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初三化学综合计算--元素守恒计算题练习
化学元素守恒计算题.doc

4. CO和CO2混合气体含碳元素36%,取此混合气体5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将剩余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 5gB. 10gC. 15gD. 20g赠送以下资料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要求,将化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
我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研与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方面。
这无法方面内容具体如下:第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明白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遵循相关的规律;旨在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伴随一定的能量转化,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去分析化学反应,充分利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变化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理来证实自己的假设,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学生去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执行探究方案,在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于“异常”现象,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树立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将其受热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A.CuOB.H2OC。
CO2D。
HCl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u2(OH)2CO3中含有铜、氢、碳、氧四种元素,故生成物中也只含有这四种元素,因此CuO、H2O和CO2是可能的生成物,而HCl中含有氯元素,不可能是生成物,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2.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
NH3B。
COC.NO2D.O2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亚硝酸钠(NaNO2)中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故分解后的生成物中也只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
观察选项中的四个选项,NH3中有氢元素,CO 中有碳元素,故均不可能,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也不可能,只有NO2满足题意,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3。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C、H B。
C、OC.H、OD.C、H、O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生成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反应物中也只含有这三种元素,因为燃烧时有空气中的氧气参与,氧气中含有O,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4。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
7 g水,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B.该物质中可能含有OC。
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D。
该物质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1:3答案:C解题思路: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M,则反应可表示为M+O2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又因为O2中含有O,则M中一定含有C、H.M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别等于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可根据生成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元素的质量,同理,根据水的质量计算氢元素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表格题、元素守恒计算)(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表格题、元素守恒计算)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中的“待测”数据为8B.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C.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37gD.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解题思路: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为:①求待测值;②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③结合选项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37+32+2+3=“待测”+0+66+3,求得“待测”数据为5,A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判断出A、B为反应物,C 为生成物,D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没变,有两种情况:①D与发生的反应没有关系;②D是催化剂,B错误。
C.根据表中数据,A在反应前后的变化量为32g,故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2g,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C一定是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一定条件下,M、N、P、Q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N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P、Q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8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答案:D解题思路: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为:①求待测值;②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③结合选项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3.4+0.8+64.6+0=0+X+66.4+1.6,求得X=0.8。
A.要判断反应类型,需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判断出M为反应物,P、Q为生成物,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正确。
B.N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没变,有两种情况:①N与发生的反应没有关系;②N是催化剂。
化学小专题:运用元素质量守恒解决化学计算题(原卷版)

科目名称化学课题小专题:运用元素质量守恒解题学生姓名任课教师学生年级九年级授课日期年月日时至时授课形式一对讲授内容“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质量守恒法的主要依据是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这种解题技巧的优点是基于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可以避开繁杂的运算,不去追究细枝末节,因而能使复杂的计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我们化学计算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
由质量守恒法推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2、元素的种类3、元素的质量4、原子的种类5、原子的数目6、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及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可能改变的是:元素的化合价或分子总数。
下面我们来探讨质量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例1: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变化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种类C.分子的数目D.总质量例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碳、氧、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例3: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O2B.H3SbO4C.HSbO3D.Sb2O5例4: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包括固体)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氢溶液例5: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是催化剂)生成D,当A己全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 为16g,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A.5:1 B.5:3 C.5:2 D.4:1例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 g X 26 2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例7: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后质量/ g 1.6 X 0.9 2.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X=5.3C.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53 D.丙、丁一定是单质例8: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gD;若再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3:2 B.2:3 C.5:2 D.5:3例9: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是多少?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例10:有一种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 g,经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足量的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生成Ca (OH)2的质量为( )A、3.7 gB、7.4 gC、14.8 gD、22.2 g例11: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3.5 g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H2SO4)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1 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15 gB、0.20 gC、0.30 gD、0.45 g例12: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 g与9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
元素守恒专题

元素守恒专题一.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列各式1.通电分解180克水,可制得H2多少克2.某人每天服用含CaCO3为2克的钙片,钙片中CaCO3与胃酸反应生成CaCL2被吸收,请计算该钙片最多补充钙元素多少克3.未知质量的酒精完全燃烧后,生成56克CO和88克CO2,计算酒精中C元素质量为多少克总结请同们比较以上解体的两种方法中那个更快二.用元素守恒解题1.加热15.8克的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14.2克,问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2.向7.2克Fe2O3和Fe的固体混合物中通入足量CO气体,并加强热,完全反应后,所得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克,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Fe元素和Fe2O3的质量分别为多少。
总结用元素守恒解题思路如下1.从求出发推出守恒元素标注元素转化路径用已知求解42.元素守恒符合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定律3.用元素守恒做题不纠结于化学反应的中间过程,只考虑元素从哪来,到哪里去的始终状态,把握整体.A O2 H2O CO24.8克 2.7克 4.4克根据元素守恒求A物质中的元素组成 ,求A物质中各个元素的质量 ,求A物质中各个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三. 元素归一型1.由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Mg元素的质量分数48%,取混合物10克,将其投入11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12%B.24 %C.20%D.30%2.某同学将10克Na2CO3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投入到100克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0%B.56%C.46%D.23%3.取6.4克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100克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5% B.10 % C.45% D.50%4.为测定变质的苛性钠样品中钠元素的含量,张男同学取上述样品9.3克,加入一烧杯中,而后向此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盐酸100克,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则苛性钠样品中钠元素的含量约为A.49%B.23 %C.46%D.40%5.现将Fe2O3,CuO,AL2O3的混合物16克与109.5克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此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A.20% B.70 % C.73.5% D.80%O)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损害消费看健康.已知某甲醛溶液6.有些不法商贩用甲醛(C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实验室有一瓶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经测定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原氢氧化钠固体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A.32% B.46% C.51% D.65%8.为测定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废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2%,则样品中已经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约为A.28%B.31.8%C.46.7%D.70%9.现有一根质量为16.8克的表面被氧化的铜丝,将其完全浸没在10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将铜丝取出,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4克,则原铜丝中表面被氧化的铜占原铜丝的质量分数为 A. 30% B.20% C.40% D.35%10.洋洋同学为了测定某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他先准确成立100克稀硫酸,在向其中加入10克金属镁,搅拌,在称量得到固液混合物的质量是109.8克,则稀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3.2% B.9.8% C.10% D.6.4%11.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
元素守恒练习题

元素守恒练习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元素守恒原理,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元素守恒定律,并巩固自己的知识。
1. 锌和硫反应生成锌硫化物。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平衡它。
解答:Zn + S → ZnS2. 在上一题的反应中,如果我们用10克锌和8克硫进行反应,理论上应该会生成多少克锌硫化物?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原子的相对摩尔质量来计算。
Zn的相对摩尔质量为65.38 g/mol,S的相对摩尔质量为32.06 g/mol。
首先,我们需要将10克锌和8克硫转化为摩尔数。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比例可以得出生成的产物。
10克锌转化为摩尔数:10 g Zn × (1 mol Zn/65.38 g Zn) = 0.153 mol Zn8克硫转化为摩尔数:8 g S × (1 mol S/32.06 g S) = 0.249 mol S少的物质(锌)将决定生成的产物的量。
所以,在理论上,生成的锌硫化物的量将为0.153 mol。
要转化为克数,我们可以使用生成物密度乘以摩尔质量:0.153 mol ZnS × (97.45 g ZnS/mol) = 14.92 g ZnS因此,理论上应该生成14.92克锌硫化物。
3. 在下面的反应中,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平衡它。
解答:CH4 + 2O2 → CO2 + 2H2O4. 在上一题的反应中,如果我们用50克甲烷和100克氧气进行反应,理论上应该会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和水?解答:首先,像上一题一样,将50克甲烷和100克氧气转化为摩尔数。
甲烷的相对摩尔质量为16.04 g/mol,氧气的相对摩尔质量为32 g/mol。
50克甲烷转化为摩尔数:50 g CH4 × (1 mol CH4/16.04 g CH4) = 3.12 mol CH4100克氧气转化为摩尔数:100 g O2 × (1 mol O2/32 g O2) = 3.12 mol O2摩尔比,摩尔数最少的物质(甲烷)将决定生成的产物的量。
计算题元素守恒

计算题
常见考题:
一、化学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4.已知一定质量的化合物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或者知道某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的
质量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练习题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1)Fe2O3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0g氧化铁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5)G氧化铁中含28g铁
(6)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200t可炼出铁
2.CO和CO2的混合物气体中含碳元素36%取此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的沉淀g
提示:CO2不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一氧化碳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18gCO和CO2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到的气体22g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5.将CaCO33.6g高温煅烧一段时间以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7.6%,求固体剩余物中氧化钙的质量?
提示:氧化钙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2019精选教育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习题及答案).doc

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习题)1. 1.6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二氧化碳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 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 的原子个数比为1:4。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2. 1.5 g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二氧化碳和2.7 g水,下列对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C.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3. 4.6 g 可燃物R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则关于物质R 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C.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D.该物质可能是C2H6O4.一定质量的物质甲(相对分子质量是9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了6.4 g 氧气,同时生成了5.6 g 一氧化碳、4.4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则下列对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D.若相同质量的甲在8.6 g 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甲、丙为反应物,乙、丁为生成物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D.甲一定是化合物6.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W 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7.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1)表中a 的值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守恒计算题练习
1.(3分)贝壳中含有大量碳酸钙,对废弃贝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温煅烧贝壳,生产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的建筑材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CaO + CO2↑。
某工厂回收了200 t废弃贝壳,其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1 %,则理论上可生产含氧化钙质量分数为98 %的建筑材料多少吨?
2.(3分)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的固体混合物样品12g(所含杂质不含钠元素),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5%。
将样品加入足量水中,氢氧化钠溶于水,过氧化钠可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计算该样品中:(1)钠元素的质量。
(2)过氧化钠的质量。
(3)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最新范本,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