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乙炔的理化性质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备战高三化学复习乙炔和炔烃知识点

备战高三化学复习乙炔和炔烃知识点

备战高三化学复习乙炔和炔烃知识点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以下是整理了乙炔和炔烃知识点,请考生学习。

1、乙炔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2个氢原子处于同直线。

②分子里的CC键里有两个是不稳定的键
2、乙炔的性质:
(1)物理性质:乙炔又名电石气。

纯乙炔是无色、无臭味的气体,因含PH3、H2S等杂质而有臭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乙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①氧化反应:
1)可燃性:空气中,明亮火焰,有浓烟;乙炔在O2里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的温度很高(3000℃以上),可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

2)可被KMnO4溶液氧化
②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
从乙炔和HCl可制得聚氯乙烯塑料。

3、乙炔的制法:实验室制法:
药品:电石、水(通常用饱和食盐水)
原理:CaC2+2H2OC2H2+Ca(OH)2
装置:固+液气收集:排水法
注意事项:①反应太快,故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的速率。

②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速率。

③排水法收集(不能使用排空气法,因其密度与空气接近。

)
乙炔和炔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对考生复习化学有帮助。

乙炔知识点总结

乙炔知识点总结

乙炔知识点总结一、乙炔的物理性质1. 物理状态:室温下,乙炔为无色、有毒气体,具有类似气体的物理性质,无味、有毒、易燃。

2. 密度:乙炔的密度为0.911 g/l(0°C)或0.001111g/cm³。

由于其较轻的密度,乙炔通常用于灌装和输送。

3. 溶解性: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却与许多有机溶剂相溶。

这使得乙炔的操作和运输变得方便。

4. 燃点:乙炔的燃点为3052°C,是一种非常易燃的气体。

5. 稳定性:乙炔在高温、高压或有氧气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在操作和运输时需要特别小心处理。

二、乙炔的化学性质1. 燃烧:乙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可发生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其燃烧反应可以表示为:2C2H2 + 5O2 → 4CO2 + 2H2O + 热能2. 加成反应:乙炔可以与许多其他物质进行加成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如乙炔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

3. 氧化反应:乙炔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4. 聚合反应:乙炔可以与自身或其他烃类化合物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含有炔基的高分子聚合物。

三、乙炔的应用1. 化工原料:乙炔是制备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如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等。

乙炔也被广泛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和聚合物的生产过程中。

2. 金属切割与焊接:乙炔与氧气混合后可以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产生高温火焰,对各种金属进行精细的切割和焊接。

3. 发光用途:乙炔可以作为一种发光体,被广泛应用于灯光和火炬的制造。

乙炔灯具有明亮的光芒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被用于户外照明和航海标志。

4. 医疗用途:乙炔可以作为一种麻醉气体,用于临床麻醉和手术麻醉。

但由于其毒性和易燃性较大,使用上需要谨慎。

5. 化学分析:乙炔可以作为一种分析试剂,用于修饰和改性化学分析方法和技术。

四、乙炔的生产工艺乙炔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即乙烯烷基化和煤气干馏。

乙炔的化学式及性质介绍

乙炔的化学式及性质介绍

⼄炔的化学式及性质介绍⼄炔是⾼⼆化学会学到的⼀种化合物,俗称风煤和电⽯⽓,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的⼀员,主要作⼯业⽤途,特别是烧焊⾦属⽅⾯。

今天就来介绍⼀下⼄炔的化学式及性质。

1、⼄炔的化学式⼄炔的分⼦式:C2H2。

纯⼄炔为⽆⾊芳⾹⽓味的易燃、有毒⽓体。

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微溶于⽔,易溶于⼄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2、⼄炔的性质物理性质:在室温下纯⼄炔为⽆⾊⽆味的易燃、有毒⽓体。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氧化:1、可燃性:2CH≡CH+5O2→4CO2+2H2O现象:⽕焰明亮、带浓烟,燃烧时⽕焰温度很⾼,⽤于⽓焊和⽓割。

其⽕焰称为氧炔焰。

2、被KMnO4氧化:能使紫⾊酸性⾼锰酸钾溶液褪⾊。

C2H2 + 2KMnO4 + 3H2SO4→2CO2+ K2SO4 + 2MnSO4+4H2O2.加成:1、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加成。

2、与H2加成:CH≡CH+H2 → CH2=CH23、与HCl的加成:CH≡CH+HCl →CH2=CHCl4、并可以⾃⾝加成⽣成苯。

3.加聚:可以加聚,特定催化剂条件下⽣成聚⼄炔。

3、⼄炔的作⽤1.⼄炔可⽤以照明、焊接及切断⾦属(氧炔焰),也是制造⼄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2.⼄炔燃烧时能产⽣⾼温,氧炔焰的温度可以达到3200℃左右,⽤于切割和焊接⾦属。

供给适量空⽓,可以完全燃烧发出亮⽩光,在电灯未普及或没有电⼒的地⽅可以⽤做照明光源。

⼄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试剂发⽣加成反应。

在20世纪60年代前,⼄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

如与氯化氢、氢氰酸、⼄酸加成,均可⽣成⽣产⾼聚物的原料。

3.⼄炔在⾼温下分解为碳和氢,由此可制备⼄炔炭⿊。

⼀定条件下⼄炔聚合⽣成苯,甲苯,⼆甲苯,,萘,蒽,苯⼄烯,茚等芳烃。

通过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可⽣成⼀系列极有价值的产品。

高二化学乙炔炔烃知识点

高二化学乙炔炔烃知识点

高二化学乙炔炔烃知识点炔烃是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类,具有双键或三键的碳链结构。

在炔烃中,我们重点学习的是乙炔。

乙炔(C2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乙炔气。

乙炔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具有高燃烧性和不稳定性。

在化学中,乙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乙炔炔烃的相关知识点。

一、乙炔的物理性质乙炔是无色气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的密度比空气小,能够溶于乙炔解气器中的有机溶剂。

乙炔的熔点为-80.8℃,沸点为-84℃。

乙炔可以被液化,并且在常温下可以被压缩。

由于乙炔是不稳定的,容易聚集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因此在储存和使用乙炔时需要特别谨慎。

二、乙炔的制取方法乙炔的制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煤炭焦化产生的煤气制取乙炔,另一种是通过石油cracking过程中的副产物制取乙炔。

其中较为常用的是通过煤炭焦化产生的煤气制取乙炔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煤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通过加热去饱和来制取乙炔。

三、乙炔的化学性质1. 燃烧性:乙炔具有高燃烧性,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光。

乙炔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可以使石棉变红并熔化。

乙炔燃烧生成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2. 加氢反应:乙炔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氢反应,生成乙烯,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需要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3. 反应性:由于乙炔中碳原子上的双键非常活泼,因此乙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它可以与卤素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

乙炔还可以通过加成反应生成醇、醛、酮等化合物。

四、乙炔的应用领域1. 焊接和切割:乙炔可以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的行业。

乙炔的高温火焰可以熔化金属,并将其焊接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切割金属。

2. 化学合成:乙炔是有机化学合成中的重要原料。

它可以通过加成反应合成醇、醛、酮等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炔等高分子化合物。

3. 实验室研究:由于乙炔的独特性质,它在实验室中被广泛用于研究和分析。

高中乙炔知识点总结

高中乙炔知识点总结

高中乙炔知识点总结一、乙炔的基本介绍乙炔是一种无色、易燃气体,化学式为C2H2,属于炔烃类化合物。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工、金属加工、冶金、焊接和照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乙炔的物理性质1. 密度:乙炔的密度为0.91g/cm3,略轻于空气,能够漂浮在空气中。

2. 沸点和凝固点:乙炔具有较低的沸点和凝固点,沸点为-84°C,凝固点为-81°C。

3. 溶解度:乙炔几乎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等。

4. 燃烧性:乙炔具有很高的燃烧性,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能够产生高温的火焰,因此常被用作焊接和切割金属。

三、乙炔的化学性质1. 燃烧反应:乙炔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的热能。

化学方程式为:C2H2 + 2.5O2 → 2CO2 + H2O2. 加成反应:乙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

化学方程式为:C2H2 + H2 → C2H43. 氢化反应:乙炔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化学方程式为:C2H2 + 2H2 → C2H64. 脱氢反应:乙炔可以发生脱氢反应生成环戊二烯。

化学方程式为:C2H2 → C5H4五、乙炔的制备方法1. 乙炔是通过电石法制备的。

电石法是将石灰石和焦炭加热到高温,然后用电解法得到电石,再将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2. 乙炔也可以通过水合物的分解来制备。

水合物是一种含氢和乙炔的化合物,加热水合物可以释放乙炔气体。

六、乙炔的应用1. 化工原料:乙炔可以作为合成氨、乙烯和丙烯等化工品的原料,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纺织等工业领域。

2. 金属加工:乙炔在金属加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切割、焊接等工艺。

3. 照明:乙炔可以用于照明和热源,比如乙炔灯。

4. 医药:乙炔也有医药用途,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和医疗器械。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因为乙炔易燃,需要储存于防爆容器中,远离火源。

2. 乙炔气体具有窒息性,密闭空间中积聚乙炔气体会引起窒息,应注意通风。

化学乙炔手写知识点总结

化学乙炔手写知识点总结

化学乙炔手写知识点总结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

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因其分子中含有两个三重键,具有较强的化学性质和活化性。

故较不稳定,能在适宜条件下发生许多反应,制得许多有用的化合物。

乙炔主要的制备方法是碳酸盐分解法和电解法。

碳酸盐分解法是工业上生产乙炔的主要方法。

实验室内可用氢氧化钙脱除二氧化碳。

1. 碳酸盐分解法碳酸盐分解法是工业上生产乙炔的主要方法。

主要反应为:CaC2 + H2O → C2H2 +Ca(OH)2|乙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乙炔是易燃,于氧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其燃烧反应为:2C2H2 + 5O2 → 4CO2 + 2H2O2. 电解法电解法主要是在强电场下使质量分子较大的氯乙炔或乙炔酸钠分解为乙炔。

电解所得的乙炔气纯度高,纯度约在99.8%以上。

乙炔的性质:1. 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乙炔是一种重要且危险的化学品。

2. 它可以溶解在丙酮、苯等有机溶剂中,在金属铜和铝表面活泼发散。

它可以被用作分析气体。

3.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清澈,燃烧热强,燃烧所产生的温度可达到3,150 ℃以上,是其他所有的燃气中最高的。

4.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极其稳定,光芒亮而且白。

乙炔的用途:1. 乙炔用作燃料。

在各种燃气切割和焊接工作中所用燃气中,以乙炔气和携氧化乙炔气最多。

2. 乙炔还可制氨合成氨(配合气选择性催化氧化);也可用做乙炔焊接工艺的起点,即照耀用的炔枪火焰。

3. 乙炔用作有机物的合成物。

如乙炔在含铜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可以得到乙烯。

此外,乙炔还可以用于乙炔火焰的制造方法,以及在化学实验室里教学、实验,都有应用。

总之,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燃料。

具有较强的化学性质和活化性。

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化工生产、燃气及实验室实验中不可缺少的气体之一。

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

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

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乙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味道的易燃易爆气体。

乙炔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易燃,能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是危险的化学物质之一。

下面将对乙炔的性质、危险性和安全措施等进行介绍。

乙炔的性质乙炔的物理性质如下:•分子量:26.02•熔点:-80.8℃•沸点:-84℃•密度:0.91 g/cm³•闪点:-18℃•爆炸极限:2.5%-82.5%乙炔是一种电负性很强的分子,且其分子形态使得分子中的所有碳-碳键角度都是180度,因此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乙炔和氧气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强烈的热量和光能。

由于其易燃性和爆炸性,乙炔常被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也用于化工和制药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乙炔的危险性由于乙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其存在许多危险性。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爆炸危险乙炔能与空气形成一种可燃混合物,具有一定的爆炸性。

当混合物浓度介于2.5%至82.5%之间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由于乙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在室内存在乙炔时,乙炔会浮在空气上方,这进一步增加了爆炸的危险性。

窒息危险乙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其燃点时,会产生一定等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毒气,能抑制人体对氧气的吸入。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下,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刺激性危险乙炔在一定浓度下会对人体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乙炔下,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安全措施由于乙炔的危险性较高,它应该在使用前进行充分的安全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储存乙炔需要在封闭、阴凉、干燥的环境下储存。

储存容器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并能够有效地避免乙炔和空气接触。

运输运输时,乙炔应该在安全的储存容器内进行,必须保证储存容器牢固而不会破裂。

焊接和切割在焊接和切割乙炔前,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有可能引火的物品,并保证使用安全的防护措施。

废弃物处理在使用完乙炔后,需要将容器清洗干净,并对废弃的乙炔进行妥善处理。

乙炔的知识点总结

乙炔的知识点总结

乙炔的知识点总结1. 物理性质乙炔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气体,味道刺激性。

乙炔的密度为0.911g/L,比空气轻,易上升并扩散,容易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乙炔可以在-80℃下液化,也可以通过加压制成液态。

2. 化学性质乙炔具有高度的活性,容易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乙炔与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爆炸性反应,因此在存储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乙炔还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

3. 制备方法工业上的乙炔主要是通过电石法制备,即将石灰石和焦炭煅烧成石灰,再用石灰和焦炭进行电石反应得到电石。

然后用水解反应将电石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此外,乙炔还可以通过乙烷脱氢、甲基汞分解等方法来制备。

4. 应用领域乙炔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乙炔焊接和切割。

乙炔气体和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燃烧,生成高温的火焰,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各种金属。

此外,乙炔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如合成乙炔醇、乙烯、乙酰乙烯等有机化合物。

乙炔的火焰温度高达3300℃,因此还可以用于金属熔炼和玻璃加工等领域。

另外,乙炔还可以用于照明和燃料,但由于其高度的活性和危险性,照明和燃料方面的应用已经逐渐减少。

5. 安全注意事项乙炔是一种有毒、易燃的气体,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首先,乙炔需要专门的储存和输送设施,并严格控制乙炔的浓度,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其次,乙炔的气态火焰非常明亮,并且在室内可燃气体泄漏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需要密切注意通风和防爆措施。

另外,在乙炔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危险反应,以及避免乙炔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在乙炔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总之,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其高度的活性和危险性,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爆炸和中毒等意外事件。

希望今后能够在乙炔的生产和使用中,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和技术手段,以提高乙炔的生产和使用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炔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安全防护
乙炔 C2J2
1.别名·英文名
电石气、亚次乙基、乙叉撑;Acetylene、Ethyne.
2.用途
金属的焊接和切割、有机合成、原子吸收光谱、标准气、校正气、合成成橡胶、照明。

3.制法
(1)甲烷的部分氧化法。

(2)电石的水解。

(3)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原料,用蓄热式热分解法生产。

以天然气或甲烷气为原产用部分燃烧法生产。

以天然气或丙烷为原料,用完全燃烧法生产。

以碳氢化合物为原料用电弧法生产。

4.理化性质
分子
量:26 .038
三相点:
(128kPa):—80.55℃ 沸点(170
kPa):—75.0℃ 液体密度(—80.75℃):610㎏/m3气体密度(273.15K,101.325 kPa): 1.1747 ㎏/m3
相对密度(空气=1,0℃,101.325 kPa):0.908
比容(15.6℃,101.325 kPa):0.9008m3/㎏
气液容积比(15℃,100 kPa): 556L/L
临界温
度:35.2℃ 临界压
力: 6190 kPa
临界密
度: 230.4㎏/m3
压缩系
数:
温度压力 kPa
炸范围。

然而把乙炔气加压溶解在丙酮中浸泡过的多孔性物质中则非常安全。

即使有一部分引起燃烧之类的情况,也不会传播到其它部分,对整体仍然安全。

但是,这种安全性与乙炔的纯度有密切的关系。

乙炔气的纯度要大于:98.0%,不允许含有2%以上的助燃性气体,不允许含有硫化氢和磷化氢。

乙炔为非腐蚀性气体,可以使用通常的金属材料,但是不能用铜、银和汞。

要避免使用含铜66%以上的黄铜、含铜银的焊接材料和含汞的.压力表。

可以使用醋酸纤维、尼龙、酚甲醛、酚糠醛、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醋酸聚氯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酚缩醇聚合物等。

也可使用天然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和丁基橡胶。

发生火灾时可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灭火。

漏气时,用强制通风使其浓度低于爆炸浓度。

泄漏之容器可转移至空旷处,让其在大气中缓慢漏出,或者用管子导人燃烧炉中,或在凹地处小心点火焚烧之。

凸轮轮廓程序:
>> e=20;
s0=77.46;
a1=0:pi/36:pi/3;
s1=50*[3*a1/pi-sin(6*a1)/(2*pi)];
x1=(s0+s1).*sin(a1)+e*cos(a1);
y1=(s0+s1).*cos(a1)-e*sin(a1);
k1=150/pi*[1-cos(6*a1)];
>> i1=[(k1-e).*sin(a1)+(s0+s1).*cos(a1)].*[(k1-e).*(k1-e)+(s0+s1).*(s0+s1)].^(-1/2);
>> j1=[-(k1-e).*cos(a1)+(s0+s1).*sin(a1)].*[(k1-e).*(k1-e)+(s0+s1).*(s0+s1)].^(-1/2);
>> x10=x1-10*j1;
>> y10=y1-10*i1;
a2=pi/3:pi/36:pi;
s2=50;
x2=(s0+s2).*sin(a2)+e*cos(a2);
y2=(s0+s2).*cos(a2)-e*sin(a2);
k2=0;
>> i2=[(k2-e).*sin(a2)+(s0+s2).*cos(a2)].*[(k2-e).*(k2-e)+(s0+s2).*(s0+s2)].^(-1/2);
j2=[-(k2-e).*cos(a2)+(s0+s2).*sin(a2)].*[(k2-e).*(k2-e)+(s0+s2).*(s0+s2)].^(-1/2);
x20=x2-10*j2;
y20=y2-10*i2;
>> a3=pi:pi/36:4*pi/3;
>> s3=50*[1-3*(a3-pi)/pi+sin(6*(a3-pi))/(2*pi)];
>> x3=(s0+s3).*sin(a3)+e*cos(a3);
>> y3=(s0+s3).*cos(a3)-e*sin(a3);
>> k3=50*[-3/pi+3/pi*cos(6*(a3-pi))];
>> i3=[(k3-e).*sin(a3)+(s0+s3).*cos(a3)].*[(k3-e).*(k3-e)+(s0+s3).*(s0+s3)].^(-1/2);
>> j3=[-(k3-e).*cos(a3)+(s0+s3).*sin(a3)].*[(k3-e).*(k3-e)+(s0+s3).*(s0+s3)].^(-1/2);
>> x30=x3-10*j3;
>> y30=y3-10*i3;
>> a4=4*pi/3:pi/36:2*pi;
>> s4=0;
>> x4=(s0+s4).*sin(a4)+e*cos(a4);
>> y4=(s0+s4).*cos(a4)-e*sin(a4);
>> k4=0;
>> i4=[(k4-e).*sin(a4)+(s0+s4).*cos(a4)].*[(k4-e).*(k4-e)+(s0+s4).*(s0+s4)].^(-1/2);
>> j4=[-(k4-e).*cos(a4)+(s0+s4).*sin(a4)].*[(k4-e).*(k4-e)+(s0+s4).*(s0+s4)].^(-1/2);
>> x40=x4-10*j4;
>> y40=y4-10*i4;
>> plot(x10,y10,'-g*',x20,y20,'-r*',x30,y30,'-b*',x40,y40,'-k*')
>>
plot(x10,y10,'-g*',x20,y20,'-r*',x30,y30,'-b*',x40,y40,'-k*',x1,y1,'-g*',x2,y2,'-r*',x3,y3,'-b*',x4,y4,'-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