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突然甩负荷现象及处理
发动机突然甩负荷引起的过电压

发动机突然甩负荷引起的过电压引言在汽车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突然甩掉负荷可能会导致过电压的产生。
过电压是指电压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额定电压,可能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危险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突然甩负荷引起的过电压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 过电压的原因发动机突然甩负荷引起的过电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1 发动机负荷突然减小当发动机突然甩掉负荷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会突然减小。
由于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负载功率成正比,负载减小会导致发电机输出电压升高。
如果电压升高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额定电压,就会引起过电压。
1.2 发动机突然停机当发动机突然停机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会突然减为零。
此时,由于发电机失去了负载,其输出电压会急剧上升,从而引起过电压。
1.3 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故障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负责监控和控制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如果ECU发生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突然甩负荷,进而引起过电压。
2. 过电压的影响过电压对汽车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损坏电气设备过电压会使电气设备承受超过额定电压的电压,导致设备内部元件损坏。
常见的损坏包括电线烧断、继电器损坏、电子元件烧毁等,这些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2.2 引发火灾过电压可能引发电气设备的短路,导致设备发生过载、过热等情况,进而引发火灾。
特别是在汽车燃油系统附近的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将对车辆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3 影响车辆性能过电压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车辆的性能。
例如,发电机损坏后无法为电瓶充电,电瓶电量降低,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启动。
3. 过电压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发动机突然甩负荷引起的过电压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3.1 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是防止过电压损害电气设备的有效措施。
过电压保护装置可以监测电压的变化,并在电压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额定电压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发电机常见事故及处理

发电机常见事故及处理1、发电机温度异常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定子线圈层间任一点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或任一槽出水最高温度与各槽最低出水温度之差均应在5℃以内。
若线圈层间任一点最高温度与层间平均温度之差达8℃,或任一槽出水最高温度与各槽最低出水温度之差达8℃时,应及时分析、查明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并加强监视,必要时可降低负荷运行。
下列情况,在排除测量装置故障后,应立即降低负荷,使温度不超过上限值。
综合比较负荷水平、各点出水温度、线圈层间温度等,如判断发电机内部确有严重故障,为避免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解列停机,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1.线圈层间任一点最高温度与层间最低温度之差达14℃。
2.任一槽出水最高温度与各槽最低出水温度之差达12℃。
3.线圈层间任一点温度超过120℃。
4.任一槽出水温度超过85℃。
5.任一点铁芯温度超过120℃时。
当发电机有关温度发生异常时,还应检查:(1)发电机定子三相电流是否平衡,是否超过允许值,功率因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发电机水冷、氢冷系统冷却条件是否改变,若有异常,应设法恢复正常运行。
通知热工人员立即检查测温装置、测温元件是否完好。
(3)结合线圈层间温度及相应的出水温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发电机定子线圈水回路是否有堵塞现象。
(4)发电机温度的任何突然改变、不稳定,或继续增加都说明情况异常,并且是内部有问题的一个信号,因此要求加强监视、分析,记录有关数据,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手段来保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2、发电机定子接地现象(1)“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报警。
(2)发电机可能跳闸。
原因定子线圈漏水或者渗水造成绝缘下降;引出线运行中产生的震荡,导致绝缘受损;机内结露导致接地;轴瓦漏油,导致绝缘下降;主变低压侧绕组或高压厂变高压侧绕组单相接地时等。
处理(1)若“发电机定子接地”伴随“发电机内有油水”先后报警,则应将发电机紧急停机。
(2)定子接地保护发信尚未跳闸时,应立即对主变低压侧、高厂变高压侧、封闭母线、发电机出口PT、励磁变压器进行外观检查,联系检修人员对发电机中性点配电变压器二次电压、出口PT二次电压进行测量。
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的原因分析及判断

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的原因分析及判断作者:周汉斋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5期摘要: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是一种相对严重的生产安全故障,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故障升级、危害增大,严重影响整个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可能造成恶劣安全事故,本文从甩负荷的定义、分类、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保护;超速一、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的定义所谓甩负荷事故是指汽轮发电机组突然卸掉全部或部分负荷的一种事故现象。
对于汽轮发电机组而言,甩负荷分为两种1、汽轮机甩负荷;2、发电机甩负荷。
无论哪种甩负荷事故的发生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很大,必须引起运行值班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对于我们运行人员而言,应该熟练掌握机组甩负荷的现象、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甩负荷后的事故处理,尽可能的减小事故损失。
二、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分类如上文所提到的对于汽轮发电机组而言,甩负荷分为如下两类:(一)汽轮机甩负荷汽机甩负荷指的是由于汽轮机发生调速系统故障或油动机故障致使汽机的主汽门或者调门关闭造成汽缸不进汽,使得发电机不对外做功,反而从电网吸收功率,机组转速维持额定转速,但容易造成汽机的低压缸鼓风摩擦过热,需要投入低压缸减温水。
(二)发电机甩负荷发电机甩负荷指的是发电机出口开关突然跳闸和电网解列,此时机组转速超速,极有可能造成超速保护动作停机,甚至造成机组飞车的重大事故发生。
(这是因为当发电机甩负荷时,线路负荷降低或为零,使发电机定子磁场相对转子磁阻力降低,同时,自动调节的励磁电流也下降,转子的激磁也就减弱,原动机负载减轻了,转速就相应提高),因此相比这两种甩负荷而言,发电机甩负荷的危险性比汽机甩负荷的危险性更大。
三、导致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的原因分析及判断根据上文对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分类我们将其分为如下四小类进行分析:1.因供电输变线路突然跳闸,使机组负荷无法正常输出;2.发电机保护动作,跳开发电机出口开关;3.汽轮机保护动作,高中压自动主汽门突然关闭;4.运行中某一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或某一油动机突然关闭。
发电机振荡或失步现象

发电机振荡或失步现象a)定子电流表指示超出正常值,且往复剧烈运动。
这是因为各并列电势间夹角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电动势差,使发电机之间流过环流。
由于转子转速的摆动,使电动势间的夹角时大时小,力矩和功率也时大时小,因而造成环流也时大时小,故定子电流的指针就来回摆动。
这个环流加上原有的负荷电流,其值可能超过正常值。
b)定子电压表和其他母线电压表指针指示低于正常值,且往复摆动。
这是因为失步发电机与其他发电机电势间夹角在变化,引起电压摆动。
因为电流比正常时大,压降也大,引起电压偏低。
c)有功负荷与无功负荷大幅度剧烈摆动。
因为发电机在未失步时的振荡过程中送出的功率时大时小,以及失步时有时送出有功,有时吸收有功的缘故。
d)转子电压、电流表的指针在正常值附近摆动。
发电机振荡或失步时,转子绕组中会感应交变电流,并随定子电流的波动而波动,该电流叠加在原来的励磁电流上,就使得转子电流表指针在正常值附近摆动。
e)频率表忽高忽低地摆动。
振荡或失步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不断变化,作用在转子上的力矩也相应变化,因而转速也随之变化。
f)发电机发出有节奏的鸣声,并与表计指针摆动节奏合拍。
g)低电压继电器过负荷保护可能动作报警。
h)在控制室可听到有关继电器发出有节奏的动作和释放的响声,其节奏与表计摆动节奏合拍。
i)水轮发电机调速器平衡表指针摆动;可能有剪断销剪断的信号;压油槽的油泵电动机起动频繁。
u发电机振荡和失步的原因根据运行经验,引起发电机振荡和失步的原因有:a)静态稳定破坏。
这往往发生在运行方式的改变,使输送功率超过当时的极限允许功率。
b)发电机与电网联系的阻抗突然增加。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电网中与发电机联络的某处发生短路,一部分并联元件被切除,如双回线路中的一回背断开,并联变压器中的一台被切除等。
c)电力系统的功率突然发生不平衡。
如大容量机组突然甩负荷,某联络线跳闸,造成系统功率严重不平衡。
d)大机组失磁。
大机组失磁,从系统吸收大量无功功率,使系统无功功率不足,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导致系统失去稳定。
机组甩负荷的现象及处理方法

主要现象:
1.机组有功负荷表指示突然减小,全甩负荷时,负荷可能至零。
2.蒸汽流量急剧减小,全甩负荷时,流量及调节级压力接近零。
3.蒸汽压力急剧上升,旁路或安全阀可能动作,调节级压力及排汽压力可能急
剧降低。
4.主、再热汽温升高。
5.液压系统控制油压、调节汽门开度可能大幅变化。
6.主变压器、220kV及厂用电系统可能出现故障。
7.汽轮机电调控制系统可能出现故障。
处理方法:
1.根据机组负荷情况,迅速减少燃机负荷和给水量,及时调整,以保持各参数恢复正常。
2.如果蒸汽压力过高,应该打开向空排汽阀或投入旁路系统。
3.注意监视主、再热蒸汽参数。
4.当发电机跳闸时,检查汽轮机转速是否飞升(如果超过110%,则手动跳闸),确认润滑油系统供油正常,全面检查机组各轴承温度、轴向位移、胀差、振动等是否正常,倾听汽轮机内是否有异声。
5.当故障处理完毕时,迅速将汽轮机并网。
一起天然气发电机组甩负荷事件分析说明

一起天然气发电机组甩负荷事件分析说明发表时间:2016-08-24T11:00:58.1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作者:唐家祥[导读] 我厂采用国电南自DGT801C数字式发电机保护装置,该装置由双电源双CPU系统构成。
唐家祥(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福建晋江 362251)摘要:本文分析了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某次机组正常运行时NCS频发“发电机后备保护报警”而导致机组跳闸的事件及后续处理结果,为燃气机组正常运行时保护动作及处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发电机后备保护报警;差动保护;灭磁回路动作一、系统简介我厂采用国电南自DGT801C数字式发电机保护装置,该装置由双电源双CPU系统构成,保护CPU1和保护CPU2两套系统完全相同,相互之间又完全独立,可单独完成采样、计算、判断、出口、自检、故障处理和录波等软件功能。
其保护屏双CPU并行处理逻辑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保护屏双CPU并行处理逻辑原理二、事件经过1月24日,NCS频繁报“#4发电机后备保护报警”后返回,现场检查,#4发电机保护A屏CPU A数据采集模块有问题,断开#4机组发电机保护A屏CPU A电源,保持CPU B运行。
1月25日,#1、4机组启动运行正常。
11点30分,#4机组带300MW负荷运行,#4发电机保护A屏发“差动告警”、 “差动TA断线”等信号。
电气检修人员赶往#4机继保间检查,需退出A屏保护,将所有出口压板退出,运行人员在请示退出#4发电机保护A屏所有功能压板时,11点47分#4发电机保护A屏CPUB差动保护动作出口,#4机励磁灭磁,紧接着#4发电机保护B屏“励磁系统故障”保护动作跳开904出口开关,机组解列进入全速空载状态(此时,跳燃机出口压板已退出),12时26分再次并网成功。
三、事件处理1月26日发电机保护装置生产厂家国电南自人员来现场后,拆出旧的CPU板,更换了新的CPU。
现场肉眼观察故障的CPU板件,没有发现明显的故障点,初步判断是集成电路模块故障,需返厂进行专项试验才能确定原因。
发电厂甩负荷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可能导致发电机突然失去负荷,即发生甩负荷现象。
为有效应对甩负荷事件,确保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理甩负荷事件,确保发电机及其配套设施安全运行。
2. 最大程度减少甩负荷事件对发电厂生产、供电的影响。
3. 提高发电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电厂内所有甩负荷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发电机出口开关跳闸。
2. 主要负荷线路跳闸。
3. 母线短路故障。
4. 系统故障导致发电机失去负荷。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甩负荷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甩负荷事件应对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和事件信息收集、上报。
3. 明确各部门、岗位在甩负荷事件中的职责,确保事件处理高效、有序。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件发生(1)发现甩负荷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核实事件情况,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事件处理(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单位、部门。
(2)各部门、岗位按照预案要求,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3. 事件恢复(1)甩负荷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应急预案。
(3)恢复正常运行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岗位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措施1. 电气措施(1)检查发电机出口开关,确保其正常工作。
(2)检查励磁回路,确保励磁电流稳定。
(3)检查厂用开关,确保其正常工作。
(4)检查发电机出口PT保险,确保其完好。
(5)检查消弧线圈刀闸,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机械措施(1)检查汽机调节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2)检查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门高排逆止门,确保其自动关闭。
(3)检查发电机转速,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发电机甩负荷的认识和理解

发电机甩负荷的认识和理解发电机甩负荷是指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失去负荷,即负荷突然减小或消失。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电力系统中,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发电机组中。
发电机甩负荷的认识和理解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发电机甩负荷的原因。
发电机甩负荷可能是由于负荷突然减小或消失导致的。
例如,电力系统中某一负荷突然断电,导致该负荷所连接的发电机突然失去负荷。
此外,发电机组所连接的负荷突然减小,也会导致发电机甩负荷。
这些情况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发电机甩负荷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发电机甩负荷会导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突然增大,可能会导致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超出正常范围。
这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可能会引发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甚至引发电力系统的崩溃。
此外,发电机甩负荷还可能会导致发电机内部的温度和电流等参数超过额定值,从而对发电机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
为了避免发电机甩负荷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电力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负荷调节能力,能够及时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以适应负荷的变化。
其次,发电机组应该配备恰当的保护设备,能够在发电机甩负荷时及时切断发电机与电力系统的连接,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发电机组的运行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电机甩负荷的情况,以保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避免或减少发电机甩负荷的发生。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使其与负荷之间的匹配更加合理,从而减少发电机甩负荷的可能性。
此外,可以采用一些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负荷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发电机甩负荷是一种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
我们需要认识和理解发电机甩负荷的原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组运行中发生RB
1.5.1 给水泵跳闸引起的RB:
1.5.1.1 现象:
1)LCD 上“RB”声光报警、“汽泵跳闸”报警;
2)在CCS 方式下,机组主控方式自动切到TF 方式,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以F、C、E 的次序跳闸,跳闸时间间隔为10s,保留三台磨运行;判断等离子在正常模式下及A 磨煤机运行,对等离子进行拉弧,拉弧顺序为3-2-4-1-5,时间间隔为5s;层
快投运行磨油枪指令,只快投一层油枪,投油顺序为D、B、E,时间间隔为5s;
3)在TF 方式下并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机组保持TF 方式,其余同上;
4)在TF 方式下并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机组保持TF 方式,运行磨保持煤量不变,其余同上;
5)在BF 方式下,锅炉主控自动切至手动方式,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6)在手动方式下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7)在手动方式下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保持煤量不变,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8)蒸汽流量下降。
1.5.1.2 处理:
1)一台汽泵跳闸,电泵联启,快速上水,保证360MW 对应的给水流量,其再循环门关闭;
2)在CCS 或TF 方式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确认RB 动作正常;
3)在BF 方式或手动方式且燃料主控在自动的方式下,应手动控制好主汽调门,保持汽压稳定;
4)在TF 方式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手动将煤量稳定在360MW 左右时的煤量;
5)在手动方式且燃料主控手动时,应手动控制好主汽调门,保持汽压稳定,并手动将煤量稳定在360MW 左右时的煤量;
6)RB 发生后,应确认磨煤机跳闸正常,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正常;
7)RB 发生以后,应加强对汽温的控制;
8)磨跳闸后应确认风烟系统自动控制正常;
9)工况稳定后,对系统全面检查,逐步撤出油枪,对跳闸磨煤机进行惰性处理;
10)处理过程中注意除氧器水位调整器动作正常,除氧器水位正常,主/再蒸汽参数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11)完成跳闸汽泵相关操作,如跳闸原因查明并消除,应及时启动汽泵;
12)在RB 过程中若发生MFT,则按MFT 事故处理。
1.5.2 送、引风机跳闸引起的RB:
1.5.
2.1 现象:
1)LCD 上“RB”声光报警、“送风机或引风机跳闸”报警;
2)风机按其超驰指令控制;
3)在CCS 方式下,机组主控方式自动切到TF 方式,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以F、C、E 的次序跳闸,跳闸时间间隔为10s,保留三台磨运行;判断等离子在正常模式下及B 磨煤机运行,对等离子进行拉弧,拉弧顺序为3-2-4-1-5,时间间隔为5s;层
快投运行磨油枪,只快投一层油枪,投油顺序为D、B、E,时间间隔为5s;
4)在TF 方式下并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机组保持TF 方式,其余同上;
5)在TF 方式下并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机组保持TF 方式,运行磨保持煤量不变,其余同上;
6)在BF 方式下,锅炉主控自动切至手动方式,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7)在手动方式下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8)在手动方式下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保持煤量不变,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9)蒸汽流量下降。
1.5.
2.2 处理:
1)确认所跳风机动叶或进口导叶与出口档板关闭;送、引、一次风机超驰动作正常;
2)确认炉膛负压、二次风母管压力、锅炉总风量等参数正常;
3)在CCS 或TF 方式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确认RB 动作正常;
4)在BF 方式或手动且燃料主控在自动的方式下,应手动控制好主汽调门,保持汽压稳定;5)在TF 方式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手动将煤量稳定在360MW 左右时的煤量;
6)在手动方式且燃料主控手动时,应手动控制好主汽调门,保持汽压稳定,并手动将煤量稳定在360MW 左右时的煤量;
7)RB 发生后,应确认磨煤机跳闸正常,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正常;
8)RB 发生以后,应加强对汽温的控制;
9)磨跳闸后应确认风烟系统自动控制正常;
10)工况稳定后,对系统全面检查,逐步撤出油枪,对跳闸磨煤机进行惰性处理;
11)处理过程中注意除氧器水位调整器动作正常,除氧器水位正常,主/再蒸汽参数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12)在RB 过程中若发生MFT,则按MFT 事故处理。
1.5.3 一次风机跳闸引起的RB:
1.5.3.1 现象:
1)LCD 上“RB”声光报警、“一次风机跳闸”报警;
2)风机按其超驰指令控制;
3)在CCS 方式下,机组主控方式自动切到TF 方式,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以F、C、E 的次序跳闸,跳闸时间间隔为10s,保留三台磨运行;判断等离子在正常模式下及B 磨煤机运行,对等离子进行拉弧,拉弧顺序为3-2-4-1-5,时间间隔为5s;层
快投运行磨油枪,只快投一层油枪,投油顺序为D、B、E,时间间隔为5s;
4)在TF 方式下并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机组保持TF 方式,其余同上;
5)在TF 方式下并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机组保持TF 方式,运行磨保持煤量不变,其余同上;
6)在BF 方式下,锅炉主控自动切至手动方式,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7)在手动方式下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炉主控指令自动下降到60%,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8)在手动方式下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磨煤机按次序跳闸,保持三台磨运行,运行磨保持煤量不变,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
9)蒸汽流量下降。
1.5.3.2 处理:
1)确认所跳风机动叶或进口导叶与出口档板关闭;送、引、一次风机超驰动作正常;
2)确认各运行磨一次风流量不低,磨一次风流量控制档板调节正常;
3)确认炉膛负压、二次风母管压力、锅炉总风量等参数正常;
4)在CCS 或TF 方式且燃料主控在自动时,确认RB 动作正常;
5)在BF 方式或手动且燃料主控在自动的方式下,应手动控制好主汽调门,保持汽压稳定;6)在TF 方式且燃料主控在手动时,手动将煤量稳定在360MW 左右时的煤量;
7)在手动方式且燃料主控手动时,应手动控制好主汽调门,保持汽压稳定,并手动将煤量稳定在360MW 左右时的煤量;
8)RB 发生后,应确认磨煤机跳闸正常,运行磨按次序油枪自投正常;
9)RB 发生以后,应加强对汽温的控制;
10)磨跳闸后应确认风烟系统自动控制正常;
11)工况稳定后,对系统全面检查,逐步撤出油枪,对跳闸磨煤机进行惰性处理;
12)处理过程中注意除氧器水位调整器动作正常,除氧器水位正常,主/再蒸汽参数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13)在RB 过程中若发生MFT,则按MFT 事故处理。
1.5.4 磨煤机跳闸引起的RB:
1.5.4.1 现象:
1)LCD 上“RB”声光报警、磨煤机跳闸报警;
2)燃料主控在手动时,运行磨煤量不变;
3)燃料主控在自动时,投自动的运行磨煤量上升;
4)判断等离子在正常模式下及A 磨煤机运行,对等离子进行拉弧,拉弧顺序为3-2-4-1-5,时间间隔为5s;
5)层快投运行磨油枪,只快投一层油枪,投油顺序为D、B、E,时间间隔为5s;;
6)蒸汽流量下降。
1.5.4.2 处理:
1)确认炉膛负压、二次风母管压力正常;
2)燃料主控在手动时,适当增加燃料量;
3)炉膛燃烧不稳时可投油枪助燃;
4)在工况稳定后,对系统全面检查,逐步撤出油枪,对跳闸的磨煤机惰性处理;
5)处理过程中注意除氧器水位调整器动作正常,除氧器水位正常,主/再蒸汽参数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6)在RB 过程中若发生MFT,则按MFT 事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