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保定市青少年宫爵士鼓教学大纲
架子鼓教学体系教案模板

架子鼓教学体系教案模板教案标题:架子鼓教学体系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架子鼓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2. 学生能够演奏简单的架子鼓节奏和乐曲。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架子鼓的基本乐理知识。
4. 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与其他乐手协调演奏。
教学内容:1. 架子鼓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架子鼓的基本技巧和手法,包括击打、滚动、填充、节奏变化等。
3. 架子鼓的基本乐理知识,如节拍、拍子、音符等。
4. 架子鼓的演奏技巧,如调整音量、速度、力度等。
5. 架子鼓与其他乐器的合奏和合作。
教学步骤:引入环节:1. 向学生介绍架子鼓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架子鼓的基本知识。
主体教学:2. 教授架子鼓的基本技巧和手法,包括正确的击打姿势、手腕和手指的运动等。
3. 演示并练习简单的架子鼓节奏和乐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4. 介绍架子鼓的基本乐理知识,如节拍、拍子、音符等,并进行相关练习。
5.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演奏,让他们学会与其他乐手协调演奏。
巩固练习:6. 安排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的架子鼓技巧和乐曲。
7.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自己编写简单的架子鼓节奏和乐曲。
总结回顾:8. 回顾所学的架子鼓基本知识和技巧,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9. 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和练习。
教学评估:10.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11. 评估学生在个人或小组练习中的技巧和乐曲演奏水平。
1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1. 架子鼓乐器及其配件。
2. 架子鼓教材和乐谱。
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录像资料。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架子鼓比赛或演出,提供更多的演奏机会和挑战。
2. 推荐学生参加架子鼓培训班或个人辅导,进一步提高技巧和水平。
3.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乐队或合唱团等音乐团体,培养合作和表演能力。
这个教案模板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同年龄和学习水平的学生。
大学架子鼓教案模板

大学架子鼓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1. 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单击、双击、滚奏等;2. 节奏控制:学习常见的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三连音节奏;3. 简单曲目的演奏:选取适合初学者的曲目进行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技巧,提高其演奏水平;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其能够独立演奏简单曲目;3. 激发学生对架子鼓的兴趣,提高其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控制,尤其是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的掌握;2. 教学重点: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架子鼓一套、音响设备、教学PPT;2. 学具:鼓棒、哑鼓、节拍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架子鼓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架子鼓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与示范:(1)介绍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单击、双击、滚奏等;(2)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技巧的演奏方法;(3)讲解节奏控制,以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选取简单曲目进行实践,加强学生对技巧和节奏的掌握;(3)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提高其演奏信心。
4. 随堂练习:(1)给出一个简单的节奏,让学生进行击打练习;(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架子鼓基本演奏技巧:单击、双击、滚奏;2. 节奏控制: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连音;3. 简单曲目演奏:曲目名称及节奏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单击、双击、滚奏等基本演奏技巧;(2)熟练掌握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节奏;(3)演奏本节课所学的简单曲目。
2. 答案:(2)节奏掌握:跟随节拍器进行练习;(3)曲目演奏:参照课堂所学进行演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观看更多架子鼓表演视频,拓宽视野;(2)推荐学生参加校内外架子鼓比赛,提高演奏水平;(3)引导学生探索更多音乐风格,丰富演奏曲目。
2012-2013鼓号队训练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丁嘴中心学校鼓号队活动计划少年鼓号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
鼓号队的精彩表演,能体现少先队独有的特色,能扩大少先队的声势。
参加鼓号队的队员,展示出他们的朝气勃勃、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少年鼓号队能推进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提高少先队礼仪活动的整体水平,将成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实施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纪律训练的有效载体。
一、指导思想:通过对鼓号队员的培训,训练出一支高标准的少先队鼓号队,让鼓号队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继续发扬“敢于竞争,富于创新,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学校争光,为少先队扬威,开阔队员视野,开发智力,从小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目标:1、通过鼓号队的训练,使鼓号队的全体成员都能熟练自如地演奏各自的乐器。
2、通过鼓号队的训练,使鼓号队的全体成员都能产生一种自豪感、集体荣誉感。
3、鼓号队通过训练,能在演奏必会曲目的基础上演奏指定乐曲。
4、鼓号队通过训练,能承担学校迎宾和大型活动奏乐的重任。
5、鼓号队通过训练,能确保鼓号队在各种赛事中取得较好成绩,争取突出名次。
三、训练模式:1、以老师指导为主;2、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3、采取老队员带新队员,小组与全体相结合训练的模式;4、树立精品意识,争取家长支持,做好安全工作。
四、训练时间:1、分组训练2、大组训练:周五中午五、训练内容:1、少先队鼓、镲、号的基本训练2、少先队鼓号曲(0套,1套)六、训练计划:十月份:确定鼓号队成员名单分组进行大鼓小鼓、十一月份:分组进行大镲小镲训练分组进行号训练十二月份:进行大组配合训练和列队训练基本的鼓号曲(0套)。
业余鼓手训练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鼓手演奏技巧和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和舞台表演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鼓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2. 鼓的演奏技巧:鼓槌的使用、力度控制、节奏感训练3. 常见音乐节奏和打击乐组合4. 鼓手与乐队的配合与互动教学准备:1. 鼓手教材2. 鼓槌、鼓棒等教学用具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音响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鼓在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基本知识讲解1. 鼓的基本构造:鼓面、鼓腔、鼓槌等。
2. 鼓的演奏姿势:站立姿势、坐姿等。
三、鼓的演奏技巧1. 鼓槌的使用:正确握槌、击打鼓面的方法。
2. 力度控制:轻击、重击、快击等技巧。
3. 节奏感训练:通过听音乐、跟随节奏打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四、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一位鼓手,其他同学负责指挥。
2.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击打练习。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技巧。
二、常见音乐节奏和打击乐组合1. 教师讲解常见音乐节奏,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
2. 介绍打击乐组合,如:爵士鼓、摇滚鼓等。
三、鼓手与乐队的配合与互动1. 教师讲解鼓手在乐队中的角色和作用。
2. 学生分组,进行乐队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一位鼓手,其他同学负责演奏乐器。
2.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击打和合奏练习。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爵士鼓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爵士鼓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爵士鼓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方面具有重要性。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大纲、老师水平不一、学生学习兴趣波动、学习资源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改进爵士鼓基础教育,推动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爵士鼓基础教育、问题、对策、教学大纲、老师水平、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资源、改进努力、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爵士鼓基础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爵士鼓基础教育,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鼓技和演奏技巧,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耐心和专注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对学生的音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更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爵士鼓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音乐才能和技巧方面,更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爵士鼓基础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爵士鼓基础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 正文2.1 爵士鼓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大纲:目前在爵士鼓基础教育中,很多学校或教师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学习时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学生难以从一个基础概念逐步扩展到更高级的技巧和乐曲演奏,这样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或学习停滞的情况。
2. 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另一个问题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可能缺乏专业的爵士鼓教育背景,或者缺乏更新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这会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学习兴趣不稳定:在爵士鼓基础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不稳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爵士鼓音乐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或者由于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难度,学生可能出现学习动力不足或者提前放弃学习的情况。
架子鼓歌曲教学课程设计

架子鼓歌曲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掌握架子鼓的基本部件及其功能;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架子鼓节奏和打击技巧;3.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一首课本上推荐的架子鼓歌曲的演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组装和调整架子鼓,确保演奏效果;2. 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演奏课本中的基本节奏,并展示流畅的鼓点过渡;3. 学生能够通过合奏展示团队协作能力,并具备基本的即兴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是对打击乐的兴趣;2. 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倾听和配合,增强集体荣誉感;3. 学生通过架子鼓学习,培养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本课程设计针对的是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低年级学生,结合他们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强的音乐技能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塑造,确保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四章《打击乐基础》内容进行设计。
1. 架子鼓基本知识:介绍架子鼓的起源、基本部件(如鼓面、鼓桶、踏板等)及其功能,让学生对架子鼓有全面的了解。
2. 基本打击技巧:教授基本的鼓棒握法、打击姿势,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打击方法,并学习简单的鼓点节奏。
3. 架子鼓歌曲学习:选取课本推荐的《小星星》和《童年》两首歌曲进行教学,分别对应初级和中级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演奏技巧。
4. 节奏训练:通过练习课本中的节奏练习曲,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打击技巧。
5. 团队协作与合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合奏,培养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6. 创作与展示: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架子鼓基本知识介绍,基本打击技巧教学。
学打架子鼓(爵士鼓)基本功练习方法及基本技巧注意事项

学打架子鼓(爵士鼓)基本功练习方法及基本技巧注意事项学打架子鼓的基本功 1.双脚锤的练习是优秀鼓手基本素质之一。
踩锤要选择比较好的。
转动良好的踩锤。
不要太小的。
(1)每一下击打都要让锤头抬起。
不要压在鼓皮上起不来。
(2)发力:慢的是脚腕保持弹性。
大小腿发力。
快的是脚腕发力结合大小腿轻压。
2.基本的踩锤脚法在使用单踩时,你的前脚掌应踏在踏板的中前部,而不要顶到头或是太靠后!预备动作时,脚跟应是“虚落下”的,踩棰头离开底鼓面20公分左右控好(很重要),脚掌及大腿应该放松。
(不要学习那种始终提着脚跟的方法)。
每一次击打应该大腿、小腿带动脚跟、脚掌依次抬起,(脚跟离开踏板但脚掌不要离开踏板),此时棰头离开鼓面至击打最高点(根据不同需要,可以调整离开的距离)。
下落时,大腿、小腿是自然下落。
不要用力,应该继续保持松弛状态。
脚腕发力,在脚跟落下的同时,用脚腕带动脚掌下踏!完成踩棰击打鼓面的动作。
击打完毕,棰头自然弹起,同时,脚跟落下,将棰头控制在离鼓面20公分处,不要晃动。
完成一次击打。
双踩时,左脚的方法和右脚是一样的。
3.双击3、5、7连音。
例如,拿5连音做示范:RRLLR RLLRR LLRRL LR—RLL手法是这样的:R代表右手,L代表左手。
每拍的第一个音加重。
这个练习是古典打击乐的经典练习。
对于瞬间的手指反应有很好的提高作用。
是每天必练的练习。
单击是基本功训练里最重要的一环。
也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训练步骤:1.做在鼓边,安静放松。
肩头到指尖的身体部分全部放松。
手心向上,平摊。
感受放松的感觉。
然后拿起鼓锤。
2.握锤姿势。
以前3个手指为主握住鼓锤。
所谓3个手指拿鸡蛋。
手面的两个手指起辅助控制的作用。
大拇指宜在食指和中指中间的位置,起杠杆作用。
虎El要有空,不可以闭死。
3.发力:意念在棒尖。
棒尖划起弧线。
带动手指打开。
手指完全打开后带动手腕打开。
手腕完全打开后带动手臂运动。
个人感觉所谓的打鼓靠手腕是不对的说法。
架子鼓教育教学计划

架子鼓教育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架子鼓教程》的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鼓棒的握法与击打位置、基本节奏型练习、双踩的技巧以及简单的独奏曲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鼓棒的正确握法与击打位置,提高击打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基本节奏型,增强节奏感。
3. 训练学生运用双踩技巧,提高演奏的丰富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鼓棒的握法与击打位置,基本节奏型的练习。
难点:双踩技巧的运用,以及独奏曲目的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架子鼓、鼓槌、音响设备。
学具:鼓棒、节拍器、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架子鼓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架子鼓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鼓棒的握法与击打位置: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3. 基本节奏型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型,学生跟随节拍器练习,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 双踩技巧讲解与练习:教师示范双踩技巧,学生跟随练习,逐渐提高速度和难度。
5. 独奏曲目练习:教师出示简单曲目,学生独立演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鼓棒的握法与击打位置2. 基本节奏型练习3. 双踩技巧4. 独奏曲目七、作业设计1. 练习鼓棒的正确握法与击打位置,要求拍子清晰,无误。
3. 练习双踩技巧,要求平稳、有力。
4. 演奏曲目:[举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鼓棒的正确握法与击打位置,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节奏型,但在双踩技巧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课后,学生应加强双踩技巧的练习,同时,教师可布置更多适合学生的曲目,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架子鼓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自信心。
邀请专业架子鼓教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架子鼓知识,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鼓棒的握法与击打位置鼓棒的握法与击打位置是架子鼓学习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
正确的握法和击打位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鼓棒,从而提高击打的准确性和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度保定市青少年宫爵士鼓教学大纲
一、初级教程(半年至一年)
1、认识爵士鼓
2、坐姿与握槌
3、鼓槌的挥动及鼓槌的控制( Down、Up、Tap、Full )
4、节拍训练
5、基础音符学习
6、基础打击训练(单击、双击)
7、四肢协调性开发初级训练
8、培养学员在学习中对架子鼓的热爱
9、休止符学习
10、基础节奏型学习
11、基础填充训练(加花)
12、乐句及乐段训练
13、爵士鼓在音乐中的应用
14、乐曲演奏(4-6首)
15、力度记号训练
16、重音训练
17、学完《全国小军鼓、爵士鼓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一套)》一至二级内容
18、独奏(SOLO)训练
二、中级教程
1、基本功训练
2、音符学习
3、槌法训练( 双跳)
4、学习完《全国小军鼓、爵士鼓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一套)》三至五级内容
5、熟练掌握(复合跳及重音训练、三连音、十六分音符的重音训练、六连音、前半拍三连音、后半拍三连音训练)
6、音符的发展训练
7、四肢协调性开发中级训练
8、节奏型训练
9、即兴演奏(和其它乐器配合)
10、双踩初级训练
11、填充发展训练
12、装饰音(倚音)学习
13、综合技巧应用
14、掌握一些音乐风格的节奏
15、独奏(SOLO)训练
16、演奏乐曲(4-6首)
三、高级教程
1、四肢独立训练
2、基本功结合应用训练
3、滚奏技巧训练及高级应用
4、多点组合移位训练
5、复合跳移位训练
6、装饰音(倚音)拓展训练
7、独奏(SOLO)高级研究
8、多节奏对位训练(2对3、3对4、4对5等)
9、奇数节奏分析(5拍节奏、7拍节奏、9拍节奏等)
10、音乐曲风分析
11、各种音乐风格学习及节奏的运用(Rock、Funk、Latin 、Reggae、Jazz)等
12、节奏的创作,形成个性化演奏特点
13、个性音乐风格建立
四、月度教学计划
爵士鼓教师:张政扬201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