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扬州市水资源公报-Yangzhou

合集下载

扬州市地表水水资源质量变化调查评价

扬州市地表水水资源质量变化调查评价
3 -% 03
4 1
1 6

1 .% 88
O5 .
10 0%

1. 67 %
4. 76 2 . 21 %
I水文水资源 1 【 1
2 价项 目 . 评
超标项 目多为总磷 。 00~ 20 源地水质合格次数 , 全年水源地 水质 质缓慢好转 ,
湖泊 富营养化评价 项 目为总磷 、 监测评价次数 。 总氮 、 叶绿 素 f 高锰 酸盐 指数 、 t . 、 透明 度等 5 指标 。 项

4评价结果 .
养化评价水期 。
表 1 20 0 9年 水 功 能 区水 质 类 别 评价 结果
区、 个保 留区、 个过渡 区、 个饮 用 2 3 3
水 源 区 、 工业 用 水 区 、0个 农业 用 6个 3 水 区 、 渔 业 用 水 区 、 景 观 娱 乐 1个 3个
水资源 河 流长 度 (m ) k 湖 泊 水 面 面积 (I ) k 级 区 评 价 河 Ⅱ类 Ⅲ类 Ⅳ 类 V类 劣 V 评 价 湖 Ⅲ类 Ⅳ 类 名 称 流 长度 泊 面积
10 0 %
68 4. 6. 9 93 %
1 1 10 0 %
分汛期 、 非汛期 、 全年期 3 个时段 分别对扬州市 6 8个水功 能区进行评
价统 计 。
2评 价 项 目 .
渔 业 用 水 区 过 渡 区
景 观 娱 乐 用水 区 排 污控 制 区



1 4
9 .% 29
水 功 能 区
级 区
保 留 区

1O O % 1O 0 %
6 .% 67
缓冲 区
饮 用 水 源 区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6年度国土绿化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6年度国土绿化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6年度国土绿化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政领导绿化工程的决定
【法规类别】职工管理与奖惩
【发文字号】扬府发[2017]56号
【发布部门】扬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4.19
【实施日期】2017.04.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6年度国土绿化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政领导绿化工程
的决定
(扬府发〔2017〕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2016年,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绿化建设的号召,大力开展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为提升绿化建设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绿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建设了一批优秀绿化工程。

为表彰先进,推进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经研究,决定授予宝应县人民政府等10家单位“2016年度国土绿化先进集体”称号、韩洪锦等10名同志“2016年度国土绿化先进工作者称号”、宝应县体育公园绿化工程等12项绿化工程“2016年度优秀党政领导绿化工程”称
号(名单附后)。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各部门要向先进学习,以优秀党政领导绿化工程为样板,将国土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有机结合,在推进江淮大走廊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美丽扬州、生态扬州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扬州市2016年度国。

扬州市城区地下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扬州市城区地下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2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2 . 1 因水量 引发的 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 水量 引起 的地下 水超采 , 扬 州市城 区 地下水 一度作 为重要 供水水 源 , 曾 出现 开采 区域 、 开 采 层位 、 开采 时间集 中的“ 三 集 中” 开 采现象 , 年开采量 大 , 破坏 了地下 水天然 的 动态平 衡 ; 区 内在 非城 区 ( 乡镇 地 区) , 多数水 厂超计 划取用 地下水 , 也造成局 部区域地 下 水水 位下降 。根据 2 0 0 5年《 江 苏省 地下 水超 采 区划 分 报告》 , 扬州 城区被 划分为超采区。 2 . 2 因水质 引发 的问题 据2 0 1 3 年扬 州水 资源 公 报数 据显 示 , 水 质 良好 占 8 3 . 3 、 较差 占 1 1 . 1 、 极差 占 5 . 6 , 多年来 , 扬州 深层 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好 , 但 潜水 的水 质情况不 容乐 观。据 《 扬 州市城区地下水调查评价 ) ) ( 2 0 1 5 年) 潜水水质评价成

开采量为 4 0 3 万 。
1 扬州市 区地下水开发利用 回顾
2 O世纪 7 0年代 以前 , 扬 州市 区多是 以人 工方 式挖 掘开采 1 0 m 以内的第 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 统的地下水 , 主要供饮用 和洗涤 之用 ; 2 0 世纪 7 0 年代 开始 , 区 内一些 机械 、 纺织 、 食品、 化工、 制 药等 用水量 较 大 的企业 尝试 开采 承压地 下水 , 承 压地 下 水 处 于开 采使 用 的起 始 阶 段; 进入 2 0 世纪 8 O 年代 , 随着城镇 的快速发展 , 为解决 供水 问题 , 城 区大量企 事业 单位 开采使 用 承压地 下水 , 同时 , 随着农村 改水 工程 的实施 , 农 村地 区也普遍 利用 承压 地下水 作为主要的饮 用水来源 , 区 内进入 大规模 开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4—2016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决定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4—2016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决定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4—2016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
术论文的决定
【法规类别】职工管理与奖惩
【发文字号】扬府发[2017]164号
【发布部门】扬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9.23
【实施日期】2017.09.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扬州市政府关于表彰2014—2016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决定
(扬府发〔2017〕16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活动,并结合生产实践撰写了大量具有较高创新程度和实用价值的优秀论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定, 2014-2016年度共有215 篇论文被评为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其中一等奖 31篇,二等奖 60 篇,三等奖 124篇。

为进一步提升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加快人才成长与提高,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市政府决定对以上获奖论文予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科技工作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再创新业。

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奋发有为、科技报国的科学精神,保持刻苦钻研、创新进取的良好作风,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4-2016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目录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3日
2014-2016年度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目录
一等奖(31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苏政复〔2016〕13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苏政复〔2016〕13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苏政复〔2016〕132号省水利厅:你厅《关于报请批准〈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请示》(苏水资〔2016〕4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你厅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以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核心,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为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三、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2%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保护措施落实,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河湖水域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到2030年,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现象全面遏制,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全面保护。

四、《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作为《规划》实施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强化工作举措,切实推进本地区水资源保护工作。

扬州水环境质量月报

扬州水环境质量月报

扬州市水环境质量月报(2016年5月)2016年5月,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夹江三江营断面水质为地表水Ⅱ类,5个入江支流监测断面中管桥断面水质为地表水Ⅴ类、超标,其他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达标;淮河流域水质考核断面江都西闸、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水质自动监测站省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达标;城市内河水质总体较差,达标率为42.8%。

一、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市列入水质监测范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16家,其中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11家,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5家。

监测结果表明,本月全市16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各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稳定;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比例为25.0%。

表1.1 本月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序号水厂/水源地名称取水水源考核目标水质现状达标情况1 瓜洲源水厂长江Ⅲ类Ⅲ类达标2 廖家沟源水厂廖家沟Ⅲ类Ⅲ类达标3 第五水厂夹江Ⅲ类Ⅲ类达标4 宝应自来水厂京杭大运河Ⅲ类Ⅲ类达标5 宝应潼河饮用水源地(备用)潼河Ⅲ类Ⅲ类达标6 仪征水厂长江Ⅲ类Ⅲ类达标7 仪征备用水厂登月湖Ⅲ类Ⅲ类达标8 高邮自来水厂京杭大运河Ⅲ类Ⅲ类达标9 江都一水厂高水河Ⅲ类Ⅱ类达标10 江都二水厂芒稻河Ⅲ类Ⅱ类达标11 亨达水务取水口长江Ⅲ类Ⅱ类达标表1.2 本月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序号水厂/水源地名称取水水源考核目标水质现状达标情况1 高邮湖西供水有限公司高邮湖水源地高邮湖Ⅲ类Ⅲ类达标2 高邮润邮供水有限公司大运河界首水源地京杭大运河Ⅲ类Ⅲ类达标3 高邮润邮供水有限公司三阳河临泽水源地三阳河Ⅲ类Ⅲ类达标4 高邮润邮供水有限公司三阳河司徒水源地三阳河Ⅲ类Ⅲ类达标5 邵伯水厂邵伯湖Ⅲ类Ⅱ类达标注: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20项指标(水温、化学需氧量、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表2补充项目5项指标和表3特定项目中的33项指标共计58项进行评价。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1.15•【字号】扬府规〔2015〕5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扬府规〔201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扬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0月29日经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扬州市人民政府2015年11月15日扬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各水利(务)管理处(站)等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受委托范围内的有关水资源管理日常工作。

发改、经济和信息化、国土、建设、供水、环保、规划、农业(渔业)、卫生和计划生育、物价、交通(海事)、公安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红线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保护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利用、保护水资源;对节约、保护水资源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六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制定统一规划,包括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扬州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扬府发〔2016〕96号

扬州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扬府发〔2016〕96号

扬州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扬府发〔2016〕9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扬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扬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5月28日扬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节水优先、强力治污、保护水源、加强监管等重大举措,建立“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新扬州。

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采用得到严格管理,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

主要指标。

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或优于Ⅲ类)达到75%以上, 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

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县级以上城镇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

到2030年,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总量 (3)2.1降水量 (3)2.2地表水资源量 (7)2.3地下水资源量(浅层) (7)2.4水资源总量 (8)2.5径流系数与径流模数 (9)三、蓄水动态 (10)3.1地表水动态 (10)3.2地下水动态 (11)四、水资源利用 (16)4.1供水量 (16)4.2用水量 (16)4.3用水指标 (18)五、水资源质量 (19)5.1地表水质量 (19)5.2地下水质量 (24)六、水资源管理 (26)七、大事记 (30)一、综述扬州市地处江淮下游,南濒长江,坐拥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介于东经119°01′~119°54′,北纬32°15′~33°25′之间,总面积6591km2,下辖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

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2016年,扬州市年降水量1475.5mm,折合降水总量97.3亿m3,比多年均值偏多46.8%,属丰水年。

扬州市水资源总量45.8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3.74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0.84亿m3,重复计算水资源量8.78亿m3。

扬州市总供水量35.11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34.94亿m3,地下水开采量0.17亿m3;扬州市总用水量35.11亿m3。

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79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不含火电,下同)10.3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14。

2016年扬州市共监测5座湖泊、1座水库、47条河流水质状况,设立监测站点84个,全年监测总站次1080次,其中Ⅱ类水质占总监测站次的54.5%,Ⅲ类水质占总监测站次的25.4%,Ⅳ类水质占总监测站次的9.4%,Ⅴ类水质占总监测站次的4.5%,劣于Ⅴ类水质占总监测站次的6.2%。

扬州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3.2%,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水质达标率为58.8%。

二、水资源总量2.1降水量2016年扬州市面平均降水量1475.5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46.8%,比上年偏多13.0%。

降水量面上分布呈南大北小态势,最大降水量为广陵区、邗江区、开发区,年降水量为1747.0mm,比多年均值多692.7mm;最小降水量为宝应县,年降水量为1160.3mm,比多年均值多198.8mm。

单站年降水量最大是邗江区瓜洲闸站,降水量为1944.4mm,最小是宝应县陆庄站,降水量为988.4mm。

扬州市各行政分区2016年降水量情况见表2.1。

表2.1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降水量一览表扬州市2016年降水量与多年均值比较见图2-1,与上年比较见图2-2,降水量等值线见图2-3。

图2-1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降水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图2-2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降水量比较图2-32016年扬州市降雨量等值线图按流域分区统计,里下河区降水量最少,平均降水量为1318.5mm;通南区最多,为1771.4mm。

各分区降水量情况见表2.2。

表2.22016年扬州市流域分区降水量情况一览表2016年汛期(5~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57.8%,降水量853.0mm,比多年平均多180.0mm,偏多26.7%;平均梅雨量为381.9mm,比多年平均多142.3mm,偏多59.4%。

汛期降水量和梅雨量详见表2.3。

表2.32016年各行政分区汛期降水量和梅雨量一览表2.2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扬州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3.74亿m3,年径流深663.6mm。

各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4,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5。

表2.42016年各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一览表表2.52016年各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一览表2.3地下水资源量(浅层)2016年扬州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0.84亿m3。

各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见表2.6,各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见表2.7。

表2.62016年各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量一览表表2.72016年各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一览表2.4水资源总量2016年扬州市水资源总量为45.8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3.74亿m3,地下水资源量(浅层)10.84亿m3,重复计算水资源量8.78亿m3。

按行政分区高邮市水资源总量最多,为11.64亿m3;开发区最少,为1.35亿m3。

2016年扬州各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见表2.8、图2-4。

表2.8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一览表单位:亿m3图2-4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比较图2.5径流系数与径流模数2016年扬州市平均径流系数为0.45,各行政分区中开发区最大,为0.55;宝应县最小,为0.33。

2016年扬州市平均径流模数为0.0210m3/S.km2,各行政分区中开发区最大,为0.0305m3/S.km2,宝应县最小,为0.0122m3/S.km2。

各行政分区径流系数与径流模数情况,见表2.9。

表2.92016年各行政分区径流系数与径流模数一览表三、蓄水动态3.1地表水动态3.1.1淮河入江水道2016年,淮河入江水道一线水情平稳,蚌埠闸排水量294.7亿m3,三河闸排水量134.6亿m3,万福闸排水量159.8亿m3。

宝应湖于沟站年平均水位6.53m,相应库容0.81亿m3,年初(2016年1月1日0:00、下同)水位6.65m,年末(2016年12月31日24:00、下同)水位6.55m,年际蓄水量减少409万m3。

高邮湖高邮(高)站年平均水位6.26m,相应库容11.01亿m3,年初水位6.14m,年末水位6.19m,年际蓄水量增加3181万m3。

邵伯湖六闸(三)站年平均水位5.17m,相应库容1.13亿m3,年初水位4.80m,年末水位5.10m,年际蓄水量增加2899万m3。

3.1.2里下河腹部地区入梅前,里下河腹部地区水位正常。

入梅后,受降水影响,里下河腹部地区水位全线上涨并先后超警戒水位,江都抽水站开机抽里下河涝水。

十月底至十一月初,里下河腹部地区再次遭遇强降雨,水位全线上涨并先后超警戒水位,江都抽水站开机抽水。

其后,里下河腹部地区水位恢复正常。

射阳镇最高水位2.47m(7月5日),陆庄最高水位3.23m(10月28日),三垛最高水位2.99m(7月6日)。

江都东闸引水量29.83亿m3,排里下河涝水量为13.60亿m3。

3.1.3里运河2016年,里运河扬州段水位正常,沿线用水由江水、淮水共同补充。

江都抽水站抽江水29.11亿m3,抽里下河涝水13.60亿m3;芒稻闸排水19.48亿m3;经泾河站,江水北上水量为16.84亿m3,淮水南下水量为18.41亿m3。

3.1.4长江来量和沿江潮位长江大通来量较多,年平均流量为32800m3/s,比常年偏多近两成,最大流量为70700m3/s,最小流量为14200m3/s。

沿江各站潮位偏高,最高潮位均超出警戒水位。

三江营最高潮位为5.95m,超警戒水位0.63m,在1951年以来的系列资料中位列第三;瓜洲闸最高潮位为6.69m,超警戒水位1.00m,在1971年以来的系列资料中位列第二;泗源沟闸站最高潮位为7.19m,超警戒水位0.83m,在1961年以来的系列资料中位列第三。

泗源沟闸排水量1.0亿m3,瓜洲闸排水量11.01亿m3。

3.1.5水库蓄量月塘水库年平均水位31.18m,年初水位31.15m,年末水位31.70m,年际蓄水量增加153万m3。

3.2地下水动态3.2.1浅层地下水2016年扬州市浅层地下水监测井布设18眼,其中逐日监测井12眼、5日监测井6眼。

浅层地下水埋深以扬州市区、高邮市区为中心逐渐向外变浅,年最大埋深位于扬州市区扬州站,为4.82m;与上年末相比,鲁垛站下降0.78m,临泽站下降0.80m,大仪站下降0.50m,其他站地下水位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3.2.2深层地下水2016年扬州市共布设89眼深层地下水监测井,其中水位监测井73眼、水质监测井17眼,有1眼监测井同时监测水位和水质。

(1)第Ⅰ承压水该层位布设15眼水位监测井,埋深大于20m的地区位于仪征市马集镇以北区域,最大埋深位于仪征市陈集橡胶厂,为39.26m。

2016年末与上年末相比,部分监测井水位呈上升趋势,仪征市马集镇金营村井升幅最大,为1.13m,仅陈集橡胶厂井水位呈下降趋势,为1.74m。

(2)第Ⅱ承压水该层位布设23眼水位监测井,埋深大于20m的范围分布在高邮马棚~司徒一线以南、高邮江都交界线~邗江槐泗西北的区域,最大埋深位于扬州市区汇丰纺织厂,为35.10m。

2016年末水位与上年末相比,部分监测井水位呈上升趋势,三垛镇潘岔村水厂井升幅最大,达1.69m,高邮其余监测井水位呈下降趋势,临泽中学井降幅最大,达2.00m,埋深等值线与动态变化见图3-1。

(3)第Ⅲ承压水该层位布设30眼水位监测井,埋深大于20m的范围分布在高邮郭集~邵伯湖~邗江槐泗沿线以西的区域,最大埋深位于仪征市大仪镇江苏油田,达29.27m。

2016年末水位与上年末相比,部分监测井水位呈上升趋势,上升区主要位于江都区、宝应县以及高邮市部分区域,高邮市周山镇二水厂升幅最大,达1.40m,埋深等值线与动态变化见图3-2。

(4)第Ⅳ承压水该层位布设有5眼水位监测井,最大埋深位于高邮市西湖水产品加工厂,为24.70m。

2016年该层位大部分监测井呈上升趋势,宝应县广洋湖自来水厂2#井升幅最大,为1.14m。

图3-12016年扬州市Ⅱ承压地下水埋深等值线与动态变化图图3-22016年扬州市Ⅲ承压地下水埋深等值线与动态变化图四、水资源利用4.1供水量2016年扬州市总供水量351124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349462万m3,占扬州市总供水量的99.5%,地下水(深层)供水量1662万m3,占扬州市总供水量的0.5%。

地表水供水量中,当地地表水量为86706万m3,外来水量为262756万m3。

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供水量情况见表4.1。

表4.1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供水量一览表单位:万m34.2用水量2016年扬州市总用水量351124万m3(其中电厂用水量54341万m3)。

各行政分区中高邮市用水量最多,为66581万m3,占总用水量的19.0%;各分项用水中农业用水量最大,为202191万m3,占总用水量的57.6%。

各行政分区用水量情况见表4.2、图4-1。

表4.2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用水量统计表单位:万m3图4-12016年扬州市各行政分区用水量比较图4.3用水指标2016年用水指标主要包含各县(市、区)的农业、一般工业、生活用水与万元GDP用水量指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