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练习(含标准答案)
《第8课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总分:30分)一、语言文字积累(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作经典不可能________,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搜肠刮肚的劳苦与探赜索隐的辛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
对于前者而言,要长时间的冷清孤寂;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最后,还要承担难出佳作或者佳作不为人所识的风险成本。
正如传世名著《红楼梦》,乃是曹雪芹以前半生________为墨,( ),凭坚苦卓绝的________换来的鸿篇巨制,却又只能以抄本流传,虽名动一时,亦毁誉参半。
直到程、高二人________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才渐得享誉世界之地位——而对作者而言,这又只是无从得知的身后事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帆风顺呕心沥血心志苦心孤诣B.得心应手冥思苦想心智筚路蓝缕C.一帆风顺冥思苦想心志筚路蓝缕D.得心应手呕心沥血心智苦心孤诣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此处形容创作经典的历程,应选“一帆风顺”。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冥思苦想”不能作定语,所以选“呕心沥血”。
心智:一指头脑聪明;二指才智,智慧;三指脑力,神志。
是人们的心理与智能的表现,同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心志:意思是意志、志气。
前文“艰苦卓绝”应该搭配“心志”。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艰苦。
根据语境“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分析可知,应选“苦心孤诣”。
故选A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半生于惨淡经营中执笔B.惨淡经营中执笔于后半生C.于后半生惨淡经营中执笔D.后半生执笔于惨淡经营中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咬文嚼字练习案答案

《咬文嚼字》练习案答案1、D【解析】A.咀嚼.(jué)锱铢必较(zīzhū) B.付梓(zǐ)清沁肺腑( qìn)C. 憎恶(zēng) 胸襟(jīn)2、C【解析】A.杀戮 B.赝品 D辐射川流不息3、C4、C5.CD【解析】A“不能捉摸”错,原文是“不易捉摸”B. 原文是“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E.原文是“大半都由”6. D 【解析】 A项,有偷换概念和有意缺失信息的错误,根据原文第1段“正是由于‘群’与‘众’相近”可知,而不是“相同”,选项混淆了概念;“进入20世纪,“群众”与“人民”“大众”等基本同义”可知,原文是有时间范围的,选项遗漏了信息。
B项,根据原文第3段“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对民众的爱。
为此,孔子对弟子提出了孝悌、谨信和泛爱众等责任伦理要求”可知,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
C项,根据原文第3段“对于孟子来说,爱众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众同乐’”可知,“‘与众同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曲解文意,“与众同乐”这种思想是孟子的而非孔子的,选项混淆了对象。
故选D。
7. C 【解析】C项,分析原文的内容可知,并没有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故选C。
8. A【解析】本题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项,根据原文第4段“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的仁者能够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广泛地给予人民以好处,又能接济广大的民众,不仅属于仁者,甚至就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可知,选项缺失“广泛地给予人民以好处”这一信息,并且原文是未然情况,选项转化失误,表述成“就达到了圣人境界”这种已然情况。
故选A。
9.A【解析】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说“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故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
C项,“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于文无据,第二段只是说二者的不同之处;D项,原文第四段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答案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答案《咬文嚼字》是著名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堪称典型例证法运用的典范。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咬文嚼字》课后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字都有两个注音,请选出正确的项。
①嫌这话不够味(a.xin b.xiǎn)②研究一番(a.fān b.fn)③锱铢必较(a.zīb.zǐ)④分量(a.fēn b.fn)⑤倒涎(a.xin b.xiǎn)⑥调和(a.hu b.h)⑦没镞(a.mi b.m)⑧缘古今(a.yun b.yn)⑨惊讶(a.y b.y)⑩付梓(a.zīb.zǐ)2.请分别选出有一个和两个别字的各一项。
(同一项中重复的只计一个)A.这是练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练字的道理研究一番。
B.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现出。
C.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干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和,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D.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有一个别字的一项是有两个别字的一项是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4.选出组词结构完全不相同的一个是A.迷离援例蕴藉锱铢必较B.顺畅流弊斩截若隐若现C.推敲鲁莽更动索然无味D.倒涎调和谨严咬文嚼字5.下面8个句子的语序打乱了,请思辨后,选出排列得体的一项①文学是艰苦的事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6.从修辞格的角度来审视,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剥啄(zhuó) 上乘(chén ɡ) 拘礼(jū) 锱铢必较(zhī)B .没镞(zú) 付梓(xīn) 斟酌(zhēn) 清沁肺腑(qìn)C .岑寂(cén) 憎恶(zèn ɡ) 胸襟(jīn) 深恶痛嫉(jí)D .蕴藉(jiè) 尺牍(dú) 流弊(bì) 咬文嚼字(jiáo)【解析】 A 项,“锱”读zī;B 项,“梓”读zǐ;C 项,“憎”读zēn ɡ。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蛰伏 原动力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B .坐镇 绩优股 礼义廉耻 焕然冰释C .表率 黄梁梦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D .针砭 绿茵场 真知卓见 提纲挈领【解析】 B 项,焕—涣;C 项,梁—粱;D 项,卓—灼。
【答案】 A3.选出横线上词语填充最恰当的一项() 答案:B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 .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B .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C .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D .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濮存昕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 ,更 着艾滋病知识, 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
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 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A .热爱 教导 增强 报答B .温暖 传授 激励 回馈C .关爱 传播 激发 回报D .理解 教授 提高 赠送答案:C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 .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咬文嚼字练习及答案

咬文嚼字 【同步达纲训练】、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婵娟(chan ) 倒涎(xian ) 锱铢必较(zi ) B.援例(y udn ) 剥啄(zhuo ) 清沁肺腑(qin )C.蕴藉(ji )灞桥(ba ) 举不胜举(sheng )D .付梓(zi )斟酌(zhen )岑寂无声(cen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附带 炼字 深恶痛绝3.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 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
B.不过它 更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意”。
C. “推”可以无声,“敲”会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D.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 必须都有的好习惯。
4. 下列句子中,括号处应填的一组关联词是◎()是阅读()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笑()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 )语言的精练()吻合,你()会逐渐达到艺术美。
A. 不管还是只要和或才 C.无论或是只有和与才 B.无论还是只有或和就 D .不管或是只要与和就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5〜7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 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 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 有“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两句, 劝他把“推” 字改成“敲” 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B .斩截玩索 孤零零D .尺牍自励 推陈出新C.搅扰 迷离枝离破碎 推”固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第 2 页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剥啄(zhuó) 上乘(chén ɡ) 拘礼(jū) 锱铢必较(zhī)B .没镞(zú) 付梓(xīn) 斟酌(zhēn) 清沁肺腑(qìn)C .岑寂(cén) 憎恶(zèn ɡ) 胸襟(jīn) 深恶痛嫉(jí)D .蕴藉(jiè) 尺牍(dú) 流弊(bì) 咬文嚼字(jiáo)【解析】 A 项,“锱”读zī;B 项,“梓”读zǐ;C 项,“憎”读zēn ɡ。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019——2019高二年级语文习题 学号 姓名 组 成绩 设计:王鹏飞 校对:白松婷 课题:《咬文嚼字》习题第 3 页的,更着艾滋病知识,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
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A.热爱教导增强报答 B.温暖传授激励回馈C.关爱传播激发回报 D.理解教授提高赠送答案:C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D.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摘掉了后进的帽子,大家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答案:C。
ABD三个成语都是贬义词,现在被当着褒义词用了。
A.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和物质本质。
现指认真推敲第 4 页某一个字。
B.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形容非常小气。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D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那你也不妨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
(完整版)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doc

《咬文嚼字》同步一、像、有几十把椅、四周种着松翠柏、中有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是( ) 阴地。
A. 咀嚼 (ji áo) 上乘 (chéng)D.《史》是描写我国村社会主革命的篇..必 (zhīzhū) 拘礼 (j ū) 小,文写的是当互助成立之,梁生宝B. 没 (zú) 付梓 (xīn) 稻麦两熟划去郭新稻种。
清沁肺腑 (xīn ) 斟酌 (zhēn) 三、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C.岑寂 (cén) 憎 (zèng) 无是或是写作,字的在意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有想的意。
比如深痛嫉(j í) 胸襟 (j ìn)“烟”,它的直指的意,凡燃体冒烟的人D. 藉 (yùn ji è) 尺 (dú)咬文嚼字 (ji áo) 流弊 (bì)都在明白,只是它的想的意迷离不易捉摸,它2.下列四中,写没有的一是( ) 可想到燃、片烟塌、里焚香、“一川烟草”、“ 柳万条烟” 、“烟光凝而暮山紫” 、“ 田A. 援例彤彤凝事景迁B. 含糊冲冲揉合必日暖玉生烟” ⋯⋯种种境界。
直指的意在字典,有如月,明而确;想的意是文字在C. 烘烘付梓深痛史程上所累的种种关系,有如外,外D. 含耍花招精髓人深醒3.依次填入下文横上的,正确的一是( ) 霞光,其淡大小随人随随地而各各不同,化莫。
科学的文学愈限于直指的意就愈精确,文究竟哪一种意境是当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的,他自己知道。
他想到“推”学的文字有却必到想的意,尤其是在而下“敲”字,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方面。
直指的意易用,想的意却用。
因我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在“推”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型,后字和“敲”字哪一个比恰当,在哪一种者偏于个性。
既是游离的,个的,它就不易控境界是他当所要的与全和的。
制,而且它可以使意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A. 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至于支离。
咬文嚼字大赛试题及答案

咬文嚼字大赛试题及答案1.“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走来,届时参观者将达到7000万人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夫子的名言传达了我们的心声。
”句中“乐”的正确读音是yua。
(A.对B.错)2.“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将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句中“角色”的正确读音是jua。
(A.对B.错)3.“中国国家馆是浦东园区内最高的建筑物。
参观者拾级而上,可一览园区的景色。
”句中“拾级而上”的“拾”读ha,不读hí。
(A.对B.错)4.“世博会由国际展览局主管。
国际展览局的日常工作由秘书长主持。
”句中“秘书长”的“秘”不能读bì。
(A.对B.错)5.“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在她身上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早春二月,蓓蕾迎寒绽放;盛开时风姿绰约,迎风摇曳。
”句中“蓓蕾”的正确读音是pilěi。
(A.对B.错)6.“随着2022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变得越来越美丽。
为了爱护城市环境,请不要让你的宠物随地便溺。
”句中“溺”的正确读音是nì。
(A.对B.错)7.“上海世博会已进入倒记时,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后,再次引起世界瞩目。
”句中没有错别字。
(A.对B.错)8.“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热情地竖起大姆指,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表示赞许和欢迎。
”句中没有错别字。
(A.对B.错)9.“上海世博会会徽中三人相拥的‘世’字图型,像是美满幸福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泛指全人类。
它既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又表达了中国人举办多元文化融合的世博会的愿望。
”句中没有错别字。
(A.对B.错)10.“上海世博会选址于市中心地带,沿着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两岸精心布局。
”句中没有错别字。
(A.对B.错)11.“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将发表《上海宣言》。
这一历史文献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表达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遂思考和广泛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咀嚼.(jiáo) 上乘.(chéng)
锱铢必较(zhīzhū) 拘礼(jū)
B.没镞(zú) 付梓(xīn)
清沁肺腑(xīn ) 斟酌(zhēn)
C.岑寂(cén) 憎恶(zèng)
深恶痛嫉(jí) 胸襟(jìn)
D.蕴藉(yùn jiè) 尺牍(dú)
咬文嚼字(jiáo) 流弊(b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援例红彤彤凝炼事过景迁
B.含糊兴冲冲揉合锱铢必较
C.谨严热烘烘付梓深恶痛绝
D.含义耍花招精髓发人深醒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他自己知道。
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与全诗调和的。
A.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
B.只有因为和因为还而且
C.只有如果或所以而而且
D.只要因为和因为还并且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卢沟桥畔的景色是十分引人入胜的。
每当晨蔼苍茫的时候,登芦沟桥,遥望低重的斜日,格外妩媚,西山海峰,笼罩着轻烟,若隐若现,古桑乾河,银波,晓雾,是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
立于卢沟桥的“芦沟晓月”碑,指的就是这一景象。
A.薄薄粼粼重重 C.淡淡泛泛蒙蒙
B.袅袅闪闪浓浓 D.阵阵荧荧茫茫
5.下面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0余名艺术家、教育家日前聚集在北京,研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B.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中国的大宅院、欧洲的古城堡也都渐渐失去了它们的作用。
C.这个街心花园是一个离立交桥不很远、有一座雕像、有几十把长椅、四周种着苍松翠柏、中间有一块绿阴地。
D.《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之时,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在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塌、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科学的文学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
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
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
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6.字的直指的意义和字的联想的意义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回答
字的直指的意义的特点:
字的联想的意义的特点:
7.以下表述与作者原意相符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
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但是并不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8.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
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
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来的儒家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反过来束缚了文艺的发展。
这一点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写就的《摩罗诗力说》曾予以全面的批判与审理,但是强调美善一体,审美与文艺必须有特定的社会伦理内容,却是有其合理价值的。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社会国家来说,审美文化如果不能成为国民精神的火花与前导,而只是某种娱乐工具,就会在现实上造成失误。
摒弃理性,提倡感性主义只会导向低级的官能主义,如今“过一把瘾就死”,“潇洒走一回”,这些社会话语隐喻了人们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心态,地摊文化便是这种心态的审美幻化,严肃文艺的[a]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也就势所难免了。
传统审美文化提倡美善全一的同时,还提出“反(返)情以和其志”的思想,即提倡将情感升华到高尚的道德境遇。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他十分重视用艺术的形象教育使人们确定道德规范,最后在审美与意识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职责不在满足人们的宣泄感官的消遣娱乐作用上,而在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感性存在,上升到自由的人生境界。
文艺有责任而且完全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
当然节情以理,并不是返回封建主义产物上去。
这里的“礼”和“志”,其内涵是新型的道德标准。
其次,“理”还应该包含作品本身的内在逻辑。
尊重作品本身的辩证法,而不是人为地扭曲作品,使作品成为某种抽象理性与道德的符号。
传统审美文化价值的确立首选应该站在今天的高度去审视。
这一点是基本的原则。
10.根据文中所述,鲁迅在《摩逻诗力说》对什么给予全面的批判和审理?
11.站在今天的高度去审视传统文化,本文至少给我
们三点启示,请概括。
12.下面说法中不符合本文观点的是()。
A.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欣赏和评价文艺作品,并且把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放在统领地位
B.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主张通过艺术形象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的思想感情逐渐升华到高尚的境界C.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用封建礼乐的要求欣赏评价文艺作品,从而否定了文艺作品的教育意义D.如果摒弃社会伦理内容,审美文化不能成为国民精神的正确前导,就会造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断裂
《咬文嚼字》参考答案
一、
1、D
2、C
3、C
4、C
5、B
二、
6.(略)
7.一、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
二、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8.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
三、
9.明白,易用,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迷离,难用,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
前者:意义固定,偏于类型;后者,意义游离,偏于个性。
10.A
11.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创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情感上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12.做到“惟陈言之务去”,才不致滑入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