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术后TACE疗效分析

肝癌切除术后TACE疗效分析
肝癌切除术后TACE疗效分析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录

主要英文缩写 (2)

中文摘要 (3)

前言 (4)

正文 (5)

资料与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4)

英文缩略词

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DDP cisplatin 顺铂ADM adriamycin 阿霉素HCC hepatic cellular cancer 肝细胞癌PLC primary liver carcinoma 原发性肝癌RFA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射频消融HAI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肝动脉灌注化疗PEI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无水乙醇注射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摘要

目的:是通过我院80多例(其中19多例进行了术后预防性TACE的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预防组,而另外67例只是单纯的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作为对照组)的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的术前术后资料的认真分析,来探讨预防性的TACE 这种治疗手段在肝癌手术后防止复发的作用的意义。最终通过比较这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一年、两年、三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同时将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有否肝硬化、甲胎蛋白情况、HBsAg情况、肿瘤大小、有无子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血管癌栓的情况,分析这些因素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TACE治疗方法确实对于肝癌切除术后的治疗是十分有效果的,大部分患者都有了明显的身体状况的改善,并且副作用较小、相对更低的复发率以及较高的生存率。而且,具体来说,在售后进行的TACE治疗对于一年甚至两年以内的复发率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但是对于长期来说,并不能有效的降低长期的复发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生存率,复发率,预后

前言

原发性肝癌是在上世界上来说特别常见的一种恶性的肿瘤,尤其是在我们中国等地发非常的普遍。其中,男性标准化死亡接近万分之一,女性标准化死亡率大约是万分之零点五,男女性在死亡率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而且,由于肝癌而死亡的人数每年都有很多,而且在逐年增长。并且,肝癌这种癌症是一种长期性和慢性的癌症,被早发现的概率比较低,发现的时候大多数到了中晚期,一经发现又不容易被切除,而且,切除后的病症复发概率又很大,所以,结合国内外的书籍文献资料以及相关成功经验,认真研究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CACE)的疗效。根据相关资料等研究,肝癌的治愈性的切除是现在大多数医院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但是许多患者还伴有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等病症,所以,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法被认为是治疗肝癌切除术后恢复的首选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了做完手术病人的生存率,延长了他们的生命,为进行二期手术赢得了时间。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的病人一般来说肝脏的血供会下降到原来不到百分之十,但是术后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患者的肝组织的血供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多。这是因为,肝癌内部的血管分布不均匀,并且还有虹吸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栓塞剂可选择性的遗存在血管里,因而导致了栓塞的发生。而且,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在动脉内消灭肝癌是最有效的,而且对未患病肝组织影响小。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堵塞血管的方式阻断肿瘤的血供,使得组织缺血性坏死。

通过对我院80多例患者的近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进行预防性TACE治疗的患者在2年内的复发率都明显低于没有进行过TACE治疗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我院的八十多例患者资料,并形成对照组。其中十多例是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CACE)治疗的肝癌切除手术患者,是本实验的研究组,而另外的七十多例只是单纯的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最后通过分析两者之间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有否肝硬化、甲胎蛋白情况、HBsAg 情况、肿瘤大小、有无子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血管癌栓的情况等这些因素的测定,来进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疗效测定。

TACE技术简介:TACE主要是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它的治疗方法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具体来说就是,选择性的把导管插进肿瘤的供血靶动脉,然后通过慢慢注射合适量的栓塞剂(一般是选择卡铂、THP、碘化油乳剂和药物微球等)来让肿瘤的供血靶动脉闭塞,从而造成肿瘤因缺血或者缺氧而坏死。TACE技术是肝癌晚期治疗的最好办法,从诞生以来一直被不断的改进得到新的发展。现在配合其他技术,如螺旋CT等,可以为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较好的分析病人病情,提供更加好的治疗方案。但是他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所有的肝癌患者的,对于肝功能分级等级较高的、肾功能不完善、腹水严重、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以及碘过敏的患者不能够使用这种方法。并且,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例如可能会在注射时因为血管痉挛等对患者的脊柱造成伤害。还会表现为栓塞后综合征,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这事,应该尽时及时的控制性治疗(例如,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的现象,应及时服用止疼片进行止疼;如果发生误栓的情况时,对于不同疼痛程度予以不同的治疗办法,在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因素后,使用强效的止疼药物进行止疼,除此之外,还应在心理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开导,以使其尽快回复平静,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来缓解患者的这些不适症状。而对于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的疗效来说,它也与患者自身肿瘤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肝癌发现并且介入的时间越早,病人的存活率越高,术后的生存时间就越长。除此之外,肿瘤的血供越多,肿瘤包膜越多,年龄稍大,心情保持的积极乐观的患者疗效会更加好。

1.2方法

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这八十多例病例,根据是否进行了术后预防性的TACE治疗将它们分别分成实验组(指的是进行了术后TACE治疗的组)和对照组(没有进行TACE治疗的组)。跟踪观察这些病人在6个月、1年、2年和3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用多因素来分析其原因。

1.2.1手术方法

手术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在间歇性肝门阻断肝门血管后,对规则或者不规则的肝切除。

1.2.2 TACE操作方法

对预防组在肝癌切除手术后进行动脉化疗栓塞(TACE)用经皮插入RH (或Copra也可以)导管选择性的进行肝动脉造影后,超选进入肿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在肿瘤的血管内部注射进栓塞剂和化疗药物的混悬液,通过影响观察肿瘤有缩小或者有行程完整的包膜并且肝功能有所恢复之后进行手术切除肝癌组织。对照组的患者直接进行肝癌肿瘤的切除手术。(除了两组中一组使用了TACE治疗方法,一种没有使用之外,其他的一切过程都保持一致。例如,两组都在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或不阻断肝门情况下行不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术中肿瘤尽量予以完整切除,如不能完整切除者,则术中用无水酒精或射频治疗残留的肿瘤。)

1.3统计学处理

在进行两组的比较时,采用的是卡方检验的方式,运用SPSS17.0进行的数理统计。

2、结果

所有手术都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手术结束后,进行了TACE治疗的人均有一些不良的反应,比如体温小幅度的上升或者肝部有轻微的疼痛感等,对于这些症状,我院都进行了相应的治疗,最终都在几天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比较两组进行肝癌切除手术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以及甲胎蛋白情况、HBsAg情况、肿瘤大小、有无子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血管癌栓的情况,统计出相关的数据信息。

2.1 预防组与对照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

为了保证实验尽可能的严谨,此次试验的预防组与对照组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差异不大。如下图:

2.2 预防组与对照组生存率于复发率比较(6个月、1年、2年、3年)

2.3 预防组与对照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预防组和对照组在肝癌肿瘤治愈率上,应用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进行治疗的预防组肿瘤全部坏死的占到了百分之十左右,肿瘤大部分坏死的占到了超过半数,而对照组肿瘤大部分坏死和全部坏死的只占到了不到百分之四十的比重,差距较大,而且,预防组的生存率达到了将近百分之九十,比对照组整整高出了二十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的优越性。下面,根据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详细的结果分析。

2.3.1患者年龄

通过一些资料的可以看出来,肝癌发生的密集年龄为四十岁到四十九岁这个区间内。平均年龄是45岁左右,相对来说,男性的发病率比较集中,在五十岁上下,女性的发病率就比较的分散,发病区间在三十七到六十岁。经专家分析得出,年龄较小的患病人群(多是指五十岁以下的患者)生存期为二十七个月左右,而年龄较大的(五十岁以上的患者)生存期为十六个月。

根据我院这八十多位病人的跟踪观察可以看出的确,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内的器官功能在衰退,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在下降,所以应用TACE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2.3.2患者性别

通过这八十多位患者的的性别比对和以往的经可以看出,肝癌的发病率的性别比例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是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多两倍多。

通过对预防组的1、2、3年跟踪观察得出进行了TACE手术后的男性和女性在手术后的恢复状况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存活率和寻货事件也大致相同。

2.3.3肿瘤大小情况

根据预防组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肿瘤的大小对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状况有很大的影响。肿瘤的数量越多,体积越小,治愈的效果就越差。

通过预防组和对照组的比对可以发现,在肿瘤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患者恢复效果更好更明显。

2.3.4肝功能分级

现在使用的最广泛的对肝脏的储备功能进行科学的评价顾及的方法就是肝功能分级法,即child分级法。这种发放可以比较好的反映出刚脏的储备能力的情况,来观察出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效果。

通过预防组的跟踪观察发现,肝功能分级越低,肝功能的损害就越轻微,反之,肝功能损伤就越严重。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肝脏与人们日常的新陈代谢和和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能物质密切相关,所以,肝功能分级越高,就直接影响在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人体缺乏必要的合成蛋白质和新陈代谢的不规律。所以,肝功能分级高的患者,后期的恢复等也就越不好。

通过预防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发现,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功能分级搞得患者反而不如不进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患者恢复状况好。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肝功能分级过高的患者,一般认为是C级的患者不应该进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

(下图为肝功能分级和治疗效果的交互分析表格,从该表格中,我们可以和比较明显的看出,肝功能分级达到C级别的时候,治愈的效果明显下降,这说明,

2.3.5有无包膜情况

通过预防组和对照组一、二、三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预防组(即使用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检查中发现肿瘤没有包膜的只占到了百分之五,而单纯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的对照组肿瘤无包膜者占到了近三分之一。而且,就癌症残留情况来说,应用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来进行治疗的预防组癌症残留明显比对照组低。

(下图为应用SPSS17.0进行的有无包膜和组别(预防组与对照组)的交互分析表格,通过该表格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方法治疗的患者,肿瘤的包膜产生率相较于单纯知识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高出了很多。而且,肿瘤包膜的产生情况对于进行肝癌手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进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技术的治疗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进而可以为肝癌的切除提高准确性和成功概率。

2.3.6有无子灶情况

通过预防组和对照组的比较,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预防组的子灶检出率明显比没有进行TACE治疗的患者高,高出了二十个百分点,而且癌细胞的残留率比较低,根治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方法使得医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子灶的有无情况,为至于肝癌提供了保障。

2.3.7甲胎蛋白情况

早前就有相关研究指出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并不是绝对完美的,它也存在着极大的副作用和不可预见的风险以及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这种治疗方法会破坏脏脏的部分功能,如上面我们所提到的储备功能,进而可能会导致肝脏的衰竭。

通过对预防组一年两年和三年的跟踪观察发现,甲胎蛋白对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预后有有利的影响,它可以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在预防组的四十多为患者中,甲胎蛋白水平下降少的,治疗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2.3.8是否有肝硬化

根据近些年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可以发现,非常多患有肝癌的患者都会有肝硬化的状况发生,这是因为肝硬化时引发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过程中会应用到的化疗药物等其他试剂都有可能会发生误伤正常的肝组织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给一些其他的细胞带来影响,如造成库弗氏等细胞的基质代谢异常,这就会造成细胞外基质代谢发生紊乱,沉淀增多,最终就会引发纤维化的出现,进而出现肝脏的代谢能力下降,严重的还可能使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的状况,造成患者去世。这也是影响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最重要的因素。

通过这次的治疗(预防组)观察可以看出没有或者肝硬化程度轻的患者手术后恢复的效果很好,在后续一年、两年、三年的跟踪过程中,这些患者也相较于肝硬化严重的患者来说存活率高。

(下图为预防组肝硬化程度与治疗效果的交互分析表,从表格中不难发现,肝硬化程度轻的患者治愈的效果更好一些,反之,肝硬化程度中的患者恢复效果极差,甚至还不如单纯的只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所以,对于肝硬化成都中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预防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的肝硬化成都两组的患者反应情况不尽相同。而且,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可以得出,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患者,如果使用的血管栓塞剂或者其他药物对正常的肝细胞造成了误伤,那么,其最后的治疗效果还不如不进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患者,甚至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所以,通过上述分析,对于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应用于严重的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这一命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

讨论

实施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相对最有效的办法。但是,由于脉管侵犯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使得手术成功切除的几率不高并且很难根治。通过对比我院两组八十多例病例,在术后的6个月、1年、2年、3年的跟踪观察发现,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有利有弊。首先他的明显的有时就是,该技术会大大增加患者体内的肿瘤坏死率,并且其肿瘤的包膜的形成率也比只是单纯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多得多。但是,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也确实有诸多的弊端,比如它会使得肝组织变得更加脆弱,还会加重肝脏的水肿状况,进而增加了肝癌切除手术的难度,并且会使得术后并发症频发。而且,过多的使用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药剂也会带来副作用,它会使得缓则本就脆弱的肝组织受到额外伤害,所以,不应该过多的使用该技术。

对于是否通过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进行二期手术争议也是很多的,但是通过多年的数据分析和本院预防组与对照组的结果比照来看,对于大的肝癌来说,应用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肿瘤的存活率,使得复发的概率降低,除此之外,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能够有效地缩小肿瘤的大小,并且在肿瘤上形成包膜,为二期手术的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赢得了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生存率。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肝癌切除术后的TACE疗效分析得出,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技术有其利弊。比如,在TACE技术可以有效的产生包膜,缩小肿瘤的体积,有助于发现和消除子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利于根除肿瘤。但是同时,对于肝硬化情况比较严重和肝功能分级达到C级这种比较高级别的患者

来说,进行TACE治疗反而不如单纯的只是进行肝癌切除手术的生存时间长、存活率高。具体有以下几个结论:

1、在肝癌切除手术后进行TACE治疗可以比较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减少复发率。

2、肝癌没有包膜或者比较大,并且伴随有肝硬化等状况的时候患者的

情况会比较危险。

在本文中,通过分析我院近几年来进行过的八十多例肝癌切除手术(其中十多例进行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的治疗,七十多例单纯的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根据术后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的跟踪观察,进一步检验发现和了解了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方法是否对于进行了肝癌有明显的效果。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命有很大的帮助。它明显提高了术后两年内的无瘤生存率,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愈办法,它使得难以治愈的肝癌肿瘤明显变小,并且有助于形成肿瘤包膜和为发现子灶提供了便利,在很多方面都优于没有进行TACE治疗的患者。

参考文献:

[1]李仕来.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TACE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D].广西医科大学,2014.

[2]唐超峰. 宁夏地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3.

[3]陈鹏.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外科治疗问题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13.

[4]陈洪亮. 87例原发肝细胞性肝癌病例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

[5]邱斌玉. 伴肝硬化的肝细胞肝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

[6]袁成浩. 6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

[7]梁辉.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0.

[8]孙振,梁水庭,翟笑枫,郎庆波,周庆辉,岳小强,贺佳,徐静,朱役,凌昌

全.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und preparation versu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fter resection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 noma:22-year follow-up[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 12,02:156-163.

[9]Shinsuke Fujiwara,Hikaru Fujioka,Chise Tateno,Ken Taniguchi,Masahi ro Ito,Hiroshi Ohishi,Rie Utoh,Hiromi Ishibashi,Takashi Kanematsu,Kat sutoshi Yoshizato. A novel animal model for in vivo study of liver ca ncer metastasi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29:3875-38 82.

[10]Jung Il Lee,Jin-Woo Lee,Joon Mee Kim,Ja Kyung Kim,Hyun Jung Chung ,Young Soo Kim.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xpressing cyto keratin 19:Comparison with other liver cancers[J]. World Journal of G

astroenterology,2012,34:4751-4757.

[11]沈先锋,谭巧玲,黄林生,菅志远,周平,周猛,张敏,兰明银. PVCE联合TACE 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

展,2012,12:948-950+980.

[12]梁宾勇. 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及术后肿瘤复发防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3]黄涛,周进学,杨楠木,宫东伟.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01:32-35.

[14]. Up-regulation of prohibitin 1 is involved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J].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1,02:121-127.

[15]马良,钟鉴宏,黎乐群,赵荫农,袁卫平,向邦德,邬国斌. 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在肝细胞性肝癌切除术后应用的系统评价[J]. 中国癌症防治杂

志,2011,01:74-81.

[16]杨宝明. 肝癌切除术后经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疗效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

[17]漫彦文. 53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生存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

[18]Gaya Spolverato,Aslam Ejaz,Nilo Azad,Timothy M Pawlik. Surgery fo 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The evolution of determining prognosis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2013,12:207-221. [19]杨建辉,鲁葆春,王挺.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TACE并发肝内胆管损伤的诊治[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05:409-412.

[20]Chang-Ku Jia,Jie Weng,You-Ke Chen,Yu Fu. Anatomic resection of li ver segments 6-8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World Journal of Ga stroenterology,2014,15:4433-4439.

[21]Khurum Khan,Anita Wale,Gina Brown,Ian Chau. Colorectal cancer wit

h liver metastases:Neoadjuvant chemotherapy,surgical resection first or palliation alone?[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35:12 391-12406.

[22]冯超,赵剑波,陈勇,何晓峰,曾庆乐,梅雀林,王江云,庞桦进,李彦豪.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化疗灌注术比较[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08:679-682.

[23]Kuang-Rong Wei,Xia Yu,Rong-Shou Zheng,Xia-Biao Peng,Si-Wei Zhang, Ming-Fang Ji,Zhi-Heng Liang,Zhi-Xiong Ou,Wan-Qing Chen.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liver cancer in China, 2010[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 er,2014,08:388-394.

[24]. Postoperative adjuvant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patitis B/C viru 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meta-analysi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23:2931-2942.

[25]王征,樊嘉,周俭,吴志全,邱双健,孙惠川,黄晓武,孙健.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10,04:507-509.

[26]江永军,孟照英. 肝癌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原因分析及护理[J]. 医药论坛杂志,2010,23:188-190.

[27]黄俊海. 符合Milan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移植和肝切除术预后分析[D].

南方医科大学,2014.

[28]许继凡. 再次肝切除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

[29]张东源. 63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治疗分析[D].山东大

学,2013.

[30]. Recent progress in 8igenomic research of liver cancer[J]. Scien 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9,01:24-30.

[31]Zhao-Shan Niu,Xiao-Jun Niu,Mei Wang.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redictive value of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for postop erative survival[J].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5,01:7-27.

[32]Hui Zhang,Chun Gao,Long Fang,Shu-Kun Yao. Statin use and risk of liver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7 studies involving more than 4.7 mi llion patients[J]. World Journal of Meta-Analysis,2013,03:130-137. [33]Xiaomei Liu,Zhaoqin Fang,Zhiqiang Pan,Wenli Lu,Zhonghua Wu,Chao L iang,Yuanyuan Zhang. Pituitary transcriptome profile of liver cancer mice with different syndromes reveals the relevance of pituitary to t he cancer and syndrome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 014,06:691-698.

[34]李玲,朱昭

琼.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Hepatectomy during Surgery[A]. 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贵州省麻醉学分会.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

论文汇编[C].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贵州省麻醉学分会:,2013:1.

[35]Rixin Chen,Mingren Chen,Jun Xiong,Zhenhai Chi,B0 Zhang,Ning Tian, Zhenhua Xu,Tangfa Zhang,Wanyao Li,Wei Zhang,Xiaofeng Rong,Zhen Wang,G ang Sun,Baohe Ge,Guoxiong Yu,Nanchang Song. Curative effect of heat-s ensitive moxibustion on chronic persistent asthma: a multicenter rand 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 013,05:584-591.

[36]Mei-Fang Quan,Li-Hong Xiao,Zhi-Hong Liu,Hui Guo,Kai-Qun Ren,Fei L iu,Jian-Guo Cao,Xi-Yun Deng. 8-bromo-7-methoxychrysin inhibits proper ties of liver cancer stem cells via downregulation of β-catenin[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43:7680-7695.

[37]. Perceptual learning for treating amblyopia in children based on activation of visual signal pathway Relationship of curative effects and time[J].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04:427-431.

[38]Xiaoli Hu,Xuefeng Wang,Ru Zhang,Nan Li,Xianqing Guan. Retrospecti 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the "Ji Bei Liu Fa" massage i

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A]. 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 tation Medicine、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Press).Proceedings of 3rd International Neural Regeneration Sympos ium in conjunction with 5th 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Injury Treatmen

ts and Trials Symposium[C].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 cine、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Press):,2013:1.

[39]Steven Gan,Katherine Wilson,Paul Hollington. Surveillance of pati ents following surgery with curative int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28:3816-3823.

[40]Steven Gan,Katherine Wilson,Paul Hollington. Surveillance of pati ents following surgery with curative int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28:3816-3823.

[41]吴沛宏, 李立, 张益民, 等. 原发性肝细胞癌单介入治疗与双重介入治疗比较[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增刊):59-61.

[42]向昕, 刘志伟, 顾万清, 等. TACE后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与再手术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04,12(1):24-26.

[43]浦涧, 韦忠恒, 汪建初, 等. 术前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减少原发性肝癌手术癌残存的意义[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4):446-458.

[44]徐立, 石明, 张亚奇, 等. 肝细胞癌手术切缘对患者术后复发与生存的影响[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47-49.

致谢:感谢倒是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让我能够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并且了解到了更多的相关知识,为我以后的理论和实践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一、患者一般情况 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Ⅰ级;或肝功能分级属2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到Ⅰ级. 3.肝储备功能(如ICG,R15)正常范围。 4.无广泛肝外转移性肝癌癌灶肿瘤。 二、局部病变情况 (一)下述病例可作根治性肝切除 1.单发的微小肝癌(直径≤2cm)。 2.单发的小肝癌(直径>2cm, ≤5cm)。 3.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直径>5cm, ≤10cm)或巨大肝癌(直径>10cm.),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受癌灶破坏的肝组织少于30%。 4.多发性肝癌,癌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在肝脏的一段或一叶内。 (二)下述病例仅可行姑息性肝切除: 1. 3-5个多发性肿瘤,超越半肝范围者,作多处局限性切除;或肝癌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半肝内,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 2.左半肝或右半肝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边界较清楚,第一、二肝门未受侵犯;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脏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组织的50%以上。 3.位于肝中央区(肝中叶,或Ⅳ、Ⅴ、Ⅷ段)的大肝癌,无瘤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4.Ⅰ或Ⅷ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5.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性肝脏肝癌可切除,应作肿瘤切除,同时进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难以清扫者,术后可进行放射治疗。 6.周围脏器(结肠、胃、隔肌或右肾上腺等)受侵犯,如原发性肝脏肿瘤可切除,应连同作肿瘤和侵犯脏器一并切除。远处脏器单发转移性肿瘤(如单发肺转移),可同时行原发肝癌切除和转移癌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和(或)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指征 一、患者一般情况 要求同肝切除术。 二、局部情况 1.按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判断,肿瘤是可切除的。 2.癌栓充满门静脉主支或8 和主干,进一步发展,很快将危及患者生命。 3.估计癌栓形成的时间较短,尚未发生机化。上述病例适合行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同时行姑息性肝切除。 4.如癌栓位于肝段级以上小的门静脉分支内,可在切除肝癌的同时连同该段门静脉分支一并切除,如作半肝切除,可开放门静脉残端取癌栓,不必经切开门静脉主干取栓。 5.如术中发现肿瘤不可切除,可在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后,术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或门静脉插管化疗、冷冻治疗或射频治疗等。 6.合并腔静脉癌栓时,可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切开腔静 脉取癌栓,并切除肝癌。

肝癌术后注意事项

肝癌术后注意事项 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因素: 1、肝内还有较小的癌灶存在,而切除主要肿块时未能发现,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继续生长。 2、由于肝癌细胞恶性度高,癌组织生长迅速,而肝脏的血液供应又丰富,所以癌细胞容易侵犯到肝脏血管内,通过血流转移到肝内其他部位。手术切除时,操作粗暴,过度挤压,也可引起癌细胞进入血管内而发生转移。 3、肝硬化时,发生癌变的肝脏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同时或在不同时期发生癌变。 4、肝脏上新生肿瘤。为了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复发肝癌,我们要求肝癌切除后病人定期上医院复查,一般术后1~2年内需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3年内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3年以上每隔半年复查一次,至少5年内要定期进行复查。 肝癌病人术后前几天的注意事项: 1、肝癌患者手术后一般先让其半卧位,待其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这也是活动的开始。 2、肝癌手术后注意事项有术后当日,经过全身麻醉和手术,身体非常疲劳,一般以休息睡眠为主,尤其是患者凝血功能比较差时,手术后不应活动或尽量少活动,以防出血。 3、手术后第一天,患者要开始活动,现在床上活动四肢,做伸腿运动,同时要注意输液管不要将其从血管中滑出。 4、手术后第二天,患者要开始左右翻身或起坐,活动时注意腹部引流管道,避免各种管道脱出以造成不必要的,这也是肝癌手术后注意事项。 5、手术后4-5天后引流导管、导尿管均可拔除,患者也可以适当下床活动,下床前,先将双腿下垂在床边几分钟,无感觉后再站起。在练习走路之前需有人搀扶,以免摔倒。 6、手术后6-7天,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但需注意适当,不可使身体过度疲劳。肝癌患者手术后需准到以上活动事项进行活动,以便更快的恢复健康体魄,为日后的康复做好准备。 肝癌手术后并发症的注意事项: (一)肝衰的早期发现 1、肝功能正常与否对手术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对各项检验指标不正常者应实行保肝。 2、术后常规给氧3-5d,流量为3-5L/min,以提高血氧含量,增加肝细胞的供氧量,利于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 3、遵医嘱给予保肝治疗如补充白蛋白、血浆、维生素K等药物。 4、术前用生理盐水灌肠,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肠道内氨的产生与吸收,定时监测血氨的变化。 5、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及皮肤、巩膜、尿液的颜色。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昏迷等肝性脑病的先兆,或黄疸逐渐加深,肝功能各项指标不见好转,应考虑肝功能衰竭,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

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 文章目录*一、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二、肝癌晚期的治疗方法*三、肝癌晚期的饮食 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1、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之感 染及癌性发热 肝癌并发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常合并的肝硬化所致,也可由抗 肿瘤治疗手段引起,常出现于肝癌中晚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 亡原因之一。 2、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之黄疸 黄疸的发生率约29.6%~37.5%,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黄疸是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体液等黄染的一种临床表现。根据病因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三种。 3、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之肝癌破裂出血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的一种严重而致命的常见 并发症,发生率约5.46%~19.8%,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占肝癌死因的9%~10%,由于发病突然、急剧,且常伴休克,在治 疗上很棘手,预后较差。如果不能及时行有效抢救措施,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4、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上消化道大出血 常因为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或者因为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轻者表现为黑便,重者可呕吐出大量的鲜血, 因出血量大而发生休克,死亡率比较高,故在治疗晚期肝癌是一 定要避免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 5、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之肝昏迷 见于肝癌的终末期,轻度的表现为行为举止异常,例如睡眠 颠倒(白天睡觉,夜间烦躁)、随意小便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烦躁,最后肝癌患者就会出现昏迷。肝昏迷常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诱发,也可以因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等诱发,也可以没有明显诱因而发 生肝昏迷。 6、晚期肝癌常发生的并发症之肝肾综合征 表现为少尿、大量腹水、水肿,该并发症是肝功能衰竭后继 发性的肾功能障碍。 肝癌晚期的治疗方法1、中医 中医治疗肝癌晚期有一定的作用,很多患者也比较依赖。但 是患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病情发展等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另外,病情一旦确诊就要立即就医,这样才能让中医治疗发挥更 好的效果。 2、化疗 因为一般来说,肝癌晚期患者体质都会很弱,或病情发展扩 散转移,导致病位很多很分散,这样情况就不适合手术。化疗就成

肝癌术后一般几年复发或转移

当肝癌伴有腹水、黄疸、远处转移等情况时,称为晚期肝癌。目前针对肝癌晚期并没有什么特理想的治疗方法,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发展,不过手术治疗并不彻底,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一旦复发治疗会更加棘手,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术后复发转移的时间备受患者和家属的关注,那肝癌术后一般几年复发或转移呢? 肝癌术后几年会复发或转移是无法预估的,与患者的体质、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手术的方案,手术切除的效果以及术后巩固治疗等有关,如果患者病情发现较早,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手术切除较好,术后复发转移的时间也相对较晚,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恶性程度较高,手术切除不完全,术后可能几个月就会复发转移。不过临床上有“五年生存率”的概念,指出综合治疗后的前五年对肝癌患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据统计,凡是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90%是在综合治疗后前五年出现,余下10%是在治疗五年以后出现。可以说病情稳定后的前五年,是肿瘤复发、转移的高危期,也是巩固治疗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患者千万别不能麻痹大意,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巩固治疗,尽可能的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说到肝癌术后巩固治疗方法,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化疗,而放化疗确实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能够尽可能的杀死血液和淋巴液里残存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但放化疗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患者治疗结束后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而且放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会破坏患者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下降是体内残存、潜伏的肿瘤细胞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选择放化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提高免疫力,此时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在放化疗期间通过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调节机体,扶正元气,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长期坚持用药,还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另外对于无法耐受放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以中医为主进行术后巩固治疗,也能进行全面调理,扶正元气,增强抵抗力,来预防病情反复。 中医治疗是我国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注重患者全身的机制平衡,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袁希福指出肝癌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虚、瘀、毒”。他强调: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从而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中医抗癌三联平衡理论。“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多年来,已帮助众多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白淑采,女,巨块型肝癌,河南省巩义市人 2000年10月18日,白淑采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巨块型肝癌,医生看到诊断结果表示肿瘤太大,手术风险也很大。 白淑采万念俱灰,在老伴的多方打听下,得到了袁希福专治肿瘤的消息。10月20日,他们赶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的治疗,服药20副后,白淑采感到腹胀、肝区疼痛消失,能吃下饭了。看到疗效后,他们继续服用中药,慢

肝癌的七大并发症

云南肝病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14883161.html,/ 肝癌的七大并发症 肝癌的生长,扩散,会影响到周围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一些可怕的并发症,大部分患者就是死于这些并发症。 1、肝癌破裂出血。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的一种严重而致命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5.46%-19. 8%,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肝癌死因的9%-10%,在肝癌死亡原因中占第4位。由于本病发病突然、急剧,且常伴休克。故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如不积极救治,多数病人迅速死亡。 2、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3、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癌常见并发症,可发生于晚期肝癌患者,也可发生于肝硬化合并早期肝癌患者,是肝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该并发症包括: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盲动膜糜烂或溃疡出血、胃肠道转移性肿瘤破裂出血等引起的门静脉高压。 4、腹水。腹水是局限性水肿的一种,是指过多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少量液体,约200ml,起润滑作用,当液体量超过200ml时即可称为腹水,当腹腔内液体超过150ml时,体检中可发现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的产生机制较复杂,与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及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有关。多种恶性肿瘤均可出现腹水,在肿瘤基础上出现的腹水称为恶性腹水。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继发性肝癌均常伴发腹水,这与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关系密切。 5、血性胸水。肝癌发展到一定阶段可直接浸润或经血流或淋巴转移引起血性胸水,常见于肝叶右侧。 6、感染及癌性发热。肝癌并发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常合并的肝硬化所致,也可由抗肿瘤治疗手段引起,常出现于肝癌中晚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7、功能性肾功能衰竭:也称肝肾综合征,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硬化,肝硬化在肝功能失代偿时,常会突然或逐渐发生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功能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而此时肾脏并无器质性病变,称此为肝肾综合征。 提醒大家,肝癌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能尽早控制住肝癌的发展,那么是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的。

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的诊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的诊疗进展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常见实体瘤中排位第5,在相关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排位第4。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26万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3.2∶1。80%新发现病例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PHC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较为复杂,其致死性的急性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胆道梗阻、自发性低血糖、肝肾综合征、腔静脉阻塞、肝性脑病等,其中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及癌结节破裂出血,其次是肝昏迷及肝肾综合征。这些急性并发症常是外科、肿瘤科及ICU所不能单独处理的,诊疗中内科医师往往负有主要责任,因此积极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发性肝癌急性并发症非常重要。 1 上消化道出血 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5.1%的患者死于上消化道出血,PHC 多合并肝硬化,肝储备功能差,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较高;对皮质激素及体内激素的灭活能力低下,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病变较为普遍。 抢救措施:(1)正确估计出血量,积极扩容,纠正休克。(2)药物治疗①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能迅速收缩内脏血管,减少进入门脉系统血液,降低门脉压,达到止血功效,止血成功率为50%~70%,其

用药方法较好的方案是每分钟2.75mU/kg静脉持续输注,根据治疗反应,可逐步增加剂量,但不宜超过0.4 U/min,如果出血得到控制,应继续用药8~12 h,然后停药。也可合并应用舒血管药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治疗出血,可显著降低门脉压力和增加局部效应,防止心血管并发症。

国内外指南与共识中肝癌手术切缘相关内容解读(最全版)

国内外指南与共识中肝癌手术切缘相关内容解读(最全版)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简称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 6 位,每年新发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50% 以上在中国[1-2]。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虽然肝癌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已经大幅度降低,但术后的高复发率是限制其临床疗效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如肿瘤生物学因素、肝炎肝硬化背景以及手术切缘(resection margin)是否达到根治性切除标准等[3]。肝癌的手术切缘是指肝切除时肝断面至肿瘤边缘的最近距离[4]。在病理学上,切缘被分为R0、R1和R2。然而,由于肝脏解剖、肝病背景、肿瘤生物学行为等的特殊性,手术切缘距离肿瘤病灶多远才能完全切除癌周肝组织内的微转移灶,达到R0切除的效果,以及R0的病理学认定标准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确切关系等,临床上尚未完全达成共识[5-7]。 肝癌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彻底性,即完整切除肿瘤,使切缘无残留肿瘤。(2)安全性,即保留足够功能肝组织(具有良好血供以及正常的血液回流和胆汁分泌与排泄),以满足术后肝功能代偿的需要,尽可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死亡率[8]。手术切缘的宽度是保证肿瘤切除彻底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从根治的彻底性角度考虑,切缘越宽越好。但由于我国>85%的肝癌病人合并肝硬化或慢性肝病,切缘宽度太大,无瘤肝组织切除太多,则肝功能难以代偿,明显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切缘宽度太窄,则可能达不到根治的效

果,残肝易有微小癌灶残留,术后易复发,影响手术效果。国内外肝癌诊治的指南或共识多数提及了手术切缘问题,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文献做进一步讨论。 1.1 国内指南和共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和《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专家共识(2016年第3次修订)》中,肝癌根治性切除的术中判断标准均为手术切缘距肿瘤边界≥1 cm;如切缘距离<1 cm,但切除肝断面组织学检查无肿瘤细胞残留,即切缘阴性[8-9]。在肝癌的病理取材中,也以1 cm为界限区分近癌旁和远癌旁组织。可见,目前国内肝癌的诊治共识中将距离肿瘤边缘1 cm作为一个主要的界限标准。 1.2 国外指南和共识 2010年,美国肝胰胆协会(AHPBA)、美国肿瘤外科协会(SSO)和消化道外科学会(SSAT)共同制定了肝癌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其描述肝癌的切缘通常推荐1~2 cm,但仍有争论[10]。欧洲肝病学会2012年指南中对于储备功能良好且不伴有门静脉高压的单发肝癌推荐行解剖性肝切除,且2 cm切缘在术后存活率方面优于窄切缘(<1 cm)[11]。2012年,沙特阿拉伯国家的肝癌诊治指南中对于肝硬化病人的肝癌切除手术要求保留足够的肝实质、减少出血和≥1 cm的阴性切缘[12]。2014年,韩国肝癌研究组及国立癌症中心肝癌的管理实践指南中,并未就肝癌切缘有明确结论,强调仍然

做一个肝癌手术需要几小时

做一个肝癌手术需要几小时 文章目录*一、做一个肝癌手术需要几小时1. 做一个肝癌手术需要几小时2. 肝癌的病因是啥3. 肝癌的症状有啥*二、肝癌的术后饮食*三、怎么治疗肝癌 做一个肝癌手术需要几小时 1、做一个肝癌手术需要几小时外科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方法。如果肝脏只有一部份有癌肿,其余部份情况良好, 并未硬化。做一个肝癌手术的时间要具体看它的严重程度等等。 2、肝癌的病因是啥 2.1、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引发肝癌的常见病因多见于各型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可列为之首,因此 乙肝患者尤其是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 2.2、肝硬化:在肝癌的演变过程中,多认为肝硬化可谓是肝癌的前凑。 2.3、黄曲霉素:经研究证实霉变的花生、玉米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其达到肝脏后代谢物:环氧化物,可干扰dna 的正常转录;黄曲霉毒素b1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因此避免食用霉变的食物有助于肝癌的预防。 2.4、环境因素:据调查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生亦与饮水污染、粮食密切相关,肝癌高发区水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3、肝癌的症状有啥 3.1、肝区疼痛: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临 床症状。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钝痛、胀痛或刺痛,以夜间或劳 累后明显。 3.2、纳差、恶心、呕吐:常因肝功能损害、肿瘤压迫胃肠道所致,其中以纳差为常见症状,病情越严重,症状越明显。 3.3、腹胀:因肿瘤巨大,腹水以及肝功能障碍引起。腹胀以 上腹部明显,特别在进食后和下午,腹胀加重。 3.4、乏力、消瘦:由于恶性肿瘤的代谢、消耗过大和进食少等原因引起。 肝癌的术后饮食1、少食多餐 患者在肝癌切除术后饮食应该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分泌胆汁是肝脏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胆汁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将葡 萄糖和脂肪转化为日常需要的能量。 2、营养均衡 均衡的营养对于肝切除术后的患者十分重要。因为大米、面粉中的营养价值往往不高,糖类营养的摄入最好选择水果和蔬菜。而蛋白则应以精益蛋白为主,比如鱼肉、鸡肉、鸡蛋、豆类、坚 果类等等。 3、饮食禁忌

肝癌切除术后TACE疗效分析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录 主要英文缩写 (2) 中文摘要 (3) 前言 (4) 正文 (5) 资料与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4) 英文缩略词

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DDP cisplatin 顺铂ADM adriamycin 阿霉素HCC hepatic cellular cancer 肝细胞癌PLC primary liver carcinoma 原发性肝癌RFA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射频消融HAI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肝动脉灌注化疗PEI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无水乙醇注射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摘要 目的:是通过我院80多例(其中19多例进行了术后预防性TACE的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预防组,而另外67例只是单纯的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作为对照组)的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的术前术后资料的认真分析,来探讨预防性的TACE 这种治疗手段在肝癌手术后防止复发的作用的意义。最终通过比较这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一年、两年、三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同时将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有否肝硬化、甲胎蛋白情况、HBsAg情况、肿瘤大小、有无子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血管癌栓的情况,分析这些因素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TACE治疗方法确实对于肝癌切除术后的治疗是十分有效果的,大部分患者都有了明显的身体状况的改善,并且副作用较小、相对更低的复发率以及较高的生存率。而且,具体来说,在售后进行的TACE治疗对于一年甚至两年以内的复发率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但是对于长期来说,并不能有效的降低长期的复发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生存率,复发率,预后

外科学题库及答案-肝疾病

肝疾病 一、填空题 1、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等。 2、原发性肝癌大体可分为、、三型。 3、原发性肝癌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三型。 4、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包括、、、。 5、肝血管瘤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6、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症状是、、、。 7、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除肝动脉结扎、栓塞、化疗外尚包括、、、等。 二、判断改错题 1、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消瘦、食欲不振。 2、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3、AFP≥400ug/L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4、对有肝硬化者,肝切除量不宜超过70%。 三、选择题 [A型题] 1、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 A.侵犯门静脉分支,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 B.肝外血行转移 C.淋巴转移 D.腹腔种植 E.直接向横膈蔓延 2、目前对小肝癌定位诊断最优者为。 A.CT B.MRI C.B超 D.肝动脉造影 E.X线检查 3、常温下一次阻断注入肝的血流不宜超过 A.1h B.30min C.10~20min D.5min E.2min 4、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是。 A.CT B.MRI C.B超 D.肝动脉造影 E.诊断性穿刺 5、对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肝癌,如一般情况好,肝功能正常,病灶局限,应行。 A.手术切除 B.肝动脉栓塞化疗 C.放射治疗 D.免疫治疗 E.中药治疗 6、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细菌入肝途径是。 A.肝动脉 B.肝静脉 C.门静脉 D.胆道 E.肠道

7、对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应采用。 A.CT B.MRI C.AFP与B超 D.肝动脉造影 E.CEA 8、小肝癌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 A.10% B.30% C.60~70% D.90% E.50% [B型题] A.肝动脉 B.肝静脉 C.门静脉 D.肝胆管 E.胆总管 9、Glisson纤维鞘内的结构包括。 10、入肝血流70~75%来自。 11、肝血液的流出管道是。 12、肝十二指肠韧带包含的结构有。 13、肝脏的主要血供来自。 [C型题] Ag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A.AFP B.HB s 14、肝脓肿。 15、继发性肝癌。 [X型题] 16、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 A.手术切除 B.肝动脉栓塞或结扎 C.放射治疗 D.非手术治疗 E.纱布填塞 17、肝动脉栓塞常用的栓塞剂和药物包括。 A.碘化油 B.明胶海绵 C.无水酒精 D.普鲁卡因 E.氟尿嘧啶 四、名词解释 1、第一肝门 2、肝裂 五、问答题 1、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简述AFP测定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凝血功能解毒作用吞噬或免疫作用 2、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3、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4、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继发感染 5、肿瘤破裂 6、寒颤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

原发性肝癌试题

原发性肝癌 一名词解释1、小肝癌2、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 二填空题: 1 、肝癌高危人群概念是_____ 史5年以上,_____ 和______病毒标记阳性,_____ 岁以上。 2 、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_____,______ ,______ 。3、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可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三、是非改错题:1、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伴癌综合征、继发感染。2、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400μg/ml 持续4周,>250μg/ml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四、简答题: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什么?亚临床肝癌如何与慢性活动性肝炎鉴别? 五选择题 A 型题:1 、原发性肝癌下列临床表现哪项最重要: A. 食欲减退、消瘦 B. 黄疸进行性加重 C. 肝区持续性疼痛 D. 肝硬化表现 E. 肝脏进行性增大 2 、下列各项中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A.放射性核素扫描 B. AFP 动态观察 C. A 型超声波检查 D. 肝血管造影 E. 酶学检查 3 、在排除其他疾病后,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 A.>400μg/L持续2周 B. >400μg/L 持续4周 C. >200μg/L持续4周 D. >200μg/L持续6周 E. >100μg/L持续4周 4 、治疗原发性肝癌目前首选的方法是: A.化学治疗 B. 放射治疗 C. 免疫治疗 D. 中医治疗 E. 手术治疗 B 型题 A. 腹水为漏出液 B. 腹水为渗出液 C. 血性腹水 D. 腹水介于渗、漏之间 E. 腹水为脓性 5 、首先考虑为门脉性肝硬化的是:6、首先考虑为肝癌的是: X 型题: 7 、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有:A.块状型 B. 混合型 C. 结节型 D. 小癌型 E. 弥漫型 8 、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是: A. >400μg/L持续2周 B. >400μg/Ll持续4周 C. >200μg/L持续8周 D. > 200μg/L持续6周 E. >100μg/L持续12周 六、病例分析题: 男性,45 岁,纳差、乏力、不规则发热伴体重减轻 3 月。查:右肋下胀痛,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目的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病理,并发症及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3.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分期、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本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概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地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可发生于任可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l。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肯定,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于低发区,而肝癌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高发有关。免疫组化方法显示HBV—DNA可整合到宿主肝细胞的DNA中,HBV的X基因可改变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丙型病毒性肝炎亦与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2 二、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病理检查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近年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比例并不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即经肝细胞损害引起再生或不典型增生。在欧美国家,肝癌常发生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一般认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 三、黄曲霉毒素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能致肝癌,这是因为黄曲霉素的 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 1(AFB l )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粮油、食品受黄曲霉 2

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

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 一、执行肝胆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 (1)以真诚、温和的态度,耐心细致的进行护理,使病人(家属)能了解病情,正视现实,降低焦虑情绪,增加安全感和应对能力。 (2)指导病人采取自我催眠、放松训练、自我暗示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3)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参与配合治疗,同时医务人员给予精神疏导、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 2.休息:提供安静环境,病人应减少活动,以舒适的体位卧床休息。减轻腹部的不适。大量腹水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卧位以降低横隔,缓解呼吸困难和心悸。 3.饮食:多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伴有腹水、水肿者,应严格控制出入水量,限制食盐摄入量。 4.体位:鼓励协助病人改变体位,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损伤,引起坠积性肺炎、压疮(褥疮)或者感染。 5.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在做好对症护理以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应对病人多加体贴及安慰。适当介绍有关治疗方法和意义。对病人要注意医疗保护制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争取得到病人、家庭和社会良好配合。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2)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术前应注意休息并积极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保肝措施。 (3)肠道准备术前1~2日内口服抗菌素,手术前日晚给予灌肠,减少血氨来源,禁用肥皂水,用酸性溶液灌肠。 (4)其他准备教会病人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及翻身的方法、在床上练习卧位排便排尿、指导病人如何配合按置胃肠减压管,根据肝切除范围备好全血。术前一日备皮,术晨放置胃管,必要时留置尿管。 (二)病情观察 1.病情判断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进行性肝肿大或上腹部肿块,伴腹胀、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和消化道症状时,尤其中年以上的肝病病人,应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警惕肝癌的可能。 2.对一般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观察要点 (1)体温、脉搏、心率(律)、呼吸的改变 (2)血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3)食欲、进食量、饮水量、尿量及液体量出入平衡情况。 (4)黄疸程度、大便次数、有无腹痛、腹泻、出血倾向。 (5)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腹围和体重的变化。 (6)意识状态和精神的变化。 (三)并发症的护理 1.癌肿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少数出血可自行停止,多数需要手术止血。 其诱因主要是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致腹内压骤升的动作。其护理要点为: (1)严密观察腹部体征。 (2)迅速建立静脉给药途径,对不能手术的晚期病人,可采用补液、输血、应用止血剂、

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析

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70例,22例患者腫瘤位于VIII段,其中14例采取VIII段切除术、8例采取右半肝上段切除术进行治疗;14例患者肿瘤位于门静脉前、右后支夹角,其中8例采取右肝下段切除术、6例采取右半肝切除术+门静脉取栓术进行治疗;14例患者肿瘤位于下腔静脉背段,其中4例采取右后叶切除术、4例采取VII、VIII段切除术、6例采取V、VI段切除术进行治疗;10例患者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均采取中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6例患者肿瘤位于肝IV、V段,其中4例采取左半肝切除术、2例采取肿瘤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肿瘤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下腔静脉之间,其中1例直接采取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采取左右半肝劈开术+肿瘤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治疗,且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也无1例发生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破裂导致的空气栓塞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6~266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78.2±23.6)min;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0~600ml,平均出血量为(280±120)ml。70例患者术后,胆漏2例,膈下积液8例,右侧胸腔积液12例。7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0.5~3年时间的随访,术后1年生存率为87.85,术后3年生存率为63.0%。结论只要熟悉掌握肝脏的解剖、并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情况选取合理的手术切除方式,掌握有效的控制术中肝脏出血的方式,则手术切除方式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仍是可行其安全的临床首先方式。 标签:手术切除;中央型肝细胞癌;临床疗效 中央型肝细胞癌在临床上指的是发生在肝IV、V、VIII段的肝部肿瘤疾病,由于其位于第3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与第一、二、三肝门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临床上也将其称之为肝门区肝癌[1]。中央型肝细胞癌在临床上,一直都是一个治疗难点,主要是由于其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高,且对于手术操作者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2]。临床一直以来都对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笔者以下就对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提高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3]。70例患者中,男62例,女8例,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为(46.5±5.2)岁。7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合并肝炎后肝硬化。70例患者中,42例为甲胎蛋白阳性,28例为甲胎蛋白阴性。70例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情况,58例A级,12例B级,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给予保肝治疗,患者在术前肝功能均恢复至A级。患者的肿瘤直径为3~18cm,平均直径为(6.8±0.5)cm。70例患者中,24例患者肿瘤有完整包膜,46例患者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

肝癌切除预后因素及抗复发外科综合治疗对策的临床的分析研究

缩略词中文对照表 ABBREVIATION 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名称 HCChepatocellularcarcinoma肝细胞癌 SRSurvivalrate生存率 CRCurativeresection根治性切除术 CTcomputerizedTomography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术TBtotalbilimbin总胆红素 ALBSerumablumn血清白蛋白 ASTAspartateaminotransaminas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Alanineaminotransaminas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VpMacroscopicportalinvasion肉眼所见门静脉侵润 IMMacroscopicintrahepaticmetastasis肉眼所见肝内转移灶 TACETransarterialarterychemoembolization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PEIPercutaneousEthanolInfectTherapy经皮酒精瘤内注射治疗RFAradio—frequencyablation射频消融 DDSdrugdeliverysystem双管药物泵化学治疗 HCHepatocirrhosis肝硬化 MRIMagneticresionanceimaging核磁共振成象 AFPalpha.fetoprotein甲胎蛋白 CPHChronicpersistenthepatitis慢性迁延性肝炎 CAHChronicaggressivehepatitis慢性活动性肝炎 HBVhepatitisBvirus乙型肝炎病毒 HBsAghepatitisBsurfaceantigen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TNMTumornodemetastasis恶性肿瘤分类 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肝细胞肝癌手术记录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手 术 记 录 姓名:-科别:普通外科 床号:07号住院号:- 手术时间:2015年05月07日 09:50至2015年05月07日 17:15 术前诊断:原发性肝右叶巨大肝癌;右肾多发结石 术中诊断:原发性肝右叶巨大肝癌;右肾多发结石 手术名称:腹腔镜右半肝切除(肝癌根治术)+腹腔引流术 麻醉方式: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麻醉医师:何琼 手术者:贺德 助 手:胡柯、邓俊雄 手术指导者:张建良 器械护士:麦爱贞 巡回护士:刘宇玻 手术经过、术中发现的情况及处理: 体位:仰卧位。皮肤消毒、铺巾。手术开始为平卧位,后为头高足低,右倾位。建立人工气腹:从脐 孔下缘皮肤作11mm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CO2到维持腹压 13 mmHg。探视腹腔脏器:在脐下切口插 入直径10mm套管针,置入腹腔镜头,探视腹腔情况。腹腔内无腹水,肝脏:大小形态失常,右肝肿大 ,肝5-8段有一10*10*8cm大小突起肿物。有完整包膜,旁边有一1.5*1.5cm大小灰白色肿物,考虑 子灶可能性大。左肝形态、大小、质地尚正常。未见明显占位病变,肝脏与隔肌无明显粘连:其他 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放置其他套管针:1、在剑突下白线右侧皮肤作小切口,插入直径5mm套管针, 从此放入转换器为术者的主要操作孔,选用器械进行操作。2、右锁骨中线上皮肤作1个小切口,插 入直径5mm套管针,置入无齿抓钳,3、在左肋缘下作1个小切口,捅入直径 5mm套管针,置入无齿 抓钳,夹住右肝叶向右下方。术中决定行右肝半肝切除。分离右肝叶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除胆囊, 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未见淋巴结。暴露出第一肝门,游离并缝扎右肝门静脉,肝动脉。游离下腔 静脉,取前入路。在肝右叶预定切除线(边缘距肿瘤组织1cm以上),用超声刀分离,边切除肝组织 。肝断端创面,用超声刀止血,断面大血管分支和胆管分支上可吸收锁扣。近第2肝门处用Endocut 离断肝组织。至完整切除右半肝装标本袋,肝创面出血点电凝彻底止血,用纱块擦拭肝面,无胆汁 漏。横形扩大脐部穿刺孔约8cm,完整取出右半肝。用多孔微聚止血球喷洒创面。腹腔内放置引流 管:自右侧腹穿刺孔引出。缝合皮肤切口。手术经过: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180m1。术后安返 病房。标本家属过目后送病理检查。 主治医师:王建新 住院医师:张朋 日 期:2015年05月25日 第 1 页

肝癌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肝癌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1、手术前护理 (1)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在术前护理过程中,肝疾病可能发生多种危重并发症,如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时,突然发生急性腹膜炎表现及内出血表现,部分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少数病人亦可因胆道出血而表现出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2)心理护理:由于表现较重的疼痛、发热、黄疸、营养不良,或由于病人对治疗方案及手术预后的顾虑,病人常有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或绝望。在做好对症护理以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应对病人多加体贴及安慰。适当介绍有关治疗方法和意义。对病人要注意医疗保护制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争取得到病人、家庭和社会的良好配合。 (3)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术前应注意休息并积极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保肝措施。 (4)防治感染:肝手术前两日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前后感染发生。对其他肝疾病合并感染时,要及时给予大量有效抗生素,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正确选择给药方法及途径,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肝有害的药物。 (5)肠道准备:对施行广泛肝组织切除术或肝血管结扎术、栓塞术者,尤其是合并肝硬变者,为抑制其肠道内细菌,清除肠道内粪便,以减轻术后腹胀及血氨本源,防止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术前3天应进行必要的肠道准备。 (6)其他工作:肝手术前一般需放置胃管,必要时也需留置尿管。广泛肝切除术术中术后输血量可能较大,术前应备足血液,以新鲜血为佳,避免术中输入大量库存血而引起凝血障碍。 2、手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肝手术后,特别是广泛性肝叶切除后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其死亡率甚高。 ①腹腔内出血:因凝血机制障碍或肝叶切除后肝断面的血管出血引起; ②胃肠出血:肝癌多有肝硬变,术后因诱发门静脉高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或应激性溃疡引起; ③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 ④腹水:因肝功能不良、低蛋白血症所致; ⑤胆汁渗漏:为肝断面组织坏死或小胆管结扎线脱落所致,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⑥腹腔感染:因腹腔渗血渗液引流不畅所致;

肝癌的手术治疗方法都有哪几种方法

肝癌的手术治疗方法都有哪几种方法 肝癌一般都会采用手术治疗,也是最最常用的一种,手术的治疗也是早期治疗肿瘤的首选。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来进行不同的治疗。那么,目前肝癌的手术治疗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根治性手术:它是肝癌外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这种方法是将肝癌所在器官的部分或全部,连同区域淋巴结整体切除。如果手术中发现肝癌已侵犯其他器官,则应将被侵犯的器官也作部分或全部的切除。在临床上,根治性手术应力求做到合理,手术时要力争切除一切应该切除的组织,同时应避免损害不应该受损的组织及功能。术后复发的几率大,所以一般通过补硒提高免疫来控制复发的几率,所以硒维康口嚼片是根治性手术术后常用药。 广泛性切除手术:它是指广泛地切除肿瘤所在组织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部分邻近的深层的软组织,如临床上为患有成骨肉瘤或滑膜肉瘤的患者所实施的截肢手术等。 姑息性手术:指对原发性肿瘤或其转移病灶所做的部分或大部分的切除手术。虽然这种手术术后患者的病灶处仍有肿瘤残留,但它却可以缓解因肿瘤而产生的并发症,如梗阻、穿孔、剧烈疼痛及大出血等。 减瘤性手术:它是指对单靠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肿瘤所做的大部分切除手术,目的只是为了减轻肿瘤的负荷,以便使患者能用其他的治疗手段(化疗、放疗、中医治疗等)来控制手术后残存的瘤灶。适合这种手术的肿瘤有卵巢肿瘤、软组织肉瘤等。 探查性手术:这种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和了解肿瘤的范围,并争取同期为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另外,这种手术还可早期发现肿瘤是否复发,以便及早实施肿瘤的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探查性手术在癌症诊断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通过该种手术不但可了解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还可帮助肿瘤科医生为患者制定诊疗计划、划分诊疗期别。 预防性手术:它是指为有潜在恶性趋向的疾病和癌前病变所做的肿瘤切除手术,目的是防止癌症的发生。这种手术包括为隐睾症患者实施的睾丸固定术,以及为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实施的大肠部分切除术等。 辅助性手术:它是指为了配合患者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所实施的手术,如当食道癌患者的食管完全梗阻时,可在患者进行放射线照射前,为其实施静脉置管或内支架置入或胃造口手术等,以解决病人赖以生存的营养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