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流程

合集下载

胃镜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鉴定

胃镜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鉴定
作 为待 检 样 品 送 实 验 室检 测 。
果 为 革 兰 氏 阴性 杆菌 。对 培养 液 真接 进 行 镜检 , 发现 有 鱼梭 样运 动的杆菌 。
4 1 氧化 酶试验 .
取 -4 块 洁净 的 白色 滤纸 片 放 在 灭菌 平 皿 内 , 无 菌玻 棒挑 , 用 取可 疑 菌 落 涂在 滤 纸 片上 , 然后 在 其上 滴 加 一 滴新 配 制 的 l 二 % 甲基 对 苯二 胺试 液 , 0 3 s内出现 紫 红色 , 阳性 。 为
药 物 研 究
44 绿 脓 菌素试 验 . 在 普通 琼 脂斜 面培 养基 内 , 入 三氯 甲烷 5 加N O GM J C
6 32 戊 二醛消 毒剂危 险因素 的防 护 戊 二醛消毒 剂危险 因素 .. 主要包 括 : )2 ( 2作场所通风 不 良; ) 11 ( N毒过 程不密 闭; ) 2 ( 未及时处理 配 3 制 与丢 弃溢 出的 戊二 醛 ; ) 人防 护不 到位 等 。 (个 4 戊 二 醛 消 毒 室应 有足 够 空 间保证 戊 二醛 蒸 气 充 分稀 释 , 气 空 交换 次 数 至少 1 / 0次 h。局 部 排风 罩 应安 装 在 戊二 醛蒸 气 排 出点 的水 平位 置 , 度 8 ~10 尺 / n 管道 排 气罩应 与室 外大 气 面速 0 0英 mi ; 非循 环 排 气 系统相 连 , 离人 与空 气 吸入 管 ; 管道 排气 系统 的 蒸 远 非 气应 释 放至 戊 二醛 过 滤 系统 , 滤 后清 洁 空 气 回至房 内 , 过 并定 期监 测其 过 滤效 率 , 定期 更 换 。工 作人 员应 能察 觉 到任 何来 源 的气 流 ,
能利 用 枸 檬 酸盐 。见 表 l 。 4 3 4 ℃生 长试 验 . 2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耐受力很强的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类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可能成为病原菌,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十分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形态学观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青绿色凝块状菌落,通常呈金黄色至淡黄色,具有辛辣气味。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也是菌种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利用氧化物作为唯一氧化剂和膜脂组成特殊等。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溶血素、胞外聚合物酶、脂肪酶等多种外源酶,可以降解寡糖、脂质等物质。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成为现代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对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比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时又有足够的变异性,能够帮助界定种和属的分类关系。

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菌落:铜绿假单胞菌菌落为青绿色,有金黄色至淡黄色的边缘。

需避免选择其他青绿假单胞菌属菌种带来的干扰。

2. 确认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物利用情况、酶产生等,可以通过专门的生化试验进行验证。

3. 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菌种的归属,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加深对菌种的认识。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准确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医学、环境等研究工作,为防治相关感染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最新版3篇】目录(篇1)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III.标准的内容和要求IV.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篇1)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如水、土壤、空气等。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菌,能够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口感染等。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检验方法标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制定的一系列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方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检验对象:标准规定了检验对象的范围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检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结果报告:标准规定了结果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1.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

目录(篇2)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III.检验方法标准的内容和意义IV.检验方法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正文(篇2)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对许多消毒剂具有抵抗力。

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水、土壤和植物中,并且有时也会在人体内繁殖。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引起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染,包括伤口感染、肺炎和中耳炎等。

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检验方法的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是基于实验室微生物学和消毒学原理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2.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3.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4.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5.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控措施篇1正文一、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

其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铜绿假单胞菌编码三种 VI 型分泌系统,即 h1-t6ss、h2-t6ss 和 h3-t6ss。

其中 h1-t6ss 被认为是一种严格的细菌靶向途径,而 h2-t6ss 和h3-t6ss 通过作为靶向宿主细胞并促进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毒力。

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形态学观察: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和结构。

2.培养法:将采集的样本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特征。

3.免疫学检测:通过抗原 - 抗体反应检测样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抗原或抗体。

4.分子生物学检测:如 PCR、DNA 测序等方法,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

三、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在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人有致病力,常引起人皮肤化脓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眼部疾病患者被感染后,常使病情恶化,并可引起败血症。

因此,在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四、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败血症等。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1.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为最常用。

2.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3.其他内酰胺类药物:如亚胺配能及氨曲南。

4.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

5.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录入时间:2015-4-27 10:30:42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一、原理
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培养基上,于36℃士1℃恒温箱中培养48h,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绿脓菌素,或者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且氧化酶呈阳性、紫外光(360±20nm)照射下能发荧光、能够利用乙酰胺产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经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则其检测结果为阳性。

二、培养基和试剂
1.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2.金氏B(King’s B)培养基(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3.乙酰胺肉汤(用蒸馏水配制,配置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4.营养琼脂
5.氧化酶试剂
6.钠氏试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7.设备和仪器
8.玻璃器具: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需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9.恒温培养箱:36℃±1℃
10.紫外灯:波长应为360±20nm
11.滤膜:直径47mm,微孔径为0.45μm(处理方法:如滤膜未经灭菌,则使用前需先将
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3次,每次15 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用蒸馏水洗涤2次~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滤膜。

)12.显微镜:10×~100×
13.冰箱:0℃~8℃
三、操作流程图。

简述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几种检测方法

简述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几种检测方法

简述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几种检测方法作者:马慧娟徐慧高宏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19年第03期引言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也称为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水源等)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大小为(1.5~3.0)μm×(0.5~0.8)μm,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专性需氧,菌落形态不一,多数直径在 2~3 mm,边缘不整齐,扁平湿润。

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各类型水中,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

目前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中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生化方法,包括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等,不能实现大批量水样的快速检测。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对近年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为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准确检测研究技术提供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技术国标滤膜法检测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是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产色素分为三种:产绿脓菌素,产青脓素,产红脓素;铜绿假单胞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具有氧化酶,可以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可以产生一种脱酰胺酶,可使乙酰胺经脱酰胺作用释放氨,滴加纳氏试剂(碘化汞钾),氨在碱性条件下与碘化汞钾作用,生成红色络合物;根据这些生化特性,通过滤膜过滤将铜绿假单胞菌富集到CN琼脂上,再用生化试剂管进行生化鉴定。

也可以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用于微生物鉴定,准确率高,可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日常检测工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毒素 A 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高度保守,根据 GenBank 中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片段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并利用实时荧光 PCR技术,对目标靶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建立了一套检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特异性试验和灵敏性试验良好,该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的特点,能够满足检测要求,为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铜绿假单胞菌操作规程

铜绿假单胞菌操作规程
5.2.3.2软膏、乳膏剂取供试品10g,加至含20ml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和无菌玻璃珠的适宜容器中,必要时可增加十四烷酸异丙酯的用量,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然后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振摇5~10分钟,萃取,静置使油水明显分层,取其层作为1:10的供试液。
5.3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5.3.3.1取滤膜孔径不大于0.45µm,直径不小于50mm可拆卸的滤器。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灭菌。使用时,必须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5.3.3.2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每片滤膜的总过滤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5.3.3.3每张滤膜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直接过滤,或加至适量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1g或1ml含菌较多,可选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1ml,过滤。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它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胆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滤膜贴于平板上时不得有空隙.10.1%苯扎溴铵溶液(供洗手、擦拭操作台面用)。
2.1.25%石碳酸溶液(配好后装入玻璃消毒缸内,供消毒带菌吸管用)亦可选用其他适宜消毒液。
2.1.375%乙醇溶液。
2.2稀释剂和试剂
2.2.1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是一种多重耐药的病原菌,对众多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

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及技术的进展对于临床医学、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鉴定方法1. 形态学特征: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规琼脂平板上生长呈青绿色,细菌呈短杆状或不规则杆状,革兰染色呈阴性,不产生孢子。

2. 生理和生化特性:铜绿假单胞菌可利用较多种类的碳源生长,产生草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酶类。

此外,它还可产生金黄色脆忻素、绿色芽孢杆菌素等色素。

3. 血清学鉴定:通过血清学反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O抗原和Vi抗原,结合凝集试验、血凝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

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被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和检测。

1. 16S rRNA基因测序:16S rRNA基因是细菌共有的基因,在物种鉴定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溯源性,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其物种。

2. 基因片段PCR:利用铜绿假单胞菌特异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如oprL基因、oprD基因等,通过特异性条带出现可以判断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3. 多重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多个特异基因片段,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如gyrB、rpoB、27-kDa等基因片段。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近年来快速进行菌种鉴定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已得到广泛推广。

主要有飞行时间质谱法、荧光定量PCR结合质谱法、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法等。

这些质谱方法可以通过菌株代谢产物的分子质量进行鉴定。

四、胶体金技术胶体金技术通过标记特异性抗体或引物,利用胶体金颗粒作为信号素,通过胶体溶液在酶或免疫检测中的特异性反应,可以高度敏感地鉴定铜绿假单胞菌。

五、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鉴定技术,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生物传感机制来实现铜绿假单胞菌的高灵敏度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流程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检验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采集:从疑似感染源(如伤口、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采集样品。

确保采集过程无菌,并采用适当的采样器具和技术。

2.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合于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培养基,如血琼脂、MacConkey琼脂等。

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特殊的培养基,如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

3. 培养:将采集的样品在选择的培养基上进行斑点接种、刷涂或点菌法接种。

根据不同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4. 形态观察: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通常呈绿色或蓝绿色,具有金属光泽。

5. 鉴定测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测试,以确认菌株的身份。

常见的鉴定测试包括:
•革兰氏染色:观察菌株的革兰氏染色特征。

•氧化/还原测试:进行氧化/还原测试,如氧化酮酸试验等。

•水解反应:检测菌株的葡萄糖、麦芽糖等的水解反应。

•生化试验:进行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产芽孢试验等。

6. 进一步确认:根据鉴定测试的结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例如,可以使用API系统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进行确认。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检验流程,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因实验室的设备、方法选择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任何检验之前,建议遵循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相应的检验标准。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