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在肝癌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选取80例肝癌手术患者,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
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肝癌手术;护理肝癌是恶性肿瘤,也被称为肝细胞癌或肝细胞肉瘤,起源于肝脏的细胞[1]。
肝癌的诱发因素之一是慢性肝病,包括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他风险因素包括酒精滥用、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遗传因素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暴露。
肝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疲劳、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体重下降、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确诊肝癌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MRI)和组织活检来确认。
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具体选择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病理特征、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定期体检、避免风险因素、接种乙肝疫苗以及积极治疗慢性肝病等措施可以降低患肝癌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肝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应进行积极地护理,以保证生活质量[2]。
本文主要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选取80例肝癌手术患者,对照组40例,年龄为45-65岁之间,男20例,女20例。
观察组40例,年龄为44-64岁之间,男19例,女21例。
P>0.05。
排除标准:①严重合并症;②肝功能损害;③肿瘤扩散;④临床状况不稳定。
纳入标准:①临床状况不稳定;②一般健康状况;③肝功能较好;④同意参与。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好等优点。
术后的康复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以最小创伤、快速恢复为目标的外科医疗模式,其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加速康复外科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首先在手术前,加速康复外科强调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包括对患者的术前教育,饮食、运动指导,术前心理护理等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减少紧张和焦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手术中,加速康复外科注重手术管理的优化,包括术中麻醉、镇痛管理的改良,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减轻术后疼痛等。
通过优化手术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
在术后,加速康复外科强调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包括早期起床活动,早期饮食,早期解除引流等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的措施,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研究表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加速康复外科还能够降低术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医务人员的接受度。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需要医务人员有系统的训练和良好的协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传统的医疗模式根深蒂固,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 ol.4, No.29, 2019154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章可英(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400)【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快速组,各36例,常规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快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快速组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肝癌患者的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流程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减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流程;肝癌;围术期护理;住院时间【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154.02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我国大分肝癌患者都属于原发性肝癌,主要是由乙肝病毒、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等因素造成的[1]。
目前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而在围术期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保障[2]。
本文旨在探索出一种最佳的围术期护理模式,在36例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流程护理模式后取得良好的成绩,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成快速组和常规组。
其中常规组36例,25例,女11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49.82±3.29)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02±1.14)年,平均肿瘤直径(4.57±1.36)cm;快速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0.87±3.26)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10.39±1.02)年,平均肿瘤直径(4.26±1.19)cm。
快速康复护理在肝脏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在肝癌肝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在肝癌肝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一、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的理论基础快速康复外科(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联合综合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全程固定团队、多模式镇痛、快速恢复饮食、术后早期活动、术中体温管理、麻醉深度监测等。
综合护理则包括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这种护理模式旨在通过多种手段减轻术后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二、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在肝切除术后的应用1. 疼痛管理肝切除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痛。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通过多模式镇痛的方式,采用患者自控镇痛、硬膜外镇痛等多种疼痛管理手段,有效地减轻了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生活质量。
2. 营养支持肝切除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影响术后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通过早期恢复饮食的方式,配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有效地改善了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了伤口愈合和康复。
3. 心理护理肝切除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术后的康复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团队,对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4. 早期活动肝切除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术后虚弱、乏力等情况,影响术后的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通过术后早期活动的方式,鼓励患者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体能状态,促进了术后的康复。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在肝癌肝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多种手段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和早期活动等方面,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率,提高了术后康复效果,并且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综合护理对于肝癌肝切除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0.000)。ERAS组术后11例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 C组术后20例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ERAS组术后 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C组(z2=3.986,P= 0.046)。 ERAS组9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即开始下床活 动,18例患者于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18例患者于 术后第3天及3 d以上下床活动。c组1例患者于 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5例患者于术后第2天
加速康复外科组 无 无 术前禁食12 h,禁水8
3例、腹腔内脓肿形成1例。C组术后出现并发症 18例,其中术后恶心、呕吐6例、切口感染3例、肠
stay,LOS)、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24、48 h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
梗阻1例、胃排空延迟1例、胆漏1例、大量腹水
h
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肠道通气时间、病死率、再入院率 (出院30 d以内)。 功能恢复:口服止痛药物即可有效控制疼痛:可 独立自主的活动;经15饮食恢复至正常水平;停止静
脉通道输液;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或者持续降低接
近正常[3]。功能恢复情况从术后第1天即开始评 估,每天一次直至患者出院。
术后并发症:分为一般并发症和手术特有并发
of
General 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uyang,Fuyang 236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Jia Weidong,E—mail:iwdl968@sina.c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practicing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concept in primary liver cancer,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ectomy.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142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Vol.11, No.9[1] Edsberg L E,BlackJ M,Goldberg M,et al. Revised national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pressure injury staging system:Revised pressure injury staging system[J]. J Wou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6,43(6):585-597.[2] Ayello E A,Cordero G M L,Sibbald R G. Survey Results fromCanada and Some Latin America Countries: 2016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Changes in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J]. Advances in Skin & Wound Care,2017,30(2):71.[3] 张建华,陈毓楠. 分析疼痛管理心理疗法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17,6(39):195.[4] 胡碧花,何玉珍,李慧,等. 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新型水胶敷料治疗重度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1):810-814.[5] 罗宝嘉,郑美春,覃惠英. 医疗器具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41-444.[6] 王玲华,范槐芳,蒋燕红,等. 循经取穴艾灸治疗老年患者3期前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参考文献(2):258-260.[7] 陆春香,王佳蕾. 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25-26.[8] 徐双,李赟,韩小红. 术中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4):2238-2240.[9] 马婷婷,苏晓丽,李兴珍. ICU 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0):117-117.[10] 李云莉,杨樱娟,宗允. 疼痛管理在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 宜春学院学报,2017,39(6):82-84.[11]陈凤笑,林红霞,安丽影. 自制生肌膏联合藻酸盐治疗3期、4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3):84-85.[12] 廖冬花,吴艳平,杨泽,等. 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2018,17(6):63-66.[13]陈彩虹,黄家龙. 水胶体敷料溃疡贴与碘伏治疗Ⅲ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4):68-70.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肝胆甲乳疝外科,广东 深圳 518100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谢海鹰 叶平【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前保 持患者处于非饥饿状态 ;术前 限制液体输入 ;维持 电解质平 衡 ;术前不常规放置导尿管和鼻 胃管 ;术 中腹腔引流管视术 中出 血量及止血情况而定是否 留置 ,通 常引流管在 24h后予 以拔除 。 术后 患者出现尿潴 留则予导尿 ,各种管道视 引流液的色 、量及性 状而决定拔除 时机 。患 者如 无 明显不 适 ,术 后 6h试 饮 水 ,12h 拔除深静脉管 ;若无腹痛 、腹胀 ,第 2天可进食流食 ,之后逐渐过 渡正常饮 食。鼓励 患者术后 6h床上活动 ,术后 1d下床活 动 ,活 动强度循序渐进 。术 后 2—3d患 者体 温 、进食 正 常 ,切 口无感 染 ,可 自行活动及镇痛满 意即可达出院标准。 1.2.3 评价方法 比较 2组患者术后 的住 院天数 、肛 门排气 时 间 、排便 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住 院费用 等指标。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 SPSSI1.5统计 软件进行 分 析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S)表示 ,比较 采用 t检 验 ,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传统组及 FTS组临床指标 比较 ,见表 1。 表 1 传 统 组 及 FTS组 临 床 指 标 比 较 ( ±s)
注 :P <0.05。
3 讨 论 3.1 近年来 ,随着外科手术患者 围术期护理 中 FTS理念逐渐得 到重视 ,该 理念 已越来越 广泛 地被应 用 于各腹 部外科 。FTS在 围术期可减少患者 的身 心创 伤 ,减 少应激 反应和并 发症 J,缩 短患者术后康 复时间。对手术 的焦虑 和恐惧 、术前饥饿 、术中麻 醉和手 术 创 伤 以及 术 后 疼 痛 等 刺 激 ,会 增 加 患 者 的应 激 反 应 ,从而 可能增加 并发 症风 险及 住 院时 间。在 胃肠 道 、胆 道 外科手术 中 FTS的应用 已被证 实安 全 、有 效。而在 肝癌手术 治 疗 中,FTS也被逐步应 用于 临床并 取得 理想效 果 。国外 学者 认 为 ,术 前6h禁 食及 术 前4h饮 500ml10% 葡萄 糖 液并 不 会 指导护理 ,30例采用传统 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 2组患者术后住 院时 间、肠道恢复 (排 气、排便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