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市化进程分析
《包头市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文

《包头市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其城镇化进程对区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包头市城镇化质量,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包头市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包头市城镇化质量实证分析1. 城镇化发展现状包头市作为内蒙古的重要工业城市,其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
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规划滞后、环境污染等。
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等方面,对包头市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对包头市城镇化质量进行量化分析。
3. 实证分析结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包头市城镇化质量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环境友好和城乡统筹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环境污染、城市规划滞后、农村人口外流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包头市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包头市工业发展较快,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2)城市规划滞后: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3)农村人口外流: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导致人口外流,城乡发展不均衡。
2. 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包头市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2)政策支持:政府对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导致城市规划和农村发展滞后。
(3)教育资源不均: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农村人口外流。
四、对策研究1.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1)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环保水平。
正确认识内蒙古城镇化水平

气普 及率 5 . % 6 ,低 8
于 全 国 2 . 个 百 分 55 5
点;人均拥 有道路 面
积 6 4 平 方米 , 全 .7 比 国少 2 6 平 方 耙 污 .2 水 处 理 率 2 . , 6 1% 比 3 奎 国低 8 .1个 百 分 点 : 人 均 套 共 绿 地 60平 方来, 全 国 4 比 少 0 7 平 方耙 人 均 .9
口增加
蒙古 太多数小城镇墨
施落后 , 非农产业 不发 迭, 口堤 人
厦陆 讽喇
散 , 镇特征 明显 不足 , 经井差 城 与
区的小城镇 具有 明显差距 ,但拓
风 险识别就是 对不确 定性及 其危
统计 口径 ,当地人 口多进入城镇统计 低 于奎 国7 6 .、 比奎 国 少 0 9 个 6 百 分 点:垃 圾 粪 便 无 害化 处 理 率 4 . %、 9 5
比 全 国 低 1 .3 百 4 个
分 点 。19 年 ,仝 区 8 9
建制镇 自来水受益率
为 5.% 4 9 ,用水普及 统计 水平 其次 , 城镇规 模偏小 以城 率 为 3 . % 6 8 ,分别低于全 国平 均水平 市非 农业人 口为标 准, 目前 内蒙古没 2 . —4 . 个百分点 平 均每 1 个镇 4 23 9 0 有20 0 万人 口 上的超 太型城 市,1 0 才有 一个套 固。 0 其它如 文教 , 卫生和福 万和 5 万以上城 市只有一 个,其余城 利设 施也 很薄弱 基础设施 水平和城 0 市规模 都较小 .其中z 连 市只有 1 6 镇化 水平 与全 国相 比的“ - .2 一低 一高” 现
内蒙古城市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

内蒙古城市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内蒙古是中国的重要省级行政区域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粮食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蒙古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内蒙古城市化、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其时空耦合关系,以期对内蒙古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内蒙古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内蒙古是中国人口稠密和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功能逐渐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人口聚集的中心,为内蒙古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内蒙古的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内蒙古的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城市规模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不断发展,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城市化也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和升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
二、内蒙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也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的扩张和建设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和污染,草原、湿地和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了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使得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内蒙古的城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增强,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了工业和能源的清洁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了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改善了内蒙古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化也推动了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培育了一批环境保护意识强的市民,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内蒙古城市化与现代化分析

1我区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不同。从一五计划 . 到 改革开 放 时 期 , 现 代 化 超 前 于 城 市化 ; 到 了 是 而 2 世纪末 , 0 我区的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城市化 的发展 速度 , 目前 , 我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全国来说是属较 低层次 , 而我 区的城市化水平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全国城市化率 20 年为 3 . %, 03 9 1 而我 区的城 市化 率为 4 . %。另外 , 16 农村和城市 的现代化水平也有
较 大差 异 。
到很大的提高 , 这一阶段完成 了现代化的第一 阶段 工业现代化 阶段。当城市 发展到一定 程度之
—
后, 城市化过程开始有要素的积聚走向扩散阶段 , 社
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 产业分工更加复杂 , 科学技术
[ 收稿 日期]0 5 8 0 2 0 —0 —3
2 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水平 的地 区、 . 城乡
[ 作者简介 ] 刘艳 (93 , , 16 一)女 内蒙古海拉尔人 , 内蒙古 民族大学 副教授 , 阳农业 大学经 贸学院在读博 士研究 生。主要 沈
从事产权经济 、 市化 、 城 农村 区域发 展等方 面的研 究。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内蒙古 “ 十五” 规划项 目:内蒙古城市化道路 的战 略选择> 项 目编号 :2 4 部分成果 。 《 ( 03 )
F b 2 o e .0 6 Vl . 2No 1 0 3 1 .
内蒙古 城 市 化 与现 代 化 分析
刘 艳 季 欣2 ,
(. 1 内蒙古 民族大 学 政法 学院 , 内蒙古 通辽 0 8 4 ; . 2 0 32 通辽金 山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 内蒙古 通 辽 0 8o 2o ) [ 摘 要] 城市化是伴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而兴起 的, 市对现代 化起 着 巨大的促进作 用 , 现代化 良性发 城 是
内蒙古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内蒙古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引言内蒙古地处我国的北部边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内蒙古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繁荣等方面全面探讨内蒙古的辉煌成就。
发展历程1. 秦汉时期的内蒙古•内蒙古在秦汉时期主要是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区。
•游牧民族在秦汉时期对内蒙古的开发和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元代的内蒙古•元代时期,内蒙古成为蒙古族的故乡和政治中心。
•元朝在内蒙古建立了许多都城和重要的军事要塞。
3. 清代的内蒙古•清朝时期,内蒙古逐渐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实行“九边制度”。
•清朝积极推动内蒙古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成立,标志着内蒙古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内蒙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经济发展1. 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内蒙古大力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农牧业的发展•内蒙古是农牧业大省,拥有广阔的农牧业发展空间。
•内蒙古大力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农牧业产品质量。
3. 工业的兴起•内蒙古的工业发展进步明显,特别是在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内蒙古的工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4. 旅游业的繁荣•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内蒙古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全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社会进步1. 教育事业的发展•内蒙古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了基础教育,提高了教育质量。
•内蒙古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内蒙古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了卫生设施和医疗条件。
•内蒙古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内蒙古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疏 , 城市 布局 比较分 散 , 主要集 中在沿 主 要 交通 干
( ) 市经济 占全 区经 济比重提 高 , 三 城 结构 优化
占总人 口的比重为 4 .0 , 20 年末 , 2 2 % 而 09 内蒙古的 线 的地带 。
20 00年 内蒙 古 城 市 生 产 总 值 占全 区生 产 总 值 的比重 为 4 .% ,09年城市 生 产 总值 占全 区 的 比 62 20 重 为 5 .% ,0年 间提 高 了 1. 85 1 2 3个 百 分 点 。城 市 展 中越来 越发 挥 出核心 的辐射带 动作 用 。 全 区近 年来 产业 结 构 不 断 优 化 , 济 增 长 方 式 经
重 要作用 , 城市 经 济 已经 成 为支 撑 和带 动 自治 区 经 从 空 间分 布上 看 , 部有 1 城 市 , 部 有 4个 城 东 3个 中
城镇 人 口占总 人 口的 比重 是反 映 城市 化水 平 的 主要指标 。20 0 0年 内蒙 古城镇 人 口为 10 . 万 人 , 011 城 镇 人 口 为 1 3. 万 人 , 总 人 口 的 比 重 为 9 5 2 占 5 .0 ,0年 间 城 市 化水 平 提 高 了 1. 1个 百 分 34 % 1 12 点, 基本 上 每 年 以 12 % 速 度 在 提 高 , 现 出 快 速 .5 呈 增 长 的 态 势 , 期 全 国 平 均 每 年 的 增 长 速 度 为 同
济 发展 的主导 力量 。
( ) 市化水 平不 断提 高 一 城
的 中等城市 有 6个 ,0万 以下人 口的小 城市 有 9个 。 2 市 , 部有 3个 城市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区 特大 城 市 西 我
和大 城市 的数 量 较 少 , 主要 以 中等 城 市 和 小 城 市 为 主 , 且空 间分 布呈 现非 均衡 的空 间结 构特 点 , 密 而 东
对内蒙古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了十几个 百分 点 。 内蒙古城 镇化 始终 高 于全 国 同期
发展 速 度 , 镇化 发 展 速度 处 于 城镇 化 快 速 发 展 的 城
阶段 。
各盟 市城 镇化 水平 呈现 出差异 。城 市化 水平 高 的地 区为 乌 海市 、包 头 市 和 阿拉 善 盟 等三 个 盟 市 。 截至 20 0 6年 , 海市 城 市化 水平 达 到 9 . %。 列 乌 21 7 位 全 区第 一 : 头 市 城 市 化水 平 为 7 .7 , 全 区第 包 3 % 居 0 二位 ; 阿拉 善城 市化 水平 为 7 .3 呼 和浩特 市 、 29 %。 呼 伦贝尔 市 、 鄂尔 多斯 市 、 锡林 郭 勒盟 、 巴彦 淖尔 市 、 兴 安盟 等 6个 盟 市 为城 市 化 水 平 中等地 区 。至 2 0 06 年 , 几 个 地 区 城 镇 化 水 平 分 别 是 呼 和 浩 特 市 5 .6 呼 伦 贝 尔 市 6 .9 鄂 尔 多 斯 市 5 .5 、 8 %、 0 1 %、 0 7 % 7 锡 林 郭勒 盟 5 .8 46 %、巴彦 淖 尔市 3 .7 8 %、兴 安盟 4 3 . %; 辽 市 、 峰 市 、 兰察 布 市等 三个 市城 市 34 3 通 赤 乌 化 水平 较 低 。2 0 0 6年 底 , 三个 地 区城 市化 水 平均 在 3 %以下 。不 同地 区城 市化 水平 呈 阶梯状 分布 。 0 f “ 城 型 农牧 区城镇 化 ” 为 内蒙古城 镇 化 四)远 成
进 程 中 的 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城镇 数量 增 多 . 市建 成 区规 模 扩 大 二) 城 到 20 0 8年 , 自治 区市 的个 数 由 1 7 9 9年 的 9个 增加到 2 0个 , 的个 数 由 1 9个增 至 4 3 。西部 镇 0 6个 大开发 十余 年来 , 自治 区在加 快经 济发 展 的同 时 , 统 筹 城 乡发展 , 加快 推进 城镇 化进 程 , 、 、 部地 区 东 中 西 分 别崛 起城镇 群 。以呼和 浩特 、 包头 为 中心 , 鄂尔 多 斯、 巴彦 淖 尔 、 乌兰 察 布 为骨 干 的 中西 部 城 镇群 : 以 赤 峰 、 辽 为 中心 , 通 锡林 浩 特 、 林 郭 勒为 骨 干 的 中 霍 东 部城镇 群 ; 以呼 伦 贝尔 、 乌兰浩 特 为 中心 , 洲里 、 满 牙克 石 、 扎兰 屯 、 阿尔 山为 骨干 的东 部城镇 群 正在 崛 起 。它 们 成 为带 动 区域 城镇 体 系经 济 发展 、 动 区 拉 域经 济增 长 的坚 实基础 。城 市 的聚集 力 和辐射 力不 断增 强 , 带动周 边 地 区中小 城镇社 会 经济发 展 , 吸 是 纳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 的主要 载体 。
推进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问题与路径

推进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问题与路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地,其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基础问题。
本文将系统分析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关路径和对策,以期为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
一、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阔,是内地向蒙古高原联系的枢纽地带,其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在城乡发展中,内蒙古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率较低,农村贫困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受到破坏,城乡差距较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外流等。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发展协调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就是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促进城乡发展互补、资源协调、产业协同、生态互利,实现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
1. 城乡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率较低,且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差距较大。
2. 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
内蒙古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平衡、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农村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3. 产业结构不合理。
内蒙古的产业主要以煤炭、有色金属等重工业为主,农村产业结构相对滞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4. 资源环境受到破坏。
内蒙古的煤炭开采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5. 农村贫困严重。
内蒙古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贫困现象较为突出。
6.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
内蒙古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1. 优化城乡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优化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农工业相结合,推动农村产业的向城镇转移和城市产业向乡村扩展,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然而,城市化所带来不仅是辉煌,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完美的,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问题。
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也称作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的过程是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不断扩散过程。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化既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只有经历了城市化才能真正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内蒙古城市化现状及特点1、城市化人口大幅增长2011年内蒙古城市化率大幅提高,城镇人口比率由2000年的42.2%,增长到2010年的55.5%,年均增长1.3%;2011年比2000年提高13.3个百分点(见表1)。
从城市发展规律,内蒙古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
即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表1 内蒙古城市化率变化表单位:万人,%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
2、城镇规模2011年内蒙古共有城市20个,其中地级市9个、县级市11个,旗县城关镇69个,建制镇达到了388个。
同时,城市的等级规模发生了较大变化,截止到2009年末,我区没有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3个,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2个,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有6个,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有6个。
由此可以看出,我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较少,主要以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主。
4、城镇产业结构到2011年,全区20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3.97亿元,占全年区国内生产总值的58.47%;人均生产总值为65525.5元,高于全区人均水平25243.5元。
其中工业为2307.68亿元,占全区工业的51.24%;工资第三产业为2833.6亿元,占全区第三产业的76.65%。
三种产业之比为9.4:54.5:36.1。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35507元。
5、城镇就业现状2011年内蒙古城镇在岗职工人数达到24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0%。
二、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随着,近几年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也有所提高。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目前,我区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由于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非农业人口持续增加,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产品的消耗量,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工业和建筑业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胁迫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人口高度集聚,各种污染物排放量激增,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却非常脆弱,净化能力有限,从而容易出现各种环境问题。
1、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内蒙古仍有近六成的人口滞留在农村。
2011年内蒙古城市化率为55.5%,高于全国城市化率6.8个百分点。
内蒙古城市化率只体现在人口城市化、数字城市化上,然而内蒙古城市密度、城市建设远远落后于全国其它城市,城市化质量远远低于其他省市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延缓了人口的集聚,最终制约了农村牧区人口的城镇化发展。
3、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
内蒙古目前有20个城市, 分布在118.3 万平方公里上, 城市密度很小, 且城市体系结构不完善, 表现在: 1.城市的规模小, 2.城市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城市个性和特色不突出;3.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 很多城市出现产业虚高度化和同构化, 大中小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
5、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城市化质量差随着近几年内蒙古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盟市、旗县都大搞城市绿地、广场、道路建设,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但相对于全国其它省市比,城市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仍然薄弱。
三、问题的对策1、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区仍应继续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产业选择时,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重视小城镇建设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村牧区也有所发展,但是城镇发展更快,城乡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城乡不平衡加剧。
内蒙古城市数量少,尤其是大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的现状,决定了内蒙古大中城市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有限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在城乡结构转型过程中,必然要伴随着大量农民离开土地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的过程。
但是,由于传统的城市搞工业、农村牧区搞农牧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传统的农牧业部门。
针对上述情况要促进内蒙古的小城镇建设,一是加大对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二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存进农牧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促进农牧民就地转移、就地就业,自主创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撤盟设市的步伐,逐步缩减农牧业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
并且加强社区建设,对进城农牧民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要按其居住地统一纳入社区,加强管理和服务。
采取收缩转移、适当集中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总体规划,健全完善各专项规划。
加快城镇道路交通建设,加快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加快城镇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形成良好的招商引资投资环境。
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积极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建设发展4、加大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还要加大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首先,加大对水资源污染的防治。
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其次,加大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②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③城区与工业区等要合理规划。
④绿化造林,增加地表植被,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倡一水多用、分质用水,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与推广各种节水装置。
5、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城市建设额定融资渠道。
政府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唯一供给者的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靠政府财政投资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我区很多地方政府财政真正能够用在基础设施的资金很少,因此,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鼓励不同体制的经营者投资兴建城市的基础设施,寻求合资、合作式的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新渠道。
完善城市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制度,把新增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体系。
6加强政策管理在我区城市化进程中,应大力强化土地利用管理 ,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 ,加强政府对城市建设的参与力度和对城市化发展的调控强度。
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引导城市和产业的空间发展方向;通过城市规划的真正实施 ,调控城市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
并尽可能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 ,提高政府决策部门的管理水平 ,以推动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1<内蒙古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杨光梅闵庆文。
2007.12<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内蒙古小城市发展研究>云淑萍3<内蒙古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011-06山丹4<关于内蒙古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几点思考>刘俊5、石向实.内蒙古的城市化应走重点发展大中城市之路[j].理论研究.2000(3).6中国城市化特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李国平谭玉刚7中国城市化特征描述、分析与评价周毅8 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9城市化过程中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探任帅10 (2011年城市化进程下内蒙古城市房地产发展浅谈) 张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