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 元素

合集下载

2024贵阳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主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2024贵阳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主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主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
思维导图 C60 石墨
金刚石
木炭、活性炭 (主要成分为
碳单质)
稳定性 可燃性 还原性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碳和碳的

碳单质
氧化物
的 氧 化
二氧化碳

的影响
自然界中 温室效应与 的碳循环 低碳生活
一 氧 化 碳
鉴除 别杂
二 氧 化 碳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制取 用途
二、碳的氧化物
CO与 CO2的 鉴别与
除杂
鉴别 除杂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C_O__2_(填化学式,下 同),无明显现象的是_C_O__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使溶液变红的是_C_O__2_,无明显现象的是_C_O__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的是CO,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点燃:能燃烧的是_C_O__,不能燃烧的是_C__O_2_
作气体肥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作灭火剂(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作化工产品的原料,如制汽水、纯碱等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作制冷剂等
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 _C_a_C__O_3_=_=高_=_温=_=_C__a_O_+__C__O_2_↑
实验室制法(详见精练本微专题1)
物理性质差 异大的原因: _碳__原__子__排__列_ _方__式__不__同__
木炭、活性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_吸__附__性,可 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等
一、碳单质
化学性质 和用途
(10年9考)
稳定性: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_稳__定__,如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
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

化学中考二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化学中考二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23届初三化学中考二轮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2022春·广西南宁·八年级南宁三中校考期末)已知A、B、C、D、E五种常见的物质,A是暗紫色固体,C、E均为固体物质,C为淡黄色固体,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与E反应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够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B与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

(4)A→B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B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

2.(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九年级统考期末)A—H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常见物质,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①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1)写出下列物质名称:B:___________;E:___________;(2)请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2022秋·内蒙古包头·九年级校考期末)已知A、B、C、D、E、F、G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不同的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一种红棕色物质,B、D的组成元素相同。

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G______。

(2)D与E的水溶液反应的现象:______。

(3)F→D的任意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2023秋·河南周口·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化学的魅力。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23届初三化学中考二轮复习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2022·湖南湘潭·校考模拟预测)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均为氧化物,且A为红色固体。

C为气体。

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中的阴离子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F______,G_______。

(2)列举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

(3)在反应I→反应IV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反应①______ 。

①反应IV______ 。

(5)某溶液由G、H混合而成,若往该溶液中逐滴滴入足量NaOH溶液,并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2022·山东聊城·统考一模)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

如图彩色“奥运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NaOH、Fe、CuO、CuCl2中的一种,C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A与B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C与H2SO4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

3.(2018·四川乐山·统考模拟预测)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

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请回答:(1)B的化学式是____。

(2)C的一种用途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将C转化成B的反应中,C表现出____(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腐蚀性)。

4.(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是初中常见物质的反应关系,“→”表示某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元素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元素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元素一、选择题1.曾经有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在南京失而复得,铱原子核由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构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3.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W、X、Y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W、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简单离子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只有-2价B.原子半径大小为X>WC.W、X、Y在同一周期D.由W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止一种4.“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5.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场馆卢塞尔球场外幕墙为金色双曲面铝板幕墙,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华为5G实时助力“沉浸式”观赛,5G传输需要石墨,石墨能导电C.闭幕式上焰火表演后闻到刺激性的味道是因为烟花中的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D.承担主要运输任务的新能源电动客车,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6.溴(B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B.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C.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D.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7.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测定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

如图是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元素符号是cB.x=4,属于稳定结构C.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D.碳属于金属元素8.元素周期表很好的反映了元素的性质规律。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试卷:化学元素与健康(含答案和解析)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试卷:化学元素与健康(含答案和解析)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试卷:化学元素与健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儿童每日要摄取适量的钙,才能避免A.贫血症B.佝偻病C.夜盲症D.甲状腺肿大2、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B.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C.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D.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发酵粉3、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矿物元素,包括铁、氟、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上述四种元素中,缺少时易产生龋齿的元素是A.铁B.氟C.碘D.硒4、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5、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

“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B.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D.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6、“民以食为天”,我们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补充.下列有关健康叙述正确的是()①正常人每天去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②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③维生素由200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饮食中要注意补充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品④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多摄入钙,成年人体格已经健全,可以不补充钙.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7、食品与卫生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长期使用铝制餐具B.蒸馒头时加适量的小苏打C.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D.为了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8、人体中生命必需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缺少某种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该元素是()A.碘B.铁C.锌D.钙9、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A.钙B.铁C.氟D.碘10、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锌、氧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是0.9~1.5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D.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12、2013年5月,质检部门在湖南某县生产的大米中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镉大米”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土壤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B.大米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C.土壤中的镉可被水稻吸收并转运到通过无性生殖形成的种子中D.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钙奶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B.MgO中Mg元素是+1价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OD.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CO314、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牛奶中加入适量乳酸钙补充钙元素B.香肠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C.用硫酸铜溶液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D.大量添加面粉增白剂使面粉更白15、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A.离子B.原子C.元素D.分子16、人体内元素失衡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坏血病C.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致骨折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发育不良17、“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科学的是()A.在白酒中添加塑化剂可提高白酒的品质B.用地沟油烹制食品可降低成本C.食盐加碘可防止甲状腺肿大D.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提高瘦肉的产量18、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脂肪19、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合理的是()A.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制食品B.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D.用“塑化剂”制饮料20、下列做法不会危及食品安全的是()A.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B.用“地沟油”加工食品C.在薯片包装中充入氮气D.用硫磺熏蒸干辣椒二、填空题()21、制豆腐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而罗浮山的山水豆腐是以当地特有山水磨豆制成,以口感嫩滑、豆香盈口而出名,其主要成分如图所示:(1)除豆腐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填序号)。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02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填序号)。 。若X是水,④中
(填序号)。
6.(2020江苏苏州,20,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 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中逸出的气体中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8.(2020浙江杭州,28,6分)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 骤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 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HCOOH)与浓硫酸在80 ℃水浴的条件下制备
知识拓展 尽管教材中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但是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 一氧化碳,因此在碳的燃烧或碳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过程中,很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
考点二 碳的氧化物
4.(2020山东青岛,7,1分)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答案 D A项,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有一定的挥发性,甲中逸出的气体含HCl、CO2及水蒸气,故 错误;B项,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C 项,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故错误;D项,欲达到实 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 金刚石、石墨和碳(含答案和解析)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 金刚石、石墨和碳(含答案和解析)

金刚石、石墨和碳60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结合此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和C60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的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2、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石墨可以制铅笔芯B.氮气是食品包装中的一种防腐剂C.活性炭可以用于软化硬水D.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3、浙江大学课题组近日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比空气还轻,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如图).气凝胶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内部有无数个孔隙,充斥空气,故而得名.它也是迄今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凝胶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B.气凝胶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C.气凝胶是一种化合物D.气凝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4、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现增收致富.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性材料.竹炭具有的性质是()A.无色固体B.易溶于水C.不能燃烧D.有吸附性5、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A.黑色固体B.吸附性C.易溶于水D.能燃烧6、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B.这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常温下C60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碳纳米管在室温下能贮存和凝聚大量的H27、我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的主要成分是()A.石墨B.金刚石C.木炭D.C608、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物理性质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9、填涂答题卡时必须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中含有()A.金刚石B.石墨C.木炭D.活性炭10、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属于物理变化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2011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的组成知识体系整合空气的成分,人类认识空气的历史污染与防治稀有气体——性质、用途 氮气——性质、用途物理性质S+O 2 = SO 2 4P+5O 2 = 2P 2O 5氧气的性质 C+O 2 = CO 22H 2+O 2 = 2H 2O空气 化学性质 2Mg+O 2 = 2MgO 3Fe+2O 2 = Fe 3O 44Al+3O 2 = 2Al 2O 32CO+O 2 = 2CO 2 CH 4 + 02=CO 2+H 2O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制法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2KClO 2↑实验室制法 2H 2O 2 = 2H 2O+O 2↑装置:固体,需要加热(或固+液,不需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1、法国化学家 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结论,并最先把天平用作研究化学的工具,把化学的研究由定性推向了定量。

2、空气的成分按 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它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

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1)工厂废气 后再排放;(2)使用 能源,减少 使用;(3)积极 , 提高空气的 能力;(4)改燃煤为燃气等,改善 结构,保证燃料 。

二、自然界的水点燃点燃点燃点燃 点燃点燃点燃 点燃 点燃MnO2 MnO21、水的组成的实验分析2、3、水的净化(1)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等。

(2)明矾的净化作用:溶于水后生成的吸附杂质,使杂质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3)活性炭的净化水作用:活性炭具有性,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物质,还可以吸附掉杂质,除去。

(4)过滤:过滤是分离与混合物的操作,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等,过滤操作时应掌握的要点是“一帖”、“二低”、“三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元素
自主梳理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有 2 000多万种,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例如,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水是由___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它们都含有相同的元素,即_________________元素。

3.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2.答案:氧氢氧碳氧氧
3.答案:氧硅铝铁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书写元素符号时要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_________________,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字母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氢:_________________;氦:_________________;碳: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Na:_________________;
镁:_________________;铝:_________________;硅: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
氩:_________________;钾:_________________;钙:_________________;
Fe:_________________;Cu:_________________;Zn:_________________;
银:_________________;钡: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符号的写法和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H”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P”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大写大写小写
2.答案:H He C 氮氧钠 Mg Al Si 磷硫氯 Ar K Ca 铁铜锌 Ag Ba
3.答案:氢元素一个氢原子磷元素一个磷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最重要的工具。

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___________个横行,_________________个纵行。

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都有一个编号,大小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_________________数。

这个编号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_________________相等,例如,原子序数为11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 18 质子原子序数质子数钠 23
师生互动
一、元素的概念
探究: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

“一类原子”就是指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之所以称为一类,是因为尽管它们的原子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理解元素概念时注意:(1)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分类的,只论种类,不讲个数;(2)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单质和化合物;(3)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氢元素有三种不同中子数的氢原子:氕(不含中子)、氘(含1个中子)、氚(含2个中子);(4)自然界中目前已知元素有112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例题1】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等,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必须都是原子时才能根据质子数来判断。

由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同种元素原子的质量也不完全相同。

元素在原子的基础上,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与原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答案:D
黑色陷阱:正确使用元素的概念需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字:“同质子,类原子”。

误选A是因为仅注意到元素的分类标准质子数,而忽视了元素要求的粒子特征是“一类原子”。

误选B,是没有深刻理解“一类原子”的含义,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等。

针对训练:
1.每年的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

牛奶(见右图)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解析:牛奶中的钙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钙原子的总称,即钙元素。

2.有四种粒子,其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如下表所示:
粒子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甲66 6
乙67 6
丙121210
丁111210
则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A.甲和乙
B.丁和丙
C.乙和丙
D.甲和丙
答案:A 解析:表中给出了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的数目,在这些粒子中,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甲和乙的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二、元素周期表
探究:元素周期表是一张多信息图表,充分利用,可以培养同学们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

(1)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作出了区分。

(2)每一横行(周期):周期表中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每一纵行(族):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共有16个族。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

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在数值上相同。

【例题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非常丰富。

你认为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B.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C.元素符号
D.元素的原子序数
解析: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符号及原子序数,但无法查出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答案:A
绿色通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高中阶段还要有专门章节重点介绍,初中阶段只要求同学们有个大致的了解,如会从表中查出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所需要的数据,知道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的简单规律等。

针对训练:
3.小明查得资料: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则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A.Na和S
B.Si和Ge
C.Rb和Te
D.Sr和Se
答案: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Si和Ge 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