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案例
案例二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管理

案例二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管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该项目涉及资金巨大,工期较长,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该项目的管理过程和经验教训,总结了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案例,以期对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一、项目背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文化需求,提升中国艺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该项目计划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庞大,设计精美,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剧院之一。
二、项目管理情况1. 项目整体目标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立项目整体目标,即按时按质完成国家大剧院的建设。
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明确具体的工期计划、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和节能环保标准,提供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导。
2. 组织架构和角色分工项目管理需要明确组织架构和角色分工,确保项目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和信息畅通。
建设方需要设立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财务专员等,各个职能部门需相互配合、密切配合。
3. 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同时,要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4. 进度控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并通过设置里程碑节点和进度检查点来控制项目进度。
同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沟通项目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5. 质量管理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需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所以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检查验收要求等,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6. 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团队要及时识别和评估项目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项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解决项目风险带来的问题,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家大剧院方案范文

国家大剧院方案范文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演艺市场需求逐渐增大。
然而,目
前国内大型演出场馆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举办剧场演出方面,仍然存在着场地紧张、设施陈旧等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座新的国
家大剧院,以丰富文化演艺内容,提升演出质量,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二、项目定位
国家大剧院旨在打造成“国家级文化演艺中心”,以优秀剧目的进驻、先进的舞台技术和设备为核心,为国内外优秀剧团提供表演场地,并开展
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推动演艺事业的发展。
同时,国家大剧院还应成为
继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画院之后的重要文化标志,体现国家艺术事
业的地位和实力。
三、项目规划
1.选址:
2.建筑设计:
3.设备配置:
4.组织管理:
5.运营模式:
四、项目投资与盈利模式
五、社会效益
六、项目推进
总之,国家大剧院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文化事业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它将为广大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演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将成为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典范。
国家大剧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第一节工程概况国家大剧院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石碑胡同4号,总建筑面积约为155,000m2,由中心建筑(202区)、北侧建筑(201区)和南侧建筑(203区)三部分组成。
其中,中心建筑为长轴216.57m, 短轴145.57m的椭球体建筑, 内设公众大厅、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和小剧场, 球体四周水池环绕;北侧建筑为地下两层, 楼面标高分别为-7.00m和-11.50m,包括主票务大厅、停车场、入口通道等; 南侧建筑为地下三层, 楼面标高分别为-7.00m、-11.50m和-18.00m,包括南侧票务大厅、消防车辆入口、装卸货物区和其它配套用房等。
设计标高±0.00初定为绝对标高46.00m,椭球壳体顶部标高为+46.28m。
建筑物最深处为歌剧院台仓,其室内地坪标高为-41.00m,中心建筑物室内地坪最底标高分别为-28.60m和-22.00m。
该工程结构分为两个单元体系,建筑外立面为椭球钢结构壳体,径向为弧形、变截面、无翼缘、6cm厚钢板焊接形成的钢结构主构架;环向横构件采用直径194mm、厚度5mm的钢管,通过特殊球节点与径向钢结构主构架连接。
钢结构总重量约5,000吨,每榀钢构架平均重达40吨左右。
椭球表面采用钛合金板装饰,南北侧中部安装玻璃幕墙。
椭球内部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分别在±0.00m和-7.00m设结构缝,从-7.00m以下是一个结构单元,-7.00m 以上是三个结构单元。
部分主要梁柱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椭球壳体底座环梁、舞台口及局部大跨度构件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南北建筑结构、水池结构与中心建筑主体结构是分开的,沿着主体结构的外皮设一道沉降缝。
第二节工程施工重点国家大剧院工程量巨大,工期紧迫。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该工程计划2000年4月1日开工,2002年8月31日外立面亮相,室外水池蓄水,全部绿化工程完工,室内外主要通道畅通,音乐厅基本具备使用条件,此阶段目标工期为29个月;2003年2月28日全部招标工程基本竣工并交付使用,总的目标工期为35个月。
工程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借鉴经验

工程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借鉴经验工程管理在如今的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有效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项目的质量和适时交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工程管理的成功案例,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供广大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成功案例一:北京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工程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项目的管理团队采取了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保证了项目各方之间的信息流畅传递和密切合作。
其次,管理团队注重风险管理,提前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进度不会受到意外事件的影响。
第三,大剧院的工程管理采用了信息化技术,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最后,管理团队在项目完成后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反思,总结出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工程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成功案例二:迪拜塔迪拜塔是近年来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工程管理也备受瞩目。
首先,项目管理团队注重人员的培养与选拔,确保项目具备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团队采用了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此外,项目管理团队非常注重质量管理,每个工序都经过严格的验收和检测,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团队在项目的后期也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评估,并将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应用于后续的工程项目,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成功案例三:海南航空港航站楼海南航空港航站楼的顺利建设离不开工程管理的成功实践。
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前期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资源调配,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在施工过程中,团队注重合理的组织安排和任务分工,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团队也注重与相关方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保证了项目进度的稳定。
最后,在项目完成后,管理团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和优化工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为后续的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国与国际工程有关的工程实例

我国与国际工程有关的工程实例1、国家大剧院工程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工程,主体建筑呈半椭球形,其东西长轴为212.20 m,南北短轴为143.64m。
外部围护结构为钢结构壳体,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总建筑面积149 520㎡,总投资268 838万元,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6年底基本建成,2007年中期正式对外演出。
整个工程的建设呈现国际性特点,(1)该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产生采用国际邀请竞赛方式,从1998年4月开始,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顶尖级设计单位参加,其中邀请参加的17家,自愿参加的19家。
截止7月13日共收到44个建筑设计方案,其中,国内、国外各占一半。
经过两轮竞赛、三次修改,最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研究,选定了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建筑设计方案,其主持设计师为保罗·安德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详细设计工作。
(2)工程施工通过招标,确定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组成联合体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北京市双圆监理公司中标为工程监理单位。
(3)工程用的许多建筑材料和设备是国外进口的。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工程,如许多地方的机场候机楼、奥体场馆、大型写字楼等都由国内外联合设计,一般外国设计事务所承担方案设计,国内的设计院承担专业配套设计。
2、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鸟巢”。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在设计之初,采取全球征集方案,专家进行评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方式,以避免结构性的设计缺陷。
设计方案最终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完成。
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

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国家大剧院是一座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中心的现代化建筑,旨在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
本文将介绍国家大剧院的建筑方案,包括其设计理念、建筑结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
设计理念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理念基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倡导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
该建筑方案旨在创造一个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空间,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材料运用,传达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演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建筑结构国家大剧院的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的组合,使建筑在外形上兼具现代感和艺术美感。
整体建筑包括一个大剧院、一个音乐厅和一个戏剧院,共同构成了一个宏伟而完整的演艺综合体。
大剧院是国家大剧院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剧院的宏伟气势和精致装饰。
大剧院的内部舞台大厅可容纳数千名观众,采用了世界上领先的音响和灯光设备,并拥有超现实的舞台效果。
这个设计旨在打造一个优秀的演出环境,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极佳的观赏体验。
音乐厅是国家大剧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厅内部设计精美,采用了天然木材和布艺装饰,营造出温馨而雅致的氛围。
音乐厅的空间布局和声学设计均符合国际标准,为各类音乐表演提供完美的演奏效果。
戏剧院是国家大剧院中的第三个功能区,用于演出话剧、舞剧和其他戏剧作品。
戏剧院的设计理念与大剧院和音乐厅类似,充分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风格。
戏剧院内部空间布局灵活,可以适应各种剧目的演出需求。
功能布局国家大剧院的功能布局合理,将各个功能区划分清晰。
大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通过共享大型停车场、舞台设备库和排练室等公共设施实现紧密的合作。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设有休闲区、咖啡馆和餐厅等附属设施,为观众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体验。
建筑材料国家大剧院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外立面的美观。
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是建筑的主要材料,其优点包括结构牢固、透光性好和耐久性强等。
国家大剧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国家大剧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第一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第一节第一节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国家大剧院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石碑胡同 4 号,总建筑面积约为155,000m2,由中心建筑202 区、北侧建筑201 区和南侧建筑203 区三部分组成。
其中,中心建筑为长轴216.57m, 短轴145.57m 的椭球体建筑, 内设公众大厅、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和小剧场, 球体四周水池环绕;北侧建筑为地下两层, 楼面标高分别为-7.00m 和-11.50m,包括主票务大厅、停车场、入口通道等; 南侧建筑为地下三层, 楼面标高分别为-7.00m、- 11.50m 和-18.00m,包括南侧票务大厅、消防车辆入口、装卸货物区和其它配套用房等。
设计标高±0.00 初定为绝对标高46.00m,椭球壳体顶部标高为46.28m。
建筑物最深处为歌剧院台仓,其室内地坪标高为-41.00m,中心建筑物室内地坪最底标高分别为-28.60m 和-22.00m。
该工程结构分为两个单元体系,建筑外立面为椭球钢结构壳体,径向为弧形、变截面、无翼缘、6cm 厚钢板焊接形成的钢结构主构架;环向横构件采用直径194mm、厚度5mm 的钢管,通过特殊球节点与径向钢结构主构架连接。
钢结构总重量约5,000 吨,每榀钢构架平均重达40 吨左右。
椭球表面采用钛合金板装饰,南北侧中部安装玻璃幕墙。
椭球内部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分别在±0.00m 和-7.00m 设结构缝,从-7.00m 以下是一个结构单元,-7.00m 以上是三个结构单元。
部分主要梁柱采用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椭球壳体底座环梁、舞台口及局部大跨度构件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南北建筑结构、水池结构与中心建筑主体结构是分开的,沿着主体结构的外皮设一道沉降缝。
第二节第二节工程施工重点工程施工重点国家大剧院工程量巨大,工期紧迫。
剧场建设管理重点与难点探析——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例

剧场建设管理重点与难点探析——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例□文/沙德平【摘要】剧场建筑作为某个城市或者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其风格应该与周边环境协调,同时要符合剧场的功能定位。
文章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例,结合剧场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对剧场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析,重点探讨了剧场建设前期、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重点与难点,基建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实践,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剧场建设;设计优化;舞台形式;建筑声学;结构施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剧场类观演建筑建设如火如荼。
剧场是技术密集型公共建筑,既有一般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
笔者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以下简称中央剧场)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为例,探讨剧场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前期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方案的优化1.优化舞台形式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对舞台、道具、布景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在剧场工程建设设计任务书阶段就要明确是比较单一的表演型场所,还是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场所。
只有明确类型,建筑设计师才能由此进行方案设计。
目前,一些已建成的剧场一味要求大而全,却没有考虑后期演出、运营的实用性,不仅浪费了前期投资,也造成了后期资源浪费。
舞台形式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舞台形式不仅受演出艺术形式、投资的限制,还要充分考虑所建剧场的地域空间大小。
以中央剧场为例。
因该剧场建设定位为专业型歌剧剧场,故剧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歌剧艺术演出的特点。
因歌剧表演是一种复杂的舞台表演,演员及布景十分庞大,其复杂性与多样性要求剧场应具有丰富多变的舞台形式。
设计院建设前期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歌剧院舞台形式进行调研可知,18米宽的舞台台口和“品”字形舞台是作为歌剧表演的最基本要求,以此计算中央剧场舞台面的最小宽度为72米。
但是由于所建项目用地面宽度的限制,无法形成“品”字形舞台。
为此,需要优化设计舞台形式,以满足歌剧演出的需要。
经多方论证,中央剧场将两侧侧台压缩至最小尺寸,将舞台形式优化为“田”字形,以满足演员上场、舞台机械运转和候演的需要,这样需要两侧侧台分别向南北两侧挑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外部围护结构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东西长轴为212。
20 米,南北短轴为143.64 米,建筑总高度为46。
285 米,地下最深处为—32。
50 米。
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北侧主入口为80米长的水下长廊,南侧入口和其它通道也均设在水下。
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国家大剧院北入口与地铁天安门西站相连,并有能容纳1000辆机动车和1500辆自行车的地下停车场。
在入口处设有售票厅,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
水下长廊的两边设有艺术展示、商店等服务场所。
大剧院内有三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
在歌剧院的屋顶平台设有大休息厅,在音乐厅的屋顶平台设有图书和音像资料厅,在戏剧场屋顶平台设有新闻发布厅.
内部歌剧院主要演出歌剧、芭蕾、舞剧,有观众席2416席;音乐厅主要演出交响乐、民族乐、演唱会,有观众席2017席;戏剧场主要演出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有观众席1040席。
各剧院都设有化妆间、指挥休息间、练琴房、演员候场区、换装间、服装整烫间、道具间、演员休息厅。
舞台技术用房设有音响控制室、灯光控制室、调光器设备间、音响设备室、摄像机房等。
大剧院共有五个排练厅,位于三个剧场之间,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别使用。
一个大排练厅主要用于合成排练;两个中排练厅一个主要用于舞蹈排练,一个用于乐队排练;两个小排练厅主要用于分部排练。
大剧院设有集中音像制作中心,有大录音棚一间、同期录音演播室一间,以及电视转播机房和音像后期制作室。
大剧院设有一间大绘景间,设置布景吊挂
和绘景设备,还设有布景、道具整修间和布景仓库,以及为集装箱运输用的升降平台2台. 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产生过程
根据中央关于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要实行国际竞赛的要求,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于1998年4月开始进行国际邀请竞赛。
经过两轮竞赛、三次修改,历时1年4个月,共有69个方案参加评选。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筛选,又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最后由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报请中央审定。
从1998年4月13日竞赛开始,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顶尖级设计单位参加,其中邀请参加的17家,自愿参加的19家,法国巴黎机场公司(简称ADP)为自愿参加,其首席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截止7月13日共收到44个建筑设计方案,其中,国内、国外各占一半。
为充分体现国家大剧院的人民性,经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同意,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了方案展览,供社会各界参观、评选,并由国内两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及国外著名建筑师组成的评委会(国内8人、国外3人)对竞赛方案进行评审.
根据竞赛规则,评委会应评出3个方案上报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评委会经过认真评选后认为,“在全部竞赛方案中还没有一个方案能较综合地、圆满地、高标准地达到设计任务书提出的要求,无法提出3个可直接上报领导小组的方案。
”评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5个得票超过半数的方案,建议业主委员会再进行一轮设计竞赛。
巴黎机场公司安德鲁负责设计的方案是其中之一。
根据评委会建议,并经领导小组批准,业主委员会组织了第二轮竞赛。
参加此轮竞赛的除评委会推荐的5个方案的设计单位外,另有群众评选得票较多的国内(含香港)4个方案的设计单位,以及参加第一轮竞赛并自愿参加本轮竞赛的国外5个设计单位,共提交14个设计方案。
本轮竞赛评委会的11名成员除因个人原因个别变动外,基本与第一轮评委会相同。
评委会经无记名投票选出5个方案,巴黎机场公司安德鲁负责设计的方案仍是其中
之一.
评委会认为,这些方案“有些虽然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准,但对特定的地段条件以及其它因素来讲,这些方案均不够完美,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有较严重的缺陷,提请领导小组和决策人慎重考虑。
”评委会建议,对上述方案“亟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任务书研究的深入,以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化和完善.”据此,领导小组邀请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建筑专家组和剧场技术专家组参加讨论。
根据评委会和领导小组两个专家组的意见,并征得参赛单位同意,领导小组决定,由法国巴黎机场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英国塔瑞·法若建筑师事务所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加拿大卡洛斯建筑师事务所与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合作,对方案进行修改。
鉴于此后的工作就是对方案进行修改,因此,根据竞赛规则和评委会的建议,竞赛到此结束.
这次修改的有4个方案,即以法国巴黎机场公司为主、清华大学配合的法国方案;英国塔瑞·法若建筑师事务所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的英国方案;加拿大卡洛斯建筑师事务所与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合作的加拿大方案;以清华大学为主、法国巴黎机场公司配合的清华大学方案。
原评委会的国内评委和领导小组两个专家组的专家们经讨论后认为,这4个方案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还需进一步修改。
这次修改,法国建筑师安德鲁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是一个由既有柔和的阳光色调,又有高科技金属质感的钛板和象征剧场帷幕的玻璃构成的体态轻盈的椭圆型建筑,这一建筑座落在碧水之中,四周是大片的绿地环绕。
原评委会的国内评委、领导小组两个专家组的专家和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艺术委员会的艺术家们经过充分讨论,大多数人都认为法国方案很有创意,造型新颖,构思独特,与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大环境和谐,对推动北京乃至全国的建筑设计创新也有积极意义,是国家大剧院比较理想的方案。
为使方案能进一步创新,争取尽善尽美,并使其与人民大会堂的关系更加和谐,领导小组决定,需将大剧院的位置再进一步南移,使其东西轴线与人民大会堂东西轴线对齐.北京市
规划部门据此再次调整了规划条件。
业主委员会根据新的规划条件,请各设计单位对各自的方案再作一次修改。
根据专家们讨论的意见,本次对法国方案、英国方案、清华方案进行修改,加拿大方案则予放弃。
第三次修改后,法国方案、英国方案和清华方案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了确保方案的高水平,领导小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建筑设计方案,这在全国是第一次.领导小组在认真听取、分析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后决定将这三个方案同时上报中央审定,并一致推荐法国方案。
1999年7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经讨论研究,最终选定了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建筑设计方案,其主持设计者为保罗安德鲁。
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的产生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国际竞赛、专家评选、征求民意、领导审定四大环节,其花费的时间之长、参赛的方案之多、征求意见的范围之广,在国内是史无前例的。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安全
建筑安全最主要是结构安全,同时还包括消防安全和安防安全。
安全与否取决于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的质量。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质量目标是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和国家建筑“鲁班奖”。
为此,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从建设伊始就组织参建各方制定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采购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
国家大剧院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于2003年4月完成,这部分工程是在法方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结构计算和绘制施工图,再由中国建筑设计院研究审核,完全满足我国现行规范的要求。
施工质量很高,且每一个环节均有监理公司检查、验收,然后再由北京市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分部位分项核验,最后再由北京市工程质量协会组织结构“长城杯”检查,完全符合结构“长城杯”对质量的要求,被评为最高等级“五精”工程.结构“长城杯”是北京市对工程结构质量最高级别的评定。
二、壳体钢结构。
国家大剧院屋面壳体钢结构于2003年12月安装完成,这部分工程是在
法方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由中国冶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和同济大学完成结构计算和绘制施工图.由于这是我国目前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形式,现行无可遵循,为此,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组织国内几十位最著名的钢结构专家多次专题讨论和审查。
施工也是精益求精,施工方案请施工专家和监理公司联合审查,每一位焊工都进行了考试,合乎要求方可上岗。
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还邀请中国冶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进行工程检验,做到了每道焊缝都进行检查,还对其中10% 的焊缝进行了超声波探伤和磁粉探伤抽查。
完工后再次邀请钢结构专家进行专题总结论证.北京市工程质量协会组织了结构“长城杯”检查,完全符合结构“长城杯”对质量的要求,同样被评为最高等级“五精”工程。
这是北京市第一个达到“五精”标准的钢结构工程。
三、消防和安防。
业主委员会一开始就十分关注消防安全及安防安全,在设计之初就要求设计方即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在初步设计时先提交消防及安防的初步设计,并为此组织了这两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以确保符合中国国家规范或国际规范的要求。
在国家计委(现为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时均请这两方面的专家参加了论证.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还针对这些问题再次请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了模型试验或计算机性能化模拟计算。
待分项施工时业主委员会还会邀请这两方面的专家跟踪检查,分项施工完成后还要认真组织验收。
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安全和工程质量,并认为在这方面是有充分保障的。
在今后阶段的施工中,业主方与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会更加重视建筑安全,确保质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