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用诊断用X射线机DR参数
DR技术参数及要求

DR技术参数及要求DR技术(数字化放射技术)是一种将X射线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成像的技术。
它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成像技术,成为放射学诊断的主要工具之一、以下是DR技术的一些常见技术参数及要求。
1.分辨率:DR技术的分辨率是指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物体的大小。
通常以线对线对比度或点对点分辨率表示。
高分辨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小的病灶或病变。
2.灵敏度:DR技术的灵敏度是指系统对X射线的响应程度。
灵敏度越高,系统对低剂量X射线的响应就越好,从而可以减少患者暴露于辐射的风险。
3.动态范围:DR技术的动态范围是指系统能够处理的亮度差异范围。
较大的动态范围可以更好地显示高亮度和低亮度区域的细节,从而提高图像的诊断能力。
4.噪声:DR技术的噪声是指图像中的随机变化。
较低的噪声有助于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读性。
5.曝光剂量:DR技术的曝光剂量是指患者在成像过程中暴露于X射线的剂量。
要求曝光剂量尽可能低,以减少患者的辐射风险。
6.成像速度:DR技术的成像速度是指从X射线暴露到图像显示所需的时间。
快速的成像速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7.图像存储和传输:DR技术的图像存储和传输要求能够将数字图像保存在电子媒体上,并能够快速、安全地传输到其他地点进行远程诊断。
除了以上技术参数,DR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1.设备可靠性:DR设备需要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以确保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2.操作便捷性:DR设备应该易于操作,操作人员应该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成像过程。
3.维护成本:DR设备的维护成本应该尽可能低,以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
4.兼容性:DR设备应该能够与其他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无缝集成,以方便医生的工作和信息的共享。
总结起来,DR技术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包括分辨率、灵敏度、动态范围、噪声、曝光剂量、成像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设备的可靠性、操作便捷性、维护成本和兼容性也是DR技术的重要考虑因素。
这些技术参数和要求的不断改进和满足,将进一步提高DR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诊断效果。
D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D 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D 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一、设备名称: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二、数量:一台三、设备用途说明:能给病人进行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四、设备主要构成:数字化非拼接平板探测器X光球管高频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振动式滤线栅满足立、卧位检查需要的自动化机械床台系统专用图像采集/诊断工作站五、主要技术及系统概述: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5.1.1探测器类型:非晶硅平板探测器★5.1.2探测器TFT成像板结构:非拼接TFT整板★5.1.3探测器有效成像尺寸:17″×17″(43cm×43cm)5.1.4探测器检测像素矩阵:≥3000×3000,即900万像素5.1.5探测器检测单元尺寸:≤139um5.1.6动态范围:≥14bit5.1.7自曝光至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5s5.1.8 DQE值(量子转换效率):≥70%5.1.9最大空间分辨率:≥mm数字平板探测器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无须额外辅助冷却X光球管5.2.1功率:≥50KW5.2.2阳极热容量:≥230kHu5.2.3球管阳极旋转速度:3000转/分钟5.2.4双焦点:0.6mm(小焦点)/ 1.2mm(大焦点)5.2.5焦点功率:22/54kW5.2.6阳极靶角:度靶角5.2.7管电压范围:40~150kVp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5.3.1 类型:高频高压发生器★5.3.2 发生器具有网络化控制功能,与图像采集工作站及悬吊架机械系统集成控制5.3.2 高频逆变频率:≥25kHZ5.3.3 输出功率:≥50kW5.3.4 输入电源:380V 50HZ 三相电源5.3.5 输出电压:40~150kVP5.3.6 最大摄影mA:≥630mA5.3.7 最短曝光时间:≤2ms5.3.8 最大mAs:≥500mAs5.3.9应具备隔室控制台单独操作曝光控制台有曝光参数单元化菜单可供选择具有故障状态显示功能机械床台系统5.4.1 采用多功能平床及立柱组件组成,满足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临床需求5.4.2 数字平板探测器由立柱承载5.4.3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旋转,转动角度90°5.4.4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控制由立柱立位快速变换移动至床台下卧位5.4.5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沿立柱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距地380-1700mm5.4.7 X管球的支撑架为天轨悬吊式5.4.8 X管球吊架可沿天轨水平方向运动,移动行程≥1950mm5.4.9 X管球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1200mmX管球机头配有彩色液晶触摸屏显示中央控制装置,可控制及显示机械部分所有电动操作及状态参数可在X管球机头控制装置上实现近台曝光参数条件选择以及图像采集协议选取设置。
大型数字化X光机(DR)技术参数

序号
数字化X射线诊断设备技术规格
1
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1.1
探测器类型:非晶硅单元尺寸≤143um整板结构
*1.2
有效范围≥14”×17”检测矩阵≥700万像素
*1.3
动态范围≥14bit
1.4
曝光至图像的预示时间:≤5s
1.5
空间分辨率≥3.4LP/mm
1.6
自然冷却,无风冷、水冷等任何冷却装置
7.12
标准DICOM3.0接口以及HL7标准,可以连接至PACS、HIS、RIS及激光照相机等DICOM接口的设备,具备图像传输功能
*8
提供“进”字产品整机注册证
备注:
1.
技术规格书中标注“*”号的为关键技术参数和配置,对这些关键技术参数和配置的负偏离将导致废标。
2.
其他技术规格如有5项以上负偏离将导致废标。
3.4
最大电流时间乘积≥630mAs
3.5
最短曝光时间≤1ms
3.6
人体器官程序摄影(APR)≥700种
3.7
预留计算机通信接口,可与数字系统集成
*4
悬吊支撑装置
4.1
升降钢圈式弹簧装置
4.2
3-D移动吊架自由垂直伸缩和平衡装置,手动或电磁制动
4.3
球管垂直运动≥150cm
4.4
纵向方向≥349cm,横向方向≥210cm
7.4
具备控制X线发生器、允许编辑、管理本地病人检查资料
7.5
根据不同检查部位设置默认的图像处理参数
7.6
可选择自动传图存档功能
7.7
可根据需要设置自动清盘的周期
7.8
可按胶片尺寸规格进行裁剪图像
数字化移动式医用X射线机技术参数

数字化移动式医用X射线机技术参数该设备广泛应用于骨科、外科、矫形外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腹部外科、疼痛科、消化科、妇科及手术室等。
一、技术指标1、高频高压发生器1.1最大输出功率:≥5kW1.2主逆变频率:≥60kHz1.3连续透视(手动、自动)1.3.1管电压:40kV~120kV、连续可调1.3.2管电流:0.3mA~15mA、连续可调1.4脉冲透视1.4.1管电压:40kV~120kV、连续可调★1.4.2管电流:0.3mA~30mA、连续可调★1.4.3脉冲频率:0.5~8帧/秒、连续可调1.5C臂轨道滑动序列摄影1.5.1管电压:40kV~120kV、连续可调1.5.2管电流:0.3mA~15mA、连续可调★1.5.3序列摄影数目范围:100帧1.6摄影1.6.1摄影管电压:40kV~120kV1.6.2摄影最大管电流:100mA1.6.3摄影mAs:0.1mAs~180mAs2、射线管组件2.1射线管2.1.1双焦点X线管:0.6/2.0,固定阳极2.1.2阳极热容量:35kJ2.2组建热容:650KJ3、数字化影像系统3.1影像增强器:9英寸三视野3.2数字摄像系统:医用百万像素超低照度数字相机3.3液晶显示器:19英寸1M灰阶医用液晶显示器3.4数字图像处理系统3.4.1图像采集模块:实时缩放,任意角度实时旋转,垂直/水平镜像,实时增强处理,分配显示,单帧/序列图像存储和回显。
3.4.2图像处理模块:对已采集或保存的图像,在本模块中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标注、缩放、测量、分窗显示、连续播放、90°旋转、水平镜像、垂直镜像等功能。
3.4.3报告模块:提供各种内容可修改的报告模板,方便使用者撰写报告,并提供报告打印功能。
3.4.4胶片打印模块:遵守DICOM标准的医用胶片排版和打印功能。
★3.5X射线图像三维处理3.5.1序列图像重建:序列数据采集完成后运行3D重建,重建时间小于10s,重建完成后,全自动显示重建后的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断层和3D图像。
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技术参数

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技术参数1 功能要求* 所招设备为数字化成像系统,一机多用完成全身各部位、各体位、各角度的拍片检查。
设备要求为进口品牌。
为保证整机系统最佳性能,高压发生器、球管与DR主机为同一品牌厂家。
2 主要技术规格和要求X线球管* 立柱式X线球管。
焦点:小焦点,大焦点额定功率:小焦点≥30KW、大焦点≥100KW。
最大毫安≥900mA旋转阳极转速≥9000转/分* 阳极热容量≥300KHU手动调节缩光器,球管纵向移动≥140cm球管绕垂直轴旋转≥90º— -180º球管绕水平轴旋转≥±120º* 最大SID≥250cm标准SID位置自动锁定高压发生器输出功率≥65KW。
千伏范围:40—150KV。
自动曝光功能及手动调节设置。
最短曝光时间≤1ms。
* 高压发生器逆变频率≥200KHz* 无线平板探测器* 材料组成:碘化铯/非晶硅。
探测器尺寸≥35x43cm。
* 像素尺寸≤148微米。
* 重量≤3KG像素矩阵≥ 2300*2800* 成像数据位≥16bit。
冷却方式:自然冷却。
LP/mm* 平板探测器与DR主机为同一品牌或为DR主机品牌的合资企业。
固定探测器材料组成:硫氧化钆/非晶硅。
* 探测器尺寸≥43x43cm。
像素尺寸≤148微米。
像素矩阵≥ 2800 x 2800* 成像数据位≥16bit。
冷却方式:自然冷却。
* 平板探测器与DR主机为同一品牌或为DR主机品牌的合资企业。
胸片架视野电离室自动曝光系统。
活动范围:纵向移动探测器中心距地面35- 185cm可插拔式滤线栅,40/8/140拍片床探测器托架纵向移动≥±30cm* 电动床,床面可以四向活动。
* 床面高度升降范围~75cm床面尺寸:240cmX75cm。
浮动床面移动范围:纵向≥±55cm 、横向≥±13 cm。
可插拔式滤线栅,40/12/110承重能力≥210 kg卧位检查时具有平板球管联动功能图像采集工作站专用数字化图象处理工作站操作系统硬盘存储: ≥500G内存: ≥4G配备动态范围扩展软件配备自动图象范围探测,修整功能配备专用的头颅、胸部、四肢等全身各部位处理软件具有局部放大观察功能具有病人资料显示具有边缘增强功能具有窗宽窗位调节功能具有动态范围调节功能具有图象反转功能具有漫游功能具有图像标注功能具有暴光参数自动选择具有AEC具有图像调整具有病人数据输入功能高级临床应用提供尘肺筛查软件(具有相关证明材料)* 婴幼儿专用检查程序包(提供相关影像资料佐证)监视器监视器≥19英寸* 监视器支持触摸操作方式网络printworkliststorage and export第三方产品(后处理影像工作站)工作站具备DICOM标准协议,工作站具备图像显示、存储、分析和处理、打印及传输等功能具有专业测量手段:有投影图像的专业测量方式;如:间隙长度测量、曲线测量等。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参数

序号
项目
参数
数量
品牌型号
单价
合计
必须提供所投产品彩页
1
设备用途
双立柱式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一套,用于全身各部位的X射线摄影检查,供临床诊断
1台
2
一体化图像采集工作站
2.1显示器尺寸≥19"寸液晶
2.2CPU主频:双核2.8G及以上
2.3内存≥4G
2.4硬盘≥500G、7200、SATA
2.5网卡:双网卡1000M、100M
10.6报告管理:具备图文诊断报告编辑、存储功能,看图及编辑报告可同时进行
*10.7备份及恢复:具备CD和DVD刻录导出及导入影像功能
10.8符合国际标准DICOM3.0协议
10.9支持分屏显示
10.10多任务并行处理功能
10.11心胸比率测量功能
*10.12具备长骨暨全脊柱自动拼接功能
11
其它
11.1提供原厂配套对讲系统:包括内置麦克风、高保真音响
3.9冷却方式:自然冷却
3.10平板连接数量:支持通过局域网连接2台以上平板到一台操作工作站
3.11供电及传输方式:通过电缆连接供电及影像数据的传输
*3.12为方便切换,平板探测器重量≤3.8kg
4
X射线发生装置
4.1最大输出功率≥50kW
4.2最大输出管电压≥150kV
4.3最大输出管电流≥630mA
7
摄影平床
7.1固定式
7.2床面板尺寸≥2000×740mm
7.3床面横向移动距离≥310mm
7.4床面纵向移动距离≥735mm
7.5床面承重≥135kg
7.6进口固定式滤线栅(非与平板一体便携式)
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设备技术参数及要求

式
*9.11
软件需具有各项统计功能,如:创建患者数量、删除患者/序列数量、导出患者的数量等
信息自动统计
10
图像诊断工作站
*10.1
图像诊断工作站与整机设备制造商为同一品牌且设备制造商具备提供与设备相关的影像
云技术能力
10.2
9.3
基于Win7开发的全新软件平台
*9.4
通过硬件完成图像的运算处理,使得CPU资源得到释放,极大提升设备运行速度
9.5
根据个人的视觉角度对软件UI色彩进行自定义
*9.6
系统可以通过不冋的UI色彩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待机状态、曝光状态、完成状态、故障 状态等)进行友好的提示
*9.7
智能APR联动功能
7.8
优质PUR材质活动摄影床
7.9
原装进口三视野电离室
*8
无线遥控装置
8.1
通讯模式:红外载波通讯
*8.2
功能实现:胸片架升降、旋转运动控制、限束器铅叶、光野指示灯控制、立式/卧式位复
位按键、对中、跟踪功能
9
图像米集工作站
9.1
计算机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内存:>2硬盘:>500G
9.2
图像预览显示器:>19"LCD
支持本院医生通过客户端或WEB移动阅片形式访问该台设备的所有影像资料
10.7
支持自主组建远程医疗阅片医生团队,邀请外院优秀医生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
10.8
支持周边小型医疗机构通过远程预约系统建立基于该设备的资源共享机制
10.9
具备图像信息云存储,满足患者随诊和转诊即时影像调阅的需求
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技术参数

数字化医用 X 射线摄影系统技术参数 功能要求 所招设备为数字化成像系统,一机多用完成全身各部位、各体位、各角度的拍片 检查。
设备要求为进口品牌。
为保证整机系统最佳性能,高压发生器、球管与 DR 主机为同一品牌厂家。
主要技术规格和要求 X 线球管 立柱式 X 线球管。
焦点:小焦点 0.6mm 大焦点1.2mm 额定功率:小焦点》30KW 大焦点》100KW 最大毫安》900mA 旋转阳极转速》9000转/分 阳极热容量》300KHU 手动调节缩光器, 球管纵向移动》140cm 球管绕垂直轴旋转》90o — -180o 球管绕水平轴旋转'土 120o 最大 SID >250cm 标准 SID 位置自动锁定 高压发生器 输出功率》65KV 。
千伏范围 :40 —150KV 。
自动曝光功能及手动调节设置。
最短曝光时间w 1ms 高压发生器逆变频率》200KHz 无线平板探测器 材料组成:碘化铯 /非晶硅。
探测器尺寸》35x43cm 像素尺寸w 148微米。
重量w 3KG 像素矩阵》2300*2800 成像数据位》16bit 。
1*1.122.1*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112.1.122.22.2.12.2.22.2.32.2.4*2.2.5*2.3*2.3.12.3.2*2.3.3*2.3.42.3.5*2.3.62.3.7 2.3.8*2.3.92.4 2.4.1*2.4.2 2.4.3 2.4.4*2.4.5 2.4.6*2.4.72.5 2.5.1 2.5.2 2.5.32.6 2.6.1*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2.7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冷却方式:自然冷却。
DQ彥65%@0.05 LP/mm平板探测器与DR主机为同一品牌或为固定探测器材料组成:硫氧化钆/非晶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医用诊断用X射线机(DR)参数
*1 设备用途说明: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摄影,进口品牌。
2 设备主要构成:
*2.1 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原装进口)
*2.2 X光球管(原装进口)
*2.3 高频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原装进口)
*2.4 电离室:3视野AID(原装进口)
2.5 滤线栅
2.6 满足立、卧位检查需要的自动化机械床台系统
2.7 专用图像采集/处理工作站
2.8 专用诊断报告工作站
3 技术参数及要求:
3.1 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3.1.1 探测器介质:非晶硅或非晶硒
3.1.2 由提供DR设备的同一公司进行一体化的研发设计和制造3.1.3 像素矩阵:≧2000x2000
3.1.4 探测器结构:整板(非拼接板)
3.1.5 探测器有限采集区域:≧41x41cm
3.1.6 探测器有效成像尺寸:≥14″×17″
3.1.7 闪烁体像素间距:≤140um
3.1.8 空间分辨率:≥3.5Lp/mm
3.1.9 有效像素:≥900万
3.1.10 像素尺寸:≦200微米
3.1.11 成像面积:≧1650 平方厘米
3.1.12 成像数据位:≧14bit
3.1.13 自曝光至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3s
3.1.14 整板感光单元保修≥3年
3.1.15 具备安全防碰撞
3.2 进口X光球管:
*3.2.1 球管类型:旋转阳极,同DR整机供应商为同一品牌
3.2.2 阳极热容量:≥1250KHu
3.2.3 阳极散热率:≧10KHU/min
3.2.4 球管阳极旋转速度:≥3000转/分钟
3.2.5 具有热保护功能
3.2.6 双焦点:0.6mm/1.2mm
3.2.7 小焦点功率:≧17KW, 大焦点功率:≧50KW
3.2.8 阳极靶角:12度靶角
3.2.9 最大管电压:≥150kV 最大管电流:≧630mA最小管电流≦10mA
3.3 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
*3.3.1 进口高频高压发生器,同DR主机供应商为同一品牌
3.3.2 高频逆变频率:≥50KHZ,
*3.3.3 输出功率:≥50KW
3.3.4 输入电源:380V 50HZ 三相电源
3.3.5 输出电压:40~≧150KV
3.3.6 最大输出电流、电压:≥630mA,70KV
3.3.7 最短曝光时间:≤1ms
3.3.8 最大mAs:≥625mAs
3.3.9 摄影方式应包括:普通摄影,滤线器摄影,器官程序摄影(APR),电离室自动曝
光摄影
(AEC)
3.3.10 曝光至图像预示时间:≦6秒
3.3.11 应具备隔室控制台单独操作曝光
3.3.12 控制台有曝光参数单元化菜单可供选择
3.3.13 具有中文故障状态显示功能
3.4 摄影床台系统
3.4.1 采用多功能浮动床台,依靠轮子移动并可锁定,能满足各部位投照摄影临床需求
3.4.2 患者床运动范围:床面移动纵向行程≥±350mm,横向移动≥±100mm。
3.4.3 床高≧70cm,床面尺寸≧200x70cm,配有床面锁止装置,床面最大承重≧220Kg *3.4.4 ZUC立柱臂机架: 为保证系统稳定性,机架必须和图像采集系统为同一厂家制造
3.4.5 ZUC立柱臂竖直运动行程≥450mm~1650mm
3.4.6 SID的移动范围≥1000~1800mm
3.4.7 ZUC立柱臂旋转角度范围≥-30°~165°
3.4.8 球管旋转角度≥±90°
3.4.9 探测器旋转角度≥±35°
3.4.10管球与探测器有自动跟踪对准功能
3.4.11 球管焦点距离地面最小距离≦330㎜
3.4.12 臂中心距地面最大距离≧1660㎜
3.5 进口高密度固定式滤线栅
3.5.1滤线栅焦距:1.3m,1.8m两种
3.5.2滤线栅密度≧70线/厘米,栅比≧10:1
3.6 图像采集/处理工作站系统硬件配置
3.6.1操作系统为WINDOWS\XP操作系统的专业数字化图像处理工作站
3.6.2 主频为双核CPU≧2.53GHzx2
3.6.3 配置:PⅣ2.0G以上CPU
3.6.4 内存容量≥6G
3.6.5 硬盘≥300G以上
3.6.6 工作站液晶图像显示器:≥19″LCD,显示器分辨率≧1280x1024
3.6.7 配备动态范围扩展软件
3.6.8 配备自动图像范围探测、修整功能
3.6.9 配备专用的胸部、脊柱和四肢等处理软件
3.7中文图像采集/处理工作站系统图像处理软件功能
3.7.1 图像处理:具有病人数据输入资料显示、图像左右翻转、上下翻转、逆时针
旋转、顺时针旋转、窗宽窗位调节、局部放大观察功能、缩小、剪切、图像标注功能、处理还原、图像复制、动态范围调节、漫游功能、曝光参数自动选择、具有AEC、图像调整等功能。
3.7.2 图像输出:支持激光打印机输出、支持激光相机输出、Dicom接口
3.7.3 其他功能:探测器校准程序、系统故障报错功能、Worklist模块
3.8 专用中文诊断报告工作站
3.8.1 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专业图像工作站
3.8.2 配置:奔腾双核 1.8G以上,硬盘300GB以上,内存容量6G以上,原厂高清
竖屏21.3”以上液晶显示器(分辨率2048X1536可横竖转换) ,硬盘图像存储≧15000幅
3.8.3具有检查状态查询\多种条件检索影像或诊断报告\疾病统计\综合查询\旋转\反
色\影像缩放\局部放大\图像漫游\平滑\锐化\去噪\框大小显示\掩膜显示\灰度图点\灰度值测量\重新加载\标注\测量\显示灰度值或者窗宽窗位值调整影像比较\层叠
显示序列图像\更改工具栏显示方式\缩略图显示与停靠\可按不同的影像模式对常规的图像处理按钮进行自定义定制。
WORkLIST模块,可实现本地或远程病历登记功能。
3.8.4自定义影像排版方式,DICOM3.0标准图像打印\传输\接收\存贮\导入\图文数据
压缩,支持激光打印机,支持任意分格激光相机打印输出和不同患者图像可打印在同一张胶片上
3.8.5 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及报告留痕功能
3.8.6 科室管理及数据备份功能
4 整套设备要求:
4.1 符合DICOM3.0 100M网络传输,并负责网络联接配套
4.2 可自由扩展登录工作站,完成胶片扫描、胶片打印、诊断报告书写与打印、
病人信息刻录保持
4.3 条码扫描仪
4.4 配备UPS不间断电源
4.5 整机工作条件:温度:10—30度,湿度:30—70%,电压:三相输入,380V 50Hz
4.6 工作站是思创科技(国际标准专业图像处理工作站)
4.7 乐凯Drymate-1601激光胶片打印机,95/每小时,分辨率320dpi,12.6像素/毫米,中
英文显示。
备注:技术参数要求中带“*”号条款为关键技术参数,必须符合,任何一条不符即视为重大偏离,否决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