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兰州话里的特有动词和形容词

合集下载

兰州方言大全解释

兰州方言大全解释

兰州方言大全解释
兰州方言是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所使用的一种方言。

作为官方语言的官话在兰州也十分普遍,但兰州方言在当地民众之间的日常交流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兰州方言属于官话的西北官话分支,与陕西官话和宁夏官话相似。

与其他方言相比,兰州方言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兰州方言的音调系统较为简单,没有像普通话那样丰富的四声。

其次,兰州方言的发音较为悠扬,声调较高。

最后,兰州方言的词汇和语法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在兰州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兰州方言中的“我”可以说成“咱”或“儿子”;“你”可以说成“老子”或“你爷爷”;“他/她”可以说成“佢”。

此外,兰州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口头禅和俚语,如“吃瓜群众”(指围观者)、“秧歌”(指演戏或夸张行为)等。

兰州方言在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老一辈人和农村地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的进程,兰州方言的使用逐渐减少。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或者带有兰州方言特点的普通话。

这导致兰州方言的传承面临一定的挑战。

尽管如此,兰州方言依然是兰州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是一种表达地域特色和文化认同的方式,因此对于保护和传承兰州方言来说,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其重要性。

有些学校和社区组织开始开设兰州方言的课程,以提高年轻人对方言的认识和兴趣。

总的来说,兰州方言是兰州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资源,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方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措施和机会来推动兰州方言的保护和发展。

兰州话经典词汇详解

兰州话经典词汇详解
一、带!
可能是神州大地上最富攻击性的问候方式,此字无论用多淑女多绅士的方式喷出来的时候都带着一股子胡椒面味,再加上我们西北人常年在黄土高坡上练出来的嗓子更是增添了几分杀伤力!兰州青涩的少男少女们常用此字互相表达见面时的那份惊喜,于是我们的校园里就经常吐沫星子飞溅的带来带去.此字之所以先写,是由于我的一位兄弟用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兄台身高体胖,虎背熊腰,肺活量充足,最惯用的整人招数就是面向你走来,步履稳重精神矍铄,脸上含着蒙娜丽莎似的微笑,擦肩而过之时猛地有如晴天霹雳一般狂嚎一声:"带!"把你娃吓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现在想起来还是想阉了他!
场景 "金莲,你从了俺吧!俺想你想的快疯了,昨天睡觉流了一地的哈喇子都成内陆湖了,以后要带救生圈睡觉了,求你了,俺憋不住了再也!"
眉眼含春,酥胸半露,樱唇微启,吐出一句:"哈送......."
(赶紧扑上去还等什么?人家就差说我的纹胸是前扣
四、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这句老话中我们憨厚质朴的西北人了解到了人民币就等同于光阴,此话严格的说并不算是纯粹的兰州方言,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我老家天水要是小伙没钱了也说缺光阴呢。而兰州人民,习惯在光阴前加上挖字,即"挖光阴",谁说人民文化素质低,就这一个动力十足振聋发聩的"挖"字,充分说明了劳苦大众勤奋生活踏实做人的生活态度以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苦作风,思之拍案叫绝啊令人
(这是对迟到爱情的感叹,你早干什么去了)
场景二绝望 "团座!共匪冲上来了,一营四营全跨了,预备队也跑光了,弟兄们顶不住了,怎么办?怎么办?"
"#@*%!(**)....家对!!!!)

浅议兰州话里的特有动词和形容词

浅议兰州话里的特有动词和形容词

兰州话里的动词和形容词及其用法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而形形色色的方言也是我国语言使用中的一大特色。

兰州话隶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北官话,通行于甘肃省的兰州市,临夏州东部以及白银南部等地区。

本文列举了兰州话里一些特殊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从语义和用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与普通话相比显示出的明显特点。

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语义分析(一)动词1.单音节形式动词谝(pi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你在不捞(要)胡谝捞(了)。

——普通话是说你再不要胡说了。

兰州话中有从“谝”字衍生出来的词,如:“谝传”、“谝闲传”,意思都是胡说,再如“谝客”,意思是胡说、吹牛的人。

“谝”字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出现过,释义为“花言巧语、欺骗、夸耀。

”[1]而从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谝”字构词多为偏义,“谝”为中心词。

这在兰州话用法中经常出现。

赞(z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那(他)是个赞帮子滴(的)曼(嘛)。

——普通话是说他是一个最能胡吹牛的人。

与“谝”类似,从“赞”字新构词,如“赞客”,意思是吹牛、口若悬河的人。

牟(mu阳平):想,揣摩的意思。

在具体语境中可以理解为以为。

例如:我牟着那(他)就回来捞(了)曼(嘛)。

——普通话是说我以为他就回来了。

另外,“牟”在兰州话中经常放置于句首,相当于普通话的“那、那么”,例如:牟你来(呢)?——普通话是说那你呢?辨(pian去声):其实就是辨,想明白、弄懂、弄清楚的意思。

例如:你这会子辨过老(了)没有?——普通话是说你这会明白了没有?这个“辨”字的实际意义按照《王力古汉语字典》所述,应该就是“辨”,有“辨别、辨明”的意思,但在兰州话的读音不是本音。

做(zu去声):干的意思。

老兰州话中保留了“做”的本义,在实际运用中这个词呈现中性[2],例如:你做撒(什么)着呢啥?——普通话是说你在干什么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兰州话自身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变迁等综合因素影响,在现今的兰州话中,“做”这个词有了“做作”或是“干了让别人接受不了的事情”的意思,带有明显的责备与贬义表述,例如:啊哟,你那确实做滴(的)歹(阳平音)。

兰州方言的特点

兰州方言的特点

兰州方言的特点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兰州方言的特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词语准确鲜明生动多义性,比如,“呔”这个字,是兰州人对称呼自己不太尊重或者重视,甚至有点瞧不起的人的时候才用的字。

“呔,你到我跟前来!”类似打招呼,但明显的蔑视对方。

又如“歹”,兰州话也有好歹、歹毒义,但是还有一些特别意义,例如“你这个活干得‘歹’得很!”这时的“歹”就是称赞对方高明、完善的意思了。

再比如,“跌办”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做事或者干活,但它也有多种不同含义。

例如:“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好好‘跌办’一下!”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好好团聚、欢乐一下。

再例如:“小张最近‘跌办’着当新郎哩!”这里的跌办是指筹备、办理的意思。

而如果说:“小李让他的合作伙伴‘跌办’下了!”这里的跌办就成了算计、坑害的意思。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呣”,这个词在不同场合表达的含义不同,有时说“呣”不是,意思为“那”不是么;有时说“呣”你怎么样,是指“要不然”你就怎么样;有时说“呣”就走,意思为“那么”就走。

“潮”,“潮”在兰州话里面有几种意思,一是指恶心、呕吐,如“我心里‘潮’得很!”二是说关系搞僵了,叫做“两个人挖‘潮’唠!”三是说脑子不够用,或者低能弱智,叫做“脑子‘潮’着哩吗?”“暄关”,这个词既表示谈话、聊天,也表示双向或者多向交流场景或者状况,也叫“赞帮子”、“喧谎”。

善用比兴,兰州方言多用比兴,能把说话人的意思表达得很到位。

如“木匠多唠把房子盖塌哩!”是说一件事情做主的人太多就会把事情办糟,大家七嘴八舌,各执己见,反而会不知所从。

同行是冤家,兰州话就是“粜石灰见不得卖面的”。

如果要表达对某件做错的事情有懊悔或者遗憾的意思时,可以说:“早知道尿床的,不如睡到筛子上!”“早知道还跌倒的,不如不要起来。

兰州话“把”字句的特点新探

兰州话“把”字句的特点新探

兰州话“把”字句的特点新探作者:曾玉娟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2年第02期摘要:兰州话的“把”字句是一种强势语句,但是处置性却不是其典型。

语言学界在对兰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整体关注中,对于“把”字句有所提及,但是讨论都不深入。

因此,通过对有关兰州话语料的搜集,凭借自身对于兰州话的语感以及基础的语法理论,对于兰州话“把”字句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兰州话;“把”字句;语法研究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31-04一兰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北次方言。

语言学界对于以兰州方言为中心的西北方言的研究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黄伯荣等(1963)最早对兰州方言中的“把”字句进行了概述。

分别从“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以及“把”字的特殊用法两个方面归纳了其独特性。

其实,黄已经看到在兰州话“把”字句中的谓语部分,有动词,也有形容词,但是没有进行近一步的分析,而且后面也只是笼统地称之为“谓语中心词”,这些其实是后来的学者可以继续探讨研究之处。

刘伶《新兰州话简论》(1983)重点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兰州方言的“把”字句进行了重新认识。

表一般叙述、催促、命令、祈求以及强调等。

刘的独特之处是考虑了“把”字省略的情况,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省略的“把”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张淑敏、张兆勤(2004)仍然延续了最初的“处置性”与“非处置性”的角度对“把”字句进行了论说。

另外还提到,兰州话“把”字句的语序也有别于普通话,普通话的否定词一般要加在“把”字前,而兰州话“把”字句的否定词是直接加在动词前的。

张文轩、莫超(2008)在《兰州方言词典》引论中提到,兰州话里少有双宾句,一般都是由“把”字句或是“给”字句表示。

例如:“人们把那叫的是二嫂子”,普通话为“人们称她二嫂子。

”可见,兰州话用“把”字句代替了双宾句。

由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的方言没有明显的界限,相毗临的总是或多或少的有融合进而有相似的地方,兰州话同样,其周边的方言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因此,在兰州话“把”字句研究匮乏的情况下,可以从周边方言的相关研究中寻求到一二。

甘肃方言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转)

甘肃方言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转)

甘肃方言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转)甘肃方言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1.声母甘肃方言的声母同普通话声母不尽相同(参看附录1“甘肃部分地区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对照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零声母字较普通话少普通话四呼中都有零声母字。

尽管实际发音时,这些零声母音节开头常带有一定的摩擦,但这种摩擦音比较轻微,有时明显,有时下太明显,所以声母位置是个“虚位”。

甘肃方言将普通话的一部分零声母字读成了有辅音声母的字。

大致情况如下:①不少地方将开口呼零声母字前加上了声母n或ng。

例如:“安”、“挨”、“傲”、“恩”、“欧”等字,在甘肃临夏、平凉、庆阳等地加上了n声母,而在定西、天水、武都等地则加上了nag声母。

还有其他特殊情况,如甘谷人读“爱”、“额”等字,前边加上g声母,兰州人在“饿”字前加上了v(唇齿浊擦音)声母。

②合口呼零声母字,如“我”、“文”、“屋”、“歪”、“忘”、“翁”等字,几乎在甘肃所有地区都将音节开头的音读作唇齿浊擦音v。

③部分齐齿呼零声母字,如“牙”、“眼”、“咬”、“硬”、“业”等字,在甘肃定西、天水、武都等方言中,前边都加了个舌面浊鼻音[]。

要纠正这类方音现象,须注意两点:一是记住哪些字是普通话中的零声母字,发音时注意去掉方言中的辅音声母。

若是以u起头的字,发音时尽量拢圆双唇,别让上齿与下唇接触,减少摩擦。

二是记住普通话中没有“v”、“[]”这两个声母。

【发音训练】开口呼零声母+各呼零声母:恩爱偶尔阿姨安逸熬夜恶意扼要而已欧阳安稳安慰额外讹误耳闻哀怨按语阿谀厄运恩怨齐齿呼零声母十各呼零声母:牙龈哑语压抑营业业务沿岸阴暗银耳幼儿因而友爱婴儿诱饵演义艳阳洋溢扬言谣言耀眼野营医药意义阴影友谊眼窝厌恶延误药物夜晚仰望遗忘疑问贻误以外以为义务译文异物因为引文鹦鹉游园游玩演员谚语养育应用忧郁合口呼零声母+各呼零声母:玩偶晚安万恶巍峨问安外延外因蜿蜒喂养丸药万—汪洋威严伟业文言文艺乌鸦呜咽无疑武艺午夜外围外文外屋玩味万物忘我威望威武文物无畏外语委员谓语无援蛙泳妄为委婉慰问娃娃撮口呼零声母+各呼零声母:余额鱼饵悦耳庸医拥有用意鱼鹰渔业语言语音雨衣寓言寓意预约鸳鸯园艺原野原因原样怨言月牙乐音云游运营愿望欲望鱼网冤枉原文援外云雾韵味永远踊跃用语愉悦御用运用孕育愿意(2)舌尖鼻音与边音混读普通话中舌尖浊鼻音n与舌尖浊边音l,二者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与上齿龈形成阻碍,但发音方法有别。

浅析兰州方言中的词缀“头”

浅析兰州方言中的词缀“头”


“头”附在词词根后作词缀时,“头”缀把词根一个作,
为了一个表示
的 象名词。 两组词中
,“头”缀的附着
词根的性,使整个词名词化$
,“头”缀附在动词性语后面具有性作用,标
名词词性$
“头”缀附着在动词词根后形成的新词在句子中多作宾
语, 如:
① 他天天在你眼跟前转,还有撒看头呢。
② 那个地方好多人都去了,肯定有浪头。
的必要。)
句①中的"么可怜头”中的"可怜头”充当动词"么”的宾 语,与“头”附着在动词词根后后缀相同,在兰州方言中
“头”缀附着在双音节形容词后形成的新词,一
语。
不同的是,前者可以做存在动词“有”或否定词“么”的宾语,

在定词 定形式后使用。
“头”形容词后缀时,有定性功能,标记名词词性$
单音节形容词后附着“头”缀成的新词
头”中的“头”“跌办头”,这
“头”缀与

成的新词与词“有”或
“么” ,强调主语具有或没有的
$
“头” 词后缀时,具有性功能,示某种价值,标
记名词词性。后缀“头”词根一个作,变为一个示
的象名词。
(三)用在形容词性词根后
在兰州方言中,词缀“头”附着在形容词性词根后构成
45
语言文学研究
新的名词,“头”缀具有定性功能,标记名词词性。单音节词根
标名词词性,构成的新词在中多 语。
动词词根+头:看头、头、头、唱头、等头、

动词词根+头: 头(


)、
头(



)、
头(


动)
在兰州方言中,“看头”是“看的价值”的意思,“浪头”具

原创方言话剧《兰州老街》语言特点探微

原创方言话剧《兰州老街》语言特点探微

原创方言话剧《兰州老街》语言特点探微李丹(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党委组织部,甘肃,兰州730030)摘要:2001年以来,兰州方言系列原创话剧逐渐走入观众视野。

兰州方言原创话剧《兰州老街》牢牢抓住兰州方言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特征,真切自如地运用于冲突的营造、人物的塑造当中。

该剧既是对兰州方言的生动展示,也体现了方言话剧保持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方言话剧;兰州方言;词汇;语法特征;文化载体中图分类号:H1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30(2020)03-0039-04第30卷第3期2020年6月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Gansu Radio &TV UniversityVol.30No.3Jun.2020收稿日期:2020-05-05基金项目:2019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原创精品剧作在甘肃文化旅游中的价值与持续发展研究”(2019A-031)。

作者简介:李丹(1982—),女,山东菏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兰州话处于兰银官话的核心地带,历史悠久、朴拙古雅,是西北方言的重要代表之一。

虽然属于北方方言区,兰州话始终受到中外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兰州话。

建国初,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大批知识分子、工人举家西迁,落户兰州,更是使兰州方言在语言各层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如果说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那么好的语言艺术作品则是地方语言留存的忠实记录者和开展语言研究的有效载体。

2001年以来,兰州方言系列原创话剧逐渐走入观众视野。

作为系列兰州方言话剧的第一部,《兰州老街》以抗战胜利到解放前夕的兰州城为背景,描绘了最具兰州特点的普通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一幅兰州独有的社会画卷。

该剧在没有商业运作的情况下连演40余场,盛况空前,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话里的动词和形容词及其用法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而形形色色的方言也是我国语言使用中的一大特色。

兰州话隶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北官话,通行于甘肃省的兰州市,临夏州东部以及白银南部等地区。

本文列举了兰州话里一些特殊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从语义和用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与普通话相比显示出的明显特点。

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语义分析(一)动词1.单音节形式动词谝(pi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你在不捞(要)胡谝捞(了)。

——普通话是说你再不要胡说了。

兰州话中有从“谝”字衍生出来的词,如:“谝传”、“谝闲传”,意思都是胡说,再如“谝客”,意思是胡说、吹牛的人。

“谝”字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出现过,释义为“花言巧语、欺骗、夸耀。

”[1]而从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谝”字构词多为偏义,“谝”为中心词。

这在兰州话用法中经常出现。

赞(zan上声):胡说、吹牛的意思。

例如:那(他)是个赞帮子滴(的)曼(嘛)。

——普通话是说他是一个最能胡吹牛的人。

与“谝”类似,从“赞”字新构词,如“赞客”,意思是吹牛、口若悬河的人。

牟(mu阳平):想,揣摩的意思。

在具体语境中可以理解为以为。

例如:我牟着那(他)就回来捞(了)曼(嘛)。

——普通话是说我以为他就回来了。

另外,“牟”在兰州话中经常放置于句首,相当于普通话的“那、那么”,例如:牟你来(呢)?——普通话是说那你呢?辨(pian去声):其实就是辨,想明白、弄懂、弄清楚的意思。

例如:你这会子辨过老(了)没有?——普通话是说你这会明白了没有?这个“辨”字的实际意义按照《王力古汉语字典》所述,应该就是“辨”,有“辨别、辨明”的意思,但在兰州话的读音不是本音。

做(zu去声):干的意思。

老兰州话中保留了“做”的本义,在实际运用中这个词呈现中性[2],例如:你做撒(什么)着呢啥?——普通话是说你在干什么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兰州话自身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变迁等综合因素影响,在现今的兰州话中,“做”这个词有了“做作”或是“干了让别人接受不了的事情”的意思,带有明显的责备与贬义表述,例如:啊哟,你那确实做滴(的)歹(阳平音)。

——普通话是说啊哟,你还却是真干这种事情啊。

撅(jue上声):用语言或行为是对方没有面子的意思。

例如:你再不捞(要)把那(他)撅了啥!——普通话是说你不要再让他没有面子了。

这个词来源于兰州人的生活,兰州话把条或棍状物体从中间断开就说“撅”,可以理解为人的尊严被扫平,因此,“撅”这个词十分具有形象、生动的色彩。

喧(xuan阴平):聊天、说话的意思。

例如:过来和我喧一会来!——普通话是说过来和我聊一会天。

同前文所提到的“谝”相似,兰州话中有“喧关”、“喧慌儿”的说法,但表达的意思都和“喧”一样,都是聊天的意思。

缓(huan上声):休息、过世、死的意思。

例如:天太热老(了),我们缓一会再干吧。

——普通话是说天太热了,我们休息一会再干。

前两天都见着呢,怎么说缓哈(下)就缓哈(下)了!——普通话是说前两天都见面了,怎么说不在就不在了呢!第二种用法是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这种用法在老兰州话中比较多,而在年轻人中对“缓”的使用更偏向于“休息”。

溅(zan去声):保留着普通话中“溅起”的意思,但主要是“跑、跑开、离开”的意思。

例如:那(他)溅地那么快滴(的)!——普通话是说他跑得很快!“溅”这个词在兰州话里一概不用其标准发音,即使是本义,兰州话也读作去声。

欻(chua上声)[3]:不高兴、拉着脸的意思。

例如:你把你那个脸欻哈(下)做萨尼(干什么)?——普通话是说你把脸拉着干什么?这个词在兰州话里一般用于说别人,并且对这种行为有不满的意思,但在近几年兰州话的发展中,“欻”字又具备了“将物品包装或外皮剥离”的意思[4],例如:你把皮欻到再吃啥!——普通话是说你把皮剥掉再吃。

歪(wai阴平):怒斥的意思。

例如:那(他)把我歪着。

——普通话是说他把我训斥的很凶。

2.双音节形式动词挖抓(wa阴平zhua轻声):研究、摆弄的意思。

例如:你再不老(要)胡挖抓老(了)!——普通话是说你不要再胡乱摆弄了!吱唔(zi阴平wu轻声):不满地说、辩解。

常用在打压对方、不让对方辩解的时候。

例如:你再吱唔一哈(下)试豁(试试)着!——普通话是说你再犟嘴试试看!跳弹(taio上声tan轻声):跳、顽皮、造次的意思。

有时也知不满足于现状而折腾。

例如:你再不老(要)在沙发上胡跳弹老(了)。

——普通话是说你不要再在沙发上乱跳了。

你再不老(要)胡跳弹。

——普通话是说你再不要胡折腾。

打折(da上声zhe阳平):收拾干净的意思。

兰州话中把吃剩的不同菜肴归正到一个盘子里的动作叫做“折”,如“折到一大里(归整到一起)”,因此,收拾清洗就是“打折”,这个词和普通话里的“打折”没有任何关联。

例如:你把这碗饭打折到起吧。

——普通话是说你把这晚饭吃完吧。

缭乱(liao阳平luan去声):积极争取的意思。

兰州人一般把这个词用在吃饭的时候,尤其是在酒席上,只顾自己吃筷子飞舞时[5]。

例如:看那个娃缭乱地欢不欢!——普通话是说你看那人吃的欢不欢!满散(man上声san阴平):讨好别人、让别人高兴的意思。

例如:你要把领导满散好呢。

——普通话是说你要好好巴结领导。

掂衡(dian阴平hen去声):训斥,语气较重,程度较深,制止、吓唬的意思。

一般用于长辈对小辈或者平辈人之间。

例如:你过去给掂衡上两句就怵怵(悄悄)滴(的)了。

——普通话是说你过去说上两句就好了。

瓦擦(wa阴平cha轻声):玩笑似的连损带骂、嘲讽。

例如:那个怂叫我们瓦擦坏了!——普通话是说那人让我们狠狠损了一顿!(二)形容词1.单音节形式形容词歪(wai阴平):前文中释义为动词用法,当用作形容词时,是厉害、泼辣的意思。

例如:这个姑娘希不(特别)歪滴了。

——普通话是说这个姑娘很厉害。

莎(sha阴平):漂亮、好看,兰州话中特指年轻女性。

例如:那个学校滴姑娘都莎地很。

——普通话是说那个学校的姑娘都很漂亮。

近几年“莎”不仅指女性貌美,还可以指女性打扮入时。

例如:你打扮那么莎做撒起尼(呢)?——普通话是说你打扮那么漂亮干什么去?瓦(wa上声):丑陋、难看。

特指男性。

例如:那长地也太瓦老!——普通话是说他长得太丑了!2.双音节形式形容词攒劲(zan上声jin去声):形容人长得精神、帅气。

特指年轻男性。

例如:这么攒劲滴小伙子谁不爱啥!——普通话是说这么精神的小伙子谁不爱呢!干三(gan上声san轻声):形容男性精干,有魅力。

例如:那还挺干三地!——普通话是说他还挺精干!另外这个词在兰州话里也形容一个人办事利落、有成效。

例如:这个事办滴(的)干三地很那!——普通话是说这件事办得很利索。

满福(man阳平fu去声):形容十分满足、满意、没有任何遗憾。

例如:这顿饭吃滴满福很!——普通话是说这顿饭吃得很好!沃耶(wo阴平ye去声):形容事情妥帖、合适、不拖泥带水或形容人好。

例如:这个事情你做地沃耶地很!——普通话是说这件事你办的很合适!那这个人不沃耶。

——普通话是说他这个人不好。

亮豁(liang去声huo轻声):形容事情办得非常出色或一个人十分出众。

例如:你把事情办亮豁些!——普通话是说你把事情办好点。

那那个人亮豁地不是一般!——普通话是说他那个人很出色!熏动(xun阴平dun去声):形容做事铺张、小题大做。

例如:这么个事你也这么熏动地!——普通话是说这个是你也要这么小题大做啊!上文讲到的所有动词,有很多我们并不确定它们的真实写法,只是音译或用同音字代替,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也不能按照读音对应兰州话中的发音。

通过以下在具体语境中的举例和分析,我们会对其特殊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用法分析(一)动词带宾语的情况不同兰州话里动词除了“做”、“谝”、“赞”外其余都不带宾语,这与普通话的用法就很不同。

普通话的动词根据后带宾语的情况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大类。

不论是兰州话中的不及物动词还是普通话中的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够带宾语或者只能带施事宾语,这里,我们只讨论二者中的及物动词在用法上的区别。

1.形式动词形式动词都是黏宾动词,也就是说这一类动词后面必须要带上宾语,后面的宾语必须是双音节及物动词,或者是以双音节及物动词为核心的短语。

普通话以“进行”、“加以”为例:进行讨论进行热烈的讨论加以解决加以彻底解决与普通话不同,兰州话中的形式宾语用法灵活,与单宾动词一致,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

兰州话以“做”为例:你把饭做着等我就成老(了)。

你边做饭边等我。

2.单宾动词单宾动词最多只可以带一个宾语,有时也可以不带。

普通话以“考虑”为例:别再考虑了。

他正在考虑这件事。

兰州话以“想算“为例:再不老(要)想算(算计)老(了)。

那(他)把我滴(的)钱儿尽想算(算计)着。

以上两例都不直接带宾语。

3.双宾动词双宾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也可以带一个宾语。

根据其语义特征,又分为:给予类:以“给”为例:普通话:我送给他一辆旧自行车。

兰州话:我把那个旧车子给那(他)给给老(了)。

取得类:以“偷”为例:普通话:小偷偷走了他家一件很值钱的东西。

兰州话:贼娃子把内曼(那么)值钱滴(的)东西都叼(偷)上走老(了)。

述说类:以“嘱咐”为例:普通话:老师嘱咐学生要注意安全。

兰州话:老师给学生扎咐(嘱咐)佛(说)滴(的)注意些安全尼(呢)。

由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兰州话中的动词就算是及物动词也都是不带宾语的,用法较普通话动词灵活许多,并且从具体语境中可以看出兰州话动词后带的宾语都是由于“把”字句在兰州方言中的强势地位而前移了,特别是在陈述句当中,许多动词都以处置句式来组织话语,因此,像普通话中的动宾结构在兰州话中很少。

(二)动词的重叠形式不同在普通话中,动词重叠的形式有以下两大类:1.完全重叠(1)AA式。

如:看看、说说、吹吹A一A式。

如:看一看、吹一吹(2)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只有ABAB式。

如:拾掇拾掇、研究研究2.部分重叠。

如:见见面、帮帮忙而与普通话用法不同,兰州话中的动词没有重叠形式,而是用“V+一下”这种用法来表述[6]。

以下举例仍用上文普通话用词以便说明其在兰州话用法中的特点。

由于兰州话中动词没有重叠用法,因此,我将普通话中的分类归为一类来说。

不论是完全重叠还是部分重叠,在兰州话中都只用“V+量词”来表示,例如:看了一下说了一下吹了一下拾掇一下研究一下见了个面帮了个忙以上可以看出兰州话中动词没有重叠的用法,并且用法不如普通话那样丰富明晰,但用“V+量词”的形式来表示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结构和用法是兰州话的一大特色。

(三)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不同在普通话中,形容词重叠的形式有两种: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A式。

如:慢慢儿、好好儿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ABB式或ABAB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