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希神话比较及其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中国与希腊创世神话比较研究

中国与希腊创世神话比较研究

中国与希腊创世神话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与希腊的创世神话之间的比较研究。

创世神话,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起源、生命诞生及世界秩序建立的深邃思考。

中国与希腊,分别作为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代表,其创世神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哲学内涵。

本文将从神话内容、文化意义、哲学思考等方面对两国创世神话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旨在揭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世神话的共性与差异,进一步深化对东西方文明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概述中国与希腊创世神话的基本内容,包括宇宙的形成、人类的诞生、世界秩序的建立等核心要素。

通过对比两国神话的相似之处和差异点,可以初步揭示出两种文明在宇宙观、人生观等方面的不同倾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与希腊创世神话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创世神话作为各民族文化的源头,对于塑造民族性格、传承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两国创世神话的文化解读,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希文化在宇宙起源、人类地位、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从哲学角度对中国与希腊创世神话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两国神话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梳理和评价,可以揭示出两种文明在探索宇宙真理、追求人生意义等方面的智慧与启示。

这种比较分析也有助于我们跨越文化界限,寻求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

二、中国创世神话概述中国的创世神话,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神话以宇宙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文明的诞生等为主题,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古人对于世界起源和人类存在的理解和想象。

在中国创世神话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盘古被描绘为一个巨大的神祇,他用自己的身体撑开了混沌的宇宙,形成了天地。

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各部分化为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元素,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世界。

这个故事不仅解释了宇宙的起源,也蕴含了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除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外,中国创世神话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传说和故事。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之比较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之比较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之比较神话是人类童年的生活土壤中所开出的艺术之花,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真实地记录了原始先民在它童年时代的美丽幻想,顽强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脚步。

同样,神话作为一种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影响着不同民族精神的形成。

中国和希腊神话历来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体现出不同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

然而由于原始先民拥有相似的原始思维,我们也看到中国和希腊也产生出某些极为相似的神话。

在原始社会,人类还处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级的阶段,对于世界的万物,他们有着无限的神秘;对于自然现象,他们怀着无限的恐慌;对于人类的起源,他们同样充满不尽的遐想。

在古代,自然灾害也尤为频繁,地震、洪水、干旱以及人类的生老病死,这些都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正是面对这些难以控制和难以捉摸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原始先民便凭借自己奇特的想象与幻想,认为自然万物和自己一样,拥有活泼的灵魂,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情感,能够和人进行神秘的交往,并且他们深信世界上存在着超乎自然的神灵和魔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便被原始人神化了,由此,神话也就产生。

神话的产生可以说对以后的文学艺术,社会文化都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神话研究的人类学派指出的那样:“人类各民族大概都会经过同一个心理发展和人类进化的阶段。

”就是这样相似的原始意识形态,先民对于自身无法解释的自然与人类,尽管恐惧也崇敬着。

在他们心中,万物是皆有灵性的,一定有天神在主宰着这个世界,于是“天地浑沌”、“黑暗”之说便油然而生。

所以无论中国、希腊还是各民族都会产生“天地浑沌”的相似的开辟神话。

如中国神话中这样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立其中;万千八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每日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长一丈,这样天地便开辟了。

浅析中国和希腊、希伯来泥土造人神话——探讨共同来源和民族精神

浅析中国和希腊、希伯来泥土造人神话——探讨共同来源和民族精神

殖力旺盛的事物往往成为他们的崇拜。而土地,作为 力,土地通常意味着生机,自然成为先民眼中的崇拜。 泥土造人则蕴含了先民希望自己同土地一般拥有极强 的繁衍能力生存下去的愿望。 (二)土地崇拜 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国来说,土地是至关重要的。 《释名·释地》云:“土,吐也,吐生万物也。地, 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生存依赖于土地,所以 不难看出先民对于土地的重视。而两希地区,虽说不 以农业耕种为主要生存方式,但是土地赋予他们一种 家园的归属感。两希神话中,漂泊苦难的最终目的就 是找到安居的陆地,在本质上是对家园的依恋。在希 腊神话中,土地是力量的源泉,大地拥有旺盛的生命 平面,并呈圆形,奥林匹斯山——神的住处,就座落 在大地的中央。”所以在两希文化中,人是地,神为 天。天在地之上,神在人之上。因此两希神话中,用 泥土造人更多反映了文化中的神人差距。 (三)陶器制造 三个民族的神话里提到神用泥土造人,这个详 细的造法是指捏。捏是一门精细的手工活。女娲捏土 为民,普罗米修斯依照神形用土捏成人,上帝依照自 己的样子用土捏成人。再看神话产生的时期,恰好是 人类进入了陶器时代。制作陶器需要精细的手工和丰 富的想象,通过对泥土的塑造捏酌最后形成理想的样 子。这点能让先民联想起造人,也就是说,制造业的 出现使得神造人有了具体的手段。 二、文化异同 (一)造人之神 中国造人神话里的女娲是一位女性,她捏出来 的孩子们称呼她为母亲。只知其母而无其父,是早期
(三明学院)
母系氏族的特点,可见“女娲造人”的神话大致产生 于母系氏族后期。而两希神话中,创造出人的神都是 男性,这时已经结束了母系氏族进入了父系社会的时 期。同时,在希伯来的神话中,上帝的形象也通常被 默认为男性,在文中的描述也多用 HE 而不是 SHE 来 称呼。女人被看作是从男人体内诞生的,男性在某种 意义上可以视为创造女性的神。可见,希伯来的文化 本质上就是倾向于男性,是一个男权社会。 (二)泥土本源 中国神话和两希的神话都提到了泥土造人,可是 在对于泥土的本性定义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希伯来的 神话中,蛇是匍匐于土地的生物,是土地的化身。 《圣 经》里称蛇是恶魔的化身,诱使人犯下罪过,使人不 配居于上帝精细打造的花园中。因此土地被视作不洁 之物,用泥土捏出来的人自然也是有罪的。希腊神话 里的普罗米修斯造出来的人尽管有神气的加持,最后 当土地被洪水淹没的时候,罪恶也不见了。这里要注 意的是,希伯来神话中的上帝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 自然厌弃罪恶低贱的泥土。而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厌恶 泥土是因为创造出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是大地的孩子, 他和前一代神系之神不和。区别于两希神话认为泥土 不洁的观点,中国的神话则是出于对泥土的尊敬和崇 拜,认为泥土是孕育一切的。中国的地形和气候决定 了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社会形态决定了社会意识, 因此中国对于泥土是尊敬的,将土地视为立足之本。 (三)神性和人性 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中体现的神性和人性也是 不同的。“女娲造人”中,女娲用泥土捏出人形,放 到地上之后人就有了自己的神智,能够自由跑动。这 说明女娲所造出的是独立的人,他们的精神和形态是 同时具备的,可是说是神性和人性统一的。而两希文 化互相影响渗透,他们都表现了神人分离的特点。希 伯来神话中,上帝捏出了人的形态,还需要朝他吹一 口气才能赋予人类神智。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捏 出人的形态,从动物身上提取部分特质注入人体内后 还要雅典娜吹一口气,使得人最终成为了人。可以看 出,两希文化里的人的神性和人性是分隔的。没有神 的“神气”加持,人仅仅是一具躯壳,而并非一个独

神与神较量——希腊神话人物与中国神话人物之比较

神与神较量——希腊神话人物与中国神话人物之比较

神与神较量 ——希腊神话人物与中国神话人物之比较 争 弧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都被各 厚,成为了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典型的代表。

而相反,金苹果的故事中, 自的子孙传承者。

神话故事作为人类艺术的瑰宝,体现了人们的集体智 王子帕里斯因为爱慕美丽的女子将金苹果判给阿弗萝蒂特,最终酿成特 慧。

神话甚至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文化最悠 洛伊之战。

帕里斯这种追求幸福,追求美的精神也成为希腊神话中神仙 久、最古老、最顽强、最健壮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所在。

的典型代表。

[3] 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两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世界神由此可见,中国神仙更重责任感,希腊神仙更重追求自由。

中国神 话体系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东西方的地域差别又赋予东西方神话话中众神大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形象高大,在价值取向上,当个 不同的内涵与风格;另外,存在于世界人民心中的普世价值又让东西方 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一定是以大局为重,而选择牺牲个 的神话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这辩证统一的两点给予神话的生命力在众多人利益。

他们舍生取义,为国家社会牺牲自己的幸福。

东西方神话中的英雄式神仙身上得到了体现。

相反,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则更强调人性独立,自由与发展。

强调个 一、神性特征的比较 人能力取得成功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讴歌追求爱情,亲情,生存而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里,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众多外型上 经受磨难努力奋斗的这样一种价值取向。

无可否认的是,不论在中国神 类似本族人自身形象,却拥有超出普通人能力的神仙。

这些神仙往往有 话还是在希腊神话人物身上,都闪烁着一些人类共同认可的优良的普世 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分。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神性特征在发源于大 价值。

不论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是对假丑恶的鞭挞,都是中、希两国神 河之畔的农耕文明的中国神话和发源于大海之滨航海文明的希腊神话有 话人物之间相同的两点。

浅析中希神话的异同

浅析中希神话的异同

浅析中希神话的异同摘要: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都积淀着各自民族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理念,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气质,对两国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由于中希两国地域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及民族个性等各方面的不同,缔造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不同文化特征。

关键词:神话;中国;希腊;比较神话,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人类对当时尚无法论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想象和解释。

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在告别蛮荒时代,步入文明之际时,都创造了自己的神话,这些神话都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下面就以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的异同作一探究。

一、共同之处原始时代,各民族的生产方式异常落后,生存环境恶劣,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各民族都渴望能够解释自然现象;它们在同自然的斗争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幻想,于是神话应运而生。

由于所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似,所以两国的神话题材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1.都对世界和人类起源进行猜测中国上古神话中,相传,当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混沌一团。

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酣睡了约一万八千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于是世界由此而生。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看到世界如此美好可是却很寂寞孤独,于是,她用泥土和水,捏成人形,唤作“人类”。

在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该亚生于混沌,天神与该亚结合生出十二个巨神、三个独眼巨怪和三个百手巨怪,这六怪就是世界上各种怪物的始祖。

该亚教唆其子克洛诺斯阉割了第一代神界主宰乌拉诺斯,从他的血液中生出两个巨人:复仇女神和爱神。

克洛诺斯与自己的妹妹结合生出海神、冥王、天神、天后、灶神和家室女神以及谷物女神。

其他诸神之间再结合出其他各神。

他们各司其职,共同管理世界。

在人类起源方面,先知普罗米修斯用水和泥土捏造了天神模样,智慧女神雅典娜吹进了神的气息,人类由此诞生。

2.都流露出早期人类对自然的畏惧感,尤其是在洪水的故事中中国神话中的“公共怒触不周之山的故事”、“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与希腊神话中“皮拉和卡丢翁的故事”都反映了早期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不甚了解而对自然力尤其是洪水的畏惧之情。

从神的差异看中国与希腊神话的不同

从神的差异看中国与希腊神话的不同

从神的差异看中国与希腊神话的不同2010级中文一班108580483 刘红摘要:在判断世界神话精神特质的时候,人们总是将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从世界神话中凸现出来,并将它们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神还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具体表砚在神话中神的形象、性格、价值现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神话;希腊神话;差异一、中国与希腊神话的差异神话是古代先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而集体创作的部落故事。

这些故事的形成时间有早有晚,历经时间有长有短,且形态纷呈、各具特色。

在一定积度上表达了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各民族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探索、理解和幻想的结晶,是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源泉。

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民族启蒙和发展的时间不同、受外民族的影响不同,因而各民族的性情和价值观念不同。

由此,神话中的神便具有了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特征,下面是对中国与希腊神话中的神的比较,以诠释它们之间的不同。

形象——将人神化与将神人化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形象多是“半人半兽”,人多半是“人面兽身”。

将人神化,不具有多少人性。

有人统计《山海经》所出现的450多个神中,人形神与非人形神约l:4。

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较为突出的伏羲、女娲是“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蚩尤是“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西王母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山海经》);河神“冰夷”,水神“天吴”,海神“禹京”和“禹”,沙漠神“长乘”等,都是人面兽身、人面鸟尾或人头蛇躯。

甚至教人播种五谷,为民尝百草而丧生的炎帝神农也是牛头人身。

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

古希腊人是按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的,他们把神和英雄看作是最美丽、最健壮、最聪明和最有力量的人。

如太阳神阿波罗就以无须、希腊式鼻子、英俊的面容、匀称的身材、时常身背弓箭手拿弓或七弦琴,身旁常伴有缪斯女神的形象而出现,并成为人间男性美的象征。

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

而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作不懈的努力。

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就反映了这种思想,这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有显著的不同。

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女娲、后羿等。

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南山经》),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

重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曰:“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

”再如南方之神炎帝,《淮南子·修务训》记他采药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

黄帝、炎帝对人类的生命可谓关怀备至,甚至不惜以身试毒。

此外,《山海经》中“不死之国”、“不死民”、“不死之药”的传说,也说明了中国神话对人类生命珍视。

古代神话还表现了自然和人之间的亲和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厚生意识。

如主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职掌日月的出入,“以为晦明”(郭璞注《山海经·大荒南经》引《归藏·启筮》语),调和阴阳风雨,还要“敬授人时”(《尚书·尧典》),以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论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

论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

论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内容摘要:东西方文化有着个自的特点,也孕育出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神话故事。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各自神话的差异,但同为一种题材的传说和人类早期的产物,两者又有着相似的地方。

东西方神话有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本文主要从东西方神话关于世界的起源和神的“性”的问题展开研究。

神话对现世也有较大的影响和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神话相同点不同点影响正文:人类产生以后,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早期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极其有限,面对着强大的自然力,他们无能为力。

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同大自然进行着抗争,但受着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的束缚,他们只能凭借着幻想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于是,神话诞生了。

神话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各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神话故事,有着普遍的共性,但是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会造成各自神话具有地方独特的个性。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代表着东西方的不同文化的结晶。

研究二者的异同点,对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有着现实的意义。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力感到惊恐和慌张。

于是人们为了生存,迫切地希望提高生产水平来改造自然,支配自然。

人们就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把自然形象化。

所以产生了神话这种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古希腊和中国位于地域上的东西方,神话文化存在着许多异同点。

(一)古希腊与中国神话的相同点首先关于世界的起源,两者有着相同的认识。

按照古希腊人的说法,最初的宇宙是混沌的一片,之后分出天地水,正是从混沌之中诞生了大地女神盖亚和厄洛斯(深渊)和塔尔塔洛斯(地狱),接着在大地底层出现了层出现了厄瑞玻斯(黑暗)与倪克斯(夜),两者结合生出“光明”与“白昼”。

盖亚又生出了乌拉诺斯(天空)和蓬托斯(海洋)。

盖亚与她的儿子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十二个泰坦巨神(Titans)及三个独眼巨人和三个百臂巨人,这就是世界上所有怪物的始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山日报 /2010年/11月/25日/第004版
论坛
中希神话比较及其民族精神
鞍山市博园高中曹为宇
神话,反映了人类初期的一些意识形态,甚至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

所以,对神话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发掘原始人类心灵的秘密;佐证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使人受到精神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中国上古神话较零碎和混乱,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也没有一个全宇宙性的主神。

而希腊神话较清晰。

希腊的主神宙斯,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万神之王,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造物者。

同时他也是“奥林匹斯神系”的中枢和纽带。

神系中的各式各样神话形象都与主神宙斯搭上关系。

希腊神话表达客观与美丽的个性,而中国神话则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

造成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差异的原因,有几点:
一是时间的不同。

中国属于自发性强的独立起源的文明。

神话的自发性特别强;而希腊则是属于继承性强和派生型的文明。

所以,他是个后起之秀,能吸收和承袭各个先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圈的许多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从生产工具到精神财富,特别是风俗习惯和神话。

例如第一代文明的埃及,“历史之父”指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神名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

二是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国属于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内陆国家,整个民族相对比较封闭和内向,所以,自发农耕的内陆文明创造了中国的神话。

而希腊处于地中海沿岸,是一种海洋文明,文化开放且多元化,具有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传统,所以更容易广泛汲取其它民族文化要素,包括神话要素。

三是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文化带有强烈的自发倾向,自发而复杂的象形文字系统发展缓慢,赶不上记录野蛮与文明之交的神话,且象形文字使用起来不像希腊等国家借助其他民族文字形成的拼音文字系统那么方便。

而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作为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

我们早慧而崇尚实际的祖先们很快地就打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致力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理想,因此神话并没有过多地发扬光大,而是短小、零散、不成体系地散见于一般的文章,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零零散散地有所保留。

而在希腊,神话却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所传承,后来又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润色,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和职责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因而希腊神话中动辄便是长篇大作,如《荷马史诗》等。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各有所长。

崇“德”与崇“力”。

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

这种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当周人取代殷人统治中原地区的时候,他们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周人的“殪商”的战争是否正义,周人新的统治秩序是否合理的根本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统治者对殷商原由的宗教进行了改革,强调“以德配天”,将血统继承让位于道德继承。

这样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而是“力”所体现的道德性质。

所以中国神话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致使其民族精神有明显的伦理倾向,集中体现在中国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社会政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德”的尊崇。

希腊神话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经济的、力量的、技术的聚合力。

希腊是城邦制文明,其城邦起源的典型是:先出现一个军事要塞,然后围绕要塞,渐渐出现并形成了市场,最后二者
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是军事重镇,又是经济中心,但不论是军事性的还是经济性的中心,其目标都在于追求物质力量,而这些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有效获得。

因而在整个希腊神话中,崇尚的是透露着强烈的非伦理倾向的奥林匹斯诸神们强大、神奇、分工细致的力量,所赞美的是叱咤风云,能扭转乾坤的有“力”者。

所以希腊神话所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力”的崇拜和追求。

中国古代神话和希腊古代神话在世界神话体系之林中,具有各自的典型意义,代表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圈神话在上的异同。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更要把眼光延及到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还要挖根溯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