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合集下载

11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要点

11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要点

调试技术文件编号:NSRD-ENGRO-QADIRPURE-TSFA-11巴基斯坦安格鲁卡迪普电站项目1×230MW级S10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深圳深南电燃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6月18日巴基斯坦安格鲁卡迪普电站项目1×230MW级S10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建设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措施名称:巴基斯坦安格鲁卡迪普电站项目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措施编号: NSRD-ENGRO-QADIRPURE-TSFA-11试验地点:巴基斯坦安格鲁卡迪普电厂试验负责人:冯里生试验日期: 2009年10月至2009年11月参加试验人员:冯里生、杨卫东、孙术国、马亮等参加试验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建设十一公司、深南电燃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巴基斯坦安格鲁能源公司编制:马亮审核:冯里生目录1. 编制目的 (5)2. 调试依据及标准 (5)3. 调试质量目标 (5)4. 组织分工 (5)5.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6)6. 试验步骤 (7)7. 试验记录与监测 (8)8. 安全注意事项 (9)附录一:调试质量控制实施情况表 (10)附录二:调试方案技术交底记录表 (11)附录三:汽机甩负荷试验记录表 (12)1.编制目的依据《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简称新启规)的规定,为检验汽机调节系统是否符合设计及运行要求,同时通过试验测汽轮机组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参数,评价调节系统动态调节品质。

为保障汽轮机组甩负荷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编写本方案。

2.调试依据及标准2.1《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2000年版)》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年版)2.4《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2.5《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2.6 系统流程图、系统说明书3.调试质量目标检查汽轮机调速汽阀能否迅速关闭,汽轮机最大飞升转速是否符合要求,甩负荷后汽机转速能否维持3000转,锅炉汽机系统能否满足机组甩负荷时自动控制要求,且保证机组甩负荷后,高低压旁路动作正常,系统不超压,水位调节稳定,电气励磁调节控制系统调节稳定,机端电压不超压。

甩负荷实验操作方法

甩负荷实验操作方法

甩负荷实验操作方法6 试验方法及步骤6.1 试验方法6.1.1 本次试验采用常规法,在机组带预定负荷的情况下,使发电机油开关跳闸,使机组实现不停机甩负荷,同时测量汽轮机及发电机的动态特性;6.1.2 试验分两种工况进行,50%额定负荷工况和100%额定负荷工况。

根据机组甩50%负荷后的动态特性决定是否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a 转速超调量小于5%时,可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b 转速超调量大于或等于5%时,应停止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6.1.3 甩50%负荷时,投运电动给水泵,汽泵A(或B)投入热备用;6.1.4 甩100%负荷时,投运电动给水泵和汽泵A(或B),汽泵B(或A) 处于热备用状态。

6.2 试验步骤6.2.1 机组启动前的静态试验6.2.1.1 EH油系统联锁试验及蓄能器检查;6.2.1.2 润滑油系统联保护试验;6.2.1.3 DEH功能测试,包括阀门特性、甩负荷仿真试验及OPC 功能试验等;6.2.1.4 主汽门、调节汽门关闭时间测定;6.2.1.5 进行机组ETS保护试验;6.2.1.6进行下列顺控试验∶a 汽机防进水保护;b 凝结水系统连锁保护试验;c 高、低压加热器;6.2.1.7 锅炉各安全门处与集控室之间装妥灯光联络信号或采取其他通讯手段,经试验无误;6.2.1.8 汽机机头与集控室之间装妥灯光联络信号或采取其他通讯手段,经试验无误。

6.2.2 机组启动后进行的工作6.2.2.1 就地及远方打闸试验;6.2.2.2 喷油试验;6.2.2.3 超速试验(包括103%、110%电超速和110%机械超速);6.2.2.4 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6.2.2.5 阀门活动试验。

6.2.3 甩负荷前的工作6.2.3.1 甩负荷试验已经调度部门批准,具体时间已经确定;6.2.3.2 将本机厂用电系统切换至外供,以保证本机组甩负荷后各辅助设备的供电;6.2.3.3 将#5机辅助蒸汽汽源切换至临机供汽,除氧器及大小机轴封供汽汽源切换至辅助蒸汽系统供汽;6.2.3.4 切除凝结水精处理装置;6.2.3.5 锅炉操作盘上设四名运行人员负责汽包水位、炉膛负压、汽温、汽压及制粉系统的调整,PCV阀按钮和手操MFT按钮处也应设专人负责;6.2.3.6 汽机运行方面应设专人负责低旁快开及监视瓦温、振动、转速、凝结水系统、给水系统,在机头停机手柄及机控室停机按钮处应各有一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的打闸停机工作;6.2.3.7 主汽及再热汽出、入口每个安全门处均设专人值班,每处应不少于两人,并在安全门启跳手柄上拴妥绳索,以备紧急时手动拉启;6.2.3.8 检查确认下列系统处于要求状态:a 高、低加投入正常运行;b 主、再热蒸汽参数和真空符合规程要求;c 真空破坏手动门已全开,电动门在遥控位置并能可靠操作;d 各程控疏水手动门均操作可靠;e 机组EH油系统及润滑油系统各项参数在要求范围内运行正常,EH油系统蓄能器投入运行;f 旁路系统置于"手动"位置,低旁处于热备用状态(开度2~4%);g 机组的各项保护及自动均已投入;6.2.3.9 将转速信号、油动机行程信号、甩负荷信号及各有关信号接入数据采集装置并调整好;6.2.3.10 解除锅炉油枪解列时蒸汽吹扫及退枪程序,要求再次投入时不受影响,能迅速投入;6.2.3.11 甩负荷试验前20分钟将机组负荷调至所需的甩负荷工况点(50%及100%额定负荷),在机组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机组运行参数;6.2.3.12 甩负荷试验前20分钟,各有关操作、测试、安全监视及指挥人员均应已到位;6.2.3.13 甩负荷试验前15分钟进行下列调整工作:a 凝汽器水位在正常偏高水位;b 除氧器维持正常水位运行;c 投入全部12支油枪,减少D磨给煤量;6.2.3.14 甩负荷试验前10分钟将下列自动置手动位置:a 汽包水位;b 炉膛负压;c 锅炉汽温、汽压。

机甩负荷试验方案-学习

机甩负荷试验方案-学习

机甩负荷试验方案-学习汽轮机甩负荷试验详解学习一、试验的目的与要求1、试验目的:甩负荷试验是机组在带负荷工况下进行的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甩负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取机组甩负荷时DEH调节系统的动态过程,考核DEH调节系统的动态性能,应达到《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规程》的标准。

并检验机、炉、电各主机及其配套辅机系统在甩负荷工况下的适应能力。

(600MW机组DEH组态逻辑说明)2、试验要求:1)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且DEH控制系统的动作过程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维持空负荷运行。

2)根据记录,各部件的动态特性应能符合要求。

3)锅炉不超压,汽包、过热器安全门不动作,发电机不过压。

4)机、炉、电相关辅机及系统工作正常,厂用电切换正确、可靠,抽汽逆止阀的动作正确、可靠。

二、试验条件1、机组经过整套试运试验,性能良好,机、炉、电各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各运行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2、DEH系统功能正常,能在各种方式下运行。

3、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开关动作灵活无卡涩,关闭时间符合设计要求,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学习(附操作票))4、抽汽逆止门连锁动作正常,能关闭严密。

5、危急遮断系统动作可靠,超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汽机主保护试验正常。

(汽轮机超速试验学习)6、TSI系统已投入使用,功能正常。

(汽机TSI系统学习,第二部分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7、甩负荷试验前应试转交、直流辅助油泵、高压油泵及盘车,连锁动作正常,油质合格。

8、高加保护试验合格,水位运行正常。

高、低压加热器投入运行。

9、热工和电气各种保护连锁功能正常,切除一些不必要连锁(如发电机主保护)。

10、锅炉安全监视系统(FSSS)已投入使用,功能正常。

(锅炉FSSS逻辑详解)11、交、直流厂用电源可靠,能确保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供电要求。

12、发电机主断路器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

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

汽机甩负荷试验方案1、概述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热电厂是为造纸厂新建的自备电厂,设计容量为2×410t/h 炉配2×6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并留有再扩建一套同容量机组的可能,其中锅炉为武汉锅炉厂生产的WGZ410/9.8—17型高压、自然循环单锅筒、固态排渣炉、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锅炉;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C50.8.83/0.981型高压/单缸/单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为WX18Z-054LLT型空冷无刷励磁发电机组。

主蒸汽、主给水、凝结水系统等主要汽水系统都采用母管制;机组既可按单元制运行,又可按母管制运行,既可纯冷凝工况运行,又可按抽汽工况运行。

工业供汽可从主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直接产生,也可以从二段可调整抽汽通过减温器产生,满足纸厂用汽所需。

2、试验目的1.1测取汽轮机组甩负荷后的动态过程,考核汽轮机的调节系统动态特性,检查汽轮机的调节系统品质。

检验汽轮机甩负荷后,调速系统能否控制机组转速,不致使危急遮断器跳闸,使转速迅速稳定。

1.2检验主、辅设备对甩负荷的适应能力。

1.3此次甩负荷,主要是考虑2#锅炉及2#汽机均未投产,热网供汽有可能不能投用的情况,机组由母管制运行转为单元制运行工况。

3、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3.1汽轮发电机组已经整套试运行考验,能在额定负荷下长期稳定运行,振动值在合格范围内。

3.2机组甩负荷前,应作注油试验和机械超速试验。

机组超速试验合格,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在3300-3360r/min之间。

3.3自动主汽门、高压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主汽门、调门总关闭时间少于0.5s(分别测取冷态和热态关闭时间)。

3.4甩负荷前,应安排停机机会,测试工业抽汽逆止阀,各段抽汽逆止阀关闭时间(机组负荷应大于12MW时,汽机打闸,测试各逆止门的关闭时间),各段抽汽逆止阀关闭时间≤3s,主汽门关闭与逆止门联动正常,关闭迅速严密。

3.5手动及远方停机按钮试验正常。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编写说明1 本导则受电力部建设协调司的委托,于1995年5月完成讨论稿,10月完成送审稿,12月完成报批稿。

1996年元月经审批,由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审核通过。

2 本导则是在2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经修改补充编写的,适用于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液压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

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3 试验目的暂为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在不断总结甩负荷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完善、补充,以适应大容量、高自动化机组的要求。

4 在讨论稿和送审稿中的其他甩负荷方法,如测功法等,暂不呈现在导则中,待进一步取得经验后再作补充。

1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液压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

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2 目的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3 要求3.1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

3.2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行。

4 试验条件4.1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主要监视仪表准确。

4.2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要求。

4.3保安系统动作可靠,危急保安器提升转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4.4主汽阀和调节汽阀严密性试验合格,阀杆无卡涩,油动机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4.5抽汽逆止阀联锁动作正常,关闭严密。

4.6高压启动油泵、直流润滑油泵联锁动作正常,油系统油质合格。

4.7高压加热器保护试验合格。

4.8利用抽汽作为除氧器或给水泵汽源的机组,其备用汽源应能自动投入。

4.9汽轮机旁路系统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旁路系统是否投入,应根据机、炉具体条件决定。

4.10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安全阀调试、校验合格。

4.11热工、电气保护接线正确,动作可靠,并能满足试验条件的要求,如:解除发电机主开关跳闸联锁主汽门关闭。

4.12厂用电源可靠。

014正式汽轮机甩负荷试验0114

014正式汽轮机甩负荷试验0114

目录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调试目标4.主要设备技术规范5.调试内容6.安全措施1.编制目的机组经过带负荷调试已具备满负荷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协调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经过试验已投入运行,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自动运行。

汽轮机主要参数真空应为额定值、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主要监视仪表准确,必须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这关系到整个机组启动试运总体安全与质量。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是机组进入商业运作前的必须步骤,对汽轮机调节系统、各保护、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逆止门进行考核;对机组前期静态试验调试情况进行全面检验和考核;同时对汽轮机电液调速系统和滑阀、危急遮断器、飞锤进行校验和考核,保证机组安全、经济、稳定地移交运行。

为了指导汽轮机运行中甩负荷控制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内工作,特制定本措施。

2.编制依据①《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②《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篇)③《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④《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⑤《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⑥《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⑦《汽轮机运行规程》(山西赵城晋能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⑧《汽机运行系统图》《DEH系统图》(山西赵城晋能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⑨和利时DEH设计图纸及设备使用说明书3.调试的目标符合部颁《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中机组甩负荷进行50%、100%试验。

机组甩负荷前后,汽轮机最高飞升速度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调节系统动态过程迅速稳定,并能有效的控制机组定负荷运行。

全面检验速度不等率小于5%,迟缓率小于0.3%,快控滑阀(OPC)动作可靠,延时值整定正确,保安系统动作可靠,危急保安器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主汽门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门杆无卡涩,从电磁阀到主汽门和油动机完全关闭时间小于0.5s(延时时间+动作时间),全部检验项目满足机组甩负荷要求。

甩负荷试验方案

甩负荷试验方案

#7机大修后甩负荷试验方案编制:徐巍洁
审核:王春生
批准:姚跃明
二零零四年六月二十日
#7机大修后甩负荷试验方案
一、甩负荷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汽轮机组经72小时试运行各部分性能良好;
2、调节系统经空负荷及带满负荷运行调节灵敏,运行正常;
3、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关闭时间符合要求,严密性合格,各抽汽
逆止门、抽汽电动门联锁装置动作良好,关闭迅速严密;
4、机组经注油试验、超速试验正常,手动危急保安器动作良好;
5、电气及锅炉专业各设备经检查情况良好,锅炉安全门经调试动作
可靠;
6、检查与甩负荷试验有关的联锁保护装置已投入;
7、各转速表检验合格;
8、各有关部门领导及技术人员到场并取得电网调度的同意;
二、甩负荷试验注意事项及方法:
1、试验时汽轮机蒸汽参数、真空值为额定值,电网频率不高于50.5
Hz,回热系统正常投入;
2、甩负荷试验按甩额定负荷的1/2、3/4、及全负荷三个等级进行,
甩1/2、3/4负荷合格后,才可进行甩全负荷试验;
3、甩负荷过程中应有专人记录有关数据,并有专人在机头和控制室
负责随时准备打闸停机;
4、甩负荷后,调速系统动作尚未终止前,不应人为降低转速,如转
速升高到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危急保安器不动作,应立即手动打闸停机。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详解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详解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详解机组正常运行中甩负荷的必要性机组正常运行中甩负荷联锁的目的,首先是机组在带负荷工况下突然与电网解列,调节系统应能保证飞升转速低于超速保护动作转速,另外它应使过渡过程尽量短,能很快将转速维持在空转值以便快速并网接带负荷,这是机组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但是,发电机甩负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外部线路故障,也包括发电机内部故障(如断水、灭磁等),不可能也不应该在甩负荷故障原因未明的情况下盲目并网;而且查明事故原因,处理故障的时间不能保证,汽轮机长时间空转也会影响转子疲劳损耗,降低寿命;再者,甩负荷后为尽快接带负荷,要求锅炉维持燃烧,但单元制机组大都有炉跳机保护,在正常运行中突然甩负荷,锅炉汽包水位、压力及炉膛压力等剧烈变化,即使改动相关逻辑,在预先毫无防范下也很难维持燃烧,因此很多机组设计为甩负荷后全停。

甩负荷试验应知道汽轮发电机转子平衡方程MT-ML-MF=0MF<<MT; MF<<ML; MT=ML;J·dω/dt=MT-MLMT---转子主力矩ML---电磁阻力矩MF---摩擦阻力矩ω---转子角速度甩负荷的类型汽轮电机发电机组甩负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因供电输变线路突然跳闸,使机组负荷无法正常输出;(2)发电机保护动作,跳开发电机出口开关;(3)汽轮机保护动作,高中压自动主汽门突然关闭;(4)运行中某一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或某一油动机突然关闭。

甩负荷的判断机组发生甩负荷时,运行值班人员要迅速判明甩负荷的原因,然后才能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判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当由电气原因(上述1,2种类型)造成机组甩负荷时,则电机发电机甩去全部或大部分负荷(仅剩下厂用电负荷),这时机组最显著的特征是转速升高,若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不理想,就会造成汽轮机超速保护动作而停机。

(2)当由汽轮机保护动作(上述第3种类型)造成机组甩负荷时,则电机发电机组会甩去全部负荷,此时机组转速与甩负荷前相比基本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编写说明
1. 本导则受电力部建设协调司的委托,于1995年5月完成讨论稿,10月完成送审稿,12月完成报批稿。

1996年元月经审批,由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审核通过。

2. 本导则是在2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经修改补充编写的,适用于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液压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

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3. 试验目的暂为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在不断总结甩负荷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完善、补充,以及适应大容量、高自动化机组的要求。

4. 在讨论和送审稿中的其它甩负荷方法,如测功法等,暂不呈现在导则中,待进一步取得经验后再作补充。

1.适用范围
适用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

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
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2.目的
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3.要求
3.1 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

3.2 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行。

4.试验条件
4.1 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主要监视仪表准确。

4.2 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要求。

4.3 保安系统动作可靠,危急保安器提升转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4.4 主汽阀和调节汽阀严密性试验合格,阀杆无卡涩,油动机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4.5 抽汽逆止阀联锁动作正常,关闭严密。

4.6 高压启动油泵、直流润滑油泵联锁动作正常,油系统油质合格。

4.7 高压加热器保护试验合格。

4.8 利用抽汽作为除氧器或给水泵汽源的机组,其备用汽源应能自动投入。

4.9 汽轮机旁路系统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旁路系统是否投入,应根据机、炉具体条件决定)。

4.10 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安全阀调试、校验合格。

4.11 热工、电气接线正确,动作可靠,并能满足试验条件的要求,如:解除发电机主开关跳闸联锁主汽门关闭。

4.12 厂用电源可靠。

4.13 发电机主开关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4.14 系统频率保持在50±0.2Hz以内,系统留有备用容量。

4.15 试验用仪器、仪表校验合格,并已接入系统。

4.16 试验领导组织机构成立,明确了职责分工。

4.17 已取得电网调试的同意。

5.试验方法
5.1.突然断开发电机主开关,机组与电网解列,甩去全部负荷,测取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5.2.凝汽或背压式汽轮机甩负荷试验,一般按甩50%、100%额定负荷两级进行。

当甩50%额定负荷后,转速超调量大于或5等于%时,则应中断试验,不再进行甩100%
负荷试验。

5.3 可调整抽汽式汽轮机,首先按凝汽工况进行甩负荷试验,合格后再向往可调整抽汽,按最大抽汽流量甩100%负荷。

5.4 试验应在额定参数、回热系统全部投入等正常运行系统、运行方式、运行操作下进行。

不能采用发电机甩负荷的同时,锅炉熄灭停炉、停机等试验方法。

5.5 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在甩负荷试验之前,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的控制方法等,可以作适当的和调整。

5.6 甩负荷试验准备工作就绪后,由试验负责人下达命令,由运行系统进行甩负荷的各项工作。

5.7 在机组甩负荷以后,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尚未终止之前,不可操作同步器(具有同步器自动返回功能的电液调节系统除外)。

5.8 甩负荷试验过程结束、测试和检查工作完毕后,应尽快并网,根据缸温接带负荷。

6试验记录与监测
6.1 记录仪表及传感器频率响应和精度,应满足测量对象的要求。

6.2 甩负荷过程中自动记录的项目有:功率、转速、油动机行程行程和有关油压量。

6.3 甩负荷过程中、手抄项目一般有:功率、转速、油动机行程、主油泵进口和出口油压、脉冲油压、蒸汽参数、排汽压力和同步器行程。

6.4 手抄项目应记录甩负荷前的初始值,甩负荷过程中的极值(最大或最小)和甩负荷过程结束的稳定值。

6.5 记录中如发生仪表指针摆或呆滞等异常现象时,应将摆幅值或呆滞情况一并记录在表格中,以便作为分析的依据。

6.6 在进行甩负荷试验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转速。

其它监视项目可参照运行规程中的有关要求,如:差胀、窜轴、振动、排汽温度等。

7安全措施
7.1 机组甩负荷后应使锅炉不超压、汽轮机不超速、发电机不过压,维持机组空负荷运行,尽快并网。

7.2 机组甩负荷后,当转速飞升未达到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时,应待甩负荷过程结束、测试工作完毕后,转速至3000/min,进行以下检查:
7.2.1 汽轮机旁路系统开启情况。

7.2.2 汽封压力、除氧器压力、除氧器水位和凝汽器水位。

7.2.3 窜轴、差胀、排汽温度。

7.2.4抽汽逆止门关闭情况。

7.2.5 开启汽轮机本体及抽汽管道疏水。

7.2.6 高压加热器保护动作是否正常,必要时解列高压加热器汽侧。

7.2.7 检查机组振动情况。

7.3 机组甩负荷后,若转速飞升使危急保安器动作时,应及时作以下操作、检查:
7.3.1摇同步器至空负荷位置。

7.3.2检查主汽阀、调节汽阀和抽汽逆止门是否关闭。

7.2.3待机组转速降至挂闸转速时挂闸。

7.3.4 若机组转速继续下降时,应及时启动高压油泵。

7.3.5 设法恢复机组转速至3000r/min,完成有关项目检查。

7.4 机组甩负荷后,调节系统严重摆动,无法维持空负荷运行时,应打闸停机。

7.5 机组甩负荷后,转速飞升至3300r/min而危急保安器拒动时,应立即打闸停机;若转速仍继续上升,则应采取一切切断汽源的措施,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7.6 机组甩负荷后,锅炉应停止全部给粉,维持部分油枪运行。

当机组恢复至空负荷运行时维持燃烧,调整参数到额定值。

7.7 若锅炉泄压手段失灵,锅炉超压时,应紧急停炉。

7.8 试验过程若发生事故,应由试验负责人下达命令停止试验。

8.试验结果整理
8.1 手抄记录项目,按甩负荷前、甩负荷过程中和甩负荷稳定后的数据列表。

8.2 根据自动记录曲线,测取有关数据并整理列表。

8.3根据自动记录曲线测取的数据有:初始转速n0、最高转速nmax、稳定转速nδ、汽阀关闭后的飞升转速△n u、转速波动值△n、转速滞后时间tn、达到最高转速时间tnmax、转速变化全过程时间t、油动机延迟时间t1、油动机关闭时间t2以及油压变量的延迟时间tp1和过渡过程时间tp2.
8.4 根据测取到的数据计算如下参数:
动态超调量:φ=(nmax-n0)/n0×100(%)
转速不等率:δ=(nδ-n0)/n0×100(%)
动静差比: B=(nmax-n0)/(nδ-n0)
转子加速度: a=△nt/△t r/(min.s)
转子时间常数:Ta=n0 /a (s)
转子转动惯量:
J=102Tap0/ω0η(kg.m.s)
容积时间常数: T u=△nu/a (s)
稳定时间:△n<(δn0/20)时所经历的时间为转速稳定时间(s)
式中η——发电机效率,%;
△nt——对应于△t 时刻内的转速变化,r/min。

{ SHAPE \* MERGEFORMAT }
8.5 根据自动记录曲线无法计算调节系统有关参数的系统,如:OPC等保护必须参与甩负荷试验的系统,要整理出最高转速以及转速、油动机和保护动作的全过程时间及变化幅值。

9编写试验报告
在试验结束后,应编写试验报告,内容包括:
9.1 试验目的及范围。

9.2 调节、保安系统类型、动作原理和设备概况。

9.3 测点及仪器仪表一览表,注明精度。

9.4 试验方法。

9.5试验条件。

9.6 试验结果用表格、曲线或图示表示。

9.7 试验结果与要求的技术规范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

9.8 结论。

编审部门: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
评审:梁兵
编写单位:电力工业部热工研究院
编写人:房德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