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差量法守恒法极值化学计算题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初三化学特殊计算专题初中化学中的计算题解题基本方法有:关系式法、守恒法、极值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或元素之间数量关系的一种简式。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解这类化学计算题的关键。

例1.已知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46%B 22%C 32%D 64%解析:从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Na2SO4看它们有共同的“Na2S”部分,可提取出如下关系:2Na——S46 32设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2Na——S46 3246%x46/46%=32/xX=32%所以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一32%=22%,答案选B。

练习: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B.2a%C.3a%D.1—3a%二、巧用“差量法”解化学计算题1、差量法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是按一定量的比例关系反应进行的,因此可以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量,得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即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不考虑变化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

2、差量法解题步骤(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值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形成质量差量的原因,列比例式求解。

3、五、利用差量法解题的类型(1)质量差量法如果题给某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始态质量与终态质量,则可采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解题。

①固体质量差量法例1:将12.8g铜片放入足量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3.56g,计算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总结化学解题方法守恒法②差量法③极值法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⑤电中性法等

总结化学解题方法守恒法②差量法③极值法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⑤电中性法等

化学解题方法总结常用方法:①守恒法②差量法③极值法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⑤电中性法等通过下面题目,分析各类题目特点。

一、守恒法:1. 把2.27gNaHCO3和Na2CO3·10H2O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2mol·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所得固体质量为()A 0.84gB 1.06gC 1.43gD 2.27g2. 2.1g平均分子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将增加( )A 2.1gB 3.6gC 7.2gD 无解3. 在甲、乙两个坩埚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NaHCO3,将甲坩埚充分加热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盐酸,乙不经过加热直接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全后,甲、乙两坩埚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A 1:1.6B 1.6:1C 2:1D 1:14.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10mLA2气体和30mLB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mLC,则C的化学式为()A AB BA2BC AB2D AB35. 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

若将1g该样品放入含有HCl 3.65%的盐酸中使其完全反应后,残酸再用50g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

蒸发所得溶液至干,计算所得固体质量是多少克?二、极值法1. 常温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H2和bmolO2(a、b都是正整数,且a≤4,b≤4),反应完全后,容器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A5.6 g/L B9.6g/L C 11.2g/L D56g/L2.标准状况下的H2、Cl2混合气体a L,经光照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溶液中b 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且气体完全吸收,则a、b的关系不可能为( )Ab = a/22.4 Bb < a/22.4 Cb > a/22.4 Db ≥a/11.23.两种金属组成合金30克,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克,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AMg、Fe BNa、Al CK、Zn DCu、Ag4.在一定条件下,11.6gCO2和H2O的混合气与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5.8B 11.6C 18.8D 23.2三、差值法1. 向某容器里通入VLCO2气体,并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容器内气体为WL,则被吸收的CO2气体的体积为( )A (V-W)LB 2WLC 2(V-W)LD VL2. 通常状况下,将CO、O2的混合气体400mL置于密闭的容器内点燃,再恢复原状况,气体体积为30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可能是()A200mL B300mL C100mL D50mL3. 2.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待固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时,将固体取出,经冲洗、干燥、称重,质量为3.2g(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原硫酸铜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A 0.05mol/LB 0.5 mol/LC 0.1mol/LD 1.5mol/L4.18.4g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计算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四、二元一次方程组法1.CO和C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79g/L,则混合气体中两气体体积比为()A 1:2B 1:3C 1:4D 1:52.CuO和Cu2O的混合物中含Cu 88% ,则混合物中含CuO和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5 B3:2 C1:4 D5:13.在标准状况下,11.2LCO和CO2混合气体质量为20.4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4.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配成溶液。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技巧性计算专题训练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技巧性计算专题训练

守恒法或关系式法守恒法:利用反应前后某种量的守恒,如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等进行计算。

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他方法中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一般与化学式中的元素质量分数配合使用。

例1.有一包镁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25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0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8 gB.10 gC.12 gD.13 g提示:利用镁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出溶质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使混合物种镁元素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镁元素的质量即得氧元素的质量。

练习1. 将3.0 g表面有一层氧化物薄膜的镁带,放置于98 g 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15.0 gB. 12.0 gC. 8.8 gD. 16.5 g2. 镁粉、铝粉、铁粉组成的混合物8 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22.2 g溶质的溶液,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 1.6 gB. 0.4 gC. 0.2 gD. 0.8 g3.某同学取8 g ZnO、Al2O3和Cu的混合固体,与73 g 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A. 70%B. 40%C. 30%D. 60%4. 把8.9 g 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 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 23.4 gB. 29.25 gC. 30.5 gD. 26.25 g5. 充分加热24 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6. 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高中化学计算——守恒、极限与差量法

高中化学计算——守恒、极限与差量法

化学计算——守恒、极限与差量法班级姓名1.向500ml 2mol/L的盐酸中加入7.8克镁铝合金,合金完全溶解并放出8.96L(标况)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的烧碱溶液,当沉淀最多时,滴入这种烧碱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2.现有m mol NO2和n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欲用a mol/LNaOH溶液,使该混合气体全部转化成盐进入溶液,需用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3.FeC2O4·2H2O是一种重要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FeC2O4·2H2O热分解产物进行研究:取10.80gFeC2O4·2H2O(相对分子量为180)粉末在氮气作保护气的氛围下进行控温热分解,得到4.64g固体氧化物M和混合气体,已知混合气体中存在H2O、H2、CO和CO2,且混合气体中CO、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请计算:(1)4.64g固体氧化物M中的n(O)=__________ mol(2)混合气体中V(H2)=_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4.用11.92 gNaClO配成1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0.01molNa2S x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O4和NaCl。

(1)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mol·L-1(2)化学式Na2S x中的x=__________________5.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离子,在溶液中0.2 mol该离子恰好将0.6molSO32-离子完全氧化,则X2O72-离子还原后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6.查资料得,在高温下肼可将锅炉内壁表面的铁锈转化为致密的氧化膜。

取3.2g肼与96g该铁锈样品(可看作是Fe2O3)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气等产物,通过计算判断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 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

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 浓度 差、溶解度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 1】把 22.4g 铁片投入到 500gCuSO 4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 洗涤、 干燥后称其 质量为 22.8g ,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解析“充分反应”是指 CuSO 4 中 Cu 2+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 FeSO 4 溶液, 不能轻 率地认为 22.8g 就是 Cu ! (若 Fe 完全反应,析出铜为 25.6g), 也不能认为 22.8-22.4=0.4g 就是铜。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 56gFe ,就析出 64g 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 ,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 8g ,就意味着溶解 56gFe 、生成 64gCu ,即“差 量” 8 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 (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 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 Cu x g , FeSO 4 y gFe+CuSO 4 =FeSO 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故析出铜 3.2 克铁片质量增加 0.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 0.4g ,为 500-0.4=499.6g 。

【巩固练习】将 N 2和 H 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 比。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

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简捷而快速的解题方法。

利用差量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差量做为解题的突破口。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1、将质量为8g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取出干燥后称得铁片质量为8.4g,问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将一根50g的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0.02g气体。

由此推算CuO粉末的质量为( )A、1.92gB、2.4gC、6.4gD、8g二、金属与酸发生反应,根据差量求天平平衡问题。

1、在天平两托盘行分别放置盛有等质量且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天平平衡。

现往左盘烧杯中加入2.8 g 铁,问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天平平衡?2、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 B.Al C. Ba(OH)2 D.Na2CO3三、根据溶液差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100g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114g,求原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

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四、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1、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2、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4、给45克Cu和CuO的混合物通入一会H2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5、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2020年江苏省中考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专题五 化学计算

2020年江苏省中考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专题五 化学计算

专题五 化学计算Ⅰ.技巧性计算(盐城:必考)专题精讲方法1极值法(盐城:6年4考)极值法是针对混合物组成成分判断的题。

解此类题时,先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然后将计算结果与题意相比较,得出结果。

例1 (2019德阳)80 g Fe 2O 3和CuO 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 )A. 50 gB. 60 gC. 70 gD. 80 g 【答案】B【解析】假设混合粉末全是Fe 2O 3,用一氧化碳还原可得铁的质量是x 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 160 11280 g x 112160=x80 gx =56 g 假设混合粉末全是CuO ,用一氧化碳还原可得铜的质量是y CO +CuO=====Ⅰ Cu +CO 2 80 64 80 g y 6480=y 80 gy =64 g 所以80 g Fe 2O 3和CuO 的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应在56 g 至64 g 之间,故选B 。

即时练习1. 6 g某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0.2 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可能为()A. 镁、铝B. 锌、铜C. 锌、铁D. 铁、镁2. (2019天津改编)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 g,所含杂质可能是氧化铝、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

向其中加入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B. 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C. 反应生成3.6 g水D.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方法2守恒法(盐城:6年3考)守恒法:主要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和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例2取一定量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加入73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 0.8 gB. 1.6 gC. 3.2 gD. 6.4 g【答案】B【解析】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生成物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生成物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Ⅰ8,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36.5×73 g×10%=0.2 g,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0.2 g=1.6 g。

初中化学差量法计算题

初中化学差量法计算题

化学计算突破--—差量法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 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 8克 2 、7∶ 5 3 、11。

2克 4、 8∶7 、7∶23 5 、28。

89%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

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

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

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写出解题思路 A Fe B Al C Ba(OH)2 D Na2CO3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 Cl3物质的量之比为( )(高一试题)写出解题思路 A 1∶1 B 3∶2 C 7∶ D 2∶7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写出解题思路A18Pn/(P—q) B 18Pn/q C 18qn/P D 18q n/(P-q)答案:1 、96% 5、 A 6 、C 7、 A二、平均值法三、离子守恒法例题:1、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写出解题思路 A Fe Mg B Fe Al C Fe Zn D Mg Al2、测知CO和M的混合体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 .则M 气体可能是()A CO2 B N2O C SO2 D SO33、某硝酸铵(NH4NO3)样品,测知含氮量为37%,则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写出解题思路A (NH4)2SO4B CO(NH2)2C NH4HCO3D NH4Cl4、有Zn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剩余固体质量/g 0
二 100.0 6.0 103.8 0
三 100.0 9.0 105.0 m
四 100.0 12.0 a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一__、__二____组。
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
他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H2O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 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玻__璃__棒___。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 g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
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 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3)表中a的值为__1_0__5_.5____。
(4)求表中m的值。
(4)第三组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 g+9.0 g-105.0 g-m g=4.0 g-m g 设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答:表中m的值为1.25。
2. (2018达州)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
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烧杯中现有100 g碳酸钠溶液,将
• 专题五 化学计算题
类型一 差量法
(应用条件:
1.差量法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即差 量)列比例式计算的。
2.差量可以是固态、液态物质的质量,也可以是气 态物质的体积等。
3.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量或生成物量有 一定的比例关系。
4.差量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5.仔细分析题意,选定相关化学量的差量。质量差 均取正值。 6.差量必须是同一物理量及其单位,同种物态。
12 X 12g 100
X=100g
例4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 Na2CO3 、NaOH .取 该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4.6% 的盐酸 100g中,溶液 恰好呈中性。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理论可得到固 体质量为()A 23.4 B 30.6 C 35.7 D 58.5
通过分析可知,所得溶液蒸干时得到固体为氯 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化钠中的氯元素 的质量等于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设所得溶液 蒸干时得到固体质量可能为x
②第四次实验时,HCl与NaHCO3恰好完全反应,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 g+160 g-255.6 g=4.4 g 设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y。
答: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是2.1 g。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题型三 图象型 1. (2018菏泽)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 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 g洗净、粉碎后的 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 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 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 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 间的关系如图K6-5-2所示。
6、某合金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
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Cu和Fe
B.Mg和Al
C.Zn和Mg
D.Zn和Cu
题型二 表格型
1. (2017宁波)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
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
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
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O + H2 80
Cu + H2O △m
64
16
x
(8-7.2) g
80/16= x/0.8 g x = 4g 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4g。
类型二 守恒法 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往往不
需要了解过多的中间过程,具有思路清晰、关系明 确、计算简单的特点。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为: 12g-10.6g+11.7g=13.1g,
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13.1g 65.5g
×100%=20%;
答:(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88.3%;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20%
例题2: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 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求这个 过程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极值法解题的关键在于紧紧扣住题设的可能,选好极 端假设的落点。
例5.在一定温度下,某气体中可能含有SO3、SO2、O2 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混合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 可能是( )
A 50%
B 40%
C 25%
D 70%
思路分析:SO3含硫40%,SO2是50%,O2是0%, 则含硫量至多是50%,但是题目要求至少含两种物 质,则含硫必小于50%
例1、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 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 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得到65.5g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 保留一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00g 14.6% 35.5 x 35.5 36.5 58.5
x 23.4g
类型三 极值法
采用极端假设(即假设全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 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 分数、体积分数,这样可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 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解题原理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 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根据 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 断分析求得结果。
A. 30g B.50g C. 100g D. 20g
思路分析: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40g×30%=12g,12g的碳元
素最终会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二氧化碳最终会全部转化碳酸钙。最后,则碳酸
钙中碳的质量为12g. 设碳酸钙质量为Xg
常用的守恒法基本思想有:化学反应中质量守 恒(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守恒)化合物或溶液中正 负电荷守恒。一般解题思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 在的某些守恒关系为依据,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 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的量,建 立等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例3、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 能得到白色沉淀( )(提示利用碳元素守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
解: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 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 g×4.0%=0.4 g 设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
3. (2017烟台)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造纸厂排放的废 水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两种物质,为测定废水中这 两种物质的含量,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该造纸厂排放的废水 200 g,先向其中加BaCl2溶液 至n g后停止,然后再滴加稀盐 酸,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 量与产生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关 系如图K6-5-4所示。(假设废 水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钡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请根据图象与数据分析计算:
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K6-5-3所示,
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不考
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 0 间/s
10
20
30
40
50
60
溶液温 20.5 20.6 20.7 20.8 20.9 20.8 20.7 度/℃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
的温度是___2_0_._9____℃。
(填化学式)。
(3)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65%。
3. (2018嘉兴)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
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
解:设12g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 NaCl 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12+57.9- 65.5 g
106/x=117/y=44/4.4g
x=10.6g y=11.7g
该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g/12.0g×100%=88.3%
实验次数
第一次
加入NaHCO3 溶液的质量/g
反应后溶液的 总质量/g
40 138.9
第二次 40 177.8
第三次 40 216.7
第四次 40 255.6
第五次 40 295.6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解:①第一次实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 g+40 g-138.9 g=1.1 g 设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 是_a_<__b_<__c___。 (2)m值等于___4_.6_6_____。 (3)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 程)。 解:设废水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