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和冷冻机油充注量计算

合集下载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最新国标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最新国标
对于不带驱动控制器的电动压缩机本体部分制冷(热)性能系数应不小于表 3 规定限定值的
110%。
表 3 电动压缩机的制冷(热)性能系数限定值
压缩机型式
试验电压
压缩机转速
制冷性能系数
制热性能系数
V
r/min
W/W
W/W
2.0
2.8
额定电压
设计名义转速
2.6
3.0
乘用车型
商用车型
5.4 噪声、压力脉动、振动
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中使用的电动压缩机总成(以下简称“压缩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漏电流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时,1min 电压持续试验时间可用 1s 试验代替,但试验电压值应为表 8 规
18kPa。
5.4.2.2 扫频压力脉动
压缩机的吸气压力脉动允许波动范围不超过 3kPa;
A 类、B 类、C 类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脉动允许波动范围应分别不超过 14kPa、17kPa 和
20kPa。
5.4.3 振动
5.4.3.1 定转速振动加速度
试验后三个位置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应满足制造商设计要求或供需双方协议的要求。
MΩ;
b) 向电动压缩机本体内充入冷冻油(按压缩机图纸规定的冷冻油加注)和制冷剂(压缩机
制冷剂的充注量按允许的最大充注量)后,首次充注制冷剂后运转不少于 3min~5min,

150711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流程

150711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流程

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流程(龙岗中专汽车专业部制)制冷剂回收作业、制冷剂净化作业和制冷剂加注作业应按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进行。

可根据作业的需要,按作业项目独立操作或连续操作。

图1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要求1 制冷剂回收作业1.1 回收原则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凡涉及制冷剂循环系统的作业,在维修前,均应对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进行回收。

1.2 制冷剂检测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设备与制冷装置连接前,应进行制冷剂类型的鉴别和纯度的检测。

1.2.1 类型鉴别制冷剂类型的鉴别可采用以下方法:a)查阅《车辆使用手册》,确认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HFC-134a 或C FC-12);b)检查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空调系统标识、标牌或标签,查看压缩机、膨胀阀等部件上的标牌或标识,确认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HFC-134a 或C FC-12);c)按a)或b)做初步判别后,还应采用制冷剂鉴别设备检测制冷装置中制冷剂的类型,确认是否与其规定的制冷剂类型一致。

1.2.2 纯度检测采用制冷剂鉴别设备对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纯度进行检测。

1.2.3 检测结果根据制冷剂的检测结果确定作业方式:a)制冷装置中存在一种制冷剂(HFC-134a 或C FC-12),且与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相符,应进行回收。

纯度低于96%时,应按6.2 的要求进行净化;b)制冷装置中存在一种制冷剂(HFC-134a 或C FC-12),但与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不符,应进行回收。

纯度低于96%时,应按6.2 的要求进行净化;c)制冷装置中存在“未知制冷剂”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制冷剂,表明制冷装置中是多种制冷剂的混合物,这种情况下,不应使用作业用的回收/净化/加注设备进行操作,应采用另外的制冷剂回收设备进行回收或请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和处理。

1.3 回收操作1.3.1 启动制冷装置运行(3~5)min。

1.3.2 采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进行制冷剂回收,按设备使用手册进行管路连接及操作。

第二章 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冻机油

第二章 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冻机油

机物液体。它们适用于不同的载冷温度。
各种载冷剂能够载冷的最低温度受其凝固
点的限制。
1.水
水可以用于蒸发温度高于0℃的制冷装 置中的载冷剂。由于水价格便宜、易 于获得、传热性能好,因此在空调装 置及某些0℃以上的冷却过程中广泛地 用作载冷剂。 水的缺点是只适合于载冷温度在0℃以 上的使用场合。
2.无机盐水溶液
查尔斯· 泰勒 (Charles Tellier) 二甲基乙醚
威德豪森 (Windhausen) CO2 1866年
乙醚 1834年
卡特· 林德 (Carl Linde) NH3 1870年
混合制冷剂 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
汤姆斯· 米杰里 (Thomas Midgley) 卤代烃 1929-1930年
第三节 载冷剂
直接冷却系统
间接冷却系统: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是通过 载冷剂传给制冷剂
载冷剂的特性
优点:
(1)减小制冷机系统的容积及制冷剂的充灌量; (2)热容量大,被冷却对象的温度易于保持稳定, 蓄冷能力大; (3)便于机组的运行管理,便于安装。
缺点:
(1)增加了动力消耗及设备费用; (2)加大了被冷却物与制冷剂之间的传热温差, 需要较低的制冷机蒸发温度,总的传热不可逆 损失增大。
2.传输性质方面: (1)粘度、密度尽量小。 (2)热导率大。 (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 ① 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 用安全。 ② 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 ③ 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 (4)对材料的作用 ——“镀铜”现象。 (5)与润滑油的关系。 (6)对水的溶解性。 (7)泄漏性。 (8)抗电性。 (9)安全性。 (10)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在大气臭氧层问题提出来以后,为了能 较简单地定性判别不同种类制冷剂对大气臭 氧层的破坏能力,氯氟烃类物质代号中的R 可表示为CFC,氢氯氟烃类物质代号中的R可 表示为HCFC,氢氟烃类物质代号中的R可表 示为HFC,碳氢化合物代号中的R可表示为HC, 而数字编号不变。例如,R12可表示为CFCl2, R22可表示为HCFC22,R134a可表示为 HFCl34a。

空调压缩机冷冻油使用规范

空调压缩机冷冻油使用规范

空调压缩机冷冻油使用规范一、压缩机冷冻油的作用空调压缩机使用的润滑油被称为冷冻油或冷冻机油,它是一种在高、低温工况下均能正常工作的特殊润滑油。

其一般作用为:1)润滑作用。

它可以润滑压缩机运动零部件表面,减少阻力和摩擦,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

2)冷却作用。

它能及时带走运动表面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压缩机温升过高或压缩机被烧坏。

3)密封作用。

润滑油渗入各摩擦件密封面而形成油封,起到阻止制冷剂泄漏的作用。

4)降低压缩机噪声。

润滑油不断冲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可减少摩擦件的磨损。

冷冻油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完全溶解于制冷剂中,并随制冷剂一起在制冷系统中循环。

二、压缩机冷冻油的使用规范1、HFC-134a(R-134a)空调系统及HFC-134a(R-134a)元件只能使用规定冷冻油。

非规定冷冻油将影响压缩机润滑效果,同时不同牌号的冷冻油混用导致冷冻油氧化,失效,而可能会导致压缩机出现故障。

2、HFC-134a(R-134a)规定冷冻油可以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请遵守下列操作:从车上拆卸制冷元件时,应尽快将元件盖上(密封),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进入。

安装制冷元件时,在连接元件前,请勿拆下(或打开)元件的盖。

请尽快连接制冷回路元件,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进入。

只能使用密封储存的规定润滑剂。

使用完毕后,请立即密封润滑剂容器。

如果润滑剂没有妥善封存,被湿气渗透后就不能再行使用。

3、不能使用变质浑浊的冷冻油,否则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4、系统补充冷冻油应按规定的剂量加入,冷冻油过少影响压缩机润滑,内添加过量的冷冻油,同时会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量。

5、在加注制冷剂时,应先加冷冻油,然后再加注制冷剂。

三、奇瑞汽车空调压缩机应加注的冷冻油牌号及维修时加注量压缩机牌号适用车型制冷剂冷冻油型号系统加注量7v16压缩机风云、旗云、东方之子、瑞虎 R-134aPAG105 150mlATC-086压缩机新旗云R-134aPAG56 120mlV5压缩机东方之子、瑞虎R-134aUCONL488 150mlSP10压缩机QQ R-134aPAG105 150mlJS96压缩机QQ R-134aRS20 150ml在更换空调零部件时需补充冷冻油,具体补充量如下(参考值):1、更换蒸发器芯总成冷冻油补充量为整个系统加注量的20%;2、更换冷凝器总成、干燥瓶、管路补充量为整个系统加注量的10%;3、重新充注制冷剂冷冻油补充量为整个系统的10%,如补充少量制冷剂可以不需要补充冷冻油;4、更换压缩机:新压缩机一般都含有整个系统所需的冷冻油的量,因考虑系统其它部件已有残存的冷冻油,更换新压缩机应将压缩机冷冻油适当排出一些。

美芝压缩机资料

美芝压缩机资料
46.1±0.2 ℃
吸入温度
35.0±0.2 ℃
环境温 度
35±1 ℃
排气温 度
85±5 ℃
压缩机性能与测试
● 测定方法: ☆二次冷媒热量计法(热量补偿法)作为试验X; ☆液体冷媒热量计法(冷媒焓差法)作为试验Y; 冷冻能力测试,对两个试验同时进行;主测法定为试验X。
●冷冻能力的计算:
☆试验X、Y测定值满足下式,以试验X的值作为冷冻能力;
吸入压力 0.52MPa
吸入温度 18℃
☆压缩机测试时底座安装减震橡胶垫,配管用软管,避免配管造成的振动。
4、测试方法:
(1)声强测试:测试条件稳定后,在压缩机汽缸中心部,距滑片方向30±2cm
处测定。
(2)声功率级噪音测试:测试条件稳定后,在距压缩机中心位置1m的半圆周
内, 测定10点噪音值。
(3)声压(强)噪音与声功率级噪音间的关系(半消音室):
压缩机的使用条件
2、吸入压力
☆ 吸入压力容许规格:0.1~0.69MPa 吸入压力在超过限定范围是,可能产生下列如下不正常情况:
☆ 过于低的场合 ● 由于润滑不足造成滑动部分的磨损; ● 制冷剂循环量减少; ● 循环内空气的入侵; ● 循环内的水分冻结。
☆ 过于高的场合 ● 压缩机产生过热; ● 往循环内的排油量增大……油面降低,热交换能力异常; ● 液体的回流可能发生;
排气压力 1.0±0.05(Mpa) 吸入压力 1.0±0.05(Mpa)
吸、排气压差 0(Mpa) 压缩机壳体温度 60±20 ℃
★ 测定方法
在表2的条件下,使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15%和+10%,分别起动三次。
★ 判断基准
使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15%和+10%,分别能起动三次。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及压焓图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及压焓图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2-1 制冷剂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用英文单词(Refrigcrant)的首位字母“R”作为代号。

它是一种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利用液体气化吸收热量,又在外功的作用下,把气体液化放出的热量传给周围介质的物质。

它易于气化,又易于液化。

在制冷装置中,没有制冷剂就无法实现制冷。

高压制冷剂。

按可燃性和毒性分类,分为不可燃、可燃、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别。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制冷剂应具备一些基本要求,可以从热力学、物理化学、安全和经济等方面来考虑。

(1)热力学的要求①在大气压下,制冷工质的蒸发温度(沸点)t0要低。

这样不仅可以获取比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0下,使其蒸发压力P0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影响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蒸发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系统一旦发生泄漏时容易发现。

②要求制冷剂在常温条件下,要有比较低的冷凝压力P k,以免对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出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

通常按正常蒸发温度t0和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 k将制冷工质分为以下三种:a.高温制冷工质(或称低压制冷工质):t0>0℃,P k<2~3kg/cm2。

如R11、R113、R114等,这些制冷剂适用高温环境下空调系统用的离心式压缩机。

b.中温制冷工质(或称中压制冷工质):0℃>t0>-70℃,P k<15~20 kg/cm2。

如氨(R717)、氟利昂12(R12)、氟利昂22(R22)、氟利昂500(R500)、氟利昂502(R502)等,这类制冷剂使用范围比较广,适用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制电冰箱、食堂小冷库、空调用制冷系统、大型冷藏库等制冷装置中。

c.低温制冷工质(或称高压制冷工质):t0<-70℃,P k>20kg/cm2.如氟利昂13(R13)、氟利昂14(R14)、氟利昂23(R23)、氟利昂503(R503)等,这类制冷剂只适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中的低温部分或在-70℃以下的低温制冷设备。

气候环境实验室制冷系统调试方案

气候环境实验室制冷系统调试方案

气候环境实验室制冷系统调试方案摘要:气候环境实验室制冷系统可以给模拟实验室环境,为实验提供环境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气候环境实验室制冷系统、阐述调试前准备、调试方案。

关键词:气候环境实验室;制冷系统;调试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制冷系统为新建的气候环境实验室基础环境模拟系统的子系统,为实验室提供冷源,满足试验室环境模拟的各项需求。

1、制冷剂: R23、R5072、载冷剂: CH2CL2、LM-83、冷却水进出温度:32℃/37℃4、实验室温度:常温~-55℃5、实验室采用间接制冷方式:R507/LM-8系统用于实验室要求温度高于-25℃时使用,R23/CH2CL2系统用于实验室要求温度低于-25℃时使用。

二、调试前准备(一)人员调试人员组成:工程总包方、施工方、制冷设备供应商、用户等人员。

所有调试人员需熟悉详细调试方案。

同时要求用户需派操作人员全程参加调试以便能尽快独立操作。

(二)安全1.制定相关安全、应急预案;2.人员受过相关安全教育,熟悉应急预案;3.现场个人防护用品及消防用具备用;4.设立警戒线、挂警示牌;5.调试区域杂物清理干净,现场严禁动火。

(三)制冷系统1 制冷设备1.1设备及安装完毕,闪发器、蒸发器等设备保温完成;1.2各类仪表(已校验合格)安装完毕,验收合格;1.3冷冻机油已准备好;1.4盘车检查主电机有无卡阻现象;1.5调试所需检查仪器已准备好(听诊器、测温仪、测振仪);1.6需填写记录文件准备齐全。

2 制冷系统管路2.1 现场的管线试压合格后,干燥、吹扫已完成;2.2 在蒸发压力下工作的管道除焊口、阀门法兰处以外的部分保温已完成;2.3 确认系统所有放空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2.4 检查工艺管线、阀件的连接情况良好,无缺损;2.5 确认气动阀门的供气仪表气源是否备好;2.6 确认安全阀校验合格并投用;2.7 打开各液位计上下端的阀门、压力表阀;2.8 充注制冷剂的管线、工具已准备好。

氨制冷系统和活塞制冷压缩机的安装

氨制冷系统和活塞制冷压缩机的安装

氨制冷系统和活塞制冷压缩机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氨制冷系统的安装一、主机安装①机组起吊时严禁用压缩机或电机的吊环螺栓,只能用机组机架上预留的起吊孔;②压缩机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1/1000。

电机与压缩机同轴度的调整同轴度要求:活塞机:≤0.12mm螺杆机:≤0.04mm螺杆压缩机联轴节之间距离:注意:①消除百分表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的测量误差。

②找正时只能调整电机。

③自锁螺母装配时应涂少量中性冷冻机油。

④自锁螺母有使用次数限制,应及时更换。

二、附属设备及管路连接1、管道①管道内部的氧化皮等应彻底清理;②机组吸排气管与其他设备不可强制连接,以免造成连接件的的变形与电机中心的偏移;③高压管穿过墙壁处,应加保护套,其间宜留有10mm的间隙,低压管在管道与支架之间应衬垫木;④在液体管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底部或侧部接出;在气体管道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上部或侧部接出。

⑤当吸、排气管道敷设时,其管外壁之间的间距应大于200mm;在同一支架敷设时,吸气管宜装在排气管的下方。

⑥设备连接之间管道坡向应符合下表要求:⑦氨制冷系统采用无缝钢管,不能用铜管或其它管材代替,内壁不得镀锌;氟利昂系统可用铜管或无缝钢管,内壁不得镀锌;冷却水、冷媒水管道可用镀锌焊接钢管。

⑧管道弯管可分为冷弯和热弯两种,管道外径在57mm及以上者一般采用热弯,管道外径在57mm以下者可采用冷弯。

管道采用热弯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道公称直径的3.5倍。

2、阀门①单向阀应按制冷剂流动的方向装设;②带手柄的阀门,手柄不得向下,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的阀头均向上竖直安装;③热力膨胀阀位置宜靠近蒸发器。

外平衡热力膨胀阀平衡管应安装在回气管道感温包绑扎处的下游。

与感温包绑扎处的距离为150~200mm。

3、附属设备安装定位①无特殊要求的卧式辅助设备安装水平偏差和立式辅助设备安装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宜大于1/1000。

②四重套管空气分离器应水平安装,安装标高一般为1.2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膨胀容器体积计算(按机组容器管路计算)
R23
蒸发温度
-85
蒸发压力
#NAME?
冷凝温度
-20
冷凝压力
#NAME?
蒸发比体积(液态)
#NAME?
冷凝比体积ME?
蒸发比体积(气态)
#NAME?
油分内制冷剂
油分内径
900
上视液镜中心到油分中心距离 150
油分筒长
20 #NAME?
-85 #NAME? #NAME? #NAME?
组容器管路计算) MKS ℃
冷剂 器
bar
℃ bar m3/kg m3/kg m3/kg m3/kg
mm mm mm m3 kg
m3 kg
m3 kg 器 m3 m3 kg
m3 m3 kg 路 mm m mm m mm m m3 kg 路 mm m m3 kg m3 kg 积计算 ℃
150
长度
4
管径(排气)
100
长度
4
管径(吸气)
200
长度
4
容积
0.22765
制冷剂质量
#NAME?
液体管路
管径(冷凝)
50
长度
10
容积
0.019625
制冷剂质量
#NAME?
总体积
3.876766477
总质量
#NAME?
膨胀容器容积计算
设计温度
46
设计压力 平衡态比体积(气态) 蒸发温度 蒸发压力 吸气态比体积(气态) 膨胀容器体积
R23充注量计算
R23
MKS
膨胀容器体积
10 m3
制冷系统体积
3.876766477 m3
设计温度
46 ℃
设计压力
20 bar
制冷剂密度(气态)
#NAME?
kg/m3
充注量
#NAME?
kg
总充足量
850 kg
bar m3/kg ℃ bar m3/kg m3
4500
油面以上容积
2.025991477
制冷剂质量
#NAME?
冷凝蒸发器
壳程容积
1.27
制冷剂质量
#NAME?
蒸发器
容积
0.1125
制冷剂质量
#NAME?
热交换器
管程容积
0.085
壳程容积
0.048
制冷剂质量
#NAME?
经济器
管程容积
0.023
壳程容积
0.065
制冷剂质量
#NAME?
气体管路
管径(排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