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充注量
制冷剂r22压力标准

制冷剂r22压力标准R22是一种常见的氟利昂制冷剂,也被称为氟利昂22或氯二氟甲烷。
它常用于各种制冷设备中,如冷冻库、空调和制冷器。
R22的工作压力是制冷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下面是关于R22压力的一些参考内容。
1. R22的饱和蒸气压力: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R22的饱和蒸气压力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工作温度下的R22饱和蒸气压力的参考值:-25°C:232.6 KPa-20°C:296.8 KPa-15°C:375.6 KPa-10°C:474.6 KPa-5°C:597.2 KPa0°C:747.4 KPa5°C:928.8 KPa...40°C:3058.1 KPa这些数值是根据R22的饱和蒸气压力表进行参考的,可以用于设计和调整制冷系统的工作参数。
2. R22的最高设计压力:制冷系统在正常运行时,R22的最高设计压力是制冷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和设备材料的承受力,制冷系统应该能够承受最高设计压力。
一般情况下,R22的最高设计压力大约为4.5 MPa(4500 KPa)。
3. R22的工作压力范围:R22在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会有一个工作压力范围,这是由于制冷系统的变化条件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R22的工作压力范围为0.6 MPa(600 KPa)至3 MPa(3000 KPa)之间。
不同的设备和工作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R22的充注量与工作压力:在制冷设备维护和充注制冷剂时,了解R22的充注量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R22的充注量应该根据设备的压力和容量进行计算,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具体的充注量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可以参考制冷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制冷剂的产品标准。
总之,R22的工作压力是制冷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根据R22的饱和蒸气压力表和制冷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可以了解到R22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力、充注量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等信息。
空调系统制冷剂最佳充注量的确定

空调系统制冷剂最佳充注量的确定
以系统具有最大能力输出为一拖多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注量的确定主要目标,保证系统具有最大能力输出运行。
在同能量级输出下,制冷量随制冷剂充注量的增大而增大,有最大值,然后再减小,系统的不同能量级输出对应不同的最佳充注量。
运行能力越大,系统需要的制冷剂量就越大,系统需要的制冷剂量与运行能力输出成正比关系。
系统采用无高低压贮液器设计时,不能确定一个合适的制冷剂充注量能同时满足不同能级输出的要求。
系统采用高低压贮液器设计时,能量级时对应不同的最佳充注量到达某一值时,随制冷剂充注量的增大制冷量先保持不变,当制冷剂增大到某一值时然后再降低。
这是因为高低压贮液器贮存部分制冷剂,保证了压缩机的吸气略过热。
因为高低压贮液器的存在,当系统不同能量输出时,如系统100%运行和25%运行,相应有最大能力输出时,他们有相同制冷剂充注量区域,在相同的区域内,制冷剂充注蛋的增大而制冷量保持不变。
以系统具有最大能力输出为一拖多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确定的最佳制冷剂充注量区域内,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就称谓最佳充注量。
同时,引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误差由高低压贮液器消除,但这个区域越大确定一个最经济制冷剂充注量难度就越大。
而且,用系统具有最大能力输出来确定制冷剂充注量的误差也就越
大。
制冷剂充注量计算

风冷冷凝器孔数 风冷冷凝器排数 风冷冷凝器长度 风冷冷凝器容积/m 风冷冷凝器总容积 风冷冷凝器充注量kg
36.000000 2.000000 1.750000 0.000064 0.008047 1.388169 水冷冷凝器充注量kg 1.478953 水冷冷凝器容积 0.005144
汽液分离器容积 0.005000 汽液分离器充注量kg 0.862500
风冷式 4.107437
水冷式 4.198221 2.134836
氟利昂制冷系统充注量百分数: 1.蒸发器(热力膨胀阀供液)-容积的25%。 2.壳管式冷凝器-容积的15%。 3.液管(包括高压液管、回热器液体盘管、冷却器液体盘管)-容积的100%。 4.回气管-容积的15%。 5.贮液器(高压)-容积的70% 6.液分或立式低压循环桶-容积的20~30%
汽液分离01432
风冷式 5.037226
水冷式 2.102605
蒸发器孔数 蒸发器排数 蒸发器长度 蒸发器容积/m 蒸发器总容积 蒸发器剂充注量kg
20.000000 4.000000 1.580000 0.000064 0.008073 1.856768
蒸发器孔数 蒸发器排数 蒸发器长度 蒸发器容积/m 蒸发器总容积 蒸发器剂充注量kg
20.000000 4.000000 1.580000 0.000064 0.008073 1.189220
风冷冷凝器孔数 风冷冷凝器排数 风冷冷凝器长度 风冷冷凝器容积/m 风冷冷凝器总容积 风冷冷凝器充注量kg
36.000000 2.000000 1.750000 0.000064 0.008047 3.346574 水冷冷凝器充注量kg 0.411953 水冷冷凝器容积 0.000991
冷媒追加量的计算

之间
大距离L3、L4、L5、L6(m)
10
5.管长追加制冷剂量要求:追加总制冷剂量<4.5Kg(按以下方式计算,如果计算
得到追加制冷剂量超过4.5Kg,应减少联机配管长度。)
以上1~5条要求,配管安装必须全部满足。
追加充注制冷剂(外机自带2.8KgR410A制冷剂) 尽管机组内已充有制冷剂,但需要根据连接管径和管道长度追加充注制冷剂,制冷剂类型为 R410A,追加充注量计算如下: 按照全部液管长度计算 W11(Kg):(φ9.52液管总长,m)×0.050 W12(Kg):(φ6.35液管总长,m)×0.025 追加总量=W11+W12
追加。
制冷剂管段
液管
配管尺寸(mm)
气管
室外机到第一分歧管管段,(L1-
9.52
15.88
室内机与其最近的分歧管管段 (L3、L4、L5、L6)
6.35
12.7(除63、71风管机以外室 内机) 15.88(63、71风管
分歧管之间管径
9.52
15.88
EKRV112HR1DT-AK-A EKRV125HR1DT-AK-A
制冷剂管段
室外机到第一分歧管管段,(L1室内机与其最近的分歧管管段 (L3、L4、L5、L6) 分歧管之间管径
液管 9.52
6.35
9.52
配管尺寸(mm) 气管 15.88
12.7(除63、71风管机以外室 内机) 15.88(63、71风管
15.88
EKRV140HR1DT-AK-A
EKRV160HR1DT-AK-A
室外机到最远分歧管配管长度L1-L6(m)
50
室内机到分歧管之 室内机与距室外机最近的分歧
制冷剂充注计算公式

制冷剂充注计算公式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制冷系统和设备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和参数。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制冷剂充注计算公式的示例:制冷剂充注量(kg)= 冷凝器体积(m³)× 冷凝器充满度(%)× 制冷剂密度(kg/m³)其中:1.冷凝器体积:指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容积,通常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2.冷凝器充满度:表示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填充程度,以百分比(%)表示。
例如,充满度为80% 表示冷凝器内制冷剂占冷凝器总容积的80%。
3.制冷剂密度:制冷剂的密度,以千克/立方米(kg/m³)为单位。
不同的制冷剂有不同的密度值,可以在相关的技术资料或制冷剂生产商提供的数据中查找。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公式,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管道长度、系统效率、环境温度等。
确保在进行制冷剂充注计算时,参考相关的制冷系统设计规范和设备制造商的建议,以确保充注量的准确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充注计算公式是基于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制冷剂循环比的关系。
该公式可以用于估算制冷剂的充注量。
以下是一个示例:制冷剂充注量(kg)= 制冷量(kW)/ 制冷剂循环比(kg/kW)其中:1.制冷量:制冷系统需要提供的制冷效果,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这个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制冷负荷进行估算或测量。
2.制冷剂循环比: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循环比率,表示每个单位制冷量所需的制冷剂质量,以千克/千瓦(kg/kW)为单位。
该值可以根据制冷系统的设计和制冷剂的性质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还可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制冷系统的管道长度、配置和压降,以及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分布方式等。
因此,在进行准确的制冷剂充注计算时,建议参考制冷系统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商提供的指导。
确保充注量适合系统要求,并遵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规定。
制冷剂充注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制冷剂充注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工况参数法1.计算原理将制冷系统看作一个压力容器,而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仅以四种状态出现,即冷凝压力下饱和气体、饱和液体,蒸发压力下饱和气体、饱和液体。
而计算时只需要给出制冷系统所需计算部分的内容积,再给出该部分的饱和气体及饱和液体的相对比例及比容,就可以计算出制冷系统在某一工况下运行时需要的制冷剂充注量。
2.计算方法制冷系统运行压-焓简图如下: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将做如下简化:将压缩机排气到冷凝器进口之间管路中的制冷剂看作冷凝压力下饱和蒸气;将冷凝器进口到冷凝器出口之间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看作是在冷凝压力下饱和气体及饱和液体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物(例如饱和液体比例占15%,饱和气体比例占85%,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将冷凝器出口至节流装置进口之间管路中的制冷剂看作冷凝压力下饱和液体;(假设节流装置到蒸发器进口距离很短,可忽略这一段管路内容积)将蒸发器进口至蒸发器出口之间的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看作是在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及饱和液体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物(例如蒸发器进口干度为x,出口干度一般可设为1,则蒸发器内平均干度为(x+1)/2,即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比例为(x+1)/2,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比例为(x+1)/2);蒸发器出口至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管路(包括气液分离器)中的制冷剂看作是在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
通过以上假设,再计算出制冷系统各部分管路的内容积,查压-焓图获得3、4、7、9四点的比容,就可以计算出该制冷系统在冷凝压力tk、蒸发压力t0运行时所需的制冷剂充注量了。
3.该简化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该简化计算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简单明了,手工均可很快计算出结果,而且计算的依据是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与制冷剂种类无关,所以其计算原理对各种制冷剂均是通用的。
其缺点主要是计算精度较差,因为制冷系统运行时制冷剂时时刻刻存在着状态的变化,将其简单地看作只有四种状态显然不能精确地计算出制冷剂充注量,而且如果精确计算各部分管路内容积将会十分繁琐,所以一般情况下均是采取简化的方法,略去一些管路的内容积或是采取一些修正系数;其次,这种简化计算方法无法确定二次节流的中间过程的制冷剂状态,例如制冷时节流状置放在室外机,那么从节流装置到室内机蒸发器这一段管路中(包括连接管)的制冷剂状态如何确定现在还没有好的方法;由于还没有对贮液罐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部门检查表:高压贮液罐的出口被制冷剂液体封住制冷系统即可正常工作,但已经有几位同事向我提出,实际上加装贮液罐后制冷系统的充注量明显增加,已经远高于高压贮液罐的出口时制冷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如何计算带有贮液罐的系统请大家在实践中摸索。
制冷剂充注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制冷剂充注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制冷剂充注量是指在制冷系统中将制冷剂充注到特定的量。
制冷剂的充注量对于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恰当的充注量可以确保制冷系统能够高效地运行并提供所需的制冷效果,同时也可以延长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制冷剂的充注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制冷剂种类、系统结构、系统容量、环境温度等。
然而,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我们可以使用基于经验的简化计算方法来估算制冷剂的充注量。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3.考虑充注损失:在进行制冷剂充注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充注损失,这是由于充注过程中的泄漏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为了确保系统中有足够的制冷剂,我们需要在计算充注量时考虑这些损失。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经验设置一个充注损失的百分比(通常为10%至20%),然后将计算得出的制冷剂质量乘以(1+充注损失百分比)来得到最终的充注量。
此外,为了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建议定期检查和调整制冷剂的充注量。
泄漏或其他故障可能会导致制冷剂的减少或增加,这将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
因此,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冷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存在一些简化的计算方法,但对于复杂的系统和非常规的制冷剂,需要使用更精确和专业的计算方法。
为了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请定期检查和调整制冷剂的充注量。
制冷剂充注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精心整理制冷剂充注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工况参数法
1.计算原理
将制冷系统看作一个压力容器,而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仅以四种状态出现,即冷凝压力下饱和气体、饱和液体,蒸发压力下饱和气体、
和液体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物(例如蒸发器进口干度为x,出口干度一般可设为1,则蒸发器内平均干度为(x+1)/2,即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比例为(x+1)/2,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比例为(x+1)/2);蒸发器出口至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管路(包括气液分离器)中的制冷剂看作
是在蒸发压力下的饱和气体。
通过以上假设,再计算出制冷系统各部分管路的内容积,查压-焓图获得3、4、7、9四点的比容,就可以计算出该制冷系统在冷凝压力tk、蒸发压力t0运行时所需的制冷剂充注量了。
3.该简化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远高于高压贮液罐的出口时制冷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如何计算带有贮液罐的系统请大家在实践中摸索。
4.计算程序(已修订,计算更加简单):
蒸发器及冷凝器结构参数只计算了翅片管部分的内容积,由于小
弯头部分及另一端马鞍座部分的长度并不统一,所以在这里暂不将其计入,而是通过输入一个修正容积的方法加以调整,或是在最终的计算结果乘以一个修正系数的方法加以调整。
计算程序还忽略了吸气管、排气管、分气管、集汽管等小段管路的内容积,所以最终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偏小,相对来说,由于被忽略的内空积相对能力较小的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名称
制冷剂液体充满度
蒸发盘管(热力膨胀阀供液)
盘管容积的25%
壳管式蒸发器
满液式
壳侧容积的80%
干式
传热管子容积的25%
壳管式冷凝器
盘管容积的100%,壳侧容积的50%
回热热交换器
盘管容积的100%
液管
管道容积的100%
其他部件或设备
制冷剂侧总容积的10%—20%
制冷剂
计算密度
/(kg/m3)
备注
R717
61020℃时的Fra bibliotek密度R22
1231
R502
1262
氨制冷系统中液体制冷剂在各部分中的充满度
设备名称
制冷剂液体充满度
各种冷凝器
15%
过冷器
70%
气液分离器
20%
壳管式蒸发器(满液式)
80%
储液器
70%
氨液管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