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

合集下载

八大复句

八大复句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1.并列关系常见的并列关系复句主要包括平列式并列和对照式并列两种。

(1)平列式并列几个分句平列地叙述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无主次之分。

表示平列式并列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既……又……、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同时、另外等。

【示例】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既要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又要坚持理性、平和、规范执法。

(2)对照式并列前后分句意义相反或相对,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对照来说明情况或者表达所要肯定的意思,分句之间有主次之分。

表示对照式并列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不是……而是……、是……不是……。

【示例】绿色发展不是停止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立足国情发展。

2.承接关系表示承接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继而等。

【示例】围湖造田搞了两年,继而“把草甸子变成粮仓”会战又闹了好几年——土地沙化的病根子就是这么埋下的。

3.递进关系表示递进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尤其、甚至等。

【示例】继续把西部大开发推向前进,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5.转折关系表示转折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等。

【示例】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但是,在培育新兴产业的道路上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突出的是体制制约和需求制约“两大”难题。

6、条件复句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无论、任凭搭配用的:只有…….才只要……就一旦…….便除非……不除非……否则不管……都不管……总无论……也任凭……也例句:1、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常见复句类型及相关词

常见复句类型及相关词

常见复句类型及相关词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分句组成的句子结构。

它们通过特定的连接词或连接词组进行连接,展示了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和关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复句类型及相关的连接词。

1. 并列复句(Coordinative Clauses)并列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主句并列构成的复句。

主句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相互独立,没有因果关系。

以下是常用的并列连接词:- 和(and):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并列关系。

- 或(or):表示选择关系,表示两者之间的二选一。

- 但是/可是(but):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

- 同时(meanwhile):表示两个或多个事件同时发生。

2. 转折复句(Adversative Clauses)转折复句用于表达对比、转折或相反的关系。

以下是常用的转折连接词:- 虽然/尽管(although):表示转折关系,引导一个相反的情况。

- 然而(however):表示意思的转折。

- 与此相反(on the contrary):表示对比关系。

3. 原因复句(Causal Clauses)原因复句用于表示某件事情的原因。

以下是常用的原因连接词:- 因为(because):表示原因。

- 由于(due to):表示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

- 所以/因此(so):表示由前面的情况所导致的结果。

4. 条件复句(Conditional Clauses)条件复句用于表示一个条件和其可能的结果。

以下是常用的条件连接词:- 如果(if):表示假设或条件。

- 除非(unless):表示条件,只有在某个条件成立时才会发生。

- 假如/假使(suppose):表示假设的情况。

5. 目的复句(Final Clauses)目的复句用于表示一个目标或意图。

以下是常用的目的连接词:- 为了(in order to):表示为达到某个目的。

- 以便(so that):表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

- 这样…以便(so that):表示为了实现某个结果。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复句类型及相关的连接词。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一、复句概说(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

例1: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似乎是无形的,但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自然科学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例2:在经过战争、吞并和融合之后,华夏族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乃至东亚大陆人数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实力最强的民族,占据了当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二)复句的特点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内容。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3、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

例1: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例2: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4、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例2:这类信件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被历史学家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例1“不是……而是”表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2“不仅……而且”表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三)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而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分句构成。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结构是否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分句时,与另一个分句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主谓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是不同的。

例1: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例2: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语文语法讲解之复句

语文语法讲解之复句

语文语法讲解之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复句类型有如下几种:①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③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④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⑤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十种复句类型

十种复句类型

十种复句类型1. 原因-结果复句复句示例:由于天气太热,他决定去游泳。

2. 条件-结果复句复句示例:如果你学习努力,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 让步复句复句示例:尽管天气很冷,他还是坚持去跑步。

4. 目的复句复句示例:我们去购物是为了买一些需要的生活用品。

5. 方式复句复句示例:他用非常轻柔的声音说话,以免吵醒睡觉的人。

6. 条件-让步复句复句示例:即使你累了,你也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7. 比较复句复句示例:他越努力,进步得越快。

8. 时间复句复句示例:当我打开门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9. 目的状语从句复句示例:我买这本书是为了提高我的知识水平。

10. 条件状语从句复句示例: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自从我小时候开始,我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因是,我每天都会听到父母放的各种音乐,从古典到流行,从摇滚到爵士,无所不包。

这使得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这个艺术形式产生了深厚的热爱。

然而,一开始我并不懂音乐的原理,所以就开始主动学习。

每天晚上,我都会独自躲在房间里,尝试弹奏钢琴。

虽然一开始进展很慢,但我并没有放弃。

于是,我决定找一位专业的音乐老师来指导我,并帮助我解决困惑。

条件是,我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并且学会音乐理论知识。

于是,我找到了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

尽管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技术不熟练和音乐理论不够扎实等等,但我从未放弃。

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我都会坚持练习。

我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自己的音乐水平不断提高。

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能够传递一些正能量给人们,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因此,我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音乐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时,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证明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是因为我一直坚持学习音乐,所以我的技术逐渐变得更加熟练。

复句主要有八种类型

复句主要有八种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复句实例

复句实例

1.因果复句:
因为今天有点头痛,所以不能去上班。

既然你这么得不想做,那么就放弃吧。

2.假设复句:
如果他没有来,那我们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即使你做更多的解释,他也不会相信你。

3.条件复句:
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境地,都要把他人放在先于自己的位置。

4.并列复句: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双手却在不停的颤抖着。

老师即没有批改他的作业,又没有批评他。

5.递进复句:
他不但在学校里表现优异,而且在社会上也是个有责任感的学生。

尚且对于老师他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一个好欺负的同学呢!
6.选择复句:
这次旅行,我们或者去加拿大,或者去美国,还没有决定。

导致同学之间不愉快的人,不是你,就是他。

7.转折复句:
虽然你的表现一贯不错,但这次你是真的错了。

尽管他尽了所有努力,也没能使自己的团队反败为胜。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   复句
(2)反方向递进 过去我们叫他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
从“不生气”递进到“摸着胡子乐”。“摸着胡子乐”与 “生气”是反 方向的。又如: 李大爷不但没有一丝笑意,脸色反而严肃起来。
“没有一丝笑意”接近“严肃”,但还不等于“严肃”。前 句用“不但” 引出“没有一丝笑意”,似乎这是违背常理的,后句在这个有 违
5.假设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正句为随着这个假设情况而产 生的结果。关联词语一般是:“如果…,则… 。”或“即使…, 也…”。 “即使”所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如果”所表示的 情况 可以是假设的,也可以表示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例如: 即使跟我没有关系,我也要管。 “跟我没有关系”是假设的。 如果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则 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前身了。 “如果”后是已经的事实,后面是推断。
的孩子。 她买了一件大衣,( )是羊毛的。
上面这几个句子,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承前一分句的宾语 而省掉了。又如:
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 )丝毫也不能自 满。
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掉了。
2. 分句主语不相同时: 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
如:优点展现得越充分,缺点也往往暴露得越多。 这个情况很重要,( )得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这个句子后一分句省略的主语得依靠语境来确定。当后一
是说…)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
其…,不如…)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
都…) 假设关系(如果…,则…/ 即使…,也…)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就…) 目的关系(…,以便…/ …,为的是…/…,以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 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 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 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关联词: 关联词: 既... ...又... ... ...又 一方面... ...一方面 一方面... 一方面... ...一方面... ... 不是... ...而是 而是... 不是... ...而是... ... 也、又、还、
(二)承接复句
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 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 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 能变动。 能变动。 关联词: 于是B” 然后B” B”、 关联词:“A, 于是B” 、“A, 然后B”、 “A, 接着B”、 :“A, 便B” 接着B”、 B” 例句:她进入这个世界, 例句:她进入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 以真诚。 以真诚。
二、单句和复句区别 一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 一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个数 一个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连动句、兼语句 一个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连动句、 除外), 复句由几个单句形式(即分句)构成, ),而 除外),而复句由几个单句形式(即分句)构成, 因此包含不止一个谓语。 因此包含不止一个谓语。 例如: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 例如: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 你虽然学习 努力,但是没有找到 学习很 找到好的学 你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好的学 习方法,所以成绩才不理想 理想。 习方法,所以成绩才不理想。
(十)目的复句
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 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 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 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 种行为的目的。 种行为的目的。 关联词: 为的是、以免、省得等。 关联词:为了 、为的是、以免、省得等。 例如: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例如: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他闹情绪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 一趟。 一趟。
(三)递进复句 三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 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关联词:不但(不光、不只、不仅) 关联词:不但(不光、不只、不仅)…… 而且( 而且(又、还)…… 而且、并且、尚且……何况…… ……何况 而且、并且、尚且……何况…… 别说A,就连(就是) A,就连 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 例句: 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 学习好 工作好 思想好。 思想好。 老年人尚且有那么大的干劲,何况我 尚且有那么大的干劲 老年人尚且有那么大的干劲,何况我 们青年人呢? 们青年人呢?
三、几种与复句类似的单句 1、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就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 主谓谓语句就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 这种句子存在着两个主语, 子,这种句子存在着两个主语,即一个句 子的主语(大主语), ),一个主谓短语的主 子的主语(大主语),一个主谓短语的主 小主语)。 语(小主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大家都赞成 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五)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 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 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 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关联词:虽然……但是…… ……但是 关联词:虽然……但是…… 尽管……也…… 尽管……也 …… 然而、不过、可是、 然而、不过、可是、却 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人类更伟大。 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争论是常常有的,不过这种争论纯粹是关 争论是常常有的,不过这种争论纯粹是关 于创作的。 于创作的。


利辛高级中学 张金宏
一、什么是复句 什么是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 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如: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 例如: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 他惶恐地站在祖父面前,不敢叫醒祖父, 他惶恐地站在祖父面前,不敢叫醒祖父, 自己又不敢走。 自己又不敢走。
(九)解说复句
也称总分复句。 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 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 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 用几个分句表达。 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 是非正义的。 是非正义的。 错误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 错误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 是年纪。 是年纪。
练习:判别下列复句类型。 练习:判别下列复句类型。
1.谎报军情,就会打败仗。 1.谎报军情,就会打败仗。 谎报军情 ( 条件 ) ) 2.一旦条件变了,就什么也干不成。( 2.一旦条件变了,就什么也干不成。( 假设 一旦条件变了 3.人们挤到甲板上, 3.人们挤到甲板上,告别那退入暮霭中的半 人们挤到甲板上 岛之城。( 并列 ) 岛之城。( 4.这个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 4.这个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 这个比喻不但贴切 ( 递进 ) 他既然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 5. 他既然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 因果 )
例如:树木既能绿化环境, 例如: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 鲜空气, 能平衡生态环境, 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 地球。 地球。 我到这座城市一方面是洽谈业务, 一方面是洽谈业务 我到这座城市一方面是洽谈业务, 另一方面是看望老朋友不是意识决定存 另一方面是看望老朋友不是意识决定存 是看望老朋友不是 而是存在决定意识她会打篮球 存在决定意识她会打篮球, 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她会打篮球,也会 打网球
(八)条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 提出一个条件, 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 生的结果。 生的结果。 关联词:只有...... ......才 关联词:只有......才...... 只要…… ……就 只要……就…… 除非...... ......才 除非......才...... 无论(任凭) 无论(任凭)...... 都(也)...... 例如:只有党风正 党风正, 能事业兴。 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除非是到了春天 是到了春天,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 鹃花。 鹃花。
(六)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 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关联词: 因为A,所以B 关联词: 因为A 所以B 既然A, A,就 既然A,就B 由于、因此 由于、 例如: 因为有坚定的信念 所以遇到困难 有坚定的信念, 例如:他因为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 从不气馁。 从不气馁。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 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分句之间的关系常 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的语法单位 用连词、 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 短语来表示。 短语来表示。 例如:祖父的声音虽然严厉, 例如:祖父的声音虽然严厉,但是比先 前温和多了。 前温和多了。 既然润叶姐不明说,他也不好问。 既然润叶姐不明说,他也不好问。
二看有无包含 复句的各分句不能互相包含( 复句的各分句不能互相包含(至少有一部 分不做其它部分的句子的成分) 分不做其它部分的句子的成分) 例如:他呆呆地立在黑暗中, 例如:他呆呆地立在黑暗中,把手伸进自己的衣 紧紧地捏住了那个小纸包。 兜,紧紧地捏住了那个小纸包。 他们两人现在的交往, 他们两人现在的交往,倒比开始时自然多 并且对对方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 了,并且对对方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 人们惊异地发现, 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 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 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 了粉红的花蕾。 了粉红的花蕾。
6、带“作状语的介宾短语”的单句 作状语的介宾短语” 带有句首状语 作状语的是介宾短语) 句首状语( 带有句首状语(作状语的是介宾短语)的单 句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复句,这样,需要特别注意。 句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复句,这样,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 例如: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 长期的劳累过度 院了。 院了。 根据往常的经验, 根据往常的经验,这场黄风是天气变暖的 先兆。 先兆。 自从他有了记忆以来, 自从他有了记忆以来,他的脑筋里就有一 个相貌庄严的祖父的影子。 个相貌庄严的祖父的影子。
三看有无语音停顿 句子的谓语不止一个谓语动词,如果这些 句子的谓语不止一个谓语动词,如果这些 动词短语间没有语音停顿, 动词短语间没有语音停顿,只有句尾才有一个大 的停顿,这个句子就是单句。反之,就是复句。 的停顿,这个句子就是单句。反之,就是复句。 例如: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例如: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藓苔,烧水喝。
四、复句的类型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 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 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 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 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 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 类型。 类型。
(一)并列复句 一
2、连动句 拿起斧头跑到树林狠命地砍着那棵树 斧头跑到树林狠命地砍着那棵树。 他拿起斧头跑到树林狠命地砍着那棵树。 3、句中有停顿的兼语句 例如: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 例如: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 保存 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 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 展。 4、复句形式做成分的单句 例如: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 例如: 相信, 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 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 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