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K12学习】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对《技术与设计1》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结合本学期《结构与设计》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结构的设计,能加深学生对设计一般过程的理解与感悟。
二、教学目标通过简单结构设计的体验,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对结构的设计分析与评价,加深对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因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与习惯。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以“可移动凉衣支架”的设计与制作为主线,让学生在设计“可移动凉衣支架”具体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解,并加深对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因素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方法基础上,进行“可移动凉衣支架”的设计与制作,进而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引入问:学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后,同学们有没主动去尝试设计什么?生活中的问题:我家住五楼,我住的这幢房子都没阳台,晒衣服都晒在窗外固定的衣架上,当楼下任何一家晒衣服的时候,我家就不能将刚洗的衣服晒出去,因为滴水会将楼下的衣服弄湿,该怎么办?当衣服快晒干的时候,突然风起云涌要下雨,这是件痛苦的事,因为衣服还没干?想在室内用竹竿暂时挂下衣服,室内又不方便找到放置竹竿的地方,怎么办?6楼再上是楼顶,阳光明媚的时候,经常要把家里四、五张凳子搬运到楼顶用来晒被子,经常要跑好几趟,够累,最重要还要担心被子会不会被风吹起,滑到地上去,怎么办?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引出设计项目——“可移动凉衣支架”的设计。
2、学生设计方案先强调请同学们在参照设计的一般过程方法基础上,进行“可移动凉衣支架”的设计。
然后学生4人一组,分组讨论,进行“可移动凉衣支架”的设计分析和方案构思,并在设计方案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完成方案构思后,学生申请材料和工具,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简单模型的制作。
3、评价优化设计方案选取几个学生作品,请设计者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说出他们设计作品的特点优点,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1《设计的一般过程》(2)教案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1《设计的一般过程》(2)教案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1课时作者:付用明(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
(2)通过对便携式小凳设计需求的分析,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3)经历技术方案的呈现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技术设计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形成平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生活习惯。
(2)体验解决问题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方案的创新性和多种不同的方案。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
五、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课本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阐述了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程序,即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节作铺垫。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体验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
因此本节课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验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全过程,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上,不宜全面展开,以免影响后继课时的开展,建议2课时。
2. 设计理念“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完成一项设计应该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每一个阶段或过程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具体如何去实施,如何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中通用技术 第三章 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的重点之一。
它既是前两章知识的运用,又是后几章的总指导。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中要把各个步骤讲清楚,每个步骤不必讲得太细。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分组讨论和亲自制作模型及课堂测试、评价等活动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 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 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 掌握设计的方案构思方法,初步培养制定方案、制作模型的能力。
5. 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感受测试成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模型制作,(难点)方案的构思和呈现。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小凳模型和原型。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言: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长的过程,一切自有其生长的机理。
人类的设计也是如此。
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开放而有规可矩的原则,是人类设计生生息息、不绝江河的重要保证。
二、展示预习作业(展示学生和老师制作的模型或原型)分组讨论、交流:你在制作小凳的模型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总结:选择材料。
根据三视图的尺寸确定比例,在纸壳上画出各部件图。
加工各部件。
粘合各部件并组装。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1、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他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开展各项活动。
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马上行动:阅读陈晨等同学在设计的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所进行的工作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主要环节具体工作内容调查需求组成小组,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进行实际调查。
分析信息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各统计结果绘制成相应的图表。
确定项目进行讨论,确定便携式小凳作为设计项目。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本次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溶进了第四章和第五章的部分内容,需要2-3个课时完成。
2、教学目标: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
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的内容,知道了设计的基本知识,我们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能力目标: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发现问题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3)、态度和情感:让学生知道在技术设计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形成平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生活习惯。
(4)、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的一般过程难点: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以及设计方案的构思3、教学手段: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课堂教学主线,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动手试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配合教学课件)1、组织教学:学生入座,点名和准备播放课件。
2、新课导入: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
当今很少有产品是偶然被开发出来的。
设计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它还需要动手能力,如测量、画草图、绘图和使用各种工具。
高一通用技术教案 流程的设计9篇

高一通用技术教案流程的设计9篇流程的设计 1一、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设问: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流程设计?1、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1)工作、生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等。
2)生产活动: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安全生产等等。
设问:我们要考虑那些因素?2、分析基本因素(以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为例)1)材料、工艺、设备2)人员和资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是进行流程设计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3)环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是流程设计时应关注的重要因素。
二、流程的设计的步骤(一)按照流程设计的步骤分析稻谷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1、确定目标,明确任务设计稻谷加工工艺流程2、分析基本因素(1)稻谷由什么组成?稻谷由米、糙皮层、稻壳组成(2)稻谷怎样变成米?清除杂质、脱去稻壳和糙皮层。
(3)工艺要求及设备3、确定时序,划分环节(1)环节清理:清除稻谷中各种杂质,以达到砻谷前净谷质量的要求。
砻谷:脱去稻谷的颖壳,获得纯净的糙米。
碾米:碾去糙米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皮层,制成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成品米。
(2)时序4、画出流程图5、检验(二)用流程图给出流程设计的步骤(三)结合材料对流程设计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设计材料:豆浆、豆腐花、豆腐制作工艺流程设计。
来源: 东莞中学通用技术网流程的设计 2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计情境:小黄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车后轮胎时,由于工具不全,就没有研磨周围的胎皮,用胶直接就把补丁贴上去。
这样做可以吗?学生思考后,提出改进意见,并尝试画出流程图。
教师总结:自行车补胎的流程中,用锉子将洞口四周的胎皮锉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补丁与胎皮的附着力更强。
设计的一般过程+课件-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三】制作模型 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方案,体验制作便携式小凳。
你将选择什么样的方案
1、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 2、材料加工的可行性 3、连接方式的设计是否合 理且能够实现 4、最优解决设计方案
【四】测试、评估以及优化
测试:检验产品在操作过程中,其结构和技 术性能等方面是否能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四】测试、评估以及优化
评估:在测试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 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需反复进行。
【四】测试、评估以及优化
优化:分析测试和评价和具体记录, 重视对公众意见的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
孙宇等同学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凳脚板和小凳外观作
了改进和优化。 1.凳面是中空的盒式结构,为了使凳面受压后不发生大的形变,他们在 凳脚板.上部“造”出一个“肩”,这样在凳面受到压力的时候,它的 上板和下板都能得到“肩”形结构的支撑。 2.在凳脚板的左右两侧及下方,各挖去一个弧形板。这样,既减轻了凳 子的质量,又美化了外观,对结构强度的影响也变小了。同时,还增 加了小凳对地面平整度的适应性。
我们今天从最简单的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开始, 来了解设计过程的基本环节。
什么是设计?
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更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 键。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世界上这些实用的产品是怎 样设计出来的吗?是凭空想象的吗?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它从问题出发, 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呢?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轻、体积小,便于携带 3、制作成本不高于5元 4、承重不低于35kg
3.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凳面。
【五】编写产品说明书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地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 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此,要编写好产品说 明书。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1《设计的一般过程》(2)教案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1《设计的一般过程》(2)教案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1课时作者:付用明(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
(2)通过对便携式小凳设计需求的分析,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3)经历技术方案的呈现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技术设计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形成平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生活习惯。
(2)体验解决问题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方案的创新性和多种不同的方案。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
五、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课本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阐述了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程序,即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节作铺垫。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体验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
因此本节课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验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全过程,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上,不宜全面展开,以免影响后继课时的开展,建议2课时。
2. 设计理念“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完成一项设计应该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每一个阶段或过程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具体如何去实施,如何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完整版)高中通用技术第3章第1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高中通用技术第3章第1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课题:第3章第1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执人教:马玉涛班级: 芜湖一中高()班地点:《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3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它是前面学过内容,如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人机关系等的实际应用,而后续4~8章教学内容就是本节内容的逐步展开的。
本节内容从过程上对设计的创意、设计分析、方案构思、实施、优化等进行体验,感受创新设计的过程和魅力。
本节教材以小板凳为设计对象展开教学,但教材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便携式板凳的设计,而是以板凳为载体,通用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给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从总体上把握设计过程的思想。
本次教学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及从教学准备、时间安排等方面考虑,选择了“挠痒扒”作为教学中的设计对象,把小板凳的设计过程迁移过来。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对于设计的价值和意义,能理解设计活动同样需要遵循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设计习惯。
【学情分析】:设计是人的一项基本技能,生活和生产中常会用到的一种技能和方法。
但是学生的设计实践并不多,而且常是没有理论和系统方法的指导。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设计思想或理念去进行设计活动,使学生对设计工作既有形象具体又有抽象概括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运用于设计实践之中.2、能对具体的问题形成多个方案,并选择恰当可行的方案进行实践。
3、理解设计有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从而能对设计不断改进,知道设计过程可能有反复。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发现问题、制定方案、制作实施、评估优化及编写使用说明这一般过程。
2、经历技术方案的构思、表达和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3、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设计的表达、交流和评价能力;在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第三章第一节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中
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46-56 教学日期10.18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知道设计是动态而有
章可循的过程。
2、知道进行设计时,需要有供筛选、整理的多个方案,理解
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和
分析研究问题。
2、经历讨论、合作完成设计活动,形成交流、评价的能力和
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感受技术对社会的价值,初步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
关注社会需求。
2、体会创新的、批判的、开放的设计思维,感受设计的魅力。
教学重点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的构思和呈现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试验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什么是技术、什么是设计以及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
学生多数认为设计是一种随意的行为,灵感来了就可以设计,因此本节课的
重点之一就是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知道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
循的过程。
我通过设计桥梁的游戏让学生对设计的过程有一定的感受。
设计的过程包括五大部分,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做概括性的介绍,让学生对此有总体上的
把握。
对于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由于本次课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掌握,后续课程中会详细介绍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因此把握好关键点是本
次课程的关键。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引入1.提问:大家猜猜这是什么?
“它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
2.提问: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大桥吗?
现在存世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长度有36公
里。
美丽的悉尼海港大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设计并模拟搭建一个桥梁,在
这个过程中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
思考
回答
欣赏
实例
引出,
贴近
生活
二、新授
我们需要借助一个游戏软件来完成。
(只搭桥面,
故意出现失败情况)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需要明确的问题——
限制条件:材料种类:(桥面、桥接、绳索。
)
材料尺寸:桥面≤3.3m、桥接≤3.3m ,
绳索≤13.3m
资金量
连接点位置
设计目标:让人和箱子安全通过
节约成本(桥面: 43元/米,桥接39元/
米,绳索29元/米)
美观创意
提问:可以把目标排序吗?
目标排序——实用性、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目标
二、制定设计方案
明确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制定设计方案。
1.设计分析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们知道桥梁有哪些结构吗?
根据这幅图的节点位置,你想设计哪种结构类型的桥
梁?
如果设计斜拉式,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设计拱桥式,需要注意什么?。
2.设计草图
进行了设计分析,我们就可以画设计草图并制作了。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在电脑上画设计草图,模拟搭建,并测试。
要求: 1.安全过桥
2.节约成本
3.美观创意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学生现场演示测试桥梁承重
提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改进优化吗?
如何优化?
还有比这个作品成本更低的吗?展示
观看
讨论
听讲
回答
讨论
设计
由于
演示
搭建
失败,
学生
自发
的感
受到
应按
照一
定的
程序
进行
设计
充分
的设
计分
析为
制作
做准
备
实际
操作
体验
新知
体会
测试
与优
化
三、小结回顾一下刚才大家设计桥梁的过程,我们经历了哪些步
骤?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二、制定设计方案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因为今天我们是模拟建造桥梁,在真正的设计生产中还
回答巩固
新知
需要一个步骤就是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四、实践与提高新闻:重庆一在建长江大桥垮塌多人失踪
这是最近的一条新闻,由于事故原因还没有调查结果,
但是我们可以从技术设计的角度谈谈,你认为在技术设
计过程应注意些什么?
严谨、材料质量、充分的设计准备、评估、设计合理。
学生讨
论、回答
培养
严谨
的技
术观、
社会
责任
感
板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二、制定设计方案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