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希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1)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1)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1)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
精神内涵。

下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析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

1.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几乎每一个自然现象都有
了一个神话的解释。

尤其是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显得微不足道,而
神话中的神是自然的主宰,这就启示了我们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并且要融入自然中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2.文化信仰和思想凝聚:中国古代神话虽然不像宗教那样极力强调信仰,但是它却深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民的信仰,比如说《封
神演义》中的各种神话故事就包含了人们崇拜神灵和追求正义的思想。

3.道德品质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拥有高尚道德品
质的神灵很多,比如女娲造人、伏羲夫妇、禹、尧等等,这些神灵在
人们心中具有崇高的形象,人们希望通过学习他们的道德品质来提升
自身修养,并且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4.尊崇祖先和爱国情怀展示: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们对祖先的尊崇
和纪念往往得到强调,例如,神话故事中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白蛇
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等等,其中强调的就是人们要怀念祖先,表达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神话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它蕴
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我们应
该深入了解中华古代神话,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并且传承在五千年
的历史演变中凝聚的神秘与智慧。

浅析中国和希腊、希伯来泥土造人神话——探讨共同来源和民族精神

浅析中国和希腊、希伯来泥土造人神话——探讨共同来源和民族精神

殖力旺盛的事物往往成为他们的崇拜。而土地,作为 力,土地通常意味着生机,自然成为先民眼中的崇拜。 泥土造人则蕴含了先民希望自己同土地一般拥有极强 的繁衍能力生存下去的愿望。 (二)土地崇拜 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国来说,土地是至关重要的。 《释名·释地》云:“土,吐也,吐生万物也。地, 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生存依赖于土地,所以 不难看出先民对于土地的重视。而两希地区,虽说不 以农业耕种为主要生存方式,但是土地赋予他们一种 家园的归属感。两希神话中,漂泊苦难的最终目的就 是找到安居的陆地,在本质上是对家园的依恋。在希 腊神话中,土地是力量的源泉,大地拥有旺盛的生命 平面,并呈圆形,奥林匹斯山——神的住处,就座落 在大地的中央。”所以在两希文化中,人是地,神为 天。天在地之上,神在人之上。因此两希神话中,用 泥土造人更多反映了文化中的神人差距。 (三)陶器制造 三个民族的神话里提到神用泥土造人,这个详 细的造法是指捏。捏是一门精细的手工活。女娲捏土 为民,普罗米修斯依照神形用土捏成人,上帝依照自 己的样子用土捏成人。再看神话产生的时期,恰好是 人类进入了陶器时代。制作陶器需要精细的手工和丰 富的想象,通过对泥土的塑造捏酌最后形成理想的样 子。这点能让先民联想起造人,也就是说,制造业的 出现使得神造人有了具体的手段。 二、文化异同 (一)造人之神 中国造人神话里的女娲是一位女性,她捏出来 的孩子们称呼她为母亲。只知其母而无其父,是早期
(三明学院)
母系氏族的特点,可见“女娲造人”的神话大致产生 于母系氏族后期。而两希神话中,创造出人的神都是 男性,这时已经结束了母系氏族进入了父系社会的时 期。同时,在希伯来的神话中,上帝的形象也通常被 默认为男性,在文中的描述也多用 HE 而不是 SHE 来 称呼。女人被看作是从男人体内诞生的,男性在某种 意义上可以视为创造女性的神。可见,希伯来的文化 本质上就是倾向于男性,是一个男权社会。 (二)泥土本源 中国神话和两希的神话都提到了泥土造人,可是 在对于泥土的本性定义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希伯来的 神话中,蛇是匍匐于土地的生物,是土地的化身。 《圣 经》里称蛇是恶魔的化身,诱使人犯下罪过,使人不 配居于上帝精细打造的花园中。因此土地被视作不洁 之物,用泥土捏出来的人自然也是有罪的。希腊神话 里的普罗米修斯造出来的人尽管有神气的加持,最后 当土地被洪水淹没的时候,罪恶也不见了。这里要注 意的是,希伯来神话中的上帝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 自然厌弃罪恶低贱的泥土。而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厌恶 泥土是因为创造出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是大地的孩子, 他和前一代神系之神不和。区别于两希神话认为泥土 不洁的观点,中国的神话则是出于对泥土的尊敬和崇 拜,认为泥土是孕育一切的。中国的地形和气候决定 了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社会形态决定了社会意识, 因此中国对于泥土是尊敬的,将土地视为立足之本。 (三)神性和人性 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中体现的神性和人性也是 不同的。“女娲造人”中,女娲用泥土捏出人形,放 到地上之后人就有了自己的神智,能够自由跑动。这 说明女娲所造出的是独立的人,他们的精神和形态是 同时具备的,可是说是神性和人性统一的。而两希文 化互相影响渗透,他们都表现了神人分离的特点。希 伯来神话中,上帝捏出了人的形态,还需要朝他吹一 口气才能赋予人类神智。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捏 出人的形态,从动物身上提取部分特质注入人体内后 还要雅典娜吹一口气,使得人最终成为了人。可以看 出,两希文化里的人的神性和人性是分隔的。没有神 的“神气”加持,人仅仅是一具躯壳,而并非一个独

中希神话比较及其民族精神

中希神话比较及其民族精神

鞍山日报 /2010年/11月/25日/第004版论坛中希神话比较及其民族精神鞍山市博园高中曹为宇神话,反映了人类初期的一些意识形态,甚至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

所以,对神话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发掘原始人类心灵的秘密;佐证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使人受到精神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中国上古神话较零碎和混乱,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也没有一个全宇宙性的主神。

而希腊神话较清晰。

希腊的主神宙斯,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万神之王,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造物者。

同时他也是“奥林匹斯神系”的中枢和纽带。

神系中的各式各样神话形象都与主神宙斯搭上关系。

希腊神话表达客观与美丽的个性,而中国神话则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

造成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差异的原因,有几点:一是时间的不同。

中国属于自发性强的独立起源的文明。

神话的自发性特别强;而希腊则是属于继承性强和派生型的文明。

所以,他是个后起之秀,能吸收和承袭各个先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圈的许多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从生产工具到精神财富,特别是风俗习惯和神话。

例如第一代文明的埃及,“历史之父”指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神名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

二是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国属于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内陆国家,整个民族相对比较封闭和内向,所以,自发农耕的内陆文明创造了中国的神话。

而希腊处于地中海沿岸,是一种海洋文明,文化开放且多元化,具有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传统,所以更容易广泛汲取其它民族文化要素,包括神话要素。

三是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文化带有强烈的自发倾向,自发而复杂的象形文字系统发展缓慢,赶不上记录野蛮与文明之交的神话,且象形文字使用起来不像希腊等国家借助其他民族文字形成的拼音文字系统那么方便。

而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作为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

神话视域下中西方文化与民族精神差异

神话视域下中西方文化与民族精神差异

114撰文/韩 楠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万物最初的想象,它远远早于文明和文字,是形成民族特有内在价值观和宇宙观的本源,是文化的基因。

通过对比中西方神话要素中所蕴涵的深层意义,有利于从根源解读两种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差异。

中国文化里的神无私为民,“天人合一”是我们的最高追求,集体主义精神广为提倡;而西方文化中的神是万物主宰,必须仰视,个人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神话是民族之魂,血脉根源,民族精神的源头。

差异显著的中西方神话是中西方文化与民族精神差异的本源。

本文所涉及的西方神话均选自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神话,即西方文化之源“二希”:Hellenism and Hebraism。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以航海文明或游牧文明为主的西方国家,人民爱好流动冒险,求变创新;人对神敬畏,受神掌管和指引,一切所需皆由神赐予;他们的神兼具人形人性,由自身喜怒决定庇佑或惩治。

而中国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人民重视农耕,勤恳务实;人对神有敬畏却不盲从,有人定胜天的信念;我们的神形态各异、爱民如子。

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解读。

创世神话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天地万物就是神灵本身,地母盖娅生于混沌,后又独自孕育、自然演化出天空、海洋、群山众神;圣经神话中世间万物的创造则更为轻而易举,无中西方文化与民族精神差异神话视域下图源:百度图片,大禹治水图115所不能的上帝说要有光,则天地初开,昼夜划分,短短五天内世界初现雏形。

世界的创造对于神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神在人眼中高于一切。

但在中国神话中,天地开辟的过程却充满着艰辛与悲壮。

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理的《三五历纪》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五运历年纪》云:“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中国创世神盘古竭毕生之力劈开天地,死后化身万物,造福人类,全然利他地维护着他所创立的世界,是人的希冀和寄托。

神与神较量——希腊神话人物与中国神话人物之比较

神与神较量——希腊神话人物与中国神话人物之比较

神与神较量 ——希腊神话人物与中国神话人物之比较 争 弧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都被各 厚,成为了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典型的代表。

而相反,金苹果的故事中, 自的子孙传承者。

神话故事作为人类艺术的瑰宝,体现了人们的集体智 王子帕里斯因为爱慕美丽的女子将金苹果判给阿弗萝蒂特,最终酿成特 慧。

神话甚至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文化最悠 洛伊之战。

帕里斯这种追求幸福,追求美的精神也成为希腊神话中神仙 久、最古老、最顽强、最健壮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所在。

的典型代表。

[3] 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两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世界神由此可见,中国神仙更重责任感,希腊神仙更重追求自由。

中国神 话体系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东西方的地域差别又赋予东西方神话话中众神大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形象高大,在价值取向上,当个 不同的内涵与风格;另外,存在于世界人民心中的普世价值又让东西方 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一定是以大局为重,而选择牺牲个 的神话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这辩证统一的两点给予神话的生命力在众多人利益。

他们舍生取义,为国家社会牺牲自己的幸福。

东西方神话中的英雄式神仙身上得到了体现。

相反,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则更强调人性独立,自由与发展。

强调个 一、神性特征的比较 人能力取得成功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讴歌追求爱情,亲情,生存而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里,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众多外型上 经受磨难努力奋斗的这样一种价值取向。

无可否认的是,不论在中国神 类似本族人自身形象,却拥有超出普通人能力的神仙。

这些神仙往往有 话还是在希腊神话人物身上,都闪烁着一些人类共同认可的优良的普世 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分。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神性特征在发源于大 价值。

不论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是对假丑恶的鞭挞,都是中、希两国神 河之畔的农耕文明的中国神话和发源于大海之滨航海文明的希腊神话有 话人物之间相同的两点。

中国神话故事体现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故事体现的民族精神

中国神话故事体现的民族精神原始社会的文学现在所见的仅有原始诗歌和神话传说。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人们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只能以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把自然物、自然力和社会力加以神话和人格化,幻想出一些超自然的神和神的故事,经过口头流传,便产生了神话。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它们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幼年时期的瑰丽幻想、顽强斗争以及蹒跚的足迹。

同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1、深重的忧患意识描写先民们艰难险恶的生存环境是古代神话重要内容。

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淮南子》中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和《后羿射日》,就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当时先民们的生存环境。

《女娲补天》中说当时先民们生活的环境是天崩地陷,“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这时的先民真可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除了要躲避熊熊燃烧的大火,还要抵御滔天的洪水;既要提防地上猛兽的利齿,又要注意空中鸷鸟的利爪。

每行一步都要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一不小心就有丧命的危险。

《后羿射日》中也说到,当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此外,还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这些怪物和巨兽危害人间。

这一系列的描述都说明,我们的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这些深刻的体验就是留在我们血液里的深重的忧患意识。

2、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先民并没有退缩,他们敢于直面现实,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来战胜这一切的灾难。

因为他们非常明白,只有奋起反抗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由此便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反抗精神的神话英雄。

《鲧禹治水》中,鲧在洪水滔天,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不待帝命”,挺身而出,与洪水进行英勇搏斗。

但由于措施不得法,非但没有治理好洪水,反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即使是死,鲧想到的依然是怎样才能治理好洪水。

从神的差异看中国与希腊神话的不同

从神的差异看中国与希腊神话的不同

从神的差异看中国与希腊神话的不同2010级中文一班108580483 刘红摘要:在判断世界神话精神特质的时候,人们总是将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从世界神话中凸现出来,并将它们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神还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具体表砚在神话中神的形象、性格、价值现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神话;希腊神话;差异一、中国与希腊神话的差异神话是古代先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而集体创作的部落故事。

这些故事的形成时间有早有晚,历经时间有长有短,且形态纷呈、各具特色。

在一定积度上表达了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各民族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探索、理解和幻想的结晶,是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源泉。

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民族启蒙和发展的时间不同、受外民族的影响不同,因而各民族的性情和价值观念不同。

由此,神话中的神便具有了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特征,下面是对中国与希腊神话中的神的比较,以诠释它们之间的不同。

形象——将人神化与将神人化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形象多是“半人半兽”,人多半是“人面兽身”。

将人神化,不具有多少人性。

有人统计《山海经》所出现的450多个神中,人形神与非人形神约l:4。

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较为突出的伏羲、女娲是“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蚩尤是“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西王母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山海经》);河神“冰夷”,水神“天吴”,海神“禹京”和“禹”,沙漠神“长乘”等,都是人面兽身、人面鸟尾或人头蛇躯。

甚至教人播种五谷,为民尝百草而丧生的炎帝神农也是牛头人身。

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

古希腊人是按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的,他们把神和英雄看作是最美丽、最健壮、最聪明和最有力量的人。

如太阳神阿波罗就以无须、希腊式鼻子、英俊的面容、匀称的身材、时常身背弓箭手拿弓或七弦琴,身旁常伴有缪斯女神的形象而出现,并成为人间男性美的象征。

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目录总论 (1)一、古代神话概论 (1)二、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2)1、创世神话 (2)2、始祖神话 (2)3、洪水神话 (3)4、发明神话 (4)5、各民族神话 (4)(1)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 (4)(2)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 (4)三、古代神话中民族精神对社会的影响 (5)结语 (5)参考文献 (5)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摘要】中华民族文化灿烂辉煌,古代文化可谓是文化的源头,上古时代的中国先民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意愿和幻想虚化成意像集合体,从而孕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舍己为人、仁爱善良的民族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民族精神总论神话从定义上讲是反映原始先民对人类生殖、万物起源、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的认识与探索的语言作品。

通俗来说,神话并不是对自然与生活的科学认识,而是当生产力低下导致人们无法用现有所知解释事物的时候,便仅此以思想为基础,纯粹性的借助于想象与幻想,不自觉的把自然现象与自然力量形象化、人格化。

中国古代神话也迎合着这个大定义,先民把最初的希冀与想法无限具体化,通过口口相传,代代传承,进而有了我们今天可以读到、想到以及可以介入思想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神话是先民智力发展的起点,也是文明燃烧的渊源,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与积淀的民族精神正是可以追本溯源到古代神话这个源头。

至今我们朗朗上口的神话故事里,都是在契合着一种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主旋律的民族精神。

一、古代神话概论中国古代神话主要开始记载于春秋到西汉这一时期,主要记录于《山海经》、《尚书》、《诗经》、《楚辞》、《淮南子》等名篇中。

但除了《山海经》是主要记录古代原始居民神话的发展之外,其余文献大多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记载杂乱无章,零零散散,有些甚至是互相冲突,缺少系统性的描述,而且这些神话大多以部落文化的部落神话为主,使得神话之间的联系具有地域性和部落性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希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班级:09汉师1班姓名:谢月兰学号:200942306125摘要:在远古时期,中国和希腊有着不同的民族背景和区域背景,所以他们所形成的神话也是不同的。

与希腊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没有神系和主神;中国神话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而希腊神话则表达客观与美丽的个性,古希腊一个重要原则是“神人同形同性”。

而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各自的民族精神,即崇“德”与崇“力”;利他与利己(“神话”与人话);注重和蔼、伦理至上与注重个性、探究哲理;坚韧执着、强烈责任感与崇尚自由、乐观等;这篇论文则从这些民族精神中领略中希不同风格的神话。

关键词:中国希腊神话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神话和希腊古代神话在世界神话体系之林中,具有各自的典型意义。

代表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圈神话上的异同。

而这些神话能体现其各自的民族精神,神话与民族精神互为表里,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最初记录。

神话的复兴,有激励民族的特性、促进与保存民族性的价值。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更要把眼光延及到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还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是如何体现民族精神的。

(一)崇“德”与崇“力”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

在中国古代经过史官文化浸染过的神话中,提倡的是三皇五帝式救苦救难、律已甚严的高尚“圣德者”作为以文化向心力为纽带的庞大稳定政治实体的统治者,以礼仪、道德和仁义来治理国家、团结人民。

所以中国神话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致使其民族精神有明显的伦理倾向,集中体现在中国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社会政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德”的尊崇。

中国诸神是会死亡的,他们通过禅位与让贤的和平方式实现统治权的转换。

他们不仅把统治权交给接班人,还把他们制定和代表的伦理规范、道德体系、价值观念传递下去。

而希腊神话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经济的、力量的、技术的聚合力。

希腊是城邦制文明,而其城邦起源的典型是:先出现一个军事要塞,然后围绕要塞,渐渐出现并形成了市场,最后二者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是军事重镇,又是经济中心,但不论是军事性的还是经济性的中心,其目标都在于追求物质力量,而这些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有效获得,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这种城邦文化强调从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战胜其他城邦,得以生存和繁荣。

因而在整个希腊神话中,崇尚的是透露着强烈的非伦理倾向的奥林匹斯诸神们强大、神奇、分工细致的力量,所赞美的是叱咤风云,能扭转乾坤的有“力”者。

这些天神具有超人的神力,而伦理道德水准极低甚至不及凡人,所以希腊神话所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力”的崇拜和追求。

希腊神界统治权的易手通过禁忌—放逐—反叛—取代的途径完成,其中暴力的反叛和否定是神系延续、进化和发展的契机,传达一种进化的思想。

(二)利他与利己(“神话”与人话)中国的神是利他的。

中国神话中,神不食人间烟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但又似乎具备了种种的美好品行。

还到处可见当今庙宇香火缭绕,人们顶礼膜拜。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神话似乎是名副其实的“神话”。

人们呼唤“英雄”、“神”的出现,将一切美好的品德寄托在神话里,在神的身上,神性大于人性,终于两者分离,神高高在上。

中国的神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不能容忍亵渎的行为。

坐着的神像如来佛祖、玉皇大帝等必须端端正正,正襟危坐,临危不乱;站着的神像托塔天王观音菩萨必须两脚竖直挺立,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形象。

禹治理洪水而三过家门而不入,东方天帝伏羲为了人类,向父亲雷神借火种送给人类并且降服了龙马,未人类解决苦难等都体现了中国的神利他的民族精神。

希腊的神是利己的。

希腊神话的神具备七情六欲,有爱有恨,敢作敢当,更象“人话”,马克思坚定地认为“希腊人中,自始至终在男人中流行着极端的自私自利”。

希腊神话是最严谨的,情节紧凑而且曲折,众神之神宙斯和人类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充满了这样那样的缺陷。

弑父、杀子、吃妻、好色、妒忌等等等等,雅典娜还要劈开宙斯的头颅才能来到这个世上。

幸运的是还有普罗米修斯这样的盗火英雄,不幸的是普罗米修斯也被囚禁,即使最后他被释放的时候,宙斯也要求他必须用铁链拴着高加索山上的石块,这样才显得宙斯的尊贵。

(三)注重和蔼、伦理至上与注重个性、探究哲理中国神话中的神是人兽杂糅。

中国神话中的神虽相貌丑陋,但是一个个道德偶像,代表许多伦理符号,暗示一种道德的理想状态。

像人类之母女娲就是人头蛇身。

这是由于中国神话在发展过程中受历史化、伦理化、政治化的强烈影响,说到底是当时的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协调大家族之间、大家族与小家族之间等的社会各种矛盾,取得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社会“和蔼”,也就是利益的均衡状态即“和为贵”。

他们通过塑造一个个道德偶像的神话形象,使人们对有德者的神话偶像的崇拜,从而形成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以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来统治人民和规范人民的生活。

所以,使中国古代人民形成的人生最高价值是与统治集团推崇的伦理性的法则合一,牢牢地依附或把握带有强烈人文伦理色彩的“天命”,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这显示中华民族精神注重和蔼的、伦理至上的基本特征,它预示了日后几千年民族文化的基本发展方向。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

希腊诸神或威严或俊美或骠悍或美丽或睿智或娇艳或机智,他们在神的状态长生不死,具有超人的力与美,同时他们具有人性的贪欲、荒淫、野蛮、虚荣和狭隘等。

希腊体系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是能扭转乾坤的有“力”者或技术大师,这些有“力”者或技术大师是代表某些方面的“力”或技术。

人们关注这样的“力”或技术,而这个探索的过程又使知识系统化,而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是充满哲理性的。

所以从希腊神话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清晰的神界故事中可以看出希腊神话体现出注重个性和探究哲理的精神。

(四)坚韧执着、强烈责任感与崇尚自由、乐观中国神话的气氛沉重、形象威严、气象壮阔,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执着,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民族精神与性格;而希腊神话的姿态质朴、风韵自然,极富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西方人那种崇尚自由的乐观性格。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和希腊两国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的不同,一个是典型的内陆文明,而一个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这就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中国为大河文明,文化单一、稳定;且古中国人以耕作农业生产作为获得物质资料的主要方式,这也造就了中国人重乡土,重宗族,偏于稳定与和谐而较为封闭的观念;古希腊则是海洋文明,他们通过海上活动来攫取财富,谋求发展,长期的海上生活使他们向往自由与个性,勇敢、智慧、技术财富是他们所追求的。

虽然,我们探讨过一些中希神话各自的民族精神,然而双方也是有共同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只是双方都在追求不同的内涵。

(一)追求美的境界中国和希腊两国在追求美的感受时有着相同的形式不同的内涵。

中国的美就是结合了善和德的美。

上古神话中的黄帝、尧、舜、禹等是善的代表,而蚩尤、共工、刑天等成了恶势力的象征,“善”和“恶”之间的分水岭是“德”。

有“德”者受到崇敬、赞扬;无“德”者受到批判、谴责。

而对“德”的评判标准就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要求。

上古神话充满着对圣德的赞颂,对无德的批判。

鲧是天帝的嫡系子孙,受天帝之命,治理滔天的洪水。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盗用了天帝的息壤,有犯上作乱之嫌,终被天帝令祝融杀于羽郊。

鲧死后,其子禹又受命继续治理水患,甚至三过家门而不人,终于平息了危害百姓的洪水。

受到万民的拥戴和天帝的嘉奖,其传说广为流传。

从而体现出一种自强不息、刻苦勤劳、公而忘私的民族精神。

大禹因其符合伦理价值的理想标准而成为“善”与“德”的偶像;而鲧因犯上作乱,违反了既定的价值取向,而被视作否定形象。

在对鲧、禹的一褒一贬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德伦理意识在民族精神中的力量。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成为指导我们奋然前进的民族精神。

希腊的美是追求人体的美。

崇尚裸体,追求人体自身的美,成为古希腊人体艺繁荣的直接原因,这些裸体的形象无论性别如何,都追求一种和谐的美的形态。

无论男女,他们的身材都非常匀称,充满了活力和美感,就像古代塑像。

古希腊健美的人体雕塑是与它的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代希腊是由许多奴隶制城邦国家组成,它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宗教观念,每当祭神节日来时,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人聚在一起,举行一年一度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和诗歌、音乐的竞赛,但有时各城邦之间也常常发生交战,因此,城邦国家需要公民有强健的体魄并英勇尚武,来保卫国家,整个社会的理想是要求公民既具有完美高尚的心灵,同时也要具备强健结实的体魄,这时艺术的社会使命就是要塑造智慧和力量统一的形象来表达这一社会理想。

现代健美运动的理念同样是顺沿着古希腊人的理想,要求运动员具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健美并不是表面上肢体的发达,而是人类对自身完美的追求,即对心灵与肉体的更高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影射出人类文明的光辉。

(二)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各民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形象地体现了各民族百折不挠、完善进取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知难而进,构成了不仅是中华民族更是成为世界各民族自强精神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古代神话“精卫填海”,讲的是炎帝的女儿女娃“游于东海”,溺水而死后化为精卫鸟填海的故事。

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自然界往往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旱灾夺走了人们的食粮,洪水毁坏了人们的家园,无情的大海又使人葬身鱼腹。

正因为海边的渔民常常受到大海的威胁,所以他们想征服大海,改造大海。

但人与大海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女娃“溺而不返”,她的生命被大海吞噬了,但事情没有结束,女娃变成了一只精卫鸟,继续与大海斗争。

它的抱负如此的伟大,它的决心如此的坚强,它的毅力如此的惊人,它的气概是如此的不寻常!精卫要填平大海,表现了人类同自然斗争到底的不屈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力、奋发进取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而希腊的神话中那段特洛伊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因为自己国家美丽超群的王后被美神维纳斯赏赐给了当时最英俊的王子,而受辱国的战士则为了那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再奋战十年也愿意,这样一种锲而不舍,知难而进,永不停止追求美得境界的精神完美地得到体现。

就其根源, 两个民族的神话,最初又是由各自不同的环境所生。

希腊民族继承了爱琴海文明的遗风,足迹遍布地中海沿岸。

他们见多识广,接触到许许多多民族极其形形色色的风俗、文化。

这种海洋性的开放性性格使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个性,也就把自己的优点、缺点,暴露无疑地展示在神话中。

而养育古代中国的是有别于此的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东濒茫茫的大海,西北横亘漫漫戈壁,西南则耸立着险峻的青藏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