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1

合集下载

厚朴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厚朴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厚朴的功能主治和作用1. 简介厚朴(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又称白芷、大半夏等,是菊科植物。

它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列为常用药材之一。

厚朴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和保健。

2. 功能主治厚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健脾消食厚朴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它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利湿退黄厚朴能够有效利湿退黄,对黄疸病有显著的疗效。

它能够刺激肝脏的代谢功能,加快黄疸物质的排除,减轻黄疸病患者的症状。

此外,厚朴还可以利尿,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祛风止痛厚朴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肌肉关节疼痛、风湿痹痛等疾病。

它能够舒筋活络,消除瘀血和痰湿,缓解疼痛症状。

•补益气血厚朴能够补益气血,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它对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特别适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恢复健康。

•宽中理气厚朴具有宽中理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肠不适、脘腹胀满等症状。

它能够舒缓胃肠的紧张情况,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功能,缓解胃肠道的不适感。

3. 使用方法厚朴通常以干品或药酒的形式使用,常见的使用方法包括:1.煎汤将厚朴切片后,加入适量水,煮沸后改小火煎煮20-30分钟,取汁饮用。

2.药酒将适量的厚朴放入白酒中,浸泡20-30天,每日饮用10-30ml。

3.煮粥将厚朴切片后,与大米一同煮粥食用,可增强食欲,健脾消食。

4.研粉可以将干燥的厚朴研成粉末,用来泡茶或者外用于皮肤瘙痒等症状。

注意:使用厚朴时需按照医师或药师的建议,控制用量和使用方式。

4. 适应症与禁忌症厚朴属平和之品,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黄疸病、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

•部分体质偏热或易上火的人群要谨慎使用。

厚朴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厚朴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厚朴作用与功效与作用厚朴,又称厚朴皮或朴树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朴树(学名:Magnolia officinalis)的干燥树皮,主要生长于中国江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厚朴具有较长的历史应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有着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对人体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厚朴的主要成分是苯乙醇类化合物,包括厚朴酮、厚朴醇等,还含有有机酸、生物酶、微量元素等。

这些成分决定了厚朴的药理活性。

首先,厚朴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研究表明,厚朴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和草莓球菌等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疾病。

此外,厚朴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相关症状。

其次,厚朴对肠道有保护作用。

厚朴中的苯乙醇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特别是对一些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

厚朴还具有增加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等作用,可以改善胃肠道炎症和溃疡等疾病。

此外,厚朴还具有镇静安神作用。

研究发现,厚朴中的厚朴酮可以抑制大脑皮质兴奋,减少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从而起到镇静安定的作用。

因此,厚朴可以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等症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

此外,厚朴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厚朴中的苯乙醇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对细胞的影响,从而具有抗衰老和抗肿瘤的作用。

厚朴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和抗血管炎症等作用。

研究发现,厚朴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厚朴还可以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厚朴还具有抗血管炎症的作用,可以改善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

此外,厚朴还具有抗痉挛、祛痰止咳等作用。

研究表明,厚朴中的成分可以抑制平滑肌的收缩,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同时,厚朴还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减少咳嗽和咳痰的症状。

厚朴

厚朴

由于过度剥皮和砍伐森林,使这一物种资源急剧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小,使得野生厚朴遭到毁灭性破坏, 面临濒临灭绝的境地,野生植株,已极少见。虽然厚朴栽培人工资源较丰富,但由于其生长较慢,更新时间长, 加之社会需求量大,市场仍供应不足。
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植株更应注意管护,加强对幼树的抚育管理,同时积极开展育苗造林,扩大栽培范围。在 四川、湖北、陕西、福建、浙江和江西等省建立厚朴生产基地,采用大面积环状剥皮再生新技术,严禁砍树剥皮、 采伐,保护好母树,并促进天然更新。
花白色,径10-15厘米,芳香;花梗粗短,被长柔毛,离花被片下1厘米处具包片脱落痕,花被片9-12(17), 厚肉质,外轮3片淡绿色,长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宽4-5厘米,盛开时常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 形,长8-8.5厘米,宽3-4.5厘米,基部具爪,最内轮7-8.5厘米,花盛开时中内轮直立;雄蕊约72枚,长2-3厘 米,花药长1.2-1.5厘米,内向开裂,花丝长4-12毫米,红色;雌蕊群椭圆状卵圆形,长2.5-3厘米。聚合果长圆 状卵圆形,长9-15厘米;蓇葖具长3-4毫米的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长约1厘米。花期5-6月,果期8-10 月。
立枯病立枯病:苗期多发生。幼苗出土不久,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呈暗褐色病斑,病部缢缩腐烂,幼苗倒伏死 亡。防治方法:同根腐病,还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
褐天牛:幼虫蛙食枝干。防治方法:捕杀成虫;树干刷涂白剂防止成虫产卵;用80%敌敌畏乳油浸棉球塞入 蛀孔毒杀。
褐刺蛾:幼虫咬食叶片。防治方法:可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毒杀。 白蚁: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灭蚊灵粉毒杀,或挖巢灭蚁。
子可榨油,含油量35%,出油率25%,可制肥皂。木材供建筑、板料、家具、雕刻、乐器、细木工等用,经济 价值较高。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厚朴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

在传统中医中,厚朴以其温和的性质和多种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将介绍厚朴的主要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症。

首先,厚朴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

它可以增强胃肠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改善消化不良、胃胀等消化系统问题。

厚朴还可以帮助治疗胃酸过多、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脘腹胀痛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其次,厚朴对于宿食积滞也有一定的疗效。

宿食积滞是指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消化吸收不良的症状。

厚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除积滞的食物残渣,减轻腹胀、胃胀等不适感。

与此同时,厚朴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研究表明,厚朴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它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对于临床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肠胃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厚朴还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

它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

厚朴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扭伤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厚朴还具有舒筋活络、通窍开郁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筋筋骨骨疼痛;同时,它还可以调节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厚朴在中医药学中常常与其他活血化瘀的中药搭配使用,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厚朴也存在一些禁忌症。

首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厚朴。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身体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使用厚朴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其次,长期使用厚朴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胃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厚朴具有促进消化、改善消化不良的功效,对于宿食积滞、胃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它还具有抗菌消炎、镇痛、舒筋活络的作用,在治疗细菌感染、疼痛和关节炎等方面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厚朴1ppt课件

厚朴1ppt课件

耳朴为统货。
1、温朴 1-3等为筒朴。 一等:单筒或双筒。灰棕或灰褐,内表面深紫色或紫棕色。 断面外侧灰褐色,内侧紫棕色,颗粒状。筒长 40cm , 重800g以上。
二等:筒长40cm,重5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三等:筒长40cm,重2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四等:凡不合以上规格者以及碎片、枝朴,不分长短大小, 均属此等。
2005-2009年厚朴市场价格趋势
18 17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4.5 14 13 12 14
10 6.5 7 7.5 8 8
筒朴 枝朴
商品种类
川厚朴:4~6月剥取生长15~20年大树的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 “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剥取 根皮、枝皮 ,直接阴干。不同部位的商品名称:
姜厚朴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5.0%。
质量要求
1、性状评价 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面紫棕、小结晶多、 味苦辛辣、香气浓者为佳。 2、含量测定 采用HPLC法测定, 药材及饮片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姜厚朴不得少于1.6%。

石细胞众多,类方形、椭圆 形或不规则分枝。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含

黄棕色油状物

纤维甚多 壁厚胞腔线形。
鉴别与检查
2、TLC 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的斑点。
3、药材、饮片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7.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商品特征
1、川朴 干皮-筒朴 ◆ 卷 筒 状 或双 卷 筒 状 ,长 30-35cm , 厚 27mm 。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 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或鳞片状剥 落,皮孔椭圆形;去粗皮者黄棕色。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厚朴,又称厚朴皮、厚朴梗、厚朴节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部位为厚朴树的根皮、根块或根状茎。

厚朴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同时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相关的禁忌事项。

一、厚朴的功效与作用1. 镇痛止痛:厚朴具有镇痛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痛、胸痛、头痛等疾病。

中医认为,厚朴能舒肝气,行气疏滞,疼痛多由气血不通或郁滞所致,故厚朴可通过促进气血畅通来缓解疼痛。

2. 理气消食:厚朴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消化不良、胀气、恶心等症状。

其功效主要体现在能疏肝气,舒肌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3. 止呕降逆:厚朴可用于治疗呕吐和胃脘疼痛,对于呕吐、反胃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它能够抑制胃肠的痉挛性收缩,减少呕吐和胃部不适。

4. 明显的抗菌作用:研究表明,厚朴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它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对于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抗炎和抗过敏:厚朴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过敏反应,对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 抗肿瘤:现代研究发现,厚朴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对于某些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7. 抗血小板聚集:厚朴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8. 抗氧化:厚朴中富含多种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器官免受氧化损伤。

9. 调节血脂:厚朴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

二、厚朴的禁忌与注意事项1. 孕妇慎用:由于厚朴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妇慎用。

2. 脾胃虚弱者慎用:厚朴具有行气疏滞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收敛作用,脾胃虚弱者慎用。

厚朴

厚朴
厚朴
houpo
Magnolia officianlis Rehd.et Wil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去皮炙(《伤寒》)。南北朝有酥炙法、姜炙法(《雷公》)。唐代有姜 汁炙(《产宝》)。宋代增加了姜煮、生姜枣制(《总录》),姜焙(《药证》),姜罨(《洪氏》) 等法。明代又增加了酒制(《必读》),盐制、姜蜜制、糯米粥制(《普济方》),姜汁浸后人 醋淬(《准绳》)等法。清代增加了醋炒(《集解》)。据统计,历代应用的厚朴炮制品有14种 之多,临床以姜制厚朴应用最为广泛。
【现代炮制方法】 1、厚朴: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2、姜厚朴: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用文火炒干。或取定量 生姜切片,加水煎汤,另取刮净粗皮的厚朴,捆成捆,置姜汤中,用文火加热共煮至 姜汤吸尽,取出,切丝,干燥。厚朴每100kg用生姜10kg。 【饮片性状】:厚朴呈丝条状,宽3~5mm;外表面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褐 色,较平滑;切断面颗粒性,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质坚硬;气香,味辛辣、 微苦。姜厚朴色泽加深,具姜的辛辣气味。 【质量标准】:厚朴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炮制目的】: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的功能。生用药力较为峻烈,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故一般不生用。 姜制后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现代研究】厚朴主要含厚朴酚、和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厚朴碱、β -桉叶醇等。实验报道,厚朴酚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并有抗溃疡作用。厚朴碱又称厚朴 箭毒碱或木兰箭毒碱,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能又是厚朴的主要毒性成分。以厚朴酚与 和厚朴酚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了同株厚朴不同药用部位及产地加工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 明,同株厚朴的地下部分或接近地下部位的树皮中酚性成分含量较地上部分树皮中含量高, 经产地加工品比未经产地加工品含量稍高。“发汗”能使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大幅度增 加,并且树龄越长,“发汗”后两者含量增加越多,最高可达40%,还能降低药材含水量, 更有利于储存保管。 现代对厚朴的炮制研究,多数也是以厚朴酚与(或)和厚朴酚为指标,有的以水醇浸出 物、抗溃疡作用为指标。其分析方法主要有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高 效液相层析法、气相层析法等。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厚朴生品、姜炙品、姜焙品、 姜煮品中厚朴酚的含量。结果三种姜制厚朴中厚朴酚的含量均低于生品。厚朴酚含量生品 为4.97%,姜炙品为4.05%,姜焙品为4.12%,姜煮品为4.05%,减少量均未超过20%, 符合药典所规定的限量标准。故认为三种姜制厚朴的方法皆可以采用。曾诠等亦用双波长 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厚朴生品,炒黄品、炒焦品、姜炙品及市售商品厚朴、姜炙厚朴中厚朴 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厚朴经炮制后,此二种成分的含量均有下降,炒焦降低 30%以上,炒黄、姜炙降低约20%,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市售商品厚朴和姜厚朴中其含 量差异较大。

厚朴

厚朴

·176·厚朴Houpo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性状】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0.2~0.7cm,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3~0.8cm,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 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枝朴) 呈单筒状,长10~20cm,厚0.1~0.2cm。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可见落皮层。

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及石细胞群。

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多数个成束;亦有油细胞散在。

粉末棕色。

纤维甚多,直径15~32µm,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

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µm,有时可见层纹。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µm,含黄棕色油状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剥取根皮、枝皮 ,直接阴干。不同部位的商品名称: 筒朴:树干皮; 靴筒朴:靠近根部的干皮。质量最好。又称蔸朴。 耳朴:粗大根的皮,破成碎块状。 根朴:根皮。
枝朴:枝干的皮。
2.温厚朴:采收加工方法与川厚朴一致。 3.厚朴丝: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4.姜厚朴: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不断翻动,使吸透,用文火炒干。或取生姜切 片加水汤,另取刮净粗皮的药材,置姜汤中微火加热共煮至姜液吸尽,切丝, 干燥(每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七、商品特征
1、川朴 干皮-筒朴
◆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近 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或鳞片状剥落, 皮孔椭圆形;去粗皮者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具细 密纵纹 ◆质坚硬。断面外层颗粒性,灰棕色;内层纤维 性,紫褐色,富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结晶。 ◆气香,味苦带辛辣。
凹叶厚朴
厚朴
四、市场行情
1.厚朴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三木之一”。属于国家计 划管理四种中药材之一。历史上靠野生资源,目前主要来源 于栽培,由福建、四川、浙江、湖北等省提供。属于产销基 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品种,后备资源不足。 2.温中下气、燥湿消痰,临床配方、饮片和中成药原料药。 3.自1958 年开始人工种植,目前厚朴商品的主要来源。据调查 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400万kg,家种资源成龄树约300万kg,年 需求量为400万kg。
附:厚朴花
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 的干燥花蕾。 【性味归经】苦,微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化湿。用于胸脘痞闷 胀满,纳谷不香。
3、蔸朴 即靴筒朴
一等:靴形。粗糙,内面深紫。下端喇叭口状,纤维性不明显。 气香,味苦、辛。块长70cm以上,重2000g以上。 二等:块长70cm以上,重2000g以下,其余同一等。 三等:块长70cm以上,重5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4、耳朴
均为统货。呈块片状或半卷筒形,多似耳状。大小不一。
5、根朴
◆贮藏期间,定期检查,保存期不宜过久。发现吸湿受潮,及时翻垛通 风或摊晾阴干,忌曝晒。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厚朴的乙醚浸膏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亦能对抗 由于甲基苯丙胺或阿朴吗啡所致的兴奋作用.厚朴酚及和厚朴酚 也具有显著的中枢抑制作用. 2. 对胃肠道的作用 厚朴及其挥发油味苦能刺激味觉, 反射性的引起 唾液、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加快, 而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3. 松弛骨骼肌的作用 实验表明, 厚朴碱有明显的骨骼肌松弛作用, 且无快速耐受现象.有报告指出, 厚朴碱静注与筒箭毒碱静注相 似, 其可能属于非去极化型的肌肉松弛剂.
厚朴
Houpu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
草业科学班 -张宇
一、来源
木兰科植物: 厚 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 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五、2005-2009年厚朴市场价格趋势
18 17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4.5 14 13 12 14
10 6.5 7 7.5 8 8
筒朴 枝朴
六、商品种 类
1.川厚朴:4~6月剥取生长15~20年大树的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
外层
内层
川 筒 朴
内 表 面
靴朴(蔸朴)
• • • • 靴形,一端卷筒状,另一端宽 大似喇叭口。 内表面较油润, 断面紫棕,颗粒状,纤维性不 明显。常见发亮的细小结晶。 气香较浓,辛辣味强。
耳朴
块片状或半卷状。
• 根朴 :单筒或碎片;弯曲似鸡肠,称“鸡肠朴”。灰棕色, 横纹及纵皱纹。断面纤维性,发亮细小结晶多。
显微鉴别 粉末棕色。 • 石细胞众多,类方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分枝。 •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
含黄棕色油状物
• 纤维甚多 壁厚胞腔线形
十一、贮藏
◆按规格等级分档装箱、篓。贮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安全水分10-15%
◆含挥发油,易变色,散失气味。商品久存或受高温高湿影响,断面颜
色变深,气味淡薄,品质降低。
一等:卷筒状。内面深紫,质韧,油润。条长70cm,重400g以上。
二等:长短不分,每条400g以下,其余同一等。
九、化学成分
• 挥发油:主含 、-桉油醇,占挥发油的94-98%。 二者具有镇静作用。 • 酚类:厚朴酚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厚朴酚有抗菌 作用。 • 生物碱类:木兰箭毒碱等。
十、鉴别与检查
厚朴纵丝
厚朴丝
厚朴粉
八、规格等级
●部颁标准按来源、产地、部位等将厚朴分为温朴(浙江、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川朴(四川、湖北、云南)、蔸朴、耳朴、根朴等五
个品别;
● 以下再按长度、重量、厚薄、色泽、断面划分等级。
温朴、川朴各分为四个等级; 篼朴分三个等级;
根朴分两个等级;
耳朴为统货。
1、温朴
1-3等为筒朴。
一等:单筒或双筒。灰棕或灰褐,内表面深紫色或紫棕色。断面外侧灰褐色,内 侧紫棕色,颗粒状。筒长40cm,重800g以上。 二等:筒长40cm,重5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三等:筒长40cm,重2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四等:凡不合以上规格者以及碎片、枝朴,不分长短大小,均属此等。
2、川朴
1-3 等均为筒朴。
一等:单筒或双筒。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断面外侧黄棕,内侧紫棕,油润, 纤维少,筒长40cm,不超过43cm,重500g以上。
二等:筒长40cm,不超过43cm,重2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三等:筒长40cm,重不少于100g,其余同一等。 四等:凡不合以上规格者以及碎片、枝朴,不分长短大小,均属此等。
根 朴 小 结 晶
枝朴 :单筒状,皮薄。灰棕色。质脆,断面纤维性。
2、温厚朴 形似川厚朴,色较 深,断面纤维性较 强,气味较淡。
3、厚朴丝 • 丝条状卷曲,宽 3-5mm 。
•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 色;内表面紫棕色或 紫褐色,较光滑
• 切面颗粒性,显油性 ,有时可见少数小亮 星。 • 气香,味辛辣,微苦 。 4、姜厚朴 形同厚朴丝,颜色较深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国家三大木本药材之一。
二、产地
1.主产于四川广元、涪陵,湖北恩施、宜昌,湖南衡
阳等地的为川厚朴,又称“紫油厚朴”;
2.主产于浙江丽水,福建南平,江西、广西、甘肃、 陕西等地的称温厚朴。
以川厚朴质优。
三、厚朴的分类
1.厚朴: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南部。为川厚朴 的来源 2.凹叶厚朴:主要分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广西 等地。为温厚朴的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