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篇一:体育馆建设标准(A4)11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体育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建标――20092009 北京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体育馆建设标准)建标――2009(限国内印发)主编部门: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年月日出版社2009 北京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9] 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O九年月日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的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文件,组织编制《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

本标准由国家建设部立项,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主编、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具体编制,任务完成后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针对目前常见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提出了场馆建设选址的要求,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指标,明确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作用。

体育馆建设标准

体育馆建设标准

体育馆建设标准
体育馆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设施,旨在满足人们体育运动、文化娱乐和群众观赛需求。

而合理规划和建设标准将直接影响到使
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体育馆建设标准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定制,具体要点如下:
1. 设计标准
体育馆设计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划和标准,同时考虑场馆的大小、形状和使用功能等因素。

例如,篮球场的尺寸为30m×28m×9.6m,
排球场的尺寸为18m×9m×7.5m。

此外,还应考虑到观众席的设置、进出口、消防设备等问题。

2. 材料标准
体育馆的材料选用应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标准,对建筑防火、保温、隔热等方面的要求和环保要求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 环境标准
体育馆应当营造绿化、美化环境,有利于观众和用户的休闲娱乐。

同时,要注意场馆设施的安全、清洁、卫生等问题。

4. 设备标准
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活动类型,配备相应的场地设施和比
赛器材。

如排球网、艺术体操器材、武术垫等。

还应配备音响、照
明设备等提高运动比赛的视听效果。

5. 使用标准
体育馆要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加强日常维
护保养,提高设施使用效能和安全保障能力。

总之,体育馆建设标准的要点不仅在于基本的设计、建筑材料、环境、场地设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而同时也需要考虑娱乐、观赛、安全、舒适等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文化
休闲生活的需求。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
1. 设施规划
- 体育馆的设计应保证满足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包括室内场地、跑道、器材存放区等。

- 设施布局应合理,确保顺畅的运动流线和观众通道。

- 运动场地应考虑到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和舒适,例如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和座椅等。

2. 室内环境
- 体育馆的室内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以提供良好的氛围和舒适的体验。

- 合适的温度控制和湿度调节是必要的,以满足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需求。

- 声学设计应考虑到室内噪音控制,以提供良好的听觉体验。

3. 设备设施
- 体育馆应提供充足的观众座位,便于观众观赛,并确保良好的视野。

- 合适的灯光设施和音响系统应满足运动比赛和表演的需求。

- 设备设施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4. 无障碍设施
- 设计体育馆时应考虑到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进出和使用。

- 提供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等设施,以确保所有人的平等权益。

5. 环保与可持续性
- 体育馆的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节能、低碳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 应优化能源使用系统,如采用太阳能和节能照明设施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法规及安全要求
- 设计体育馆时应遵守相关的法规和安全要求,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 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消防系统、紧急出口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以上是体育馆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设计师应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同时,应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合作,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

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篇一:体育馆建设标准(a4)11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体育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建标――20xx20xx北京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体育馆建设标准)建标――20xx(限国内印发)主编部门: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年月日出版社20xx北京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xx]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函[20xx]172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o九年月日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的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针对目前常见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提出了场馆建设选址的要求,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指标,明确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作用。

本标准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体育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邮编:100763),主编单位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参编单位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6)第三章建设规模 (7)第四章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指标 (8)第五章建筑标准 (10)第六章主要经济指标 (11)用词和用词说明 (12)条文说明 (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馆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馆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体育设施设计标准

体育设施设计标准

体育设施设计标准体育设施设计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场地、建筑、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设计标准:1. 场地规划:根据《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标准》,市、地级应建设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简称“市、地五个一”工程)。

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可合建为一体。

综合体育场基本配置包括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适量的观众看台及附属配套用房。

2. 建筑设计:体育设施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如结构安全、防火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

同时,要考虑场地的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使建筑设计既实用又美观。

3. 设施设备:体育设施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体育器材、灯光、音响、通风、取暖等。

设备选型应注重性能、质量、可靠性,同时兼顾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4. 安全与无障碍:体育设施设计应确保使用者的安全,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

此外,要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5. 绿化与环境:体育设施设计应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遵循国家有关绿化、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标准。

6. 配套设施:体育设施设计时,要考虑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停车场、更衣室、卫生间、医疗救护点等。

7. 交通与疏散:体育设施设计应合理规划交通流线,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8. 智能化系统:体育设施设计应配置智能化系统,包括监控、通信、信息查询、能耗管理等,以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体育设施设计标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场地、建筑、设备、环境、安全等因素,以实现功能齐全、质量优良、环保节能的体育设施。

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效益。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引言体育馆作为一个专门用于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其设计规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观众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体育馆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包括场馆的尺寸、设施设备、照明和通风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体育馆的功能完善和使用安全。

1. 场馆尺寸体育馆的场地尺寸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要求进行规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场地尺寸要求:•篮球:场地尺寸为28米长、15米宽,篮圈高度为3.05米。

•足球:场地尺寸为105米长、68米宽。

•羽毛球:场地尺寸为13.4米长、6.1米宽。

在规划场地尺寸时,还需要考虑到边界区域的安全距离以及相邻场地之间的隔离距离,以避免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问题。

2. 设施设备除了场地尺寸外,体育馆的设施设备也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施设备要求:2.1 看台体育馆的看台应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观众,并提供舒适的观赛体验。

看台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观众席的视野要好,能够清晰观看比赛。

•座位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确保观众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座位应舒适,并设置足够数量的通道,方便观众进出。

2.2 更衣室和洗浴设施体育馆应设有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更衣室,并提供洗浴设施。

更衣室和洗浴设施的要求包括:•更衣室应宽敞明亮,设置足够数量的衣架和储物柜,方便运动员存放个人物品。

•洗浴设施应干净卫生,提供足够数量的淋浴器和卫生间。

2.3 裁判员席位体育馆应设有专门的裁判员席位,以确保比赛的公正进行。

裁判员席位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裁判员席位应位于场地的适当位置,以便裁判员观察比赛情况。

•裁判员席位应舒适,提供较好的视野和通风设备。

3. 照明和通风体育馆的照明和通风系统对于运动员的表现和观众的观赛体验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照明和通风系统的规范要求:3.1 照明体育馆的照明应满足以下要求:•照明系统应确保场地的均匀照明,避免出现阴暗区域。

•照明系统应采用无影响比赛的灯具,避免频闪和反射光等问题。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规范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规范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体育馆规范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地和总平面4 建筑设计通用规定 4(1 一般规定 4(2 运动场地 4(3 看台4(4 辅助用房和设施 5 体育场5(1 一般规定 5(2 径赛场地5(3 田赛场地 5(4 足球场地5(5 比赛场地综合布置 5(6 练习场地5(7 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补充规定5(8 田径练习馆 6 体育馆6(1 一般规定 6(2 场地和看台 6(3 辅助用房和设施 6(4 练习房 7 游泳设施7(1 一般规定7(2 比赛池和练习池 7(3辅助用房与设施 7(4训练设施 8 防火设计 8.1 防火8.2 疏散与交通 9 声学设计 10 建筑设备 10.1 给1水排水10.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0.3 电气本规范用词说明1 总则1.O.1 为保证体育建筑的设计质量,使之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技术、经济及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O.2 本规范适用于供比赛和训练用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和游泳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设计。

1.0.3 当体育建筑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其他用途则适当兼顾。

1.0.4 体育建筑设计应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和训练环境,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O.5 体育建筑设计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民族习惯以及传统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应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1.O.6 体育设施,尤其是为重大赛事所建的设施应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以保证最大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O.7 体育建筑等级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分级,且应符合表1.0.7规定。

2表1.0.7 体育建筑等级表1.O.8 体育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1.0.9 在进行正式比赛时,体育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体育竞赛规则中对建筑提出的要求。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注:本文所述体育建筑范畴包括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网球馆、滑冰馆、健身房等一、环境规范1. 体育场馆应处于较为平坦的场地上,适宜建造且易于进行开挖工程。

周围环境应无杂物、无待开垦的土地和明显的地震裂缝等地质情况。

2. 建筑物本身应有合理的高度,以适应体育运动需求。

同时应有足够的通风与自然光照,以便于运动员们正常的训练效果。

3. 周围环境可栽植绿化与落叶乔木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噪音,同时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 考虑到建筑物周围户外气温的变化,建筑物的外墙要设计具有隔热性能的结构,以调节室内温度与室外气温的误差,相对改善室内运动环境。

二、功能规范1. 体育场馆应该具有高质量的运动用地及相关的运动设施,以对追求健康体魄的广大群众提供健身健美的优秀场所。

2. 建筑内部应布局满足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与比赛需求。

同时应对场馆分层、布局等设计特点进行充分考虑,避免一些建筑物的设计效果过于复杂,所造成的内部与外部不协调的问题。

3. 为保障场馆每个位置的视野,运动场地的大小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与高度,以供各种类型的运动活动进行。

4. 同时在提供运动场地及相关器材的基础上,气氛等配套设施也应具备充分的功能性,比如如更衣室、按摩室、物品存取室等。

三、安全规范1. 体育场馆应建立运动员的健康档案,以便于追溯锻炼效果。

同时严格对每场比赛及训练进行安全管理。

2. 在场馆内及外周围布置足够的安全警告标志,以防止交通事故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3. 过程中运动员应全程佩戴相关的体育保护物品(如护具、绷带等),避免运动员在锻炼中出现生命危险及其他伤害。

4. 场馆配备的救护车、医护人员以及相关紧急应急设备,应充分计划并提前安排好。

四、可持续规划1. 体育建筑应充分考虑勘探、开发、施工、使用、维护等环节,以前瞻合理的技术手段,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同时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场馆内外的效率提高建筑设施的使用性,同时重视节约能源,一方面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缩小了运营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是供体育活动和其他大型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它是体育训练、比赛、表演、集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体育馆的安全、舒适和功能性,有一些设计规范需要遵循。

首先,体育馆的建筑设计应符合有关建筑物防火、防盗、抗震、抗倒塌和紧急疏散等方面的规范标准。

它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地震抗力,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体育馆应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防止火灾蔓延和加大疏散时的安全风险。

其次,体育馆应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

它应具备足够的座位容纳量,以适应大型体育比赛和演出活动的需求。

座位安排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保证观众的观赛体验和视线畅通。

同时,体育馆应设置足够数量的过道、出入口和紧急疏散通道,以保证观众的安全和疏散畅通。

另外,体育馆的屋面和墙面应具备较好的隔音和吸音效果,以减少外界噪音对场内活动的影响。

地面应具备较好的防滑性能,以减少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此外,体育馆应设计合理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此外,体育馆的照明设计也是重要的。

它应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和均匀的照明分布,以保证运动员和观众在室内活动时的视觉舒适。

同时,可以考虑使用照明系统设备,如大屏幕显示设备和舞台灯光设备,以提升比赛和表演的视觉效果。

最后,体育馆的卫生设施和服务设施也应做到位。

它应配备足
够数量的洗手间、更衣室和盥洗室,以满足参与体育活动者和观众的基本需求。

此外,体育馆还应提供餐饮服务、医疗急救设备和残疾人辅助设施,以便用户享受全方位的服务。

综上所述,体育馆的设计要符合建筑安全、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建筑物应具备防火、抗震和抗倒塌的能力,座位布局和空间布局应合理,墙面和屋面应具备隔音、吸音等性能,照明和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卫生设施和服务设施应完备。

通过遵循这些设计规范,可以保证体育馆的建筑质量和使用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