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系统(名词解释)
脉管系统知识点汇总

脉管系统知识点汇总脉管系统知识点汇总总论1.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分布于人体各部。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运输。
2.人体的血管除了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外,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可籍血管支(吻合支或交通支)彼此连结,形成血管吻合。
心血管系统3.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的长轴与身体正中线构成45度角。
4.心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有四条沟。
5.心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半心,左、右半心又分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个腔,同侧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6.右心房:位于心的右上部,壁薄腔大。
界沟,为固有心房与腔静脉窦表面的分界,界沟的内面为界嵴。
右心房有3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
出口为右房室口。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直接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软骨的后方。
被室上嵴分为流入道与流出道两部。
7.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是四个心腔中最靠后的一个。
左心房有4个入口,为左、右各一对肺静脉口,出口是下方的左房室口。
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呈圆锥形,锥底被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所占据。
8.心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回流的静脉血,绝大多数经冠状窦汇入右心房,一部分直接流入右心房。
9.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窦,在左心耳与肺动脉根部之间入冠状沟向左行并分支。
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的右冠状动脉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根部间入冠状沟右行,至房室交点形成倒“U”形弯曲分为两支。
10.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以后室间隔为标准,分为右优势型(65.7%)、左优势型(28.7%)和均衡型(5.6%)。
11.心的静脉可以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个系统。
12.心纤维性支架又称心纤维骨骼,位于房室口、肺动脉口和主动脉口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脉管系统课件

05
介入治疗:包括动 脉腔内成形术、动 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等
04
手术治疗:包括动 脉内膜剥脱术、动 脉旁路移植术、动 脉支架植入术等
静脉的组成和结构
静脉系统由浅静脉、深静脉和 静脉窦组成。
浅静脉位于皮肤表面,深静脉 位于肌肉和骨骼之间,静脉窦 位于心脏和肺之间。
静脉的结构包括静脉壁、静脉 瓣和静脉窦。静脉壁由内膜、 中膜和外膜组成,静脉瓣可以 防止血液回流,静脉窦可以储 存和调节血液。
04 脑血管疾病: 包 括 脑梗 死 、 脑出血等,导致神经功能障 碍、残疾甚至死亡
脉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01
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2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03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
04
预后:根据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等因素,预后差异较大
建议进行使用。
介入治疗:对于不适合手 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 介入治疗,如静脉栓塞、
静脉支架等。
康复治疗:对于静脉疾病 的患者,康复治疗也是非 常重要的,包括压力治疗、
运动治疗等。
淋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淋巴管:淋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淋巴液
淋巴结: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过滤淋巴液和产生淋巴 细胞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 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
不良习惯。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静 脉疾病,如深静脉血栓、 静脉曲张等,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包括静脉切
除、静脉成形术等。
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严 重程度,可以选择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一、名词解释1.动脉:导血出心的血管/静脉:导血回心的血管2.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3.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是心正常收缩的起搏点4.房室口: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开口5.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周缘的二片瓣膜,心室收缩阻止左心室的血逆流回左心房6.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周缘的三片瓣膜,心室收缩阻止右心室的血逆流回右心房7.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周缘的三个半月形瓣膜,心室舒张阻止主动脉的血逆流回左心室8.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周缘的三个半月形瓣膜,心室舒张阻止肺动脉的血逆流回右心室9.冠状窦:冠状沟的后部,收纳心壁本身的静脉血,经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10.卵圆窝:位于房间隔右下部的浅窝,是胎生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11.心包:包裹心及大血管根部的囊,包括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12.心包腔:浆膜性心包脏、壁二层互相移行形成的潜在性腔隙,内含少量滑液13.动脉韧带:右心室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生时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14.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的部位15.乳糜池:胸导管起始处的膨大,由2腰干和1肠干汇合而成二、填空题1.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2.心位于胸腔中纵膈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左侧3. 心尖朝左前下方,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中线内侧1到2cm处可摸到其搏动4. 心房与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冠状沟,左、右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前、后室间沟5. 室间隔的下大部分称肌部,上小部分称膜部6. 右心房的上壁有上腔静脉口,下壁有下腔静脉口,右心房的出口叫右房室口,其与下腔静脉口之间有冠状窦口7. 右心室入口叫右房室口,周缘附有三尖瓣;其出口叫肺动脉口,周缘附有肺动脉瓣8. 左心室入口叫左房室口,周缘附有二尖瓣;其出口叫主动脉口,周缘附有主动脉瓣9. 心腔的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10.浆膜性心包分脏、壁两层,壁层紧贴纤维性心包内面,脏层覆于心肌表面,(心外膜)11.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12.出心的血管为主动脉,肺动脉。
脉管系统名词解释

脉管系统
中等难度
1.血液循环
2.窦房结
3.心包腔
4.静脉角
5.三尖瓣
6.二尖瓣
7.右心耳
高难度
8.脾切迹
9.微循环
10.颈动脉窦
11.危险三角区
12.掌浅弓
{ 参考答案}
1.血液由心脏进入动脉、流经毛细血管、再由静脉回心,周而复始循环流动的过程称血液循环。
2.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博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处膜的深面3.由浆膜性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在心底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围成心包腔,其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4.同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所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
有淋巴导管注入。
5.附着于右心室右房室口周围的三个略呈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尖瓣。
6.附着于左心室左房室口周围的二个略呈三角形的瓣膜称二尖瓣。
7.右心房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
8•脾的上缘有2〜3个凹陷称脾切迹,是脾肿大时触诊脾的标志。
9.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细血管内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
10.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其壁内有压力感觉器。
11.鼻根与两侧口角之间的区域,称危险三角区。
12.桡动脉的掌浅支和尺动脉的终末支吻合形成掌浅弓。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结构:动脉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内膜光滑,中膜主要 由弹性纤维和肌纤维组成,外膜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
动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
01
方式,如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治疗:药物治疗,如抗
02
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
脉管系统的组成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 到全身各处
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 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 脉,进行物质交换
淋巴管:收集淋巴液,参 与免疫功能
脉管系统的功能
运输血液:将氧 气、营养物质和 代谢废物运输到 全身各处
01
调节体温:通过 调节血管的收缩 和舒张,调节体 温的平衡
03
02
调节血压:通过 调节血管的收缩 和舒张,维持血 压的稳定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演讲人
壹脉
管 系 统 的 概 述
贰动
脉 系 统
叁静
脉 系 统
目录
肆淋
巴 系 统
脉管系统的概述
脉管系统的定义
01
脉管系统是心 血管系统和淋 巴系统的总称
02
心血管系统包 括心脏、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
管
03
淋巴系统包括 淋巴管、淋巴 结和淋巴组织
04
脉管系统负责 运输血液、淋 巴液和组织液, 维持生命活动
淋巴结的特点:具有过滤和清除 04 病原体的功能,参与免疫应答
淋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 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病情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脉管系统知识点总结

脉管系统知识点总结一、动脉系统1. 动脉的结构动脉是将含氧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血管。
它们的壁由三层组成:内膜(血管内膜)、中膜(血管中膜)和外膜(血管外膜)。
内膜主要由内皮细胞构成,中膜由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构成,外膜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构成。
2. 动脉的功能动脉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含氧血液到全身组织器官,同时也参与了维持血压和循环平衡的调节。
3. 动脉相关疾病动脉硬化是常见的动脉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管腔的狭窄和硬化,导致血流受阻。
此外,动脉瘤、动脉炎等也是常见的动脉疾病。
二、静脉系统1. 静脉的结构静脉是将含二氧化碳和废物从全身组织器官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它们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
与动脉不同的是,静脉的中膜较薄,无弹性纤维。
2. 静脉的功能静脉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含二氧化碳和废物的静脉血回心脏,同时还承担了蓄积过多血液的功能。
3. 静脉相关疾病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静脉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扩张和瓣膜功能障碍。
此外,静脉血栓、静脉炎等也是常见的静脉疾病。
三、淋巴系统1. 淋巴管的结构淋巴管是将淋巴液从组织器官输送回淋巴结的管道。
它们的结构类似于静脉,但是较细。
淋巴管内壁也有瓣膜,能够防止淋巴液回流。
2. 淋巴管的功能淋巴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组织间液和废物转运到淋巴结中进行过滤和清除。
同时,淋巴管还参与了免疫反应和脂肪吸收的功能。
3. 淋巴相关疾病淋巴管扩张和淋巴管炎是常见的淋巴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淋巴液滞留和炎症。
此外,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癌等也是常见的淋巴系统疾病。
总结:脉管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循环系统,包括了动脉、静脉和淋巴管三个部分。
它们分别承担了输送血液和淋巴液、维持体液平衡、参与调节血压等多种重要功能。
因此,对脉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对于预防和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脉管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血管和心脏组成,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营养和其他必需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同时将二氧化碳、废物和其他代谢产物从细胞中排出体外。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脉管系统的组成脉管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
心脏是脉管系统的泵,负责将血液从体内推向全身,是一个重要的肌肉器官。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1.动脉:动脉是体内血液向外流动的血管,直径一般较大,具有弹性和收缩功能,能够承受较高压力,将氧气、营养和其他必需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
2.静脉:静脉是体内血液向心脏流动的血管,直径较小,没有弹性,途中有多个瓣膜,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倒流,将二氧化碳、废物和其他代谢产物从细胞中排出体外。
3.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血管,直径很小,呈网状分布,能够将血液输送到各个细胞中,同时收集代谢产物。
二、脉管系统的功能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
其次,脉管系统能够将代谢产物和其他废物从细胞中排出体外,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同时,脉管系统还起到了维持血液循环的作用,保证了体内物质的正常输送和代谢。
1.输送氧气和营养:动脉能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这对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运作至关重要。
2.代谢废物的排出:静脉能够将代谢产物和其他废物从细胞中排出体外,使身体内部环境不受污染和污染物积累。
3.维持血液循环:脉管系统中的心脏能够不断地将血液推向全身,保证了体内物质的正常输送和代谢,维护了身体的正常功能。
4.调节体温:毛细血管能够通过调节血流量来调节体温,保持身体内温度的稳定。
总之,脉管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我们不断地保护自己的脉管系统,不只是为了维持身体健康,更是为了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概说脉管系统又称循环学,是体内封闭的管道系统,由管道内所含液体的不同可分为心血管系和淋巴系。
心血管内含血液在心和血管的搏动下,终生不停地循环流动,淋巴系可视为心血管系的辅助部分,它是单程向心回流的管道,内含淋巴(由组织液产生)最后汇入心血管系。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一心(一)位置和形态。
呈倒圆锥形,位于胸腔纵隔内,夹于左右两肺之间。
位于胸腔下2/3部。
第3肋与第6肋之间,略偏左(马心3/5,牛心5/7位于正中平面的左侧)。
牛的心基大致位于肩关节的水平线上,心尖距膈约2-5cm(马的距膈6-8cm),上部宽大为心基,位于第一肋骨中点的水平线上(马)或肩关节的水平线上(牛)。
心脏的表面近心基处有呈现环状的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外界分界,沟上方为心房,下方为心室。
心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有一锥旁室间沟(左纵沟)和一窦下室间沟(右纵沟)(在牛的心脏后缘还有一副纵沟)。
锥旁沟位于左前方,大致与心尖的后缘平行,窦下室间沟位左后方,伸至心尖,上述两间沟是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两沟前部为右心室,后部为左心室。
(二)心腔的构造:心腔以纵行的房中隔和室中隔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又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共有四个腔,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1、右心房:构成心基的右前部,壁薄,包括静脉窦和右心耳两部。
右心耳呈圆锥状盲囊,内壁有许多不同方向的肉嵴,称为梳状肌,静脉窦为体循环静脉的入口部,接受全身的静脉血,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背侧壁和后壁,两开口之间有发达的静脉间嵴。
后腔静脉口的腹侧有一冠状窦,为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的开口。
牛有发达的左奇静脉,于后腔静脉口的腹侧注入冠状窦。
在后腔静脉口附近的房中隔壁有一卵圆窝,为胎儿时期卵圆孔的遗迹。
2、右心室:构成心室的右前部,壁较薄,其上方有两个口,前口较小为肺动脉口,后口较大为右房室口。
右房室口,为右心室的入口,在主动脉口的右前方,右心室的右上部,略呈卵圆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围绕而成。
解剖脉管系统的总结
解剖脉管系统的总结1.引言1.1 概述脉管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血管和淋巴管组成。
它起着输送血液和淋巴液的作用,为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提供氧气、营养物质以及排除废物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脉管系统在人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以保证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血管是脉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分为动脉和静脉。
动脉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提供氧气和养分。
静脉则将富含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从各个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准备进行再次氧合。
静脉还在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回流网,将血液逆流回心脏。
淋巴管是脉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血管平行存在,负责淋巴液的回流。
淋巴液是组织内液体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细胞的废物和代谢产物。
淋巴管通过收集和运输淋巴液,将其释放到循环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排除。
脉管系统的功能非常重要,它不仅保持了身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还帮助调节体温、维持体液平衡以及参与身体免疫反应等。
脉管系统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状况,如果脉管系统出现问题,如动脉硬化、血管瘤等,将严重影响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对脉管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脉管系统,可以揭示血管的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管壁的代谢和调节机制,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脉管系统的深入研究还可以为器官移植、组织工程等医学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因此,了解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对其研究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入探索人体的奥秘、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脉管系统的细节,不断深化对其理解,为人体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写如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结构。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主旨。
脉管系统ppt课件
02
脉管系统的生理作用
Chapter
血液输送
总结词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输送血液, 确保身体各部位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物质。
VS
详细描述
脉管系统由心血管和淋巴管组成,它们共 同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 静脉组成,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肺部 和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淋巴管则负 责将淋巴液回流到血液循环中,协助维持 液体平衡。
脉管系统是人体内最主要的系统之一,负责输送血液、淋巴液和各种组织液,为 人体各组织和器官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同时带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01 02
血管
负责输送血液,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 质输送到组织,而静脉则负责将血液带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 静脉的微小血管,负责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
温度调节
总结词
脉管系统通过调节血液的温度来帮助维持体温的稳定。
详细描述
血管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液流量,从而影响局部组织的温度。当身体受到 寒冷刺激时,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流失;当身体受到热刺激时,血管会舒张 以增加散热。这种调节机制有助于维持体温的稳定。
免疫功能
总结词
脉管系统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细胞在抵御感染和疾病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
03
脉管系统的病理变化
Chapter
脉管阻塞
01
02
03
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动脉内膜积聚脂肪和 钙质,导致动脉狭窄或闭 塞,影响血液流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管系统
中等难度
1.血液循环
2.窦房结
3.心包腔
4.静脉角
5.三尖瓣
6.二尖瓣
7.右心耳
高难度
8.脾切迹
9.微循环
10.颈动脉窦
11.危险三角区
12.掌浅弓
{参考答案}
1.血液由心脏进入动脉、流经毛细血管、再由静脉回心,周而复始循环流动的过程称血液循环。
2.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博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处膜的深面。
3.由浆膜性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在心底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围成心包腔,其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4.同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所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
有淋巴导管注入。
5.附着于右心室右房室口周围的三个略呈三角形的瓣膜称三尖瓣。
6.附着于左心室左房室口周围的二个略呈三角形的瓣膜称二尖瓣。
7.右心房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
8.脾的上缘有2~3个凹陷称脾切迹,是脾肿大时触诊脾的标志。
9.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细血管内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
10.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其壁内有压力感觉器。
11.鼻根与两侧口角之间的区域,称危险三角区。
12.桡动脉的掌浅支和尺动脉的终末支吻合形成掌浅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