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弧垂计算表
弧垂标准范围安规

弧垂标准范围安规一、220kV至500kV的,导地线弧垂允许偏差是±2.5%,大跨越±1%且不得大于1m;导、地线相间弧垂偏差不得超过300mm,大跨越不得超过500mm;同相子导线间弧垂偏差不得超过:220kV为80mm,330kV至500kV为50mm。
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
如小于表5、大于表1 所示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工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
小于表1的安全距离时,应停电进行详见DLT 5168至20xx 《110KV至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二、1000kV的与500kV相同三、110kV:220kV至500kV的,导地线弧垂允许偏差是+5%与至2.5%之间,大跨越±1%且不得大于1m;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4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
导、地线相间弧垂偏差不得超过200mm,大跨越不得超过500mm;无间隔棒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弧垂偏差不得超过100mm。
户外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
四、±800kV直流,与500kV交流相同,详见Q/GDW 226至2008《±8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0、20、35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 m(2.5 m)、2.8 m (2.5 m)、2.9m(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输变电导线弧垂设计标准值

输变电导线弧垂设计标准值
输变电导线的弧垂是指电力线路在两个支柱之间悬挂的最低点离地面的距离。
弧垂的设计标准值是根据导线的材质、截面、长度、风压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的,一般由国家或者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以下是我国目前的输变电导线弧垂设计标准值:
1.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按照《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设计标准》(DL/T 5129-2019)规定,I类区(风压小)的设计弧垂为10%~15%,II类区(风压大)的设计弧垂为15%~25%。
2.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按照《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SD 3007-2014)规定,正常情况下的设计弧垂为15%~20%,在特殊地形或气象条件下,设计弧垂可能会有所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弧垂设计标准值还受到诸如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工程项目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弧垂方案。
架空线路导线及地线的要求

架空线路导线及地线的要求对架空线路导线及地线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方面:材料要求、线间距离要求、弧垂要求、对地及交叉跨越要求、导、地线间的连接要求、导线与地线的配合要求等。
总体要求为:选择具有良好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材料,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参数(限距、弧垂等),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
一、对导、地线材料的要求:1、对导线材料的要求:导线的功能和工况一一传输电能,通电、承受机械荷载。
对其材料的基本要求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及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耐高温和可加工性能,且重量轻、性能稳定,耐磨损,价格低廉等。
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材料主要为铝和钢,前者导电性能好但机械强度较差;后者则导电性能差而机械性能好。
因此目前大多用这两种材料组合制作导线,如钢芯铝绞线等。
2、对地线材料的要求:架空地线的作用:引雷入地,减少雷击线路而跳闸的机会,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架空地线的类别:普通架空地线一不与杆塔绝缘,只起引雷入地的作用;绝缘架空地线一与杆塔绝缘,起引雷入地的作用,还可作载波通讯的通道、地线自身的融冰、检修时电动电源及小功率用户的供电等对普通架空地线材料:只要求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一般采用钢绞线。
对绝缘地线材料: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耐疲劳性、耐腐蚀性能及良好的导电性。
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铝镁合金绞线和铝包铜绞线等。
以降低通讯衰减,提高通讯质量。
二、导线的线间距离要求:导线的线间距离主要指导线间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水平偏移距离。
确定的依据一一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确保导线之间及导线与杆塔接地。
导线的线路间距离主要取决于以下情况:1)导线风偏后对杆塔的最小空气间隙应满足规程要求;2)档距中央导线之间不得发生闪络和鞭击现象。
实践证明:对110kV以上的线路:因为其绝缘子串较长,风偏角大,其线间距离一般由第一种情况控制。
对110kV以下的线路:绝缘子串较短,而档距中央弧垂最大,故以第二种情况来限制导线间的距离。
高压线安全距离

高压线安全距离1 千伏以下 1.0 米1~10 千伏 1.5 米35 千伏 3.0 米66~110 千伏 4.0 米154~220 千伏 5.0 米330 千伏 6.0 米500 千伏 8.5 米1000 千伏 13.5 米我国《电力设备保护条例》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狂风偏状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安全全距离 66 千伏—110 千伏为 40 米。
而依占有关规定,高压线与住所楼应距离 20 米。
如将高压线移到地下,高压电缆外皮到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 米,位于车行道和耕地下,不得小于1 米。
1KV 以下距离为 4 米; 1-10KV距离为 6 米; 35-110KV距离为 8 米;154-220KV距离为 10 米; 350-500KV距离为 15 米。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间最小垂直距离(m) (在最大计算导线弧垂状况下)附表 c.0.1 线路经过地域线路电压 (Kv)< 11-1035-110220330居民区非居民区交通困难地域注: 1.居民区:指工业公司地域、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集镇等人口密集地域;2.非居民区:指居民区之外的地域,固然经常有人、车辆或农业机械抵达,但房子稀罕的地域;3.交通困难地域:指车辆、农业机械不可以抵达的地域。
第附录条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 (考虑自然生长高度 )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切合附表的规定。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 (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 ) 附表线路电压 (kV)< 11-1035-110220330最小垂直距离数线路绝缘子个数, 1-2 个是 10kV,3-4 个为 35kV,7-8个是 110kV。
安全距离,有关的规范里有。
我们的塔吊应离高压线多远才是安全的?35kV 3 米110kV 4 米220kV 5 米110kV 绝缘子串片数不低于8 片220 绝缘子串片数不低于16 片500kV 绝缘子串片数不低于31 片依据这些判断电压等级,而后依据安全施工规范确立安全距离,尽量保持更大的安全距离裕度,防备塔吊受狂风和振动惹起偏移致使触电事故发生在建工程与邻近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多少?1KV 以下距离为 4 米。
输电线路设计-应力弧垂计算模版课件

02
CHAPTER
输电线路应力弧垂计算基础
应力弧垂计算原理
输电线路的应力弧垂计算是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线路的稳定性、 安全性和经济性。
应力弧垂计算原理基于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气象学等相关学科,通过分析线路在 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应力和弧垂,确定线路的安全承载能力。
计算原理主要考虑线路的拉力、重力、风力和冰重等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 解出线路的应力和弧垂。
总结词
高标准设计要求
VS
详细描述
由于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更高的 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因此对线路的设计 要求也更高。需要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 ,确保线路的耐压、机械和电气性能达到 高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 和绝缘措施,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案例二: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
优化线路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
在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地形平坦、地质稳定、避开 不良地质、气象条件良好、建筑物和树木较少的路径。
减少转角和跨越
尽量减少线路中的转角和跨越,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减少 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避开重要设施
应尽量避开重要的设施,如军事设施、机场、油库等,以减少对现 有设施的干扰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总结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还需要充分考 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一系列环保 措施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 用高跨度杆塔、优化线路路径、减少土地占 用等措施,以降低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实现 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三:跨越复杂地形的设计方案
总结词
特殊地理环境应对
线路参数包括导线直径、截面形状、单位长度质量、弹 性模量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线路的应力和弧垂。
22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调整导线弧垂

2导线弧垂作业方法
这次作业,选定在耐张段导线处开断,因此,确定了如下作业方法:
3、地电位电工、等电位电工与地面电工配合同时传递绝缘拉板至作业位置,等电位电工先将绝缘拉板连接在卡线器上(绝缘拉板卡线器与导线防脱保护绳的距离保持20-30mm,导线防脱保护绳的卡线器在绝缘拉板卡线器前端)确保其连接可靠后,地电位电工将绝缘拉板与双钩紧线器连接确保其连接可靠。地电位电工1号、2号将双钩丝杠收紧至绝缘拉板受力后,3号电工检查绝缘拉板受力情况并进行报告,无异常后继续收紧双钩丝杠,使PT挂板成可拆卸状态,等电位电工、地电位电工检查绝缘拉板、丝杠各连接部位是否连接可靠并汇报。
5小结
通过对两边相导线弧垂调整、检修,加强了电力线路施工的精确性、可靠性。这是对带电作业新项目的一次尝试。调整后的导线弧垂及导线接头,运行正常,情况良好。满足了线路的技术要求,为以后输电线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炳生,徐海田.220kV双回路双分裂导线带电调整弧垂[J].东北电力技术,1995,07:49-50+48.
(4)弧垂达到理想状态后,杆上人员重新卡好耐张线夹螺丝,松开紧线器和牵引绳,检查无误后,拆除紧线器和牵引绳,使导线恢复自然状态。如因调整弧垂引起引流线变化,则重新做好引流线,检查无误后,人员即可下杆。在直线杆上将导线重新扎在绝缘子上,拆除保险绳索,人员即可下杆,工作即告结束。
3导线弧垂调整方案
由于观测弧垂时及导线自身塑性伸长及蠕变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且导线的塑性伸长和蠕变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在施工的时候给弧垂进行过紧补偿的时候在竣工验收的时候可能弧垂还超出允许正误差范围(过紧),所以在施工时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经验进行相应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人员灵活掌握弧垂观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就可以加强电力线路施工的精确性、可靠性。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弧垂测量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弧垂测量分析摘要:在电力系统中,采用架空线路进行输电,是当前我国电力输送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要想保证这种输电方式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准确测量弧垂的数值。
而档端法是一种准确测量弧垂数值的方法,研究其具体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弧垂;测量方法引言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弧垂测量,如果观测档处于复杂特殊环境中,此时在地面无法直接竖立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常规方法不再适用,给测量工作带来困难。
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用电需求量日渐增加,既给电力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也给其带来了更多安全与质量方面的压力。
电力能源的特殊性在为人们创造便捷高效生活的同时也同样充斥着诸多安全隐患,高压电线路尤其具有危险性,安全的电网结构既是电力发展的基础,也是电力行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架设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时,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各项施工要点以保障施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质量,以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要点为指导促进其长远发展。
1架空输电线路及输电线路导线弧垂概述1.1架空输电线路(1)架空输电线路的定义导线承担传导电流的功能,必须具有足够的截面以保持合理的通流密度。
导线都是处在高电位。
为了减小电晕放电引起的电能损耗和电磁干扰,导线还应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
超高压输电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多采用分裂导线(即用多根导线组成一相导线。
2分裂、3分裂或 4分裂导线使用最多。
特高压输电线路则采用6、8、10或12分裂导线)。
架空地线(又称避雷线)主要用于防止架空线路遭受雷闪袭击所引起的事故,它与接地装置共同起防雷作用。
绝缘子串是由单个悬式绝缘子串接而成,需满足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主要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来确定每串绝缘子的个数,也可以用棒式绝缘子串接。
对于特殊地段的架空线路,如污秽地区,还需采用特别型号的绝缘子串。
杆塔是架空线路的主要支撑结构,多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构成,根据机械强度和电绝缘强度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1]。
电力架空线路安全距离规定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安全距离要求)
注:500kV送电线路非居民区11m用于导线水平排列,括号内的10.5m用于导线三角排列。
3、架空送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上表的50%。
10、架空送电线路与铁路、公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距离。
导线对被跨物最小垂直距离(m)
注:“至电力线路”括号内数字用于跨越杆(塔)顶。
11、架空送电线路与铁路、公路、电车道、河流、弱电线路、架空送电线路、管道、索道接近的最小水平距离。
最小水平距离(m)
注:接近公路一栏中括号内数值对应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基边缘指公路下缘的隔离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风压比载
0.85 30
α
f
0.85 30
1
C 10
1.2
1.1
最大v g4 g5
复冰V'
无冰风压比载:
最大v g4
复冰V'
无冰风压比载:
0.004707581 复冰风压比载: 0.001382449 五、综合总比载 无冰时总比载:
0.010440255 复冰风压比载:
g5
0.004397493 五、综合总比载 无冰时总比载:
210.93
每公里重 自重比载
q1 g1 b g2
0.019428061
S
49.46
二、冰重比载 复冰厚度 冰重比载 10 线直径 0.003871247 三、垂直总比载
d
18.88
复冰厚度 冰重比载
10 0.010861542
线直径
d
9
三、垂直总比载
g3 α
f
g3
四、风压比载 1 C 10 1.2 1.1
导线比载计算程序
线路名称:110kV东密线
避雷线比载计算程序
避雷008566518 二、冰重比载 总截面
导线型号: LGJ-185/30
一、自重比载 每公里重 自重比载
q1 g1 b g2
0.007344437
732.6 0.00347319
总截面
S
g6 g7 g4 g5 g6 g7
0.005850159 复冰总比载: 0.007473414 风向与导线夹角 α =45° 时 0.00235379 0.000691225 0.004195638 0.007376893
g6 g7 g4 g5 g6 g7
0.013504968 复冰总比载: 0.019919525 风向与避雷线夹角 α =45° 时 0.005220127 0.002198746 0.010031698 0.01955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