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消息二则》同步检测3(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检测

一、基础达标

1.根据拼音写出本课中的词语。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军无斗志,纷纷(kuì tuì)。

2.解释下列词语:

⑴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

⑵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业已:

3.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试分析本文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包含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4.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A.英勇善战:

B.毫无斗志:

C.锐不可当:

D.纷纷溃退: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③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④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⑤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⑥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⑦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

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⑧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⑩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⑪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⑫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⑬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⑭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⑮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⑯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⑰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⑱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5.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6.第⑥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为什么?第⑰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7.第⑫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8.“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9.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二)课外阅读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

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10.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都交代了什么?

11.选文第一段电头之后的文字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这句话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3.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

14.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15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后,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了什么态度?

16.对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宇航局的专家们作了几种推测,各是什么?

17.选文第二段中哪些语句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

三、语言运用

18.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摘要)拟个恰当的标题。

2015年5月,一位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的人来到咸宁农村采访,但他听不懂当地方言。咸宁外事办特地为他找了一位既懂普通话又懂当地方言的人给他做翻译,帮他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四、写作

19.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

参考答案

1.摧枯拉朽溃退

2.⑴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⑵已经。

3.标题中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事件的主人公——我军,二是事件内容——南渡长江,三是当时渡江的兵力——三十万,四是渡江的情况——胜利。

4.A.褒义词 B.贬义词 C.褒义词 D.贬义词

5.②③ ④——⑱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锐不可当

6.⑥句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多一半”与“三分之二”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⑰句中的词语都不能互换。“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

7.“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但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说明敌军外强中干,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便说明敌军不堪一击,反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决胜千里。用事实说明我军的胜利已成定局。国民党大势已去,即使是非常坚固的防线也无济于事,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当时的局势。

8.我军锐不可当(或英勇善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此题意思对即可。)

9.⑨⑩句 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10.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及记者姓名。

11.导语

12.“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13.因为阿波罗飞船的爆炸是在发射台上,并没有升空;而“挑战者”号是升空后在空间爆炸的,所以说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

14.概述“挑战者”号爆炸情况及事故严重的程度。

15.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美国宇航局官员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

16.两种:燃料箱尾部断裂;助推器燃料外泄。

17.“据……专家说”“可能”“有的专家认为……的迹象”等词语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

18.示例:为(替、给)翻译找翻译

19.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