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含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斗鸡》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鸡和鸡的叫声;
2.能够模仿鸡的叫声;
3.能够通过观察斗鸡比赛,了解胜负原则。

二、教学准备
1.印有鸡的图片和叫声的音频材料;
2.学生用的绘画工具和纸张;
3.模拟斗鸡比赛的道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老师出示鸡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老师放出鸡的叫声,让学生模仿;
(3)老师讲解斗鸡游戏的规则:选出两只公鸡进行比赛,看谁先
打败对方,赢了就能获得胜利。

2. 学习活动
(1)学生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印象中的鸡;
(2)老师模拟斗鸡比赛,让学生们观察比赛过程并了解胜负的原则;
(3)老师通过模拟赛事,引导学生思考比赛的胜败规律;
(4)学生们表现出自己的见解和观察体会。

3. 总结课堂
1.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斗鸡比赛的规则和胜败原则;
2.总结学生们的体会和见解;
3.引导学生思考:在游戏中是否只追求胜利?
4.反思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体会?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

通过绘画和模拟斗鸡比赛两个具体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鸡和斗鸡比赛。

通过比赛过程的观察和思考,使得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的感悟和认知。

但是值得反思的是,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会,只是单纯地向他们介绍了鸡和斗鸡。

要做好幼儿教育,我们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表达和体会,并在教学中体现出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民间游戏教材第四章《传统竞技游戏》中的“斗鸡”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斗鸡游戏的历史背景、规则玩法、技巧策略;掌握斗鸡游戏的比赛方法和竞技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传承我国民间传统游戏——斗鸡,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2. 通过斗鸡游戏,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和竞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斗鸡游戏的技巧策略以及团队合作。

重点:斗鸡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斗鸡游戏道具、计时器。

2. 学具:每组一套斗鸡游戏道具、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播放斗鸡游戏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b. 邀请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激发他们对斗鸡游戏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讲解斗鸡游戏的历史背景、基本规则、比赛方法。

b. 演示斗鸡游戏的技巧策略,如:平衡、攻击、防守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斗鸡游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环节(15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斗鸡比赛,教师担任裁判,记录比赛成绩。

b. 比赛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比赛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a. 教师点评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班民间游戏——斗鸡2. 内容:a. 历史背景b. 基本规则c. 比赛方法d. 技巧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编写一份斗鸡游戏的攻略。

2. 答案要点:a. 游戏规则b. 技巧策略c. 团队合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在比赛环节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但在技巧策略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游戏,如踢毽子、跳皮筋等,丰富课余生活,传承民间文化。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斗鸡》

大班民间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斗鸡》

教案名称:大班民间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斗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游戏《斗鸡》的玩法和规则。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4.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斗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宽敞的场地。

2. 安全的游戏环境。

3. 斗鸡游戏道具(如沙包、绳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斗鸡》游戏的了解和经验。

2. 讲解规则:向幼儿讲解《斗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确保他们明白。

3. 示范:教师或同伴示范《斗鸡》游戏,让幼儿观察并学习。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斗鸡》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游戏体验,总结游戏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回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幼儿对《斗鸡》游戏的掌握程度。

2.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教学过程:审视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4.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5.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斗鸡》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 通过幼儿的分享,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3. 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团队精神以及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2. 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自我保护,避免碰撞或摔倒。

3. 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斗鸡》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斗鸡》比赛,让幼儿体验竞赛的乐趣。

3. 开展关于民间游戏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民间游戏。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斗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材,主要涉及第七章“传统民间游戏”,详细内容为“斗鸡”游戏。

通过学习“斗鸡”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并掌握“斗鸡”游戏的玩法,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斗鸡”游戏的玩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计时器、音乐播放器。

学具:小椅子、斗鸡道具(小布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大家注意运动安全。

(2)介绍“斗鸡”游戏,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示范“斗鸡”游戏的玩法,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邀请几名孩子进行示范,其他孩子观察并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斗鸡”游戏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比赛(10分钟)(1)小组之间进行“斗鸡”比赛,教师担任裁判。

(2)比赛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5. 放松活动(5分钟)(1)教师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放松运动。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斗鸡2. 教学目标:(1)掌握“斗鸡”游戏玩法(2)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玩“斗鸡”游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 答案:孩子们需要描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和家人的互动过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中,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动作协调性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孩子们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斗鸡”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开展类似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民间文化。

大班民间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斗鸡》

大班民间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斗鸡》

大班民间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斗鸡》一、引言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观察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大班阶段,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体验游戏的乐趣,提升游戏的教育价值,本文以《斗鸡》游戏为例,探讨该游戏在大班幼儿园中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二、游戏简介《斗鸡》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适合大班幼儿进行团体游戏。

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模拟斗鸡比赛,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发展观察力和判断力。

三、教学目标1.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鸡头帽、球等。

2.游戏场地:室内或者室外场地均可,确保安全性。

五、教学过程1.游戏介绍(5分钟):–向幼儿们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规则。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组织步骤(10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两名幼儿。

–每名幼儿带上鸡头帽。

–将球放在场地中央。

3.游戏规则(10分钟):–每组的两名幼儿用鸡头帽轮流戴在自己头上,模拟成鸡。

–幼儿用手指比出一个“1”或者“2”,根据比拼结果判断成鸡的胜负。

–胜利者可以向其他组发起挑战,败者需离开游戏场地。

4.游戏进行(15分钟):–孩子们按照规则开始游戏,通过比拼获得胜利。

–比赛持续一定时间,比较多次的胜负。

5.游戏总结(5分钟):–结合幼儿的实际表现,总结游戏的过程和规则。

–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斗鸡》游戏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身体锻炼,提高了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同时,游戏中需要观察、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而且,分组游戏还促进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游戏进行时出现混乱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游戏介绍环节中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并鼓励幼儿提问和理解游戏规则。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斗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材,主要围绕“斗鸡”这一传统民间游戏进行。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第四章第五节“趣味民间游戏——斗鸡”。

2. 详细内容:学习斗鸡游戏的起源、玩法、规则,以及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和竞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斗鸡游戏的起源、玩法和规则,培养幼儿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兴趣。

2.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提高幼儿的竞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斗鸡游戏的技巧和团队配合。

2. 教学重点:了解斗鸡游戏的基本规则,掌握游戏技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斗鸡游戏道具(小红旗、口哨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斗鸡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斗鸡游戏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游戏的玩法。

2. 讲解:详细讲解斗鸡游戏的起源、规则和技巧,强调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斗鸡游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游戏玩法。

4.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竞赛:开展斗鸡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竞技水平。

六、板书设计1. 《斗鸡》2. 内容:游戏起源:民间传统游戏游戏玩法:两人一组,用脚尖踢对方,保持平衡,先倒地者为输游戏规则:不允许用手推、拉、抓对方,不允许用脚踢对方身体其他部位团队合作:相互鼓励、配合,争取胜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斗鸡游戏,并记录自己的感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竞赛等形式,让幼儿充分了解了斗鸡游戏,但在团队配合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开展以斗鸡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提高幼儿的竞技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斗鸡游戏的技巧和团队配合。

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及教学反思[5 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及教学反思《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民间游戏教案《斗鸡》含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

斗鸡游戏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与难度,活动量也比较大,活动不需要任何道具,简便易行,趣味性浓,游戏性强,大班的孩子无论在体能还是活动的灵活性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因此本游戏活动适合大班孩子进行的一个不错的民间传统游戏活动,也能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训练孩子的体能,提高孩子克服困难、增强毅力的良好品质,并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发扬光大,给孩子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活动目标:1.练习单脚跳,发展幼儿动作的平衡性以及幼儿腿部力量的发展。

2.遵守游戏规则,能按要求进行游戏,注意游戏时的安全性。

3.喜欢乡土体育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情绪。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空旷操场,铃鼓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热身活动:听教师铃鼓,引导幼儿分成四列纵队在原地跑、单脚跳,有效活动幼儿腿部及身体各部位。

二、基本部分(一)听铃鼓,幼儿分组一组绕另一组抱腿单脚跳一圈。

(二)幼儿在原地抱腿单脚跳两圈后整理好队形,在跳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好身体的平衡性。

(三)幼儿站回四列纵队,每列纵队听铃鼓围绕其他三列纵队抱腿单脚跳一圈。

(四)斗鸡游戏1.听铃鼓,幼儿分四组两两相对组合练习斗鸡。

2.斗鸡大赛,幼儿两两相对进行斗鸡大赛,选出斗鸡大王。

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来自快思老师教案.!(斗鸡是的规则是:一条腿盘起,双手抱盘起的腿,单脚跳,用膝盖相互碰撞,不能用手推,坚持不住者双脚着地者为败。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斗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斗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趣味体育游戏”,详细内容为“斗鸡”游戏。

通过学习“斗鸡”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斗鸡”游戏的规则,掌握基本玩法。

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幼儿的体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斗鸡游戏中,身体平衡的掌握。

教学重点:斗鸡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口哨、计时器、音乐播放器。

2. 学具:每组一个斗鸡圈,若干个沙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

(2)教师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小鸡们,今天我们要去参加一场斗鸡比赛,大家准备好了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斗鸡游戏的基本玩法。

(2)教师讲解斗鸡游戏的规则。

(3)教师邀请几名幼儿进行示范,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进行斗鸡游戏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游戏中的错误动作。

(3)幼儿互相交流,分享游戏心得。

4. 游戏比赛(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斗鸡比赛。

(2)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放松活动(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斗鸡游戏2. 板书内容:游戏规则基本玩法团队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斗鸡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并尝试与家人一起进行游戏。

2. 答案: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投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课后,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用意: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踊跃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

斗鸡游戏是咱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游戏活动具有必然的技术性与难度,活动量也比较大,活动不需要任何道具,简便易行,趣味性浓,游戏性强,大班的小孩不管在体能仍是活动的灵活性上都有了专门大的进展转变,因此本游戏活动适合大班小孩进行的一个不错的民间传统游戏活动,也能在欢乐的游戏活动中训练小孩的体能,提高小孩克服困难、增强毅力的良好品质,并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发扬光大,给小孩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活动目标:
1.练习单脚跳,进展幼儿动作的平稳性和幼儿腿部力量的进展。

2.遵守游戏规那么,能按要求进行游戏,注意游戏时的平安性。

3.喜爱乡土体育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欢乐情绪。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欢乐,乐意与同伴一路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预备:
空旷操场,铃鼓
活动进程:
一、开始部份热身活动:听教师铃鼓,引导幼儿分成四列纵队在原地跑、单脚跳,有效活动幼儿腿部及躯体各部位。

二、大体部份
(一)听铃鼓,幼儿分组一组绕另一组抱腿单脚跳一圈。

(二)幼儿在原地抱腿单脚跳两圈后整理好队形,在跳的进程中注意把握好躯体的平稳性。

(三)幼儿站回四列纵队,每列纵队听铃鼓围绕其他三列纵队抱腿单脚跳一圈。

(四)斗鸡游戏
1.听铃鼓,幼儿分四组两两相对组合练习斗鸡。

2.斗鸡大赛,幼儿两两相对进行斗鸡大赛,选出斗鸡大王。

提示幼儿遵守规那么,注意平安。

!来自快思教师教案.!(斗鸡是的规那么是:一条腿盘起,双手抱盘起的腿,单脚跳,用膝盖彼此碰撞,不能用手推,坚持不住者双脚着地者为败。

坚持到最后的几名为斗鸡大王。

)
3.表彰斗鸡大王。

(五)集体互动游戏幼儿按男女分组,听铃鼓及教师手势跳成两个圈,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吹
泡泡式单脚跳,为斗鸡大王庆贺。

三、终止部份幼儿听铃鼓单脚跳回四列纵队形式,进行腿部放松活动终止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我收成颇丰,我熟悉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也学到了很多的好的教育教学体会,对自己是一种专门好的提高,在以后教学观摩活动时我也再也不排斥和可怕,相信通过如此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锋利的"亮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