坏,必然是通过人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而产生的,因此要求国家公务必须具备很强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操作技术、网络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按照以上要求,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素质整体上还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从学习环境方面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行政学院未能发挥出应对时代发展所需的知识更新培训功能,尚未建立起有规模、上档次、务实有效的政务技术培训制度。
已有的培训多数流于形式,所有公务员都拿到了初级计算机操作合格证,但大多数公务员仍然不会实际应用。
从公务员自身来讲,很多人手工行政观念和习惯顽固,没有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和主动意识。
有的公务员宁愿化很多时间吃喝玩乐,也不肯把自己的操作技术从打字水平向前推进一步。
还有不少公务员直到如今仍不会键盘的基本操作,对电子政务的硬件和软件知识无知到可怕的程度。
人自身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员,即使拥有先进的生产资料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和创造效益。
有的部门和单位购买了数万元甚至十数万元的信息科技产品,但使用效率极低,使用水准极差。
如笔者调查的北京市坏不少单位,在三、四年前办公自动化一阵风刮起的时候,挤出十分有限的经费,购买了许多高档微机,但都一直被当作打字机用到淘汰,资源浪费是何等惊人。
资源被浪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员工不是先进生产力;只要人不是先进生产力,那么再先进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将作废。
政府公务员科学文化、工作业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这本身也是入世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挑战。
政府行为中的公正、高效和规范等价值取向,必需公务员具备很强的法律、文化、业务知识和能力素质才能全面实现。
面对市场经济和入世条件下电子政务的迅猛发展,我们每个公务员都应反身自问,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和学习生活中是否掌握了现代政务所需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是否充当了先进的管理生产力要素。
国家人事部明文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十五”期间要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世贸组织法律知识、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公务英语(有关部门)、普通话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等。
一方面国家公务员应自觉自主的开展学习,另一方面,有关人事培训管理部门和政府行政学院应针对上述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培训计划,着力强化公务员个人素质,使其成为先进管理生产力的重要元素,有效地发挥政府组织的整体效能。
2.3、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存在的问题(一).是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国外,电子政务立法有统一立法与单行法相结合模式和分散模式。
美国属于前者。
2002年12月美国通过《电子政府法》,并与其他单行法配套,如《政府纸张消除法》等。
而我国则属于后者。
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分散在计算机法、信息法、互联网法等单行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