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与标准文献数据库
全球知名的5个期刊数据库及网站

全球知名的5个期刊数据库及网站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数据库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 (IEL) ——IEEE 旗下最完整、最有价值的在线数字资源,通过智能的检索平台为您提供创新的文献信息。
其权威的内容覆盖了电气电子、航空航天、计算机、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半导体、纳米技术、机械工程、石油化工、水利水电、能源与核科学等各种技术领域。
280余种英文期刊、1000多种会议文献及2000多种 IEEE 标准。
Nature(《自然》周刊)《自然》周刊(Nature)由Nature出版集团出版,是全球最著名的两大科技期刊之一。
自1869年创刊以来,《自然》周刊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各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重要的突破,已经成为当今自然科学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重要期刊之一。
《自然》周刊所刊载的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各个研究领域,尤其在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卓有成就。
许多新的发现、创新性的文献大多首发于《自然》周刊。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的公布、高温超导研究的新发现、艾滋病研究的新突破等都是在《自然》周刊首先发表的。
我国每年公布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也大多来源于《自然》周刊。
检索方法:直接点击Nature主页,在RESEARCH下选择Articles, 然后点击篇名进入查看原文,点击download pdf则可下载全文。
Science(《科学》)美国《科学》周刊(Science)由爱迪生于1880年创建,现由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是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综合性科学期刊。
《科学在线》(Science Online)是《科学》通过Highwire平台呈现的系列电子出版物。
Science Online系列数据库包括:1、Science《科学》杂志:Science Online最主要的部分,收录《科学》杂志自1997年至今的所有期刊数据。
专利数据库介绍

专利数据库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支持关键词、申请人、发明人等多 种检索方式,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数据更新及时
专利数据库实时更新,确保用户获取到最新的专利信息。
数据质量可靠
专利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可靠,经过专业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缺点
费用较高
大部分专利数据库需要付费使用,对于 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人而言,可能存在费
合需求的专利。
03
专利数据库的利用
专利信息的获取
01
专利检索
通过关键词、申请人、发明人、 专利号等检索条件,快速定位到 相关专利信息。
专利分类
02
03
专利数据更新
根据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和 各国专利分类法,对专利进行分 类整理,便于查找。
实时更新全球范围内的专利数据, 确保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06
实际应用案例分享
企业利用专利数据库的实践
创新研发
企业利用专利数据库进行技术跟 踪、专利分析,挖掘潜在的创新 点,为研发活动提供方向和灵感。
风险规避
通过专利数据库检索,企业可以 了解行业内的专利布局,避免侵 犯他人的专利权,降低潜在的法 律风险。
合作与许可
企业通过专利数据库寻找合作伙 伴或被许可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技术转移转 化,推动产业发展。
02
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基本检索方法
关键词检索
通过输入关键词,检索与关键词相关的专利 信息。
分类检索
根据国际专利分类法或国家专利分类法,通 过选择相应分类进行检索。
申请人/发明人检索
输入申请人或发明人的名称,检索其相关的 专利信息。
公开号检索
专利及专利文献检索

专利权授予的条件之三
创造性—— 创造性亦称先进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 者实用新型要比现有技术先进。表现在: (1)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有本质 的差异。 (2)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专业人员,不能 直接从现有技术中轻易得出构成此发明的必要的技 术特征。
不丧失新颖性的三种情形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作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 会 上 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 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专利制度的主要作用
(三)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 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 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发明技术向全社会的公开与传 播。避免对相同技术的重复研究开发,有利 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生产开发的进步。
专利技术(成果)的特点
独占性——权利人对其专利成果具有独立的
占有、使用、处分权。
*F15B13/043——压力控制设备(85109250)
专利文献利用中的常用概念
(3)几种“日”: 申请日——专利机关受到申请说明书之日。 公开日——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之日。 公告日——三种专利授权公告之日。 优先权日——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同 一项发明在 一个缔约国提出申请之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又向其他缔 约国提出申请,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申请日期作为 后来提出申请的日期,这一申请日就是优先权日。
中国专利权获得的一般过程
发明专利申请
初审(经18个月)
公布(申请公开说明书) 实 审 ( 3 年 )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初步审查
授予专利权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初步审查
2. 专利文献的特征及利用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介绍及使用说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英文名称为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简称NSTL)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心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要,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制订数据加工标准、规范,建立科技文献数据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面向全国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推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数字化应用,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1. 系统资源NSTL网络服务系统拥有丰富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目次、目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网络版全文期刊、图书与工具书。
二次文献数据库涉及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计量检定规程及工具书等文献类型。
外文二次文献库主要包括:1995年以来的1万3千种西文学术期刊、1985年以来世界各地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2001年以来国外出版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1978年以来的美国政府研究报告、以及2000年以来的日俄文重要学术期刊。
专利文摘数据库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七国两组织专利文献。
标准数据库包括:GB标准、ISO标准、IEC标准、BS标准、DIN标准、NF标准和JIS标准。
规程数据库包括: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技术规范及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等。
网络版全文数据库包括NSTL单独及合作购买的国外网络版期刊、中文电子图书等全文文献。
SCI.EI等专利检索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和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其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粹,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
ISTP、EI这两个检索系统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方面相比之下较为宽松。
一.SCI检索系统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
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
SCI 是由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
现为双月刊。
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
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
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
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中文参考文献库

中文参考文献库
中文参考文献库是指收录了大量中文文献的数据库,这些文献包括学术论文、期刊文章、专利、标准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文参考文献库:
1、中国知网(CNKI):中国最大的学术文献数据库之一,收录了大量的中文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2、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了大量的中文期刊、学位论文、专利等,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3、维普资讯:收录了大量的中文期刊、学位论文、专利等,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4、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收录了大量的中文期刊、学位论文、专利等,涉及科技、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以上是常见的中文参考文献库,不同文献库的收录范围和特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文献检索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以确保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特种文献检索

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是指除图书、连续性出版物以外的⽂献所组成的⽂献体系,包括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科技报告、产品资料、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等。
⼀般来讲,⽂献检索要检索各种类型的⽂献,包括图书、期刊、会议⽂献、学位论⽂、科技报告等。
特种⽂献是⽂献检索中⾮常重要的⼀部分资源,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特种⽂献⼀⽅⾯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较宽泛的查找,另⼀⽅⾯可以利⽤⼀些专门的数据库和⽹站进⾏检索和获取。
本章主要探讨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和科技报告等⼏种特种⽂献的检索,⽽且偏重于对⽹络资源的利⽤。
⼀、专利⽂献(⼀)专利⽂献简介1、专利⽂献的概念。
是实⾏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有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的官⽅⽂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2、专利⽂献的种类。
①按法律性质分为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两种。
②按技术内容分为发明专利说明书、实⽤新型专利说明书和外观设计⽂件。
③按加⼯层次分为专利说明书;专利⽂摘、索引、题录、公报等;专利分类表、分类表索引等。
3、中国专利⽂献有以下⼏种形式。
①专利说明书(纸件):②专利说明书(缩微制品),其中,胶卷型(microfilm)依⽂献顺序号排列,平⽚型(microfiche)按国际专利分类号排列;③中国专利⽂献光盘;④中国专利英⽂⽂摘(计算机磁盘);⑤专利公报(中国专利索引)等。
其中③④⑤三种是查找中国专利最常⽤的检索⼯具。
(⼆)国际专利的分类法1、《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
为便于专利⽂献的管理,世界上绝⼤多数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均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的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来对专利⽂献进⾏组织和管理,只有美国、⽇本等少数国家同时采⽤IPC和本国⾃有的专利分类体系。
IPC采⽤“部——⼤类——⼩类——主组——分组”5级分类,其中“部”是⼀级类⽬,共有8个。
以字母A—H表⽰,分别是:A部——⼈类⽣活必需(农、轻、医);B部——作业·运输;C部——化学治⾦;D部——纺织·造纸;E部——固定建筑物(建筑、采矿);F部——机械⼯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部——物理;H部——电学。
专利及标准文献检索

优先权
按照《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所谓优先权, 按照《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所谓优先权,是巴 黎联盟各成员国给予本联盟任一国家的专利申请人的一种 优惠权, 优惠权,即联盟内某国的专利申请人已在某成员国第一次 正式就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正式就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当申请人就该发明创造在 规定的时间内向本联盟其他国家申请专利时, 规定的时间内向本联盟其他国家申请专利时,申请人有权 享有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期。 享有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期。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优先权期 限为12个月,外观设计的优先权期限为6个月。 限为12个月,外观设计的优先权期限为6个月。 个月 PCT: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这 :专利合作条约 是巴黎公约的补充。以一种语言在一个专利局(受理局) 是巴黎公约的补充。以一种语言在一个专利局(受理局) 提出的一件专利申请(国际申请) 提出的一件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在申请人在其申请中 指定)的每一个PCT成员国都有效 。 (指定)的每一个 成员国都有效
专利人权利和义务
专利人权利: 专利人权利:
(1)人身权利。发明人有在专利文件上署名的权力。 )人身权利。发明人有在专利文件上署名的权力。 (2)独占使用权。专利权人可以自己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 )独占使用权。专利权人可以自己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 (3)实施许可权。通过许可合同,被许可方取得专利实施权,即为 )实施许可权。通过许可合同,被许可方取得专利实施权, 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权利。 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权利。被 许可方必须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许可方必须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4)转让权。专利权人以买卖、赠送、交换等方式转移给他人。条 )转让权。专利权人以买卖、赠送、交换等方式转移给他人。 书面合同,并经专利机关登记公告才生效。 件:书面合同,并经专利机关登记公告才生效。 (5)使用标记权。在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 )使用标记权。 专利号的权利。 专利号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文献的特点
❖ 具有法律效力 ❖ 很强的时效性 ❖ 标准文献自成体系,有自己的检索系统 ❖ 标准文献交叉重复、相互引用
标准的法律约束力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推荐性标准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但一经采用就应 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
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8章 专利与标准文献数据库 (2)
标准文献检索
学习要点及要求
★了解标准文献的特点、价值及其分类。
★了解国内外标准文献的检索工具,知晓标准 文献检索的过程。
★能够利用标准网站(中国标准咨询网、中国 标准服务网、ISO标准网)查找有关的标准 信息。
目
录
1、标准及标准文献概述 2、中国标准信息的检索 3、标准全文的获取 4、国际标准及其检索概述
国标分类
按专业编排,专业分类的一、二级类目依《中国标准文献分类
法》 (中标分类)编排。 《中标分类》将标准分成24个大类,
用除了“I”和“O”以外的24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
F
能源、核技术
S
铁路
H
冶金
J
机械
G
化工
N
仪器、仪表
K
电工
M
通信、广播
E 技术
环境保护
L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
二级类目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J70/89”表示“通用机械和 设备”,“J92”代表“机体和运动件”。
GB15743—1995 (中国国家标准) GB2187196 (英国专利)
——区别在于前者有年代编号共同构成完 整的标准号。后者没有年代号。
标准编号
无论是国际标准还是各国标准,在编号方式 上均遵循一种固定格式,通常为“标准代号+流 水号+年代号”。如GB9400-88表示1988年颁布的 第9400号国家标准。
采用关系系指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的程度,分为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和非等效采用。 ❖ Note: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共有国家标准19744项,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8621项,采用率为 43.7%。现有ISO、IEC标准17910项,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 准的6364项,转化率为35.3%。
检索工具
ISO目录 (ISO Catalogue)
主要组成部分
刊期
TC目录、标准号目录、主题 1次/年 索引、作废目录、UDC和TC对 照索引
美国国家标准
ANSI
ANSI目录 (ANSI Catalogue)
分类目录、主题索引、标准 不定期
号目录
(1年或2年)
美国材料与试验 学 ASTM 会标准
ASTM年度标准索引手册(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 Index)
分类目录、主题索引、标准 1次/年 号索引
联邦德国国家标准 DIN
DIN技术规程目录 德国标准英译目录(Catalogu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German Standards)
分类目录、标准号目录、主 题索引
1次/年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
每个分册收集有该专业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和专业标准。
从“书生之家”获取标准 文献
分类浏 览区域
用“guest”登录后的界面
点击“综合性图书 和工具书”大类
点击“标准”小类
通过书生之家检索“中国国家标准 汇编”
输入“中国国 家标准汇编”
检索汇编分册“中国国家标准汇编 62”
输入“中国国家 标准汇编 62”
通过Internet检索中国标准文献的站点很多,但一 般均不免费提供全文。需要全文的用户,可通过中 国标准咨询网(CSS, )或国家科技图 书文献中心(NSTL, )付 费获取。
浙工大图书馆收录的国家标 准
采用两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如:国家标 准(GB)、地方标准(DB ) 、企业标准(Q) 和行业 标准(如农业NY,轻工QB ,“JB”表示机械部标准 等)。地方标准代号由“DB”和省、自治区、直辖 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加斜线组成。如:广东省 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为DB44/T。
中国国家标准代号与英国专 利号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修订) 3.专题标准汇编(化学工业标准汇编、中国环
境保护标准汇编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等)
《化学工业标准汇编》
化学工业标准汇编分:化工综合、无机化 工、有机化工、涂料与颜料、塑料与塑料制 品、化学试剂、橡胶原材料、橡胶制品、橡 胶物理和化学试验方法、染料与染料中间体、 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等分册。
再次由标准号大小确定具体的汇编分册号或修订的年号;
最后,到图书馆相关阅览室借阅或利用书生之家数字书 库阅读一次标准全文。
有关的标准网站
通过Internet检索中国标准文献的站点很多,但一般均不 免费提供全文。
※ 标准信息网站: /WLDH/standard%20.htm
容上有许多重复交叉的现象,且各国之间直接相
互引用有关标准也屡见不鲜。故判断标准的水平
不能简单地以使用范围来评价,而应视具体的技
术参数和具体内容为依据。
标准的采用关系
标准文献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贸易全球化、产 品国际化,要想参与国际竞争,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 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因此各国都在纷纷制定与国际标准兼 容的国家标准。
❖ 中标分类字段不区分字母大小写。 ❖ 关系字段仅对采用或部分采用了国际标准的中国标准有
效,可直接输入被采用国际标准的序号,如被采用国际 标准为ISO1461:1991,检索时输入1461即可。
举 例
被采用 标准号
检索结 果
标准的题录显示
3 标准全文的获 取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集了公开发行的全部现行 国家标准,已经国家标准号编排。该汇编自1983年 出版以来,已出版300多分册,是查阅国家标准原文 的重要工具。
利用分类目录,可以通过分类途径查找到所需的标准。例如, 按分类号“J92”可以查到有关“机体和运动件”的国家标准。
Note:某年的标准目录只收录到上年底前所有的现行 标准。如需查找某现行年的标准文献,可利用当年的 《中国标准化年鉴》,该年鉴中的“国家标准目录” 包括“顺序目录”和“分类目录”,查阅方法同《国 家标准目录》。
※ 中国标准服务网 /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C,简称SAC)在其网站主页上 设置了“标准目录”栏目,提供中国标准文献的题录信 息。 /home.asp
❖ 需作修改的标准列入修订计划,修订的标准顺 序号不变,只是把年号改为修订的年号。
❖ 对已无存在必要的标准,予以废止 (withdraw)。
标 准 的 时 效 性(二)
❖
国家标准的替代
GB/T4270—1999
代替GB/T4270—1984
❖
利用《国家标准修改更正勘误总汇》可了解有关标准的修订、更改或作废
收费 标准
国外标准概述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 际电信联盟(ITU)所制订的标准,以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国际组织所 制订的标准。
ISO、IEC、ITU并称三大国际标准化机构,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占主 导地位。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 构,其主要活动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工作,组织 成员国进行情报交流,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等。
SAC网站的标准目录页 面
标准信息的检 索
检索说明
❖ 标准号字段和被代替标准字段应输入标准的顺序号,而 非标准代号或年代号。
❖ 中文标题和英文标题字段即用关键词检索,国内标准检 索网站多在此字段使用的关键词是任意词,即任一字、 词、词组等都可作为关键词来检索,只有检索题目中的 内容含有所输入的词的文献均会被检中。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 负责有关电气、电子工程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其宗旨是促进电气、 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 解。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主要职责是完成ITU
标准名称
国际标准化 组织标准
简称 ISO
所以说,标准文献具有一定的法律属性,使 产品生产、工程建设、组织管理等有据可依。
标 准 的 时 效 性(一)
标准实施后,根据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 由标准的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适时进行复审,复 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对复审结果按以下3种情况 处理:
❖ 需修改的标准确认继续有效:这种标准不改顺 序号和年号,当标准重版时,在标准封面上、编号 下注明“****年确认有效”字样。
目录及信息总汇》、《中国工农业产品、工程建
设国家标准和部标准》、《国家标准和部标准作
废代替对照目录》、《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目录及信息总汇》、
《中国标准化年鉴》等。
《国家标准目录》的结构及其使 用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由顺序号索引和分类目录 两部分构成。
顺序号索引按标准号的顺序号排列。如果 已知某标准的标准号,欲查其名称、专业分类及 发表、修订、实施日期,即可从该索引指示的相 应页码,去查所需的内容。
信息。
标 准 的 时 效 性(三)
被替代标准系指需作修改的标准,即非现行的标准。由此看出一个 标准不论修订多少次,标准号中的顺序号不变。除非修订中包括了原有 若干个标准,则用其中为主标准的顺序号,而年号数字仍随修订后批准 发布的年份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