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陆早系列棉花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北疆棉花“新陆早”系列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北疆棉花“新陆早”系列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n h a d mi rn ie v l e.Re r sin a ay i d p t ay i h we h tt e dr c ah c ef in sa n te g n c ar au t o g e so n lssa ah a l sss o d t a h ie tp t o f ce t mo g n n i
( 疆农 垦科 学 院 分i 农 业 技 术 育种 中心 , 疆 石 河子 820 ) 新 f - 新 300

要 : 目的 】 北疆 早 熟 棉 种 植 选 择 及 品 种选 育 提 供 依 据 和参 考 。 【 法 】 “ 陆 早 ” 【 为 方 对 新 系列 4 1个 品种 的 8
个 主要 性状 进 行 多 元 统 计 分 析 。 【 果 】 棉 产 量 与 生 育 期 极 显 著 负 相 关 , 铃 重 显 著 正 相关 , 衣 分 极 显 著 结 皮 与 与 正 相关 , 籽 指 、 长 、 与 绒 比强 度 、 马克 隆 值 无 显 著 相 关 ; 过 回归 分 析 和通 径 分 析 进 一 步 表 明 , 育 期 、 重 、 通 生 铃 衣
An l ss o h a n Ch r c e s o ' n u a ’ e is Co t n a y i n t e M i a a t r f‘ Xi l z o ’ re to S
C l v r o t en X nin ut a si N r r ij g i n h a
X A G j—sa , I og igTA i, O G Y n —m iL o —zog S i u IN i hn X EZ n —mn ,IN Qn D N og e。I u hn 。I —jn Y A ( et r l u r goi e nl ya dBe i Xna gAa e yo e a ai c ne , hho e Cn r o Mo cl r o c o g n r dn ef e a A b t h o e g, i n cdm Rc m t nSi cs S iht i f f l o e z

棉花品种新陆早51号在农六师垦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品种新陆早51号在农六师垦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品种新陆早51号在农六师垦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新陆早51号为农六师引进的新品种,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整地、种子处理、膜行配置、播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陆早51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2011年农六师引进棉花新品种新陆早51号,通过垦区一○一团、一○六团、新湖农场、芳草湖农场4个主要棉花主栽区试验示范后,表现为品质优、单铃重较高、产量较好。

在品质、产量方面,要优于主栽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2012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2 000 hm2。

1 新陆早51号的特征特性1.1 植物学特性新陆早51号为早熟陆地棉,植株筒形,Ⅱ式果枝。

生育期117 d,株高74 cm,茎杆坚硬,生长旺盛。

叶片大小适宜,叶色深绿,裂刻深。

单株结铃早、集中,结铃性强。

果枝始节高度23.3 cm,较适合机械采摘。

果枝薹数8~9薹。

棉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单铃重5.0 g,衣分38.62%,吐絮畅且集中,易摘拾。

霜前花率92%以上,絮色洁白。

棉株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丰产性好。

1.2 纤维品质新陆早51号经过品质测定:绒长29.3 mm,比强32.0 cN/tex,马克隆值4.2,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均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综合品质较好。

1.3 产量表现2012年新陆早51号平均收获株数22.2万株/hm2,平均单株结铃数5.7个,平均单铃重5.0 g,衣分38.6%,平均籽棉单产6 327.0 kg/hm2,皮棉单产2 442.0 kg/hm2,比主栽品种新陆早48号增产13.3%。

2 高产栽培技术2.1 播前整地(1)秋季收获后深耕28~30 cm,翻耙平整,使秸秆埋于田下,同时清理田间的废膜、残留的秸秆等。

早春为使土壤墒情适宜,利用棉花播种,适时进行耙地,使田间土壤达到“墒、松、碎、齐、平、净”的标准[1]。

结合整地进行化学除草,在傍晚用氟乐灵1 500~1 800 g/hm2进行土壤喷雾,或用施田补2 250 g/hm2进行土壤处理。

新陆早系列品种介绍(新陆早系列)

新陆早系列品种介绍(新陆早系列)
农五师农科所引进
2002年
新陆早13号
97-65
125
5.5
41.3
30.6
21.2
4.3
高抗枯抗黄
农七师农科所
2003
新陆早14号
9619
123
6.0
41.5
31.0
21.9
4.2
耐枯感黄
石河子棉花研究所
2003
新陆早15号
系7
128
5.5
40.0
29.7
21.5
4.3
农七师农科所
2003
新陆早16号
126
6.0
41.6
28.4
22.5
4.3
抗枯黄
石河子棉花研究所
2005年
新陆早20号
A01-5
130
5.7
40.9
30.2
23.2
3.8
耐枯感黄
农八师150团
2005年
新陆早21号
98-2
126
5.9
39.0
29.0
20.9
4.2
抗枯耐黄
石河子富依德公司
2005年
新陆早22号
新恳M07
128
5.5
2006年
新陆早32号
垦1014
128
5.9
38.9
29.8
32.5
4.5
高抗枯耐黄
农垦科学院棉花所(李保成)
2007年
新陆早33号
垦4432
125
5.9
39.5
30.0
30.9
4.5
抗枯耐黄
农垦科学院棉花所(李保成)
2007年

棉花——新陆早66号

棉花——新陆早66号
新陆早 66 号全生育期长势较强袁 结铃性强袁需 肥量大袁应施足底肥袁中期重施花铃肥袁并在蕾花盛 期叶面喷施 2 次硼肥袁后期根据长势注意肥水运筹袁
该品种叶片中等大小尧上举袁田间通风透光性好袁 茎秆粗壮袁适合密植遥 收获株数 18.0 万 ~ 22.5 万/hm2遥 6.3 全程化控
当田间幼苗 80%以上子叶展开时袁 进行第 1 次 化控袁缩节胺用量 0.8 ~ 1.0 g/667 m2袁促苗早发袁培育 壮苗曰苗期因长势长相适时适量灵活化控曰现蕾后可 依据一般化控原则[1]袁每生长 3 片主茎叶化控 1 次袁 头水的化控可在进水前 3 天进行遥 7 月 1 日前结束打 顶袁封顶应在打顶结束后 5 ~ 7 d 进行袁当上部果枝伸 长 5 cm 时袁用缩节胺 5 g/667 m2 第 1 次封顶曰第 2 次 在顶端果枝伸长 5 cm 且第 1 果节长度 3 ~ 4 cm 并长
较试验袁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遥 2010 年申请参加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品种 预备 试验袁2011要 2012 年通过国家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区域试验袁 2013 年通过国家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生产试验袁 2014 年 10 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 定委员会审定袁定名为新陆早 66 号遥 渊品种审定编 号院新审棉 2014 年 57 号冤遥 1 特征特性
关键词院棉花曰品质曰栽培技术
新陆早 59 号是由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 司自主选育的早熟尧丰产尧优质的棉花品种遥 2013 年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陆早 59 号遥 1 特征特性
新陆早 59 号生育期 125 d袁衣分 44.8%袁霜前花 率 92.5%遥 植株塔形袁玉-域式果枝袁较紧凑遥 叶色深
46
20 1 O 品种介绍
棉 花 要要要 新 陆 早 号

棉花产量与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棉花产量与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因此 , 应注意优化成铃时间与部位 , 力争多结优质铃 。
关键 词 : 花 ; 量 因素性 状 ; 棉 产 纤维品质 性状 ; 关分析 相
中图分类 号 :5 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6 36 6 ( 0 7 O .0 80 ¥6 A 17 .0 0 2 0 ) 10 0 .4

Re e r h o h lv n e o to ed. s a c n t e Ree a c fCo t n Yil
捅要 : 产量因素性状 与产量 的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一致表 明, 株铃 、 铃重 与衣分为三大产量 因素 , 以株铃对产量
的贡献最大 , 铃重次之 , 衣分居三 。纤维品质性状的偏 相关 及通径分析表明 , 选择 整齐度高 、 比强度大 、 麦克隆值低 的性状 , 不仅可提高纺纱均匀性 指数 , 对改 善子棉 产量亦 有一定 的促 进作用 。典 型相关 分析 结果显示 , 加株 且 增 铃, 有利于提高皮棉产量和增进 纤维品质 , 但株铃过多 , 晚秋桃所 占比例大 , 将对衣分 、 衣指 、 克隆值产生负 效应 , 麦
Ma . 0 7 r2 0
Vo . 5 No 1 13 .
棉 花产 量 与产 量 性 状 及 品质 性状 的相 关研 究
陈荣江 孙长法 朱 明哲 , ,
(. 1河南 科技 学 院 , 河南 新 乡 430 2 新 乡市锦 科棉 花研 究所 , 50 3;. 河南 新 乡 4 33 ) 57 1
维普资讯
第3 5卷
第 1期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n l fHe a n t ueo ce c n e h ooy o ra n n I s tt fS in ea dT c n lg o i

密度对新陆早3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密度对新陆早3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大。 性器 官总 数最多 的 为处理 5果 枝数 、 , 性器 官总数 分别 比平 均值 高 1. 97 ; 次 为处 理 6 其 余 4 29 %、. 其 % ,
个处理差异不大。 处理 4 处理 5 、 蕾铃脱落最少 , 其次
农 拄 2L 1 1 村科 OO ) 7 (
No
… … … … —
枯 霜期 :0月 2 1 4日。
六 、 候情 况 气
试 验地 点 设 在博 乐 市 贝林 哈 日莫 墩 乡 决 肯村 ,土壤 肥 力 中等, 前茬 棉 花 。采 用 随 机排 列 , 设 重复 。 长 27米 , 均 不 行 1 平 行 距 04 5米 , 区 , 区 面积 333 , 距 O1 . 2 4行 小 3 . 5 株 . 2米 , 密
7收 花期 .
观 察早 熟 性 、 应性 , 适 测定 生 产力 , 录植 物 特性 , 记 考察 经
济 性状 。
三 、 试 品 种 供
新 陆早 4 号 、 陆 早 4 3 新 4号 、 七杂 九 。
四、 田问设 计
9月 l 1日始 收花 ,0 2 1 月 3日截 止 。初 霜 期 :0月 1 日。 1 4







u n
… …
— —
K e J i
— —
杂 交 棉 新 品 种 比 较 试 验
博 乐市种 子管理 站 韩 咏香 朝 鲁蒙 帕里旦 冯世 红 阿瓦古 丽 阿吉古丽


试 验 目的
全 生 育期 化 控 5次 。
6病 虫草 害防 治 .
引 进杂 交 棉 新 品种 , 过 大 田对 比试 验 , 通 鉴定 其 在 本地 的

新陆早88棉花品种简介

新陆早88棉花品种简介

新陆早88棉花品种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新品种。

该品种在2018年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开始在新疆地区推广种植。

新陆早88属于早熟棉,生育期约为120天。

其植株紧凑,呈塔形,高度适中,适合密植。

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

棉铃呈卵圆形,铃壳薄,吐絮畅,易采摘。

在产量方面,新陆早88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潜力。

据新疆农业科学院的试验数据,该品种的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

同时,其纤维品质优良,长度达到30毫米以上,强力在40cN左右。

在抗病性方面,新陆早88具有较强的抗枯萎病和黄萎病能力,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该品种对棉铃虫等害虫也有一定的抗性。

除了优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表现外,新陆早88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其种植成本较低,收益较高,适合在新疆等地区大面积种植。

同时,该品种的推广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整体水平,保障国家棉花安全。

为了充分发挥新陆早88的品种优势,建议种植户选择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种植,并按照农业部门的推荐进行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

此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注重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治疗病虫害。

总之,新陆早88棉花品种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在新疆等地区推广种植。

通过合理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措施,种植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收益。

棉花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棉花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棉花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作者:王芳马军郭玉平郭显刘圆圆孙学振宋宪亮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01期摘要:以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株高、果枝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327、0.275、0.265,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增加铃数、果枝数,提高铃重、株高是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

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有最高的直接效应(通径系数为0.8960),其次为铃重(通径系数为0.3729)。

因而,棉花高产育种中应注重植株中等偏高、果枝始节低、果枝数多、铃多铃大性状的选择。

关键词:CSSLs;棉花;产量性状;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中图分类号:Sll+7;S5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2)01-0021-04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substution lities,CssLs),又称导人系,是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中导入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

其优点是置换片段具有稳定性和可分割性。

置换片段可以通过回交、重组,再分割成长度更短的片段。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还可以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有目的地聚合目标染色体片段,从而在排除非目标区段干扰的条件下研究目标基因的复杂互作效应,是QTL鉴定、精细定位、互作分析、图位克隆、性状改良及杂种优势利用和基因表达分析的理想试验材料。

李定国曾用杂种F1代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崔瑞敏、李煦远等用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2代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秦素平用部分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品种进行产量的通径分析;高国强用陆地型长绒棉新种质F2代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

而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棉花产量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研究还未见报道。

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棉花产量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可以把通径分析的结果与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QTL鉴定、精细定位、互作分析等结合起来,进行更有效的品种改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陆早系列棉花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田琴;司爱君;陈红;孔宪辉;余渝【摘要】为新疆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1978-2015年新疆审定的60份新陆早系列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共15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2.29%;衣分、单株铃数、衣指及株高是皮棉产量的决定因素.品质性状变异系数不大,变异幅度1.14%~8.79%,纤维品质遗传改良进展不大;除马克隆值外,其于4项品质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品种选育中宜选择遗传差异较大的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以扩大遗传基础,通过增大衣指来提高衣分和皮棉产量,注重选择株高适中、结铃性适宜、衣分适度和纤维品质性状协调的品种.%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correlations of 15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related to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traits of 60 approved upland cotton varieties with early maturity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reeding of upland cotton varieties with early maturity in Xinjiang.Results: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bolls per plant is 22.29% (the maximum) in yield traits.The lint percentage,bolls per plant,lint index and height are the determinants for lint cotton yield.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quality traits is less and the variation range is1.14%~8.79% only,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ot an obvious advance i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fiber quality.There are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four quality traits except for Micronaire value.The germplasm resources with great genetic difference should be selected as the parents to broaden genetic basis in variety breeding.The varieties with a higher lint index,suitable height,proper boll-setting capability,moderatelint percentage and harmonious fiber quality trait should be selected as the parents in breeding of upland cotton varieties with early maturity.【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陆地棉;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相关性【作者】田琴;司爱君;陈红;孔宪辉;余渝【作者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兵团棉花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兵团棉花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兵团棉花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兵团棉花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兵团棉花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2015年全疆植棉面积和皮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0.13%和62.5%[1]。

随着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植棉面积的急剧萎缩,新疆棉花产业直接影响到国家棉花生产安全。

优良品种是棉花优质、高产的基础,截止2016年,76个早熟陆地棉品种通过新疆审定,新陆早系列品种成为北疆主栽品种。

因此,研究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产量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对今后新疆棉花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吉山等[2]研究表明,北疆早熟陆地棉较好地协调了产量与品质的矛盾,生育期、铃重和衣分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王娟等[3]对10个北疆杂交品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枝数、株高和单铃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农艺性状与品质多呈负相关。

杨利勇等[4]对14个北疆杂交棉主要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发现,皮棉产量与单铃重、株高显著相关,黄萎病指与现蕾期、生育期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期、始节高显著正相关。

董承光等[5]对新陆早42号与TM-1杂交后代F2代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纤维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大部分表现负相关性,衣分对皮棉产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但关于新陆早系列品种的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之间相互关系报道较少。

因此,本研究以60份新陆早系列品种为供试材料,对15个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新疆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以1978—2015年新疆审定的60份早熟陆地棉品种为试验材料(表1),材料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收集提供。

1.2 试验方法试验于2016年在新疆新垦科学院试验田开展,试验田土壤肥力均一。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行长2.2 m,平均行距0.88 m,每个品种种植2行,小区面积1.95 m2。

播种期为2016年4月17日,机械覆盖地膜,人工点播,株距10 cm,田间管理与常规田一致。

1.3 性状调查产量性状:2016年9月下旬对每小区选择长势一致的5株棉花调查株高、始节高、果枝始节、果枝数、单株铃数5项指标。

吐絮后每个小区分别收获上中下部共30铃进行室内考种,分别测定单铃重、皮棉产量、籽指、衣指及衣分5项指标。

所有小区收获籽棉测产。

品质性状:每个重复选取14 g左右皮棉测定纤维品质性状,包括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及伸长率。

纤维品质检测在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测定,仪器为HFT9000,检测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2)%。

1.4 数据处理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进行处理和分析。

表1 1978—2015年新疆审定的60份早熟陆地棉品种Table 1 60 approved upland cotton varieties with early maturity in Xinjiang during 1978-2015品种variety选育单位Breedingunit育成年份Breedingyear品种variety选育单位Breedingunit育成年份Breedingyear新陆早1号石河子下野地试验站1978新陆早32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2006新陆早2号石河子棉花所1988新陆早33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2007新陆早3号农七师农科所1988新陆早34号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7新陆早4号农七师农科所1994新陆早35号农七师农科所2007新陆早5号石河子棉花所1994新陆早36号石河子棉花所2007新陆早6号农七师农科所1997新陆早37号农五师农科所2007新陆早7号石河子农科所1997新陆早38号农七师农科所2008新陆早8号石河子农科所1997新陆早39号新疆奎屯万氏棉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新陆早9号农七师农科所1999新陆早40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2009新陆早10号石河子农科所1999新陆早41号新疆巴州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新陆早11号博乐市棉种公司1999新陆早42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09新陆早12号农五师农科所2000新陆早45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2010新陆早13号农七师农科所2002新陆早46号石河子棉花所2010新陆早15号农七师农科所2002新陆早47号农七师农科所2010新陆早16号石河子棉花所2003新陆早48号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0新陆早17号新疆农业科学院2004新陆早49号农七师农科所2010新陆早18号新疆农业科学院2004新陆早50号新疆农业科学院经作所2011新陆早19号石河子棉花所2004新陆早51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11新陆早20号第八师150团2005新陆早52号新疆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新陆早21号石河子市富依德科技有限公司2005新陆早53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12新陆早22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2005新陆早57号新疆农业科学院经作所2013新陆早23号新疆奎屯万氏棉花种业2005新陆早58号农七师农科2013新陆早24号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新陆早59号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3新陆早25号农七师农科所2006新陆早60号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2013新陆早26号新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6新陆早61号石河子棉花所2013新陆早27号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6新陆早62号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2013新陆早28号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6新陆早63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北疆生态试验站2013新陆早29号新疆金博种业中心2006新陆早64号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4新陆早30号新疆金博种业中心石河子科研部2006新陆早65号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4新陆早31号新疆奎屯万氏棉花种业2006新陆早72号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2 结果与分析2.1 新陆早系列品种产量与品质性状遗传变异从表2看出,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平均5.53个,变异系数最大,为22.29%;衣分平均值为40.83%,变异系数最小,为6.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